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6600000008

第8章 最喜欢的食物最后吃

吃晚餐的时候,对于你认为最好吃的食物,你是先吃呢,还是最后才吃?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给出的两种选择各占一半。而其中的原因,得来的过程却是十分偶然。

当时,美国的一些饮食心理学家们想了解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对食物的印象是否也遵循“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也就是说,人们对一顿饭的评价,会不会因为第一种食物和最近(即最后)一种食物的影响而产生偏见?如果会,那么“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的影响力有多大?

别小看这个论题,如果证实了这一假设,即人们对饮食的印象深受首因效应和末端效应的影响,那么对家庭主妇或者饭店的主厨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因为他们在烹饪宴会餐时,只要做好饭前的开胃菜和饭后的甜点即可,而不必过多地在乎中间几道菜是否符合“色香味形”俱全。

为了测试这一假设,心理学家们决定从便宜而方便的零食入手。其理由是,如果这项理论对零食不起作用,那么也就不能用于主菜或开胃菜上。于是,他们搜遍了芝加哥的唐人街,采购了来自中国、韩国、越南、日本、泰国及美国等国家的12种稀奇古怪的零食。为什么选用的是稀奇古怪的零食呢?因为熟悉的食品很可能会让那些试吃者产生强烈的联想,误导试吃者的判断,影响实验结果。

回到实验室,他们用12个大碗分类盛装了买来的零食,然后邀请183位饿着肚子的学生来参加“吃饱零食”的午茶活动。首先,这些学生们被要求在12种零食中按照顺序依次挑出他们最喜欢的零食和最不喜欢的零食。其次,心理学家们把“最喜欢的零食”、“最讨厌的零食”和“感觉一般的零食”(即他们第六喜欢的)单独盛出来,然后告诉这些学生们,零食有很多种,但是必须先吃完这三种才能吃别的。

尽管很多人不喜欢吃“最讨厌的零食”,但还是遵守规则继续了这个活动。当他们完成任务后,心理学家们请他们评估整个体验过程,并为零食打分(从1到100分为衡量范围),同时,还要求他们讲述一些个人背景及成长的事情。

问卷结束之后,心理学家们开始统计学生们的评分结果,但是却发现这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因为学生们评出的分数没有任何模式可以遵循,是随机的状态,甚至都无法理解。为此,心理学家们只好再一次检查整个实验过程。这时,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把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零食排在中间来吃。试吃者们似乎只采用两种饮食策略中的一种,要么把最喜欢吃的零食留在最后吃,要么把最喜欢吃的食物最先吃掉。

通过查看这些学生的调查问卷,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两种选择的根源。选择最喜欢的食物留到最后的学生,要么是家里的独生子,要么是一个大家庭里最受宠爱的孩子,他们习惯把最喜欢的食物当做对自己的奖赏,喜欢在最后慢慢品味。而选择最先吃掉最喜欢的食物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大家庭里成长的、又不怎么受重视的孩子,他们的饮食经验告诉他们,如果不最先吃掉最喜欢的食物,那么就一定会吃不到。这种危机感让他们养成了先吃最喜欢的食物的习惯。

这两种选择似乎很简单,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却远大于我们的想象。不同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饮食健康习惯。

就生活态度而言,钱钟书在《围城》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吃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即选择”最喜欢的食物最先吃“的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葡萄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即选择”最喜欢的食物最后吃“的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棵葡萄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因为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可见,在钱钟书的眼里,将最喜欢的食物留在最后的人,要幸福得多。

那么,个人健康呢?我们知道,大多数人喜欢吃的食物通常具备“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等特点,如菜肴中的红烧肉、零食中的巧克力和蛋糕、快餐中的汉堡包等。如果一个孩子受环境的影响,养成了首先吃这些最喜欢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习惯,那么多年以后,这些“好吃的食物”会不会是他成为肥胖者的罪魁祸首?答案不言而喻。因此,不管我们童年的经历如何,我们都要努力改变不正确的饮食态度,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在吃最喜欢的高热量或高脂肪的食物之前,先吃一些营养、健康的蔬菜和水果。

同类推荐
  •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现代职场中,人与人的竞争与角逐,已经不仅仅是能力之争,同时也是心理之争。为什么有的人智力超群却不能够笑傲职场?为什么有的人埋头苦干却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为什么有的人在攻克工作中的一个个难关之后却突然垮下去了呢?这些职场中人,都是在心理上出了问题,患上了职场“心病”。
  •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本书主要包括青年的青春、求学、恋爱、婚姻、处世、就业、发展等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对存在的心理问题阐明了调适方法。
  •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现实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消费心理学理论在营销实践中的运用,从而体现消费心理学的应用性特征。本书在介绍西方消费心理学理论的同时,注重突出我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殊性,尽量引用我国研究者的研究与营销案例,注重使教材内容“中国化”。并努力结合21世纪以来我国消费环境的变化,反映消费心理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尤其反映网络时代新的消费现象,尽量体现消费心理的地域特征与时间特征。在教材结构和写作风格上,力求体系完整、论证严谨、资料翔实、雅俗共赏,比较全面、系统和准确地阐述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 掌控你的心理

    掌控你的心理

    本书选取了50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一一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让读者在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热门推荐
  • 画伤画伤

    画伤画伤

    陈小默是个痴迷于爱情的女生,她一直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挚爱的人。在经历了一段感情的伤害后她遇到了新来的上司任远,在不知不觉中被他那些看似凶巴巴的关心感动。经历过感情伤害的任远也不能确定自己对这个至纯的女人是否是爱情。一直活在上次感情伤害阴影里的两个人会有怎么样的交集,又是什么原因是一直坚信有爱就能在一起的陈小默选择放弃?最终明白了一切的双方又会怎样选择……
  • 爱别弃

    爱别弃

    主要描写两个寝室,八个人之间的故事,一起体会或还念这难忘的大学四年.......
  • TFBOYS之霸道凯爷追萌夫

    TFBOYS之霸道凯爷追萌夫

    17岁时,你我相遇,我不知不觉爱上了你。27岁时,你我再次相遇。“爸爸?怎么回事?易烊千玺,五秒钟解释!”“凯爷,你听我讲,我……”……“爷,你找我……”“爷,什么事?”“爷……”“叫我凯爷,你是我的人,不是我的下人。”
  • 妇人诸乳疾门

    妇人诸乳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生仙忍

    永生仙忍

    绰号‘杀童’的沈临是一个特工,卧底在一个杀手帮会,不幸身份暴露被杀。没想到死亡之后灵魂穿越到一个位于仙侠世界的孩童身上,更没有想到的是,脑海中竟然储存了《火影忍者》中所有忍术的修炼方法。忍者,在这个世界展露锋芒!
  • 穿越之野蛮小女当皇后(完结)

    穿越之野蛮小女当皇后(完结)

    伊雪瑶,一个野蛮的小女生。只不过在家里摔了一跤,便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国度。程风,宁国的皇上。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接住了从天而降的雪瑶.....言尘,言丞相的公子。在宫里遇见愁眉苦脸的伊雪瑶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星宿,星辰,她们月国的公主。姐妹俩同时爱上了宁国的皇上............当野蛮女生遇上古代人时,究竟会冒出怎样的火花?
  • 首席执政官

    首席执政官

    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青年聂瑞安,重生后穿越到未知世界,拥有先进知识的少年如天才般横穿出世,搅乱一池春水。美女,站住,未来的首席执政官钟意你哟!美女:神经人才,拿下,未来的首席执政官看好你哦!人才:有病某人:我真的立志做未来的首席执政官啊!
  • 至尊魔王

    至尊魔王

    泱泱诸天界,谁能断生死?漫漫至尊路,谁伴我独尊?一个小乞丐,在寻仙路上,深陷险境,意外的穿越了宇宙洪荒,来到一个未知的世界。可爱的紫儿,娇媚的雷梦,一次次的身陷险境,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历经千难万阻,终成至尊。
  • 重生音乐路

    重生音乐路

    一觉醒来,张扬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同样的人和事,但是世界却变了。这个世界中,没有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上一世未完成梦想的张扬这一世重新来过。笑颜如花,青涩年华,在这个青春绽放的年代,张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音乐之路...
  • 丑女妹

    丑女妹

    我叫恋小爱,是某座孤儿院的孤儿,因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被华诺斯高中贵族学院破例录取,遇上他,还有他。一系列的爱情故事就此开始了。《不向往有位王子来爱我,只盼有个他把我当做他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