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礼仪是统治者自身制订的行为规范,而统治阶层的成员,沉湎于荒淫作乐的生活,又往往破坏了这种规范,于是诗人对他们发出了尖锐的诅咒。但同时也要看到,此诗之所以写得如此尖锐而激烈,乃是因为作者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首先站在维护“礼仪”的立场上,这也是社会所承认的“正确”的出发点。
在人类看来,老鼠是最可恶的动物之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诗经》里,老鼠当然也是坏东西,所以《召南·行露》里会质问:“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说老鼠没有大牙齿,怎么就咬穿了我的墙壁?《豳风·七月》里要“穹窒熏鼠”——塞住鼠洞,熏死老鼠!《魏风·硕鼠》里要“逝将去女”——我发誓要离开你!老鼠中又以“硕鼠”为最,人鼠对比的话,“硕鼠”与“硕人”、“硕女”是两个极端。
但其实呢,除了《豳风·七月》,在《诗经》里,“鼠”就是“人”,“鼠”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像今年洞庭湖田鼠泛滥成灾,说到底,还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人祸”所致!加缪的名作《鼠疫》(La Peste),以“鼠疫”象征战争等人类的问题,想法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此诗里,“人”甚至连“鼠”都不如!诗人的强烈感情,由此得以充分发泄。明人王世贞批评此诗“太粗”,但骂贪官污吏却非“粗”不可,文绉绉的“你改悔罢”又解什么气!
原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鄘风·相鼠》)
注释
相:看。止:容止。遄(chuán):速。
今译
看那老鼠还有张皮,怎么做人却无礼仪!做人如果无礼仪,干什么还不去死!
看那老鼠还有牙齿,怎么做人却无容止!做人如果无容止,等什么还不去死!
看那老鼠还有肢体,怎么做人却无礼貌!做人如果无礼貌,还不赶快去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