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到今天,民众已经再没有伦理秩序的强力约束,没有了畏惧感,于是,敢说想说的,在过去可能就是“大不敬”,要被砍头的,现在敢对“父母官”叫板,直冲“衙门”;人们敢做想做的,在过去可能是伤风败俗,会被口水淹死的,如可以做利欲熏心的事,可以搞婚外恋,没有了伦理的束缚,又不触犯法律,谁又奈我何?没有老百姓认可的文化,老百姓就没有了文化信仰,信仰危机便产生了。
具有现代文化意义的民主、科学与传统文化之间,自1840年以来一直处于融合和冲突之中。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技知识,但并没有吸取科学的精神,仍坚持着“中学”。维新变法,借鉴了西方的民权思想,可敌不过君主专制。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袁世凯照样又做了皇帝。“五四”虽然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实践过民主与科学。共产党开始了民主与科学的实践,可是受“文革”时期“砸烂公检法,民主被践踏”的影响,没有将之移植到大众的头脑里。民众并没有真正懂得民主、科学的含义。民主与科学,在历史的风雨中,就像墙头草,一直没有植根于中国大地。
由于吸收西方文化的被动性,由于传统文化仍有惯性影响,舶来品与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相比,其生命力是弱小的。到了现代社会,民众仍没有真正接受科学精神、民主之风。如果全社会尊重科学和科学家,超过了对官员的羡慕,标志着科学精神移植到了民众身上,民族才真正拥有希望。对民主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实践中就会出现不少问题,如有些人争着当人大代表,但并没有对选民负责的意识;党内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可往往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谁好意思当别人的面说别人的坏话呢,要说就背后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追求男女平等、个性独立。现在男女平等了,个体的人身确实自由了,可是人们内心仍然有“官本位”思想,仍然被各种人情关系所束缚,离心灵自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现代化迈出了超快的步伐,而思想却还处于混沌状态,思想现代化历程不知还有多远?
危中有机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原创文化,维护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社会。没有了小农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传统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为救国图强引进了西方文化,历史证明西学与民族的肌体有排异反应,出现了水土不服。
传统文化已经不能照抄照搬了,百年学习的西方文化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不信仰危机才怪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民族文化信仰将何去何从?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传统的,也就没有现代的,终将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根据十八大的要求,应该认真梳理,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文化。这是民族文化再创新的又一次历史机遇。
药方找到了,方向有了,但要使药有疗效,需要像鸦片战争以来追求民族独立的仁人志士一样,带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去寻找让全国人民达成共识的办法和措施。如果不去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只是在空谈文化,就会像米洛舍维奇的妻子所言:我们坐在沙发上听着美国之音,南斯拉夫已经垮了。
文化传承:传统道德陷入窘境
道德是多数人心中认可的是非标准。当人们认为什么都不可信的时候,社会秩序会变成什么样呢?
现在的道德规范,基本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道德标准,都是在总结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升华。每个人对此并不陌生,因为日常看到的影视剧、听到的戏曲以及闲聊中,都能感觉和触摸到这些东西。这些标准,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现在倡导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岳飞的母亲在其后背刻上“精忠报国”就是实例。礼制是中国最为独特的文化,如果一个人礼节不到位,人们立即会说他不懂事。仁、义思想,包含着诚信、团结。勤俭更是深入中国民众心中的行为规范。
既然现代道德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为什么推行起来会如此困难呢?病根在哪儿呢?
病情陈述
如今这个社会,不少人把名利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人生的目标越来越远离事业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爱情,等等,正被人们用名利的天平称量着、计算着、判断着。得与失、起与落、因与果,以名利为轴心旋转着进入人们的心中。人变得迷茫了,因为丢了真我,就变成了一架被名利控制的机器。一些人为了钱,强行出卖别人的身体器官;为了钱,组织流浪儿童在大街上乞讨、偷窃,别人的痛苦成了他们换钱的筹码;为了钱,危害国民健康,生产毒奶粉、毒胶囊、地沟油等恶劣行为,对社会是极大的威胁。还有一些人为了名,为了权,出卖自己的身体,出卖自己的名誉,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这是典型的受市场经济影响后造成的价值观扭曲。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口口声声说别人不讲公德,却很少注意自己的行为,道德的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国学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高雅摆设,道德内容往往形式化,停留在口头上,或者用来评价别人。
不少人得了健忘症:刚骂过别人不讲公德,自己却不知道遵守道德标准;看新闻报道时恨那些赚黑心钱的人,自己却想方设法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捞不义之财;看到倒在路边的老人没人施救时说人心不古,自己却又在是否伸出援手的问题上挣扎徘徊……
社会对这种现象这样议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忙于追逐利益,人心浮躁,世风日下,谣言不断,怨气填胸,制假售假时有发生……类似孔子判断当时的形势,人心出了问题。
这些病是怎样得上的呢?
病因之一
现实生活中,说的与做的不一致,让人们对道德产生了怀疑。
应该承认,传统道德标准,经过几千年的推行,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目前,没有人敢否定这些道德标准,说明这些标准已经形成了共识,问题是很少人去遵循。
鲁迅1933年在《经验》中写道:“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却是极少数。”儒家文化倡导的道德标准,虽被人认可,但已经只剩下一具体无完肤的躯壳,或变成了隐性基因,且与现实生活碰撞着、矛盾着。
2012年5月22日《中国青年报》公布了其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76.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做好人好事的社会环境差,77.9%的受访者认为在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70.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营造好人受尊敬的社会环境。之后,立即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别总把“做好人难”归咎于环境,掩盖内心杂念;另一种观点是,世道人心远非“是非不分”,现实确实存在做好人好事环境差、成本高。多数人把原因归结为社会环境差。如果说得直接明白一点,社会环境,只是社会各阶层行为的代名词罢了,因为社会环境的主体是社会人。社会环境差,可以说是各阶层、群体的道德在下滑,人们心中会藏着潜台词:大家都不献爱心,凭什么让我献爱心?我给别人献爱心,谁给我献爱心?
解释这些现象,还得从根上说起。
到了近代,人们睁眼看世界后,猛然发现我们的“官文化”就是一种欺骗。特别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对官方推崇的儒家文化批判得淋漓尽致。“嘴上满口仁义道德,内心里写着吃人二字”。由于这套伦理是为了维护权力,而权力又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由此也衍生出了副产品: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艺术”。在言行不一的情况下,传统道德规范不被遵守,使传统道德变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只可看,不管用。
披上仁义道德的外衣,形成从宫廷到民间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学问。连现代拍摄的古装影视剧,也大量充斥着钩心斗角的内容。反映现代官场文化的影视剧,更是夸张地描写着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艺术。如此一来,原本离官场很远的老百姓,也总是在茶余饭后议论当地谁与谁有矛盾、省里谁跟谁有关系、中央谁与谁在争权,等等。为啥不能传播点正经东西,说点正经事呢?每当党委政府换届时,业余组织部长满天飞,传播着这个当什么官、那个当什么官,谁有后台,谁与谁有矛盾等,议论者比管事的还清楚,足见中国人对政治的热情。热衷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还会想起道德规范吗?
说一套,做一套,把人际关系搞得很复杂,所以中国人有句警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些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性思维。如果人们从现实社会认识到:道德规范都是要求别人做的,做到的人往往有受骗的感觉,谁还会有坚定的信念去践行这些道德呢?
看来光说已经不行了,要重拾传统道德,必须注重提炼全民的精神,然后融入到全民的生活中,成为民族遵循的标准。如果仍以“官文化”的形式出现,试图使“书房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简直是个笑谈。我们既要发挥政府在文化推进中的作用,又要尊重民众的创造力。如果不率先垂范,示范大众,让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道德有认同感,只在台上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言之无物,老百姓只会将其当成笑料抛之脑后,印成铅字的东西只会成为曾经幼稚的证据。
病因之二
传统文化没有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道德标准不断遭到质疑。
不科学的道德强制性,会扼杀创造性。如我们现在教育孩子基本上还是按照“子孝”要求,孝即顺,顺即听话。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话,还有他们自己独立的见解吗?儒家文化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西方“尊重人性”、追求个人幸福感形成鲜明的对比,约束自己还是追求个性独立?以德、礼为主的礼治论,是目前衡量一个人基本修养的社会标准,与西方追求个性自由、不干预个人私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何去何从?以“仁政”和“德治”为核心的王道,使中国人把希望寄托到圣明帝王身上,从而形成“官本位”思想,与西方的追求民主与法制政治治理结构形成鲜明对比,民主不对吗?
我们都很清楚,从1840年至今一百七十多年来,从学习西方科技、民权思想、民主思想,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模仿计划经济模式、运用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直在引进学习。其结果是每个人身上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除马克思主义外,还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民间玄学的影响,宗教在农村也呈现出蔓延趋势,现代信息社会又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又在冲击着每个人的思想。各种文化在一个人身上矛盾着,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信仰。人们心里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说的是真的,还是做的是真的?内心不相信有值得信奉的东西。还可以这样概括:传统道德标准融进了血液里,市场价值观进入到了思维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了口头上,一个人心、言、行受不同的价值观支配着。现在的任务是,把杂乱的思想体系,用一个主线穿起来,让人们真正地理解和接受,特别是能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到,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
无论什么时期,思想再多,主义再乱,社会再开放,必须有一个文化的魂,形成主流文化。如果没有文化之魂,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撑。社会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守住文化之魂,也需要从外部吸取养分。如果在尊崇儒家、搞道德教化的同时,尊重技术的创新,也不至于在封建大帝国灭亡时科技如此落后。在传播儒家文化的同时,注重法家治理社会的合理性,我们的法治意识也不至于这么淡薄。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唐朝,既保留了儒家文化这个魂,同时又引进了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丰富和发展作用,成为文化发展的典范。一个民族要在坚持文化之魂的基础上,有勇气博采众长,不断完善。
如果我们有了文化创新的勇气,就可以解决道德实践中的问题:如何把市场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原则结合起来?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个人价值观结合起来?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与时代创新精神结合起来?如何把市场经济缺陷造成的社会不公正与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如果不理清各种文化的关系,创造出大众认可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就无法凝聚起来。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几千年中国文化由原创时期到学习阶段后,中西文化一直在碰撞,现在到了民族文化再创新时期。完不成新时期的文化创新,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东西,人们的思想会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
病因之三
市场经济的逐利行为,对传统道德形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