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艺术,很多人认为它代表古典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等具体的种类,很多人认为将孩子送到艺术学校,学一门才艺就算是懂得了艺术,这其实是对艺术比较片面的理解。艺术,是用来抒发情感,表达人的内心感受的。美的生活需要艺术,艺术一方面能激发向上的精神,调动情绪,另一方面它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建立起一种对美的信仰和追求。艺术中的真、善、美会影响你,使你成为有艺术修养的人,谈吐不凡,更容易赢得别人的敬重,这也是艺术带给人生的一种财富。拥有艺术气质的人在与人交流时,总是容易受到他人欢迎。
在美国,很多城市的美术馆、艺术馆都是免费向群众开放的,有利于在市民中培养起浓郁的艺术求知氛围。
到法国的博物馆参观,很多时候总会看到老师带领着一群学生,在给学生讲解,然后让学生坐下来,慢慢按照老师的讲解去观察,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再慢慢地临摹。艺术的修养来源于不断的熏陶和培养。
在波兰,一般家庭普遍重视儿童的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周末或节假日,波兰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剧院,在那里经常能看到年轻的父母们拖儿带女,兴致勃勃前来观赏,而且每个人都打扮得漂亮整洁,有的孩子还手握一簇鲜花,那是家长准备让孩子在演出结束之后送给自己喜欢的演员的。所以,一般在演出结束后,观众并不是匆匆离去,他们仿佛还陶醉在优美的艺术境界中,而演员谢幕、小观众献花有时竟持续半个小时。
音乐厅同样是波兰人带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经常演奏波兰及世界各国的著名交响乐。孩子们听音乐时聚精会神,肃静庄严,使人觉得他们一点也不是在凑热闹,而是津津有味地欣赏。他们发出掌声,并不代表单纯的模仿,而是表达发自内心的喜悦。不管他们能听懂多少,至少他们的投入是真诚的。他们听音乐会时的自制力正是来自这种投入,而投入则是平常循循善诱与渗透熏陶的结果。
还有个不会被忘记的地方,那就是艺术博物馆。逛艺术博物馆是波兰人的爱好之一。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你经常会看到年轻父母俯身对孩子指点、讲解,而各个博物馆对小观众都是免费开放的。
毕加索从会走路起,就经常被父亲带到美术馆,这里是他接受美术熏陶的第一课堂。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开发中,毕加索的绘画天赋得以显露。在毕加索还不会说话时,他就会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了。他在纸上画个螺旋形的东西,意思是想要那种螺旋形的、粘满糖粒的热甜饼。一个尚未学会说话的孩子竟懂得用图像来表达想吃甜饼的愿望,令人称奇。
寻找有共同艺术爱好的朋友,互相交流,形成“圈”
有学生向我抱怨:“老师,我特别喜欢画画(美术)和音乐,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上美术课和音乐课!”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些课堂上,老师一味地给孩子们灌输艺术知识、艺术技能,鲜少有交流,既缺乏老师和孩子间的交流,也缺乏孩子和孩子间的交流。
这个例子说明了,学习艺术、接触艺术,要多多与人交流,在交流中慢慢累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形成“圈”。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积极培养出来。
一个人学点东西,最忌讳闭门造车,自以为是,其实多沟通,可以使爱好艺术的你少走很多弯路。打个比方,你要学绘画,打算从素描学起,没有人交流一下,你都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参考书和绘画工具,哪里的绘画工具便宜又好用等。
达·芬奇创作的油画作品《蒙娜丽莎》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画中蒙娜丽莎的那种神秘的、让人琢磨不透的微笑,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就会有所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好像是略带忧伤;有时她显得端庄严肃,而有时讥笑、揶揄甚至愤怒却显现在她的面部表情上……
走进艺术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多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倾听。欣赏艺术或进行艺术创作,这个过程本来就比较难。同样一个艺术作品,不同的人欣赏,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味道,产生不一样的体会,形成不一样的观点。同样一件艺术作品,同一个人多次观看,每一次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交流欣赏或创作的体会非常重要,大家分享心得体会,等于把同一个艺术作品欣赏分析了很多遍。
尝试实践,熟悉并逐渐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如果把金子比作艺术的话,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等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
可以先从鉴赏、模仿大量优秀作品开始。就像你遇到一个美国人,如果你搞不懂美国人的语言,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压根不可能沟通,更谈不上用他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谈论艺术。艺术就像一门特殊的语言,普通人要能和艺术品的创作者沟通,必须搞懂艺术在诉说什么。
经常大量欣赏或模仿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了解作品创作的一些故事,艺术家的生活,作品创作时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弄清楚艺术作品中的特殊语言。
你还会发现,我不会英语,但是我有时候通过比手画脚,也能让美国人弄清楚我想讲什么。例如,我要拜托他给我拿一把剪刀,可是我不知道剪刀怎么讲,我可以把食指和中指打开,形成剪刀状,拿来一张纸用虚拟的“剪刀”剪开这张纸,相信美国人应该能知道我形容的东西是一把剪刀。这就说明了,理解艺术品中的内容,不一定完全依靠艺术家讲解才能懂,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就行。欣赏的人,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欣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欣赏。反之,鉴赏者生活阅历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有困难。如果我从来没见过剪刀,没用过剪刀,我也就比画不出剪刀的样子。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大诗人陆游说“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意思是要写出好的诗歌,要学的很多学问都在诗歌以外。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家同时也是大学问家。多看一些中外名著,多看些唐诗宋词,多听一些高雅艺术,多了解一些书法、篆刻、国画……艺术鉴赏力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很多人抱怨说,看了毕加索的作品后还是不太懂。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储备的问题。毕加索的名字,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传到中国来了,但是我们只闻其名,未见其画。当时已经有中国的画家知道毕加索,徐悲鸿在法国留学,他不但不懂毕加索还讨厌毕加索,也不喜欢印象派;刘海粟则持另外一种观点,他觉得毕加索的画跟中国画文化相同。西方绝大部分民众对毕加索未必喜欢,在他那个时代大家也看不懂他的画。塞尚是1906年去世的,1907年左右毕加索推出了《亚维侬少女》,当时画完以后,除了毕加索的几个老朋友喜欢,公众都不喜欢。现在世人给毕加索很高的评价,将他的画作做大量的巡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毕加索。
艺术的懂是没有穷尽的。我们认知一个艺术家,比如说像毕加索这么一个丰富矛盾的艺术家,其实是需要时间的。艺术是跟每个人的视觉、每个人的内心在沟通,如果想懂,我们需要对艺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你一定要认识很多艺术家,才会好好地爱其中的一位。有时候看到不懂的东西,仍然可以感知到喜爱与否。“不懂”本身就是一种非常质朴的状态。真的想懂,知道有怎样的途径可走,并一路沿着这条路径直走下去,就准没错了。
巴菲特的大名大家都知道,并尊称他为股神,羡慕他从投资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对此,巴菲特说:“大家都像水里的鱼一样,宁可在水里问几千年‘在地上走是什么感觉’,也不愿意真的跳到地上试一试。也许是害怕打败了大家,也许是其他的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投资并从中获得财富,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我的投资策略向大家讲述了很多遍,大家只要依葫芦画瓢就行。关键是把想化为行动。”
学习艺术要重在实践,就是动手去画一画,感兴趣的音乐多听一听,有机会就自己学着去唱一唱、弹一弹。在动手学习的时候,还要与思考结合起来,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还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古人都说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欣赏、实践,艺术这门特殊的语言就逐渐被自己掌握了,这个时候你再运用它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即便大段的很深的内容也难不倒你了。
回到开头那位美术教师提到的苦恼上来,最后,我给了他一些建议。例如教学不仅在课堂,课外也可以做一些工作。比如将学生的美术作品做成课件,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上绘画课的时候,例如素描不一定要用铅笔,可以用手指沾墨汁印出一幅单色画。就像学音乐,可以给他们看一段电影,告诉他们那后面的背景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他们往往很容易“上钩”,变得越来越有兴趣。还可以带孩子们去艺术馆参观等。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经过训练,人的审美的眼光是可以提高的。一旦具备了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可以从美术作品中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具有了完备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人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
教育教学方法很多,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人们一定会越来越感知到艺术的力量,成为真正热爱艺术的“平凡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