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6400000024

第24章 忍将性命殉道去(记范钧宏)

“我真想哭--”,这是范钧宏师生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他生前对我说过何止千句万句,但在如今他辞世恰恰十周年之际,惟有这一句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说这话是在他原先的家里,北京东城北新胡同三间极其矮小的南房中。他在此已住了近40年,《猎虎记》、《白毛女》、《杨门女将》、《满江红》、作者与范钧宏在佳木斯(1982年)《强项令》等杰作就是在这里写出来的。范师有四位千金,经常是合家入睡之后,他才能独自在昏黄的灯光下熬夜。有时实在累了,他就到胡同里甚至是大街上散一散步,让夜风吹一吹他发涨了的头脑.。然而也奇,经夜风吹拂,他也总是能够回忆起三四十年代自己听戏或挑班唱戏的经历。每每想到这些,精神便愉悦起来,昔日名伶在舞台上千变万化的身手,这时就会不断闪现出来。它们奔突着,叠印着,说不定突然又衍化成自己正在写的这出戏的某个片段……此刻,时间应是1984或1985年,在场之人仅范师、高文澜和我三个。高也是剧院里的编剧,较范小10多岁,较我大12岁。当时,剧院的承包已经试行了一二年,原来的四个团早已涣散,变成十几个演出组。这“十几个”也只是大致的数字,因为演员们的分化组合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变化。我们这些搞编剧、导演的人就被甩在了一边。剧院领导曾专门召集我们开会,说“大家不要乱,也不要急,秩序会正常的,戏会排的。”我当时搭下茬儿“:面包会有的。”领导看了我一眼,有些怪罪,范师也看了我一眼,似是嫌我没大没小。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话没错,我~进京剧院就听说“梨园里没是非”,意思是梨园的聚散全跟着利益走。今天哥儿几个聚到一块儿,信誓旦旦说要“有福同享,有罪同当”;可刚分手,只要有人对其中一位许以小利,到明天再碰头时准少一位。我看到,如范师这般资历的编剧都几乎“没饭”了,如我辈的编剧学徒,还企望扒着锅沿伸手讨饭吗?于是,我在1983年春天刮起。承包风“后不久,也就悄悄把气力花在了写文章上,主要是采访剧院内外的名伶,整理和升华他们的经验,另外也写了些散文和杂文,挣点小钱儿。当然,规定的剧本创作我照写不误,这用不了多少时间。不同的是,以往我写了剧本,也像别的编剧一样,在推动剧本走向排演上头,花费比写作要多出不知多少倍的力量。此际我不跟它”较真儿“,写出来就算我完成任务,爱排不排,我的心思早已转向写文章了。对此,其他编剧看在眼里,但没人指责我不对,因为剧院本来”僧多粥少“,现在我这个小僧主动退出竞争行列,岂不最佳?但老高这个人生性耿直,他认准我在编剧上是”有前途的“,不应该”私自改行“,于是借故把我拉到范师家中,对我发起”突然袭击“,说我最近”不务正业“已经”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

范师没说话,只是用眼睛瞅着我。他素来在人际关系上很顾面子,从不当面给人下不了台。

我很坦然,滔滔阐述了我私自改行的道理。我讲自己已看出再”粘“在编剧上没希望”,就说范老您吧,‘文革’后您写了不少戏,但究竟排了几个?有幸排出的,和从前的《杨门女将》一些戏相比,这质量上能比不能比?再说,这还都是‘承包’之前的事儿。可如今,咱们这么大的国家剧院,还找得着一个像‘样儿’的团吗?‘团’一个都没了,光剩下十多个‘组’了。‘组’挣钱倒是方便了,可它能排戏--排那些像‘样儿’的新戏么?……“范师无言。

“您已经功成名就了,今后能排也是排您的,即使不能排,外界也不会说您一个字。我们不行,我已经40岁了,在您眼里我永远还小,在别人眼里已经老大无为了。我三思过,我虽然爱这一行,但毕竟不是里头的人,但我也有长处,父母是文化界人,我身上也有一点他们的素质。现在我就想在梨园和文坛的交界处摸索一下,是否能在两边穿行穿行、打通打通……”老高不满意我这番话“:钧宏(他向来如此称呼范师),我和城北都是近年刚从外边调进来的。我在这儿表个态:不管它京剧院怎么乱,我也一条道跑到黑了!可城北--”我微笑起来,把眼睛也视向了范师--“咳,”范师深深叹了口气,他不能不表态了“:老高,你能这么想我当然高兴,可城北也有他的道理和他的条件,将来的事实或许能够证明他如今这么做是不错的……”

老高颇不满意范师“抹稀泥”。

“我呀,告诉你俩吧,看见京剧院落到如今这样,我--我真想哭!”

说着,眼泪竟然潸潸流下来了。我有些傻了,不知此际如何是好。因为范师向来感情深藏,遇到再大的事,也很少外形于色。可见刚才讲的这些事,是触到他内心深处的隐痛,他顾不得了,他不想再遮掩了……“今天不谈了,我出去走走。”范师说到这里,径直站起身子,摇晃了一下,我和老高急忙从两边扶了他一下。

“没事儿,我出去了。”

范师走了,把我和老高“晾”在他自己的家里。我俩相对无言,这“话”也就“搁”在这儿了。

大约过了一两年,范师终于迁居,搬到西郊文化部的一个高知楼中,三层,三居室。我们都去贺喜,但他面无喜色。从表面看,范师此际的知名度已经大增,经常应邀去外地讲学,他创作的剧本有时也能由外地剧团排演。

“我有什么可高兴的?你大概不会相信,每回我出去时,在车站或机场往回一瞅--我瞅的不是送我的亲人,也不是我现在的家,我瞅的是50年代以来的京剧院。”范师后来单独对我说“,如果京剧院排,咱们的演员是哪儿也比不了的。可咱们剧院现在不排戏,我整天在外边‘打油飞’,日子长了,这算怎么回事儿?”

我这时写文章已经上了轨道,正准备出书了。我跟范师讲了自己的近况,他听得很认真,觉得京剧院如果能出我这么个人把昔日的过程写出来,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觉得这个思路跟我挺对路,便“进言”说“,您看没看见翁(偶虹)先生这几年写的那些文章,虽然都是散碎的个人见闻录,但集合到一起,就大致勾画出三四十年代北京梨园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您呢,如果您有空也有心的话,不妨接着往下写,写写五六十年代北京的梨园。我觉得,这比你出外讲学或排戏更要紧……”

范沉吟许久,叹日“:我没有偶虹那个本事,再说,写五六十年代要更难啊……”

就在我此刻写文章的十年之前--1986年9月24日,惊人的噩耗从河北承德传到北京。其时范师正在那里讲学,他在讲学当中心脏病突然迸发,当场倒了下来,不治身亡。

这消息震撼了北京梨园。我久久凝望着东北,那里是承德的方向。我猜想范师临终一刹那的内心是笑是哭。因为这些年剧院已无任务要求于他,或正因如此,才更加剧了他心中的痛苦。他或许知道自己的新剧本要想通过本院演出超出《杨门女将》已经无望,他大约也觉得到处奔波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由衷的欣喜。也许他早就希望能有这样一个结局……记得在遗体告别的那一天,他的“老哥哥”翁偶虹托人带来的一幅挽联很引人注目--猎虎三座山,初出茅庐卧薪尝胆,正喜玉簪辉强项;牧羊九江口,点将杨门锦车持节,陡惊春草萎雪原。

这当中组合进范一生所写的十几出新戏的名字。在最后起灵时,范师最小的女儿慧双深深跪拜下去,她那时还没结婚整整十年过去。范师母在范师去世十周年的前几天也去世了。我参加了家属举办的小规模告别仪式。范师的朋友来得得少,翁先生也于两年前去世。慧双已经结婚,她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当范师母的灵柩由家属护送去八宝山之后,我从医院出来,久久凝望苍天。我在寻觅范师的在天之灵“,范师啊范师,您此际大约正在欢迎你的老伴与您聚首。您再望一望脚下的梨园吧,不知您此际是笑是哭?”

几个月后,中国京剧院举行了纪念范先生八十诞辰(暨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我是含着眼泪在会上发言的。我集中说了这样一个意思:范先生是在第一次京派京剧的兴旺期间接受营养和蔚然成才的,他的才能为后来第二次京派京剧的兴旺贡献了力量。经过了“文革”,京派京剧一直有待于第三次的兴旺。范先生也由衷地期望这一时刻能早些到来,他同时期望自己的剧作能够超过“文革”之前--但是,他没能实现自己心中的诺言,于是他绝望了,他以一种慷慨赴死的精神超时超量工作,最后终于倒在承德的讲坛之上。

忽然,我不能自持地大声说道“:咱们中国京剧院,是担当第三次京派京剧兴旺的核心力量。后死的诸君,让咱们继承先去的志士的遗愿,为早Et实现京派京剧第三次的兴旺而奋斗吧!”

--台下寂静片刻,忽然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同类推荐
  • 那幸福的闪电(海子经典抒情短诗精选)

    那幸福的闪电(海子经典抒情短诗精选)

    《那幸福的闪电》由海子父亲和弟弟独家授权,首次收录全集之外的五首轶诗,囊括海子最好的经典抒情短诗100余首,读最好的诗,零距离接触海子的诗意生活。
  • 人间优游

    人间优游

    作者在水边长大,对水,便有一种无限的深情。《人间优游》的文字是随手而得,或是夜深涉江而过,或是偶遇明月,自富阳至桐庐等等旅程,最终都可溯源到作者对水的眷念,对乡土的眷念。故乡的食物与味道让作者可以在汉字的排列间重回故乡。全书收录了【觅我游踪】,【走近湘西】,【支教日记】以及【水边散墨】四部分内容。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诗集

    诗集

    作为一本诗歌读物,本书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热门推荐
  • 伤寒法祖

    伤寒法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昨天以前,明天以后

    昨天以前,明天以后

    周一权,一个品学兼优,被保送大学的好学生,遇上了一个是嚣张跋扈的叛逆女生唐佳妍。两人的友谊在老师的管控下,渐渐升温,那份朦胧的,模糊的情感,让她们一次一次欢笑、落泪、犹豫,彷徨。他努力改变她的学习态度,她也尝试着好好学习,可家庭的变故让她遭遇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他顺利被保送,她变得若即若离,变得冷漠无情。同学们之间的猜疑,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让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临近高考,她突然退学,他再没有她的消息。
  • 赤诚的年代

    赤诚的年代

    道家气功爱好者许正阳在修行冲关的时候发生意外,身体被罡火焚毁,灵魂穿越时空,重生于百年前的清末民初年间。深知历史的许正阳即便因修行气功而有良好的修养,但面对此时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以及为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许正阳博览群书,身负绝世武功,游历天下,决心做一个真正的大侠,和一群真正的侠士共同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铲除封建腐朽势力,救民于水火之中;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中国的阴谋,让国家走上独立富强的大道。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每一寸神州大地,肥沃了华夏诸邦,这是一个赤诚的年代。
  • 404号档案

    404号档案

    生物学者发现了新物种后突然被宣告失踪。失踪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正当生物学家的朋友寻求真相时,却调查出了一桩惊天阴谋。政府究竟掩埋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404号档案,浮出水面……[注:小说中所有内容均为虚构]
  • 重生之我是赵信

    重生之我是赵信

    我曾是诺克萨斯的全民偶像曾与嘉文二世同生共死曾为德玛西亚立下汗马功劳我是德玛西亚最强大的战士可总有人将我与盖伦、嘉文四世相提并论污蔑说我是菊花信,这是对我最大的侮辱我是赵信,我为自己正名
  • 旅次江亭

    旅次江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生一世三年情

    一生一世三年情

    我们的一生并不太平,一次偶然的相遇,我们错过了彼此,然而后来的某次机遇,我又与你相遇。之后的我们,成了同窗好友。三年之约,我陪你走下去。一生之约,你我共同度过。
  • 灵武天域

    灵武天域

    一笑风雷震,一怒沧海寒,一剑纵四海,一灵动乾坤。无尽疆域,万族林立;灵武天下,强者为尊。突破人体极限,融合幻灵,开启独特天赋,异界玄幻携带系统掌控,强势降临……
  • 梦醒时见你

    梦醒时见你

    他是她苦苦寻觅一生的渴望。从年幼丧父的噩梦中苏醒,一齐伴随余念的,不止是寄人篱下的恐惧,也有当年素不相识却给予她温暖的少年。她记得他那双深邃如海的浅色眼眸,亦记得他身上若即若离的兰花气息。此去经年,再相逢,余念没能认出自己心心念念渴求的少年,却被他的另一重凛冽强势的性格所吸引。他是她的雇主,邀她一同破解大大小小的怪异悬案,剖析所有掩埋多年的真相。他们也深陷危机四伏的漩涡,一路向前,只求解开困扰余念多年的她的父亲死亡之谜。
  • 竹马总裁:青梅娇妻萌萌哒

    竹马总裁:青梅娇妻萌萌哒

    沐思妍知道,嫁给他,就会有无尽宠爱,但还是准备考验一下。"沐思妍,你可以给我解释下你为什准备逃婚么?"男子有些生气的声音传进沐思妍的耳朵里。沐思妍白了男子一眼,"苏男神,我没有逃婚啊!我只是没找到没有找到厕所而已啦!""哦?是么?还以为你准备逃跑,如果不是更好,如果是的话,呢我们先结婚,完了晚上再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