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6400000008

第8章 两个亡国之君的词:文学家的性情与作品境界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亡国之君,其中一些的身世极为相似,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徽宗皇帝就是其中一对。两人都以帝王之身为敌所虏,囚禁之间,遥想故国,感慨万端,皆填词以遣怀。先来看看李煜的词吧: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深深打动。但是,你记得同为亡国之君宋徽宗的词吗?想来,能够记住甚至知道的人并不多。为什么相同的身世,相同的处境,相同的填词遣怀,我们却仅仅只是记住了李煜?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再来看看徽宗的词吧: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不知道大家读后感觉怎么样。恰好著名学者王国维对他们的词有比较,我们可以看看,借以开启我们的思维。王国维在其论词的名著《人间词话》里说: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尼采说他喜欢的文学是以“血”来书写的文学。血是什么?血是生命的本源,血是生命之所在。因为鲜血的存在,我们才有了生命;反之,鲜血的流失殆尽,则是生命的终结。在文学中,以“血”来书写文学,则说的是作家、诗人将自己对生命的本源性的思考放置在了文学之中,广而论之,更将对人生、社会的本源性的思考置于文学之中。这样的文学相当具有高度,常人一般难以企及。徽宗的《燕山亭》词只是有点类似这样的文学而已,但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文学。为什么呢?因为徽宗的词只是感叹自己一人命运之悲戚而已,没有超出一己得失之范围。言下之意就是,真正的以“血”书写的文学应该超出个人得失、一己悲欢之狭隘范围,去反映芸芸众生之悲戚。后主的词恰好就是这样的词,它完全超出了对个人悲欢得失之计较,而是像佛教的释迦牟尼和基督教的耶稣那样,完全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彻底思考。宗教所思考和要解决的是人类的根本问题(比如人是什么)。在王国维看来,释迦牟尼和耶稣不惜牺牲自己一己之生命,以超脱、洗刷人类全体之罪恶。后主李煜正是像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那样的人。所以王国维说:“其大小固不同矣。”尽管他们都是亡国之君,相同的命运、相同的处境却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境界。这样的超越一己之得失而为全体人类命运之忧叹的宗教情怀,在后主词中得到鲜明的体现。我们还可以看看他的另两首词: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当读到这样的词时,我们的感慨触及生命之最深处,眼界也扩大到天地宇宙,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落水流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人间词话》第十五则)词是到了李后主这里,才思考深邃,眼界广大,所以他改变了以前词仅仅是对辞章华美工巧的追求,而将之转变为对生命、人生的彻底追问。

我们常常说文学是情感的表达、思想的外显,这当然是对的。不过,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到底是什么?徽宗皇帝表达的也是自己的情感,但是诚如我们刚才所说,这样的情感只是个体一人之情感,既然这样的情感仅仅属于其一人,那么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影响和感动他人就值得考虑了。后主则不同,他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他一人,而是属于全体人类的,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能在最大范围内、最深程度上感动他人。这就是为什么后主的词能够流传千古,而徽宗的词却不为大众所知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后主词这样的特点充分体现在后人关于他的一首词的理解和讨论之中。据历史记载,后主在国破匆忙去国之时还在填词。对这首词,苏东坡颇有意见。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词: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李璟、李煜撰,[宋]无名氏辑,王仲闻校订:《南唐后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年

一个国君在国破家亡之时的感慨和行为是什么?后主这首词说的就是他在此时此地的感慨和行为。亡国之君在亡国之时有的自杀,有的逃亡,但后主呢?“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他在此时却还在演奏别离之曲,他感到痛惜的居然是与之朝夕相处的文弱的宫娥。说到这里,很多人或许都会感慨地说他真的是亡国之昏君了。苏东坡也是这样的看法:

“三十余年家国,数千里地山河,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故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

——《东坡题跋》

在东坡看来,后主此时应该感到愧疚,应该在列祖列宗、天下之民面前恸哭谢罪,怎么还能够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呢?言下之意是:后主真的是昏君啊。对东坡这样的看法,后世有许多讨论,我们一起来看看:

东坡书后主去国之词云“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以为后主失国,当恸哭于庙门之外,谢其民而后行。乃对宫娥听乐,形于词句。予观梁武帝启侯景之祸,涂炭江左,以至覆亡。乃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其不知罪己,亦甚亦。窦婴救灌夫,其夫人谏止之。婴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梁武用此言而非也。

——洪迈《容斋随笔》卷五

这段材料说:或许后主像其他人一样认为,国家是我个人的,过去我得到它,今天我失去它,都是我个人的私事,与你们无关,你们也没有资格或必要批评我。这样的想法当然是错误的。

苏东坡记李后主去国词云“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以为后主失国,当恸哭于庙门之外,谢其民而后行。乃对宫娥听乐,形于词句。余谓此词绝非后主词也,特后人附会为之耳。观曹彬下江南时,后主预令宫中积薪。誓言若社稷失守,当携血肉以赴火。其厉志如此。后虽不免归朝,然当是时,更有甚教坊,何暇对宫娥也。

——袁文《瓮牗闲评》卷五

这段材料则依据历史材料为后主辩护说:这首词绝对不是后主本人所填的,因为根据历史,后主在敌人来临之前在宫中准备了柴火,一旦国破将以死殉国。“其厉志如此”,怎么可能还在演奏离曲,挥泪宫娥呢?东坡实在是冤枉了后主啊。

项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泣数行下。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又《东坡志林》载李后主去国之词云:“三十余年家国,数千里地山河,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东坡谓后主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其词凄怆,同出一揆。然羽为差胜。其悲歌慷慨,犹有喑呜叱咤之气。后主直是养成儿女之态耳。如梁武帝稔侯景之祸,毒流江左。乃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此说虽与二者不同,如穷儿呼卢,骤胜骤负,无所爱惜,特付之一拼耳。呜呼。安得此亡国之言哉。

——《说郛》卷十七,引宋萧参《希通录》“论亡国之主”

这个材料将后主此词与大英雄项羽垓下兵败时的悲歌联系起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都是“亡国”之时的感叹,但两者还是不同的:项羽是“悲歌慷慨,犹有喑呜叱咤之气”,又不失英雄本色;而后主则“直是养成儿女之态耳”。

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呢?对此,当代著名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教授的说明可谓最为恰切:“李煜之所以为李煜与李煜词之所以为李煜词,在基本上却有一点不变的特色,此即为其敢于以全心倾注的一份纯真深挚之感情。在国破家亡之前,李氏所写的歌舞宴乐之词,固然为其纯真深挚之感情的一种全心的倾注;在国破家亡之后,李氏所写的痛悼哀伤之词,也同样为其纯真深挚之感情的一种全心的倾注。吾辈后人徒然对之纷纷作区别之论,斤斤毁誉之评,实则就李煜言之,则当以其真纯深挚之情全心倾注于一对象之时,彼对于世人之评量毁誉,故全然未尝计较在内也。”①叶嘉莹以“纯真深挚之感情的一种全心的倾注”来概括李煜其人及其词,这一点可谓最为得当。王国维的两段评论可为之注脚: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也即为词人所长处。

——《人间词话》第十六则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第十七则

王国维说,什么是词人?词人就是尚未失去赤子之心的人。这句话套用了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话,只是将其中的“大人”换成了“词人”。“赤子之心”指的是一个人心地善良,纯洁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在王国维看来,词人就是这样的人。以此来看,在与世隔绝的深宫里出生,在心地善良的妇女之手抚育之下成长,这确实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后主的短处。治理天下的国君必须要对世间人情世事有透彻的了解。但是这样的短处恰好是后主作为词人的长处。为什么呢?因为后主未尝经历人世沧桑,心灵未被世俗社会的尘埃所污染,心地善良纯洁,他所想的问题都是像小孩子般的纯真,而其所言也不虚,一片赤诚。以此纯然之心,发之于词,词作当然感人肺腑。所以王国维说李煜是“主观之诗人”。与深通人情世故的“客观之诗人”相反,这一类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越浅,他们的性情就越真。有哪一个诗人是这一类呢?“李后主是也。”

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样的经历使后主性情未受人世之污染而保留了纯真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情况致使后主在看待一切人世的变迁之时,也别具一格。就后主作为亡国之君,被虏敌方的经历来说吧。这样的经历很多帝王都经历过,为什么唯独只有后主所作之词能流传千古感人肺腑呢?除了词人所必须具备的创作才能外,后主这样纯真的性情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一般人看来,后主纯粹是一个不谙政治的昏君,这样的说法当然有理,但是如果以此来论断他的词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后主的纯真性情使他看不清政治与现实,但也许却使他看到了人生和社会的本来面目。这一点想来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据史籍载:

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默记》

后主被俘虏之后,居然依旧演奏《虞美人》。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是他极端不明智的表现。作为亡国之君,你怎么能够还在那里“故国”什么的呢,这不是想复辟吗?果然,太宗听到以后勃然大怒。话说回来,后主真的想复辟吗?我看未必,他的眼光也许早已经超越了故国、小楼、雕栏玉砌这些过去的物质的东西,而是直达生命的本然,表达一种人生无常的哀痛而已。他的心思并不在于对过去的依恋,而是发出了对人生的诘问。所以太宗听到“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就以为他想复辟,这实在是对伟大词人的误解啊。

回到开头东坡对后主“垂泪对宫娥”的责难,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东坡对后主的深刻误解。国家破亡,社稷坍塌,在政治大厦倾覆之下,那些栖身其下的弱小宫娥的命运将如何?后主的眼光聚焦其上,这正是词人的本来情怀。

①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1-52页。

同类推荐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镇海楼拾遗

    镇海楼拾遗

    一个人与一座山楼的机缘,很像传奇,引来众人称赞,让人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但一座山楼从天而降,巍然矗立于福州北端越王山之后,八闽大地风调雨顺,众生惊呼之余,早已开始文化寻根,从信仰回归至风水造设,再到道德重建,我们赞叹说:道法自然,万物有序。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她是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乡下的篱笆院里。她似乎并不缺少钱花,只是在闲暇的时候,侍弄些花草和果蔬…… 由朱丹崖编著的《写给天空的情书》共6篇,主要内容为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有月光,我们就不慌,不要等到机遇的柿子成熟,整只整只的忧伤,微喇的时光,有一种爱像海绵。
  •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收录了刘万里近期的近50篇作品。让青少年享受愉悦的阅读前提下,体悟出人生的哲理,思想的悠远,智慧的光芒……刘万里的小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底层关怀、批判倾向以及道德精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对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不懈追求。
热门推荐
  • 公子腹黑:娇妻难追

    公子腹黑:娇妻难追

    公子腹黑娇妻难追第一次见面,她不要命的拦住了他的马车,香肩半露,白皙的小脸上带着狰狞的表情:“打劫,快把吃的交出来!”他掀开车帘,扔出了一个包裹,她打开一看,立刻两眼放光地看着他:“姐姐收留我吧!”因为这句话,他养了她一声,也欺负了她一世。她说她是九天神女,是他的福星,他淡淡一撇,不屑道:“可自从遇到你,我就霉运不断。你因该是扫把星转世,我为民造福将你收了。”什么叫做命中注定,那就是两个人无论分离多久相聚多远,心永远属于对方。她说,我知你是炎阳,不求日月同辉,只求可以感受你的温暖。他说,我心向月,愿为你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
  • 西游记第二季

    西游记第二季

    唐僧,孙悟空等人从西天取经归来20年后,由于大唐出现严重经书荒,他们被迫重走西行之路。。。俺一定是失心疯了,居然冒天下之不韪去改编经典名著。。。开弓没有回头箭啊,悟空,悟能,悟净,上路吧。。。廉颇老矣,一趟过往经验主义完全不起作用的爆笑之旅,期间融进了无数的现代生活元素!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来一场边走边吐槽的一路向西旅行!本书为吐槽体段子流小说,天下苍生被放在古代神话场景里完美呈现。温馨提示:开篇先直接跳看47~50章,然后再从头看起。)(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血赐之锋

    血赐之锋

    七岁就于生死边缘游荡,身背弑父夺母之恨,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寻仇。有强悍的身手,没有坚韧的内心,又有何用?摆脱被人手一把的器具拒绝的阴影,才发现原来它们不是拒绝他,而是惧怕他!竞争、修炼、追逐爱情、寻找仇敌、最终发现,自己身负大陆的命运!且看少年段云沧如何一步一步从被人唾弃走向被人敬仰,全新的淬器系统何不一睹为快?来吧,兄弟,我在这儿等你,陪我征战在这与众不同的世界!等级:炼体境、刻体境、雕体境、重铸境、衍生期、归原期、淬出期、赋神期、大成器力:炼力、刻力、雕力、铸力、生力、归力、淬力。
  • 她是我唯爱的女孩

    她是我唯爱的女孩

    巧遇TF,成为最幸运的女孩,但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三小只,我们期待拥有最美好的结局吧..............
  • 重生之颠覆前生

    重生之颠覆前生

    他,仙逝与那一年的秋季,年仅32岁。但是,在此之前,需要用药物维持大脑正常运转的日子长达11年。他,此生无德无能,更无妻无子,然而,在死去的那一刻,他获得了重生……从此,他的前途、他的婚姻、以及家庭会有怎样颠覆性的转折?敬请看此人的重生之路。
  • 族

    神?魔?兽?凡是阻挡我的人,我拼了命也要让他消失!顺从我的人?那也要看看你够不够格!
  •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了,离奇地成为一个被迫害的未来皇后的替身,而且第二天就入宫当了皇后。没想到,大婚的当天皇帝老公就开始冷落她。不得宠正好,省得跟一帮女人争一个男人。她在深宫如鱼得水,玩得风生水起。什么?皇上生气了?她真的不是有意要气他的啦。
  • 万年洪荒

    万年洪荒

    万年之前,人族、神族与魔族,在这片洪荒大陆之上进行了一场旷世之战。这场战争,让洪荒大陆损失惨重,翼族,麒麟一族,虫族三个种族惨遭灭族,神族与魔族也元气大伤。而人类也因为这次大战,成功取得了洪荒大陆上的统治地位。洪荒大陆上的纪元成功由神魔纪元向百族纪元迈进。万年之后,洪荒大陆上的种族隔阂基本已经消失,出现了不少混血种族,洪荒大陆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而在这个景象的背后,却是危机四伏……
  • 吾乡归何处

    吾乡归何处

    她是风尘女子,他是淡雅郎君。她在京城无人不晓,他在京城素有雅名。上元灯节,她精心乔装,扮作男子,却教他一眼识破。他闲来游灯,却惊于她聪慧过人,收敛锋芒。好奇,试探,关怀,爱恋。朝堂秽乱,他已决意不入仕途,一心修画,只愿与她隐居江南,尽度余生。红尘不息,她困于牢笼,苦苦挣扎。几经波折,辗转南北,他与她还能否携手南去,赏杏煮茶。
  • 就算与世界为敌我也依然等你

    就算与世界为敌我也依然等你

    大二的慕凉兮暗恋比他大一届的大三学长洛泽。洛泽作为全校女生暗恋的对象。慕凉兮只能和那些女生一样眼睁睁的看着。突然有一天,学长变得很奇怪,很喜欢和她一起学习。和慕凉兮签了契约的男生,心疼的看着她一点点被伤害。最后,她们订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