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1100000039

第39章 臣强君弱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公元254年)

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淫无度,亵近倡优,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藩于齐。

司马师决定冒一定风险废掉曹芳。

合法手续还是履行了的,那就是“以皇太后令”办了这事。2010年春晚赵本山率众徒弟出演的小品《捐助》,因为拿寡妇说事,遭到了文化人的抨击。欺负皇太后——位置最显赫的寡妇,是中国历史久演不衰的剧目。司马懿、司马师父子先后利用这位郭太后粉碎了曹爽集团、废黜了第三任皇帝曹芳,皇后或皇太后在皇帝交替的间隙里,是皇权合法性的来源。

司马师在废掉曹芳前清理了朝廷内部的异议分子,主要是中书令李丰,还包括了夏侯玄、张缉等。夏侯玄是夏侯渊的后人,也算宗室,曾掌军事,时任大鸿胪、太常;张缉是曹芳的岳父老丈人,时任光禄大夫。李丰想联络他们诛杀专权的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结果失败,夏侯玄、李丰、张缉等人皆被夷灭三族。

司马师本来想立彭城王曹据,曹据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同辈,曹叡、郭太后的叔辈。郭太后以辈分不对,而且坚持自己的老公曹叡不能绝嗣,所以反对立曹据,她推荐了侄子曹髦。

曹髦当时只有十四岁,在司马师看来,这个年龄的少年,对自己暂时构不成什么威胁。(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挑成年的曹据。曹据生卒年不详,但在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封侯,就算一生下来就封,到现在也五十岁了。)而郭太后在曹髦小时就见过他,对他有印象,坚持要自己亲自将玺授交给曹髦。后来曹髦奋起反抗司马家的专权,没准儿这位郭太后是有所预料也有所期待的。

司马师废立完成以后,扬州刺史文钦(曹爽派)、镇东将军毌丘俭(夏侯玄、李丰的朋友)矫郭太后诏,起兵讨伐司马师。

废、立、起兵,大家都借用了太后的名义,太后确实是皇帝暂时缺席时的权力象征。中国近现代废掉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他是名义上的最后一个皇帝),确认清朝合法性转移“中华民国”的是隆裕皇太后的诏书。

合法性是政权存在的基础,古代不承认民主选举,不认为权力来自公民一人一张的选票,只是笼统地讲“天下有德者居之”。怎么才算有德呢?最低标准是你得打败更缺德的。不管怎么样,从古到今,合法性这个好东西,不是赵本山对小沈阳说的“这个菜可以有”,而是必须有,否则政权就难以长期稳定。

先行废立测验民意(其实是官意),再行篡夺坐定江山,这是司马氏在中国历史上创立的模式。在这之前,董卓只行废立,后世有罪推定他肯定会再行篡夺;曹操篡夺了,但没有必要通过先行废立做民意调查。司马氏是完整的2.0版的软件,好使,后来的野心家都喜欢。

换皇帝最早起头的,还是霍光——慢着,前面还有,是赵高,赵高废掉了一个皇帝秦二世,不过立的不是皇帝是秦王,算是有一点“瑕疵”吧。先秦权臣废立更换君主的,也能找一大把,为了省事,就不往前追究了。其实,霍光和司马师的废立,程序上都一样,结果不一样,我们无法证明是不是司马昭后来有了篡夺野心,才把他哥哥从“霍光第二”的光荣榜上拖下水。反正符合“历史正义”的尧舜禅让和霍光废立,都为后世建立了一套可执行的合法程序,别有用心地树立榜样和各取所需地学习榜样,都是当权者的智慧。所以锐圆哥哥经常提醒:榜样出没,屁民注意。

今天读史读到这里,我觉得再批判野心家也没有什么意思,格老子有机会也会有野心。我在想皇帝专制制度,君权和相权有着深刻的冲突,皇帝强了,可以随便换丞相(包括大将军、领尚书事、内阁大学士以及军机大臣),当然还可以杀了他们;丞相强了,像诸葛亮这样,就把皇帝晾一边了,像曹操,皇帝就得战战兢兢,像司马氏,那就对不起,皇帝得把位子腾开。

君相之间的恩恩怨怨,一不小心就进入一种恐怖状态。现在各个大国之间都建立了一种预警机制,就是防止一方无意的动作被另一方理解为突然袭击,别弄得你发射卫星我这边核导弹就招呼过去。过去的君相之间没有这种机制,关系好的时候,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关系紧张的时候,因为对方一出手就可能让自己死无还手机会,所以双方都格外警惕。在曹操时代,在司马氏时代,君臣之间进入了一种恐怖平衡。曹操说实话,他说自己坚决不能下台,坚决不搞轮流执政,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举族被诛,这就是传说中华丽的“骑虎难下”。

司马师废曹芳,就是因为李丰等人搞“黑串联”落下了痕迹,为了自家不被灭掉三族,就得灭掉其他人的三族。到这个份儿上,不篡党夺权就没有出路。

因为权力而产生摩擦和冲突,是正常的,但是冲突怎么能保证任何一方不受到人身伤害,这是政治文明要解决的事情。中美之间要搞战略再保证,君臣之间也应该有类似安全再保证。

《资治通鉴》读到这里,没有看到历史上有人研究讨论这个问题,中国政治文明的缺失比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更多。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似乎讨论到这个问题:

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既讹,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上古天子都是传贤不传子,后来退化天子传子,但是宰相传贤不传子,算是一种政治制度上的补救。但是皇帝专制对“宰相传贤”一直进行破坏,君臣互为仇寇竟成为常态。

三国时代,基本上是个君弱臣强的时代,曹操、诸葛亮、司马父子都是强臣,孙权死后,吴国也是臣强君弱,皇帝和权臣的斗争展示出了丰富多彩的形态。南北朝时期,暴君多出,是不是对魏晋时代权臣多出的一种历史补偿?揣着这个问题继续我们的《资治通鉴》之旅吧。

同类推荐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大唐兄弟情

    大唐兄弟情

    彭啸,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没有牵挂也无人牵挂的人。一次意外让他穿越到了隋末,在他浑身上下只剩一条裤头的时候,遇上了同样只有一条裤头的李元吉,两人选择‘同命’。彭啸对于唐朝的了解仅限于两个人,李世民和武则天,甚至对于李世民的认识还不及武则天来的多。在一次雁门外的侦查中,彭啸看见了一个被突厥流骑屠杀了的汉人村子,虽然报了仇,但他更加的茫然。直到后来他意识到,我们的同胞之所以被异族欺凌,正是因为我们人心不齐,等我们统一了,人心齐了,谁还能欺凌我们的同胞?等着吧,突厥人,我彭啸会回来的……
  •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

    一个小人物回到过去,为了穿越回来一生努力的故事(第一次尝试写作)
  • 我来自天朝

    我来自天朝

    我认为中国的农民是最好的农民,不到饿死的时候绝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过多的人苛责太平天国的麻木愚昧,可笑的神权,但过多的人忽视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农民卷入这场战争,我想问那些批判太平运动的人一句,但凡有一碗饭吃,谁会去造反!
热门推荐
  • 绝世神医:邪王的小魔妃

    绝世神医:邪王的小魔妃

    她本是现代的一名顶级杀手兼医生,一身的技能医术出神入化,却因一次天河异象,被卷入了另一个异世大陆,没想到...自己竟然穿越了,居然成了一枚废材,遭人唾弃辱骂,但是,这些都是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遭受的罪,这次换她来,必定要让那些曾经欺负过她的人,追悔莫及,自食恶果。她要以牙还牙,以恶治恶。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存活下去,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 不曾挥霍的爱

    不曾挥霍的爱

    青梅竹马的恋情,是是非非曲曲折折,经历那么多,我感叹的是从不曾挥霍过你给的爱,我悲哀的是我们相隔那么远。青梅与竹马,是否终成眷属。
  • 乾隆十三年

    乾隆十三年

    乾隆朝历史相当久长,所以不能不作分阶段的研究,本书所述即其第一个阶段,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当时朝廷如何感受若干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有创意的发展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一脉相承),如何作出欧洲式的“现代反应”(如加强政府),以及打算“回向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但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乾隆初年曾有预言“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果然这一年就发生了许多不尽人意之事,从家庭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也连带引发了政策的全面“收敛”。
  • 我们的青春,只差一个你

    我们的青春,只差一个你

    沛琳和子豪是青梅竹马的发小,在一次意外中,子豪彻底的离开了,当沛琳悲痛欲绝的时候,发现了子豪留下的一段视频,她的一生被彻底改变了……前期有点悲痛,之后很欢快的,毕竟主角都是逗比。如果你青春年少也有那么几个好朋友,如果你们在一起也有一些疯狂的故事,如果也因为各种原因各奔东西,那就跟我一起回忆吧……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提意见,QQ群:80862298
  • 寺塔记

    寺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主宰君王

    主宰君王

    主宰天地灵气,万物我为君王!武道的巅峰之所在,一直以来都一个谜一样的答案,直到林宋的出现,才被打破!在一次的意外中,林宋的血脉被激活,上古林家的强者血脉,不可一世的龙族血脉,这两个在世上少有的血脉同时的被林宋得到。什么天才,在哥的面前都是渣渣!什么高手,看哥以后超越你!做人不能太张扬,但是我可以,应为我有张扬的本事!!!
  • 偷心计划:首席大人强吻妻

    偷心计划:首席大人强吻妻

    一场拍卖,她成了他的人。一纸契约,他闯入她的人生。她潜伏在他身边,只为窃取那份~绝密文件。本以为只要拿到文件就与可以远离他,谁知道文件还没拿到,他居然指着契约说,当我一百天情人!!"你是不是活腻了!竟敢偷我的文件!"他站在她身后,冷声说道。“还!你!”她把文件往他身上一扔。“只还就可以了么?”他挑眉看着她,“还有利息呢?”“你想要多少利息?”“不多,肉偿加暖床!这辈子应该还得完”他勾着嘴角走上前,把她扛在肩上走进卧室。
  • 刺客神话

    刺客神话

    诺德原是黑塞城的刺客首领,死后转生成圣子预备役。刺客与教会是死敌,而圣子则是教皇的傀儡,每一任都活不过十八岁。“这是我的信仰。”他在十八岁时,将锋利的匕首刺入教皇胸口。“这是刺客的命。”黑塞城的狂风将往事卷起。“这是最后的天堂。”她笑了,像绝世的冰莲。
  • 文化研究概论

    文化研究概论

    “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准学科”,它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传统。这个传统主张打破以往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壁垒两分,将整个社会生活纳入研究视野。它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入大雅之堂,担当起颠覆统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文化批判使命。事实上,在今日全球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一路走红的现象背后,它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立场,始终是未有松懈的。特别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气候普遍右转,保守主义盛行,左翼批判理论在公共领域颇有难以为继之势后,也使更多的学者转移到文化研究麾下,以迂回方式来继续他们的社会批判。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文化研究进一步的跨学科发展趋势。
  •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失去母亲的女主身负师傅交代的计划来到了男主的身边,与男主纠结了的爱情史,可为坎坷,但因故事的真相,反目成仇……直至四年后,女主肩带萌娃回到开始的一切,与男主的偶遇,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次紧紧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