前面说过,确定一个人是否是作家的标志在于看他是否能够创作出文学作品。作品就是作家的身份证明,是作品造就了作家。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文学创作的过程。
常人常苦于有感而说不出、写不出,即使能够写出,也不一定能成为文学作品。相反,作家能够做到这一点,但也是相当艰苦的,或许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苏东坡。他说:
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春渚纪闻》卷六
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文说》
东坡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高度赏识,得以录取为进士,继而顺利地进入仕途,可谓少年得志。但观其一生,却是几起几落,饱经忧患,历经坎坷,六十余岁之时还被贬到荒远的儋州(在今天的海南岛),最后客死于北返途中。所以他说“平生无快意事”。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件事是他的“快意事”,那就是“作文章”。对他来说,只要他想表达的东西,他都可以用笔表达出来。在他看来,这就是人世间最快乐的事情。
东坡这样的快意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愁苦事了。比如很多人见到一处美丽的风景,心中有许多感慨想说,也想写出一篇美文、一首诗歌来赞美,但结果却只能是发出“啊,啊,美啊”的赞叹。不仅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如此,许多作家也有类似苦恼。是什么原因使创作如此困难呢?我们就来看看创作的过程吧。不过在谈这之前,还必须说明的一点是,这个过程只是一般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发生、构思、物化。
第一个阶段是发生阶段。当我们读到非常喜欢的作品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疑问: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这其实也就是追问文学创作的最初起源。对此,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古典文论对其的说明。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陆机《文赋》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时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霜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钟嵘《诗品·序》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这三段文字讲述了文学创作的缘起。第一段说的是,天地之间,一年四季,万物盛衰变化不已。生长于其间的人,对此变化,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思虑纷纭。秋天万木萧疏、落叶纷纷,悲凉也油然而起;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柳枝吐翠,情也喜悦;内心想到寒霜就心意肃然,对着凌云志趣高远……面对此景此情,有哪一个人会无动于衷呢?内心既然有所感动,当然就会想表达出来。用什么表达呢?文章。于是作家开始写作。
第二段的意思与第一段也类似。天地万物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呢?那是因为“气”的原因(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气”的变化)。变化的万物继而感动人,人的性情也随着“摇荡”起来。内在的、不可见的性情的“摇荡”,必然体现在人的外部、可见的方面,这就是“舞咏”。作者继续说明四季的变化、人事的变迁等对人的感动及人内心的变化。所有这些内心的变化,都可以以诗歌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三段的意思大致相同。
总起来看,它们都在回答一个问题:文学家为什么要进行文学创作?这是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互为一体,息息相通,天地万物的变迁必然引发人的内在情感的变化,人内心的变化必然要用一个恰当的外在可见的方式体现出来,而文学正是这一恰当的方式。这就是文学家进行创作的起因。对于内心的感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成语“手舞足蹈”说的就是这回事。当内心有了感动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在身体上反映出来,这就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简化下来就是“手舞足蹈”。这是非常正常而又自然的反应。文学家是使用文字的人,所以就用文字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动,推而广之,舞蹈家就用舞蹈,音乐家用音乐,画家用色彩和线条等来表现。这就是文学家、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起缘。
下面我们来谈创作的第二个阶段——构思。
有了内心的感动,并不等于就可以直接进行创作,而是必须再经过“构思”这个阶段。什么是构思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打腹稿”,也就是在思考如何用恰切的文学形式将内心的感动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属于心理范畴,我们很难观察得到,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创作者的一些行为感受得到,比如“怪异”的举动等。构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掺杂了回忆、想象、悲喜等多种心理活动。对此,我们可以看看古往今来许多人的论说: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气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刘勰的这段文字,非常生动地描绘了构思的心理活动特征。古人说:“身子在江海边上,心思却想到朝廷里去。”这是想象的说法。文章的构思,它的想象飞翔得太遥远了。所以默默地聚精会神去思考,那念头就可以接触到千年以上;悄悄地改变了脸部表情,那视线就好像投到了万里之外;在吟诵中,发出了像珠圆玉润般的声音;在凝想中,眼前就呈现出风云变幻的景象——这些不都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构思的奇妙,使得精神能和外物相交接。精神由内心来主宰,意志和体气掌握着它活动的机关;外物靠耳目来接触,语言主管它的表达机构。要是表达机构很灵活,那么事物的形貌就可以描绘出来;要是这个活动的机关受到阻碍,就精神涣散了(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用通俗的话来说,假如我们身边的一个作家处于构思状态,那么他虽然在你的旁边,心思却早就飞到九天云外了。他虽然与你一样处于“现在”,但心思早就飞到了千年以前的“过去”。这样的心理活动反映在他的脸上,要么凝重,要么欣喜……这就是构思的特征。
我们要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一件事情,都会先在心里想要怎么说,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哪些地方要强调、简略等,其实这就是构思。所不同的是文学的构思更为复杂而已。
经过了构思阶段,我们就进入了创作阶段,也就是物化阶段。这就好比要说某件事情,心里想好了怎么说之后就开始讲一样。这个过程因人而异,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方法。有的作家,构思完了(甚至有时是一边构思一边写),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倚马可待”这个成语,形容的就是一个人文章写得非常快。这样的情况当然很多,有些作家一旦写成,几乎就不用修改了。但也有可能需要反复修改,甚至要推倒重来,才能写就一篇文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在诗歌的创作中,有时要恰切地确定一个字,往往要拈断几根胡须,这形象地说明了创作的艰难。还有大家所熟知的“推敲”的故事说的也是这回事。贾岛写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他吃不准到底该用“推”还是“敲”,最后还是韩愈帮他定为“敲”字。这样的故事非常多。总而言之,文学的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每个阶段都需认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