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9700000042

第42章 以孝治天下

汉天下是刘邦用血与火的方式从别人手里硬生生地抢夺过来的,这种方式对后来那些打天下的人来说,是常态,是正途。可是,在汉初,大家刚从春秋战国时代走出来,比较认可坐拥天下的那伙人是贵胄的后裔。仅靠阴谋诡诈、强取豪夺就占天下、享天下,说实在的,还真让人在心理上不太好接受,即使大家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但当皇帝的总是感觉不踏实。他们认为,既然自己可以靠拳头成为“九五之尊”,别人自然也可以。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斗智斗勇上,无论一个人多么自信,哪怕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就是当世最高水准的“独孤求败”,可他总是要死的,总不会自信地认为,他的下一辈或者下几辈的儿孙也能和自己一样牛气冲天、威武雄壮、服膺天下。对于当了高祖、太祖级别的皇帝,一般最让他临死前吃不香、睡不好的事,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后世子孙(特别是那些不肖子孙)也能像自己那样,掌着权杖,吃喝不愁,作威作福。

白马之盟之后,刘邦依靠自己的威望,为后面的刘氏皇帝定下国家统治的基本格局。在驾崩之前,他还跑到孔庙,搞了一次祭祀活动,一反以前对儒者不待见的姿态,表达出以后要尊儒、敬儒的意思。刘邦的意思当然很清晰,“以后大家都要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来行事做人,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提三尺宝剑定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大家自然是心领神会,文治时代来临了。

围绕孝道形成的儒学是中国早期社会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如果大家真的一丝不苟地信奉、遵循儒学,每个人能否因此而生活富足,这个还真不敢断言,但每个人感到幸福,这倒是比较靠谱的。从实践上看,儒家的孝道是家庭的黏合剂、幸福源,更可以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成为最好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思想滋养剂。

经济史和思想史研究者发现,古代的生产生活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所谓小农经济,无非是说,农民们耕种的土地比较分散,居住也比较分散。政府依靠这些分散居住、工作的农民,因为他们纳粮食、服劳役、制衣衫,“上层建筑”才得以存活。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特别是交通、信息传输工具落后,政府想依靠工商业获取钱财,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这些对偷税漏税很有兴趣的农民身上把该收的税都收缴上来,政府要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为收价值几毛钱的粮食,可能会付出价值几块钱的成本,这可是只赔不赚的买卖,长此以往,谁也受不了。

这时候,国家祭出儒学这块招牌,宣传忠孝节悌的观念,好处是很明显的。按照这个观念,在家庭里,大家孝顺父母和兄长,爱护小弟、小妹,以此类推,在村子里,就要遵从族长的权威。这个观念的立足之处也不是虚无的,完全来源于血缘这个很实在的东西。父母生养自己,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对他们平时好生伺候自不必说,精神上也有义务让他们保持愉悦。而和自己的血缘关系相对较远的亲族,自然也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尊敬长者,听从长者指派,关心亲族的福祉。说起来,这种说法很符合人的天然性情。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亲属好,如果不是受过什么很大的刺激,一般人做起来都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儒学基于此开始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活动,然后把这样的人伦观念上升到社会道德层面,鼓励大家大张旗鼓地对父母、兄弟姐妹好和服从族长权威,并对那些不这么做的人嗤之以鼻,大加鞭挞,进而宣布这种人是道德败坏的禽兽,枉为做人。

在儒学被尊为至尊之后,血缘宗法同构作为国家主流的社会、制度架构,就在咱们国家源远流长起来。各个宗族被看成靠着血缘维系出的“小国家”,这些靠血缘维系的众多“小国家”支撑起封建专制国家。按照皇帝的想法,既然上下一体,主张大家高调地爱父母、爱宗族,肯定最终导致大家爱皇帝。这样的话,国家以后再实行什么政策,每个人从心里也不再那么抵触了。从此,政府收税、征调劳役就会变得很省事,官吏们只需把政令传达到各个族群,族群在族长的带领下自觉地遵照执行就行了。即使有些不满情绪,深受儒家教育的族长们依靠“大棒”维系的权威和从儒学里提炼出的大道理,也能将其化解于无形。对于个别因为忍不了官吏压榨和皇权欺负而想闹事的宗族,国家也可以左手拿着儒学理论,板起面孔,宣布这些宗族大逆不道,右手拿着连坐制等吓人的法律,派出刀枪在手、冷酷无情的军队,把这些宗族打成肉泥,以儆效尤。实践表明,一旦看到这些恐怖场面,广大爱好生命、爱好生活的百姓基本上就老实了,不敢随便表达反对意见。

在汉朝,在广大儒学爱好者和拥趸们锲而不舍的撺掇下,皇帝选拔治国之能臣时,越来越看重待选之人的孝行。他觉得,那些孝行卓越的人自然具备成为忠君楷模的潜在素质,由孝及忠,在“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体系里,是自然而然的事。国家围绕巩固这样的体系,建立起很多配套的制度,把大家有一个算一个,通通纳入当皇帝顺民、良民的行列。尽管汉朝继承了秦朝很多做法,但在推崇孝道方面,还真算是一个创举。汉朝推行各类法律,再配上孝道观念约束住人们的思想意识,执行各项制度的效率和效果确实好多了。

从以后皇帝们的统治实践看,因为大家逐渐把孝道看成安身立命的基本道德理念,做起事来,就不那么肆意妄为了,考虑问题也不容易走极端。比如,某人受到官吏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欺诈和欺负,想挺身反抗(比如拿把刀把对方宰了),但想到自己的父母、亲属可能会受牵连,“拼得一身剐”的豪气顿时灭去一半,那还闹个什么劲?毕竟想反抗的人,很少愿意看到因为自己反抗,自己当人的资格都被大家剥夺了。更何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把反抗看作当更有价值的人的途径,也有很多是为了让自己家人过上好日子。

面对满世界的孝子贤孙,皇帝们也不能闲着,自然也要身体力行,比如,汉代经常会因为为母亲祝寿而大赦天下。即使皇帝死了,他的谥号也要加上个“孝”字,比如,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诸如此类,不管是以“文”还是“武”来定皇帝的终身品行,但都离不开“孝”。那意思,只有“孝”字当了头,干皇帝这个职业才理直气壮。

只是皇帝们不知道是没看完儒家经典,还是看完了又忘了。从孔子、曾子和孟子以降,儒家的创始人虽然也同意“移孝作忠”的说法和做法——既然父母生养儿女,从根上看,儿女这辈子算是一直欠着父母了,皇帝当了天下之主,也就是所有老百姓的父母(不管皇帝是不是吃着奶、玩尿泥的小孩),皇帝和皇帝的父亲、爷爷们不造孽,给大家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算是百姓们欠他们的,儿女有义务爱护父母,百姓有责任听从皇帝——然而,在孔子眼里,落实“忠、孝”观念也是有条件的,可不是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么简单一句话能概括的。他其实主张的是“亲亲”这个观念。孔子认为,孝父母是绝对的,这种绝对性来源于自然界规律,但皇帝要是也觍着脸,说效忠于自己也是绝对的,这就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后世一些儒者要投降敌国时,高喊的那句“良臣择主而侍”,传达的意思就是,鼓励大家不要把皇帝想当大家爹妈的事,太放在心上。

孔子还曰,“父慈子孝”。他的意思是,虽然儿子遵从孝道,这是一定的,但当爹的也不能因此就不把儿子当人看,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还是要慈爱一些,潜台词是,当爹的慈爱了,儿子孝顺起来,也就很带劲了。他说的“君仁臣忠”,也是这个理。有个叫定公的人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很清晰地说,臣子产生“忠”的心理冲动,是因为当君的对臣子以礼相待,让人家感动了,不效忠君主,臣子自己很难过,甚至比死都难过——这就是一些死忠之士的由来。

汉朝重视孝道,搞了举孝廉之类的官员选拔制度,把那些既孝顺又清廉的高洁之士从人堆里举拔出来,放到皇帝身边和各个地方政府做事情。平时经常动用国家的宣传机器,到处宣传“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孝作为衡量一个人基本德行的标准,甚至拿法律和监狱来惩戒不孝之行,把整个国家浸泡到浓厚的孝文化中,时间长了,皇帝们也不自觉地真的相信孝子们是国家可以依靠的坚强柱石。可是,大孝子王莽和举孝廉出来的曹操把这个美好的图景撕成碎片,让人很丧气。不过,我依然认为,孔孟的孝道之说是没错的,只是皇帝和他身边那些大儒把孝道拔到国家政治工具的高度,但完全是因为他们没用好,还盲目自信,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丫,怨不得别人。

同类推荐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本书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进行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帮助人们揭开了地下沉睡千年的秘密。阅读本书,读者即可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又可收获到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 公子公子

    公子公子

    "少爷少爷!“”嗯?“”公,公子……“穿越成为富家少爷,家中有个对自己恨铁不成钢的老爹,还有极度溺爱自己的慈母。外加一个从不正眼看自己的小妹……PS:新书需要大家支持,一个点击,一个收藏,一个推荐,评价,打赏,宣传……都是对本书最大的支持!
  • 蜀汉风云

    蜀汉风云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仁主刘备两者皆得而没有取得天下,实乃一大憾事!且看本书主人公如何帮刘备取得天下。大将军征战沙场,太危险了,还是向诸葛亮一样,做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吧!
  • 谦谦公子安言天下

    谦谦公子安言天下

    一个颠覆你想象中陆逊的小说,一个你从不了解的人物历史谦谦公子以为逊,从此以后,我名便为逊
  • 当代北京邮政史话

    当代北京邮政史话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说,历史至少是人民群众参与创造的。人民群众参与创造了历史,自然也有权了解历史。从这个意义来说,当代北京编辑部的这套丛书是这样一个尝试,即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或者具体说主要是帮助有一定文字阅读能力的老百姓了解当代北京的历史。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尝试。一起来翻阅吧!
热门推荐
  • 野猪场

    野猪场

    《中篇小说集2010年卷:野猪场》主要收录了陈集益的八部中篇小说,包括《城门洞开》、《阿巴东的葬礼》、《瘫痪》、《告别演出》、《恐怖症男人》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超级幻神系统

    超级幻神系统

    叶凡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屌丝加宅男,玩游戏的时候带着幻神系统穿越了,从此,屌丝变高富帅,什么?你说你有神兽?来,来,来,和我家最垃圾的洪荒凶兽玩玩。
  • 美丽天庭

    美丽天庭

    神龙九变万龙之祖美丽天庭人人如龙神州浩瀚少年崛起于微末
  • 控卫逐风录

    控卫逐风录

    ---年少追梦,看不穿千般迷雾,独寻世间真我;天地游走,道不尽酸甜苦辣,只问我心何求。---古今难堪是离愁,离愁难叙,何人不低头?回首落花春梦去,几许回忆,残月枝头,空对寒秋。
  • 禁书的魔灵

    禁书的魔灵

    随着时间的流逝,魔法渐渐失传,最后的魔法师将魔法写进书中,后人修炼精神力,方可召唤书中的魔灵释放魔法。千年前的巅峰战争,神魔死伤无数,神界将大魔王的灵魂封印,在虚无的时空中轮回千年,魔王转世的陆家废物少爷,机缘巧合之下,找到封印的灵魂,翻开尘封千年的禁书,终是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 异界疯魔修真记

    异界疯魔修真记

    一手遮天,独有昆仑,狂魔乱舞,昆仑定仙。什么是疯?疯也是一种意境,什么是魔?魔是让自己变得更强,更随心所欲!一名地球上的修真少年唐阿里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叫做混元天的大陆之中,快意恩仇,一步步走向了强者之路。
  • 慵懒如斯

    慵懒如斯

    “哎,你是谁啊?”某女诧异的看着坐在眼前的男人“我是你男人。”某男恬不知耻“怎么可能,我的男人是路飞~”某女花痴状“路飞是哪个野男人,我要去灭了他!”某男暴怒
  • 剑破青云

    剑破青云

    一觉醒来洛凡便发现自己似乎穿越了......不过没关系,天才无论在何处都会是天才,王者无论何时都会是王者!前世隐于黑暗,笑看风云。今生便决定向那世人展现自身的绝世锋芒!以我手中之剑,破那青云之路!(ps:希望大家支持,恋蜜拜谢~)
  • 神级系统分析师

    神级系统分析师

    余晨辉有一份离奇又吊炸天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内容是分析测试各种系统流小说中,主角的金手指系统。比如神魔系统、仙侠系统、抽奖系统……余晨辉还有一个“能干”的妹妹,因为妹妹总是帮他出谋划策,协助测试系统。比如测试情侣复合系统的时候,由于没有合适目标对象,妹妹就提出了用拆散一对热恋情侣的方式,来获得一对刚刚失恋情侣的“优质”建议。“用超级创业系统赚来的钱,偷偷留一部分应该没问题……”“可测试仙魔系统得来的半仙之体,怎么才能不被回收呢?”PS:轻松,搞笑,小清新。不喜误入!求收藏!求推荐!
  • EXO——十二只狼的活力小兔

    EXO——十二只狼的活力小兔

    快来看看女主是怎样俘获美男们的芳心的吧!(好像芳心这词用得不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