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9700000050

第50章 天人三策:皇帝独裁的好帮手

对儒学的贡献,孔子之后,孟子是第二人。不过,孔孟竭尽全力一生,也没能让儒学真正地登堂入室,并堂而皇之地统治帝国的思想。董仲舒做到了,是他亲手改善了儒学那种地位尴尬、面目模糊的处境。从形式上,儒学被他打理得系统而完整,不再是以孔孟二圣的语录集示人,更加有利于大家学习和普及。更何况,他有机地吸收了黄老、墨家、法家等百家学说,把这些学说制作成儒学的骨肉,使得儒学变得既好看又适用,在诸多领域都能做到“指哪儿打哪儿”,游刃有余,甚至达到“打哪儿指哪儿”的更高境界,也就是说,用儒学解释问题,总是咋说咋有理,如有金刚不坏之身。

可惜,他生的时候不好,在他的前半生,作为国家治国理念的黄老之术,认为清净无为是最高的生活境界和执政目标,主张“能躺着就别站着,能走着就别跑着”,最好永远冬眠不醒。这种说法被从上到下奉行了几个时代,大家都习惯于过着无为而治的疲软生活,对于儒学所倡导的积极上进、有所作为,大家从思想上觉得是瞎折腾、没事找事。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董仲舒根本没有条件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汉武帝是个想做大事的人,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参与。黄老之术当然不对他的胃口。他即位伊始,开始重用赵绾、王臧两个儒学门徒,大刀阔斧地修剪汉朝政坛中惹他烦的枝枝蔓蔓。这两个人为汉武帝器重儒学,并让儒学进入庙堂,感动得涕泪横流。为此,他们诚心诚意地工作,拿出大部分时间帮助皇帝打理朝纲,全心全意地维护皇权,而仅仅用业余时间贪污受贿。当然,因为一夜间翻身,好事来得太快,他们难免心太急、情太切,希望一闭眼、一睁眼,天下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康有为、梁启超极为相似,最后的下场也几乎一样,都被在一边假装看热闹的老太太伸出一根手指头推倒。不同的是,赵绾、王臧因为自身确实不干净,被人抓住小辫子,也属活该,没啥说的,眼看要完蛋了,比较自觉地在狱中自尽了。这么看,黄老之术确实是主张不惹事、“喜欢被动”的雌性学说,但它的拥趸们可不是善类,谁敢搞修正,这些人也会马上出手,绝对不轻饶反对派。按照“主张”代表利益和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不用说,黄老之术一定是让人看着好看的幌子,其后罩着一大帮人的现实好处。

这些人的好处来自刘邦时代。刘邦出身游侠,跟着他打天下的,也都是同类之人,最起码是拥有和崇尚这种风气的人群。打下天下后,刘邦对他们也算是宅心仁厚,除了韩信、彭越、英布等这些异姓诸侯王外,其他功臣良将按一定标准被封侯、拜将、拜相,拥有了供养自己吃喝的一亩三分地,而且一个个进入帝国的管理阶层,形成体系庞大、人口众多的军功利益集团。皇帝和功臣们按照混江湖的规矩,还在一起盟了誓,说好了皇帝有权力册封王侯,“非刘氏不王,封功不侯”,如有人违此约,天下人都可以打他。从此,这些人与皇帝、诸侯王分割权柄,共享汉家天下。皇帝负责大局,军功利益集团掌控军事、行政管理权力,刘氏诸侯王则分散在地方,负责中央直辖势力之外的地方行政、军事等事务。

之后,大家遵从黄老之术,表面上是为了顺应时势,与民休息,发展经济,但更深层次的意思则是防止皇权肆无忌惮地侵犯军功利益集团、豪强大族和诸侯王的利益。实际上,像所有意识形态一样,黄老之术在人们眼里,也只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的说辞。只要大家互相给面子、互相尊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局面就会被保留下去,功臣和诸侯王们也都愿意当皇权的好朋友。但皇权越了雷池,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就不再消极被动、顺其自然了,而要以血相见。

吕后当政期间,就想打破这种格局。在她死之前,把很多吕氏宗族的人封了王,并把他们渗透到政府和军队的各个重要位置(如把吕产拜为相国),形成极为强悍的外戚集团。虽然吕氏集团也是军功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但他们同时是皇权的延伸品——外戚的身份,吕氏这么做,无疑让长期把持军事、行政权力的功臣们不由得出离愤怒。这些人以陈平、周勃为首,发动政变,瞬间把脑残而没有太大野心的吕氏集团杀个干净。他们用血腥的行动向大家特别是向皇权宣布,军功利益集团的“奶酪”是绝不可被触动的。政变之后,军功利益集团更加牢固地把握着军政大权,比如,丞相一直都从他们中间选人,并逐渐形成惯例,直到汉文帝时期的丞相申屠嘉死后为止——这倒不是因为功臣们突然想通了,变得大公无私,而是因为“岁月是把杀猪的刀”,这时候,汉初的功臣们都死绝了。

汉景帝时期,地方上七个诸侯国造反,也想打破这种利益格局。但皇权马上和第二代军功利益集团亲密无间起来,攒足劲,战战兢兢地用几个月时间,把这场差点失控的大火彻底扑灭。景帝死了,外戚鼎力支持刘彻当皇帝,趁刘彻太小、太嫩,主动和皇帝分享起权力。这些人嘴上高调表示要以黄老之术治国,倒使得军功利益集团和诸侯们都安了心。这时候,窦太后认为,帮助小皇帝刘彻壮大筋骨的儒生赵绾、王臧不是好东西,都该死,也是怕皇权挤压外戚的地盘,毕竟外戚依附于皇权,弄不好会被皇权当成破衣服,想啥时候扔,就啥时候扔。因此,赵绾、王臧死的时候,除了那个愣头青的汉武帝悲伤,其他人也都是架着膀子看热闹。

大家看到了,对以建伟功、立大业为人生目标的汉武帝来说,黄老之术实际上就是套在他脑袋上的金箍,只要稍微表达不满,这个箍就会收紧,让他头疼,但得再厉害,他也不好意思满地打滚(汉武帝毕竟是一国的最高领袖,皇帝体面还是要的)。直到奶奶窦太后死了,汉武帝才开始独立自主地整治朝纲,加强皇权。他上来一出手,就是打压自己的亲娘王太后,让她从外戚接班当政的美梦中醒来,然后逼死舅舅田蚡,坑死第二代军功利益集团的杰出代表窦婴,逐步收回中央对行政和军队的控制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景象是,武帝很无奈、很无辜,这些汉武帝眼里的绊脚石都是不想活的主儿,主动蹚了地雷,汉武帝只是被动地成全了他们。

不过,刘邦时代留下的政治遗产依然表明,天下是大家的天下,有饭大家一起吃,刘氏独享,不合规矩,缺乏法理基础。本来,汉武帝也可以靠秦始皇使用过的强权政治,把大家打得不吭气。但这样做的后果一定是每个人暗地里继续耍坏心眼儿、下绊子,办起事来很不容易成功。如果非要“霸王硬上弓”,成本太高不说,玩不好,人家拧成一股绳,和皇帝拼命,即使英武的汉武帝也是吃不消的。汉武帝亟须即使令大家很生气但也只能干瞪眼、无法驳倒的说法,通过掌握话语权上的绝对主动,统一思想,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

这时候,董仲舒又一次走到汉武帝的眼前,也迎来了自己后半生和身后千年的光耀。他从三个方面为汉武帝排忧解难。首先,按照儒家学说,汉家天下是天授的,不是军功利益集团给的,也不是如蚁小民给的,更不是外戚们给的。在法理上让大家清楚,天下姓刘,刘氏皇族不欠大家的,如果非要说欠谁的,那也是欠上天的。皇帝作恶多端,上天不满意,自然会通过各种灾异事件惩罚皇帝统治的天下,以警告皇帝(这叫“天人感应”理论),其他人是无权说三道四的。其次,尧舜时期推行黄老之术,那时候人心好,大家都老实,不用当政者受累操心。周武王不使用黄老之术,是因为那时人的良心坏了,不施加严刑酷法,不足以让人变好。与之前相比,现在不安分者更是只多不少,需要重拳出击,不能手软,比如,不让豪强大族随便买人家的地,抑制土地兼并;建立明堂礼制,对贵族阶层严加管教。最后,要加强教育,建立国家太学,广选贤良,把底层的文化人(主要是儒学爱好者)选拔为官吏,成为帮助皇帝维护权威、打压威胁皇权势力的得力打手。

当然,汉武帝既不喜欢地上的人对自己指手画脚,也不喜欢来自上天的指摘,所以,对“天人感应”的说法就很不以为然。对其他的对策,汉武帝则尽收囊中。从此,大量的儒学信徒被收入官僚系统,按照经济学家奥尔森的理论,在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信仰下,这些人形成的利益集团既稳固又有力。结果显示,这帮人维护皇帝的权威,帮助皇帝打破旧的利益格局,皇权得到维护,大家在思想上还没抵触,效果是出奇地好。这时候,尽管汉武帝私下里真正使用的还是秦始皇的那套王霸之术,但不可否认,自从披上儒学的外衣,操作王霸之术时,已经感觉很顺手了。

董仲舒的下场并不好。由于他顽固地坚持“天人感应”学说,并认为只有儒生才具备解释上天暗示的能力,最终惹恼了皇帝。不过,由于汉武帝明确支持独尊儒术、以德治国的儒家思想,儒学的地位还是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而由于国家广开太学,培养出大量儒生,以至于这些人几乎成为文化人的代名词。他们依靠察举制被选拔为各级官僚,纷纷占据帝国要职,逐渐控制舆论和大政方针,最终把帝国的命脉死死地掌握在手里。只是让汉武帝没想到的是,这些儒生表面文弱,实际上一旦发起狠,也都是了不得的角色。到了孺子婴即位时候,这些人拿着“天人感应”这根大棒,推翻西汉帝国的宫阙,把据说已经达到“内圣外王”境界的儒学代表人物王莽推上了皇帝宝座,汉武帝实际上还是成为第一个动手刨自己祖坟的掘墓人。

同类推荐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 汉末双雄

    汉末双雄

    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到汉末剿灭了黄巾,成为大汉丞相,权倾天下之际;主角王栩带着一本无字天书也闯入了这个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汉末双雄,并立于世;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何会穿越?无字天书是谁之物?太平要术真的一无是处吗?一切皆在《汉末枭雄》,欢迎友友们阅读,不要忘了点收藏哦!
  • 伏心录之琴剑传奇

    伏心录之琴剑传奇

    悲情一世,却义薄云天;执傲一生,却青史无名;爱过,恨过,却终归无有……
  • 山贼奋斗指南

    山贼奋斗指南

    酒后亲了项目经理怀里小妞香唇而离职的胡唯一意外重生到古代,干了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山贼。打家劫舍,夺人钱财?肤浅,这是最低能的山贼。来一本《山贼奋斗指南》吧,只卖二贯,童叟无欺哟。正所谓不怕山贼会打架,就怕山贼有文化,何况是一群有理想,敢奋斗的山贼。这天下,金戈铁马,美人如诗,江山如画。这天下,金戈铁马,美人如诗,江山如画。
  • 二爷的抗战

    二爷的抗战

    钟家二少爷在龙游镇,算得上是个最招惹众议的人物,除了尚年幼无知的和已年老忘事的,全镇上下,有不知道镇上父母官是谁的,但是没有不知道钟二爷的!原因大概是龙游镇地处三省交界,地理深藏偏侧,外界的新鲜事不太容易进得来,龙二爷的那些事,就像是镶了金边的戏码,在镇上的茶楼、饭馆、脚力行、庄户地头、甚至是“享春堂”被不厌其烦地传阅、编排.......。后来,鬼子来了,钟二爷虽没杀过鬼子,可钟二爷的“戏码”里演的是舍命抗日的烈性段子。后来,鬼子完蛋了,钟二爷言辞拒绝国名政府的重用后,莫名其妙地倒在了黑抢下,世代善良愚懦的民众激愤了,他们自发给钟二爷在龙溪潭边立了一个抗日英雄的模范牌楼,钟二爷就葬在了牌楼下,坟前的石碑上刻着钟二爷生前最爷们、也是长挂嘴边的四个字:“二爷在此”......
热门推荐
  • 哥哥,你好坏!

    哥哥,你好坏!

    有些人天生就是一个恶魔。 我讨厌恶魔,我讨厌像风逸辰这样的恶魔,因为风逸辰就是一个恶魔。十一岁,我跟着泽洋哥哥进入了风家,他是少爷,我是女佣。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地欺凌我。十年后,他归来。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少爷,而我只是一个卑微的女佣,掠夺才刚刚开始,爱与恨的较量,哭,不是她的武器,笑,腐蚀了他的灵魂。
  • 重生:将门嫡女

    重生:将门嫡女

    她是将门最不受宠的嫡女,过着连丫鬟都不如的日子……唯一的期盼就是嫁给三皇子,结束这样的生活。但……一纸休书,将她打入人间地狱。被姐妹欺凌而亡……一朝穿越,再睁开眼她以变成二十一世纪的暗夜女王,欺我?!负我?!我便十倍奉还!!陷害我?!辱骂我?!我便夺走你的一切!!且看她如何绽放光芒!!傲视天下!!
  • 能量不守恒公式

    能量不守恒公式

    2100年,一个新的纪元,无意间的能量不守恒公式被发现,世界科技迅速发展,这会是怎么样呢?…………
  • 宫妃情谊浅仅而无果缘

    宫妃情谊浅仅而无果缘

    蹁跹至西偏殿,宫殿金碧辉煌,暗自无言
  • 沉淀在暮光里的暖色流年

    沉淀在暮光里的暖色流年

    余倩高二的时候喜欢潘亮,一直默默的喜欢,到了高三毕业才敢进一步去接触,后来发现他有女朋友了,但是他有一点她特别喜欢,于是那一点就不断的膨胀,放大,看不到他任何缺点……但是,你要相信,早晚都会有一个人,紧紧抓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走向最遥远的距离。
  • 噬灭星神

    噬灭星神

    一个叫炎辰的少年被仇家追杀致死后发现自己竟然重身,后努力学习最终成为只手遮天的创世神
  • 综漫之狩异猎人

    综漫之狩异猎人

    主角穿越综漫,猎杀异人,只可惜主角脸黑。这是个脸黑也能拯救世界的故事。某迷之生物:少女,少男们,请跟我签订契约,成为马猴烧酒吧。雪宫绯也:去死吧,魂淡小町。(人物角色转变)雪宫绯也→雪宫绯月→影夜姬
  • 血竹

    血竹

    人有岁月,天亦有残缺,古称天残。造九州一域之人以大神通将无上功法藏于血竹之中,世人称之为天残卷。并以自身战甲形成十方神器守护整个大陆。从此硝烟起。
  • TFBOYS:微笑停在那个夏天

    TFBOYS:微笑停在那个夏天

    她们原是三大校花、校园霸主!可如今却莫名奇妙的成为了无名小卒。。他们是当红小鲜肉、三大校草!现在更是人人皆知的大明星!无名小卒就这样和大明星发生了爱恋,哇呜~~貌似很有看头耶!
  • 夜事屋

    夜事屋

    打工挣钱的大一新生,偶遇抓鬼清道夫界一代宗师。自此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高科技抓鬼封妖层出不穷。原以为我们活在一个没有鬼神妖怪的世界,可谁知道,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带着傲娇的天才女算师,不可方物的狐妖,猫妖,各种奇葩弟兄与为师抓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