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周易大有卦象传》
译文
君子遏制邪恶,广扬美善;顺应上天所定的美好的人生使命。受到上天的保佑,吉祥,无所不利。
阐释
大有卦
“大有卦”,上卦“离”为日,下卦“乾”为天,象征太阳悬挂高空,普照万物,大有收获。《周易大有卦象传》云:“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周易》明确地提出了做人要“遏恶扬善”,以善待人。《周易》认为,立身做人要自觉地扬善去恶。
《周易系辞》中有:“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这就告诉我们,智慧应当像天一般高明;行为应当像地一般谦卑;睿知圣哲,遵循这—天的法则,崇尚智慧与礼仪,使道德修养有所成就,不仅独善其身,而且能施展于事业中兼善天下。将道德修养、聪明才智,施展于事业中,使人与物一起得到帮助,这就应了天地的变化法则,符合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效法宇宙精神,自强不息,这是《周易》的道德理想。
关于为什么要以善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周易》也有很明确的阐述。
《周易系辞》曰:“小人以小善谓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意思是说,胸无大志的人会看不起小善,认为行小善毫无意义而不会去亲力亲为;相反,他们会认为小的危害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进而放纵自己去做,直到罪行增加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会后悔,可此时为时已晚。
因此,《周易》告诫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综上所述,《周易》强调的以善养生主要从人的行为和心理来进行阐述。
养生之道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因为争取一些蝇头小利而与人争斗,生气,甚至恶语相向。这样的现象、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往往会忽略恶劣情绪对身心造成的伤害。现代医学表明,一个性情暴戾的人,即使让他经常服用最好的营养品,经常练习最佳的健身运动,其寿命也远不如性情温和者长寿。现代心理健康学更是提示人们:要健康长寿,先得树立一个心理保健的座右铭——友善。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周易坤卦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哉坤元,万物滋生,及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
这些精辟的言语无不向我们阐明这样一个道理:至善为人的最高境界要像水、像大地一样。深厚的德行如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像大地一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君子为人处世时,要心胸开阔,立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能停留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就接近于道了。心修上善之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内心要像水那样沉静,交友要像水那样亲和,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因势利导,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随方且圆,行为要像水那样伺机而动、后续勃发。这样才能称得上“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一个人,如果心存善意,他就会乐于助人,交友时就会像水那样亲和,与人交谈时就会像水那样真诚。这样的人往往心中长存欣慰之感,愉悦之感。心存善意之人,其行为也会光明磊落,也乐于接受常人所不能接纳之事物,能像水一样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因此,这样的人往往能心存轻松感。
总之,心存善意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心存善意是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而科学家研究发现,心存善意的人在被激怒和心烦意乱时,其体内的副交感神经就会不失时机地发挥作用,使人很快心平气和下来,进而有效地控制情绪的滋生。而保持心理平衡,可使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减少一半。由此可见,与人为善确有养生功效。
养生典范
一百多岁的锦州老人仇桂芝坐在阳光下,脸色红润的她怎么看都像只有 80 多岁的样子。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说起话来笑呵呵的,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与老人同住的三儿媳张桂俭介绍说,老人从不挑食,一日三餐就喜欢清淡口味,早上吃两个熟鸡蛋,就着烧饼、蛋糕什么的,连汤带水地吃下。以前总是一个人到公园散步、锻炼,近年来由于腿脚不灵活,只能在屋子里扶着凳子走了。提起老人长寿的秘诀,张桂俭认为:“就是因为老人心地善良,心态好!”
老人原来在农村生活,1 5 岁就与老伴结婚。婚后的仇桂芝上有老人,下有小叔子、小姑子。可就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她也从未与家人闹过矛盾、红过脸。相反,无论地里还是家里的活计,她都会手脚勤快地做到大家都满意。几年后,她又张罗着为几个小叔子娶上了媳妇,把小姑子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那些年,虽然苦,虽然累,可从未听她抱怨过,倒是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婆婆在她的精心侍候下一直活到 90 多岁。
50 多岁的时候,她与老伴一起投奔在市内生活的三儿子。在这个家庭里,她一直生活至今。
“那几年,我们都上班,得亏老人帮我们带孩子。”张桂俭感激地说。那时候,老人不仅帮他们照料三个孩子的日常起居,就连看到大院邻居哪家孩子吃不上饭,老人也把他叫过来吃上一口,遇到没人照管的孩子,老人更会主动帮忙照管。全大院四五十户人家没有一个不说老人好的。即便如今上了楼,大家住得远了,逢年过节总会有邻居过来看看老人。
经历了百年人生历程,生老病死的人生况味老人都一一尝遍,但无论顺境逆境,老人都没有愁眉苦脸过。丈夫活到了 89 岁,长子和次子都是 80 多岁时去世的,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老人没有以泪洗面,相反,她还宽慰别人:“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哪有只生不死的?人早晚都要走这一回。”
“家里从来没有为生活琐事红过脸,拌过嘴。有钱没钱,都活得快快乐乐,一点愁事也没有。”提起家里的事情,张桂俭说老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别看老人岁数大了,又没有念过书,可她却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体验出了很多人生真谛。她总是劝告儿孙:“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得理不饶人”,“吃亏是福”,“别因为一句话就跟人结上疙瘩,记上仇”……
走过春秋,徐徐回望,是达观的心态和善良的品质,让仇桂芝老人走过了人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