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5700000003

第3章 公司先赢然后双赢

没有公司的赢,就没有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没有公司的赢,也就没有员工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双赢,就没有企业的长盛不衰。员工成长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公司发展是员工的成长的根基,只有共同成长才能实现双赢。

--强生公司前总裁詹姆士·伯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个公司的兴衰靠的是所有员工的努力,而公司的兴衰与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我们为公司付出时间和精力,公司就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保障。有的人说身体只是人的躯壳,灵魂才是主要的。但是没有这个躯壳,人的灵魂就无所依附,也就不会存在了。同样,我们的公司就像我们的身体,它是员工得以生存的基础,就如同唇亡齿寒一样的道理。因此,公司与员工有着共同的利益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无论是何种公司,公司与职工的关系都是很清楚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公司关爱职工,职工爱护公司。公司和员工有着共同的目标,共谋发展,同时,也利益共享。公司发展好了,职工的利益也得到保障。在这里,工作就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只有公司职工把自己当作公司主人,他们的创造性才能够发挥出来。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工资收益完全来自公司的收益。因此,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替老板考虑公司的利益,实际上就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对于员工来说,公司就是第二个家。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技术工人,身在同一公司,就有责任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有责任为共同的家而努力。只有公司发展了,才能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才能更好地改善员工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因此,要学会把公司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与公司同甘苦共患难,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

当然,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个人是主体。本田公司的创业者本田宗一郎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决策者,而且他的用人之道也是独具匠心。本田在写给报纸的杂谈中发表了这样的见解:“把劳动作为享受自己幸福生活的手段,不是为公司做牺牲,而是为了我们每个人更幸福地生活而劳动。公司应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场所。”本田先生以员工为主体,确定了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只是以业内的岗位要求为标准,那么你就是职场机器人,你不会谋到更多的个人幸福;如果你以公司老板及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工作标准,站在公司的利益点上,那么你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的利益点。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员工是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人,如果你以在工作中形成的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为标准,那你才是真正对得起自己的人。

“工作,又是工作!在这样的破烂公司里,居然还有这么多工作!”这是许多人每天坐在办公桌前的第一个念头。他们只会抱怨公司规模多么小、业务多么简单,而这些怨气将会一天天地累积,直到将自己的工作搞得一团糟为止。这样的员工只看到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因为公司规模小而体现不出自豪感,又不去努力奋斗,为公司盈利,总是想要捞现成的。他们的目光过于短浅,没有看到公司的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公司的发展也要靠员工来推动。这样的员工,即使侥幸进入到了大公司,也只会看到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欢迎。

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应该只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而是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看待这个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公司,才能每天去观察它的成长和自己的成熟,从公司和同事那里学习知识和技巧,而不是盲目地抱怨。

山西老工业基地的员工李隆泰就是一名优秀员工。在老工业基地面临新的市场竞争机制的时候,很多人都私自拿基地里的东西回家,极大地破坏了老工业基地的生产。李隆泰对这些人非常反感,只要是让他看见,决不轻饶。他认为老工业基地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他认为,破坏了基地的利益就是破坏了自己的利益,因此,他最清楚自己该为这个利益共同体做什么。不光如此,他还自愿为基地做宣传,让每一个职工都动起来,为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而努力工作。他的一句最朴实的话就是:老工业基地的利益就是我们职工的利益。

公司和员工是有着共同利益的有机体。员工必须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能够为公司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去努力;同时,公司应该把职工的各种权益,包括民主权益和他们应该得到的各种利益维护好。这样公司才会兴旺发达,职工利益也能够得到保障。这就叫做“双爱、双赢”,公司与员工相互关爱,相互得益。

职业信条公司和员工都应该把公司的兴盛放在第一位,员工与公司结合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只有公司的振兴才能为员工赢得更高的利益,同时公司又是员工的公司,要兼顾员工的利益。这其实正是许多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公司先赢,个人后赢

只有公司发展了,才能带动员工的发展,因此明智的员工都有这样的意识:公司先赢,个人后赢。公司的发展需要靠员工的积极努力,有优秀的员工才有优秀的公司,公司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与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

正是因为公司创造了价值,服务了社会,造福了员工,社会才得以安定团结,员工得以幸福安康。试想:一个不能创造价值的公司,连员工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又何来幸福可言?人心涣散,也必将滋生不安定因素。然而,公司属于物的因素,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它必须依靠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如“航空母舰”,必须靠士兵的驾驶和操纵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一样。因此,只有公司先赢,才能有个人的赢,也就实现了双赢,如果将这个顺序颠倒了,那么就没有了“赢”字。

双赢才是真赢,双赢才是我们市场经济的真谛。双赢首先是保证你的公司先赢,之后才是自己赢。如果公司赢了,整体效益上去了,你也就赢了。如果没有这种递进的关系,双赢战略就实施不好。员工必须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这是至关重要的。要建设好利益共同体,员工就要有一个中长期的概念,明确什么是双赢战略,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先赢,随即赢得自己的既得利益。

很多员工也的确关心公司的利益,然而,这种关心往往立足在自己能从公司的利益里获得多少,是否合理的基础上。由于老板是以员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多少来衡量员工的,而员工是以能从公司获得多少来衡量老板的,所以,一旦达不到双赢,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就会被打破。

尚德设计公司有几个才华出众的设计人员,在开始进入设计公司时,他们都能够齐心合力,以公司的发展为目标,因此,公司的业务一天天地扩大。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利润的分配出现了问题,几个有才华的人都认为自己为公司创造了高利润,可是公司给自己的回报却微乎其微。于是就出现了极端的行为,有的人因为在公司中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些利益,竟然在外面接私活,以取得心理的平衡,另一些人也纷纷效仿。时间长了设计公司的正式工作反而被荒废了。设计公司经理苦劝这些设计师,希望他们不要再干私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事情被经理揭穿后,这些设计师反而肆无忌惮,更加追求一个高的利益回报,最后设计公司在经理的一声叹息中倒闭了。这些设计师们才纷纷寻找自己的客户,想要跳槽,但是他们的这种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却让他们的客户深深反感了:“你在那个公司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在我们的公司难道会替公司的利益着想?”成了他们遭拒绝的理由。可叹这些设计师虽然才华出众,却因为只顾自己的私利而毁了前程。

从上面的案例中,公司垮掉的结果是什么呢?有才华的设计师从此再也找不到工作。从员工的角度看,无论如何,这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没有了公司,自己也就失去了劳动的场所,失去了创造价值的地方,失去了工资来源,苦的还是自己。只有公司先赢,自己才会随之而后赢,而不是因为自己付出很多就要赢得比公司多得多的报酬。

优秀的员工,不会急功近利,到了公司就是以公司利益为重,把公司放在第一位,让公司先赢,这样才能培养出职业化的素养。这样的员工即使因为不得已而换工作,在工作一两周以后,他的优秀品质也会立刻显现出来。

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案例:在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宣传画册上打着这样醒目的文字:我们有全美国最出色的驾驶员。的确是这样,西南航空为他们的驾驶员感到十分自豪。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西南航空一年内在汽油上的花销大概是3.5亿美元,管理者想尽办法,都无法使这个成本降低。但是西南航空公司的驾驶员们却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这一成本缩减了10%。因为西南航空的每一位驾驶员都知道在机场内如何走近路,他们十分清楚走哪一条滑行跑道最节省时间,正因为每一个飞行员在飞行时都能有意识地主动节省时间,而节省一分钟,就意味着节省8美元,这样算下来,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

正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一样,公司的历史也是员工谱写的。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公司兴,员工荣;公司衰,员工耻。反过来说,员工对于公司兴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无论在何种体制下,都是如此。“我靠公司生存,公司靠我发展”。这就如天平的两端,一方是公司,一方是员工,要保持秤的平衡,必须达到两方的和谐与统一。

也因此,公司的员工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思维:公司与员工之间,应该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当然,如果公司只顾自己赢,而抛开员工的赢,最终的结果也会是双输。要知道,公司与员工的双赢是建立在公司先赢这个纽带上的,如果员工慢慢松开这个纽带,一股强风就会随之而来,你会被连根拔起,吹进暴风雨中--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因此,你要遵守双赢规则,让公司先赢。

职业信条公司先赢,个人后赢,这样才能够双赢。如果员工只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公司的利益,那么自己已经到手的利益最终也会随着公司利益的损失付诸东流,同样,如果公司只顾自己赢,而不在乎员工,那么公司的赢也会变成输。

不要只做老板告诉你的事

在工作中,只要认定该是你该做的事,就应立刻采取行动,而不必等老板做出交代。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老板没交代”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出现时,不妨把它看成一种机遇。

当今商业社会,传统的对待职业的态度,已越来越不适应了。只有忠诚是远远不够的。那些事事待命而行,满足于完成交付给自己的任务的员工,将会越来越力不从心。事实上,每位公司老板心中都对员工有强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运用你的判断力,为了公司的利益,去做需要做的事。这一点每个员工都应该知道。不过,很少有公司清楚明白地说明过。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没等老板交代就去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同事或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时,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

许多年轻人将自己不能获得提升的原因归咎于老板的不公平。认为老板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员工,甚至认为老板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事实上,对大多数老板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苦恼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寻找合适的人选更让他焦心的了。只要你能够做到“不用老板交代”,自己去思考哪些事情是对公司有利的,你的才能早晚会被老板发现。下面这个小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拉舍尔和贝克同时受雇于一家大型超市做蔬菜采购,他们的职位相同,并且拿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后,拉舍尔青云直上,而贝克却仍在原地踏步。于是贝克认为老板不公正,他决定去找老板理论。

“贝克,”老板开口说话了,“你现在到市场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几分钟,贝克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有很多人卖茄子。”“价格是多少?”老板问。

贝克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茄子是新鲜的吗?”

“可能,应该是吧。那些卖茄子的人的摊位看起来很脏,所以我没到跟前去。”贝克嗫嚅道。

“还有卖什么的?卖什么的最多?”贝克实在无法搪塞,只好第三次跑到集市上看个明白。“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到这把椅子上,我们看看拉舍尔是怎么做的。”同样,老板给拉舍尔的吩咐也是一句:“你现在到市场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拉舍尔从集市上回来了,他拿出了一个小本,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已有土豆、茄子、辣椒、西红柿、冬瓜、扁豆这些蔬菜,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卖土豆的人最多,因为这时候的土豆吃起来会很嫩,有一个菜农的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已经采购了一部分,现在菜农正在库房卸车。而昨天超市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有一家的西红柿又便宜又好,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还采购了很多的西红柿。

此时老板转向了贝克,说:“你现在肯定知道为什么拉舍尔的工资比你高了吧?”所以,不要消极地等待别人的指令。自动自发地去寻找该做的事情!倾听、学习、提出合理化建议、自愿采取行动。不是在第五次,也不是在第二次--而是第一次就做好该做的工作。不用上司一连串的提醒或不断的要求,自动自发地把事情做好。在体会你身边人的需要上领先他人一步,判定你的上司、周围的同事以及你的顾客的需求,主动予以协助。

当然,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如果做事情不用老板交代,自愿去做,自己就会形成一个鞭策机制,鞭策自己快速前进。做事不用老板交代是一种极珍贵的素养,能使人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敬业。在能力相当的时候,人们比拼的就是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那些不是老板交代的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却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强你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不用老板交代,我还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一开始我们也许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什么样的工作不需要老板交代呢?首先,必须是对于公司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工作。对于那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不要打着“不用老板交代”的旗号,否则你的行为会适得其反。不但工作做不好,还有可能受到老板的批评,这样就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因此,你一定要考虑清楚你做的事情确实是老板最需要的,公司最需要的。

其次,老板无暇顾及的但是又是势在必行的。老板工作的时间很长,表面上,老板整天只是打打电话,喝喝咖啡。实际上,他们只要清醒着,头脑中就会思考公司的行动方向。所以老板不可能事事照顾周全,而且有些工作他可能根本就来不及交代,如果你能抓住,那也同样是你实现跨越的机会。所以,如果你能够仔细思考哪些事情对公司的前途有好的影响,哪些有坏的影响,然后提出那些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工作,整理好思路,上报给老板,请老板定夺。如此,即使你的分析有失偏颇,老板也会对你另眼看待。自己的脱颖而出也就指日可待了。

没错,公司是聘用你来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聘用你随时思考,运用你的判断力以组织利益为前提采取行动。只要在职期间,公司就允许你在基于彼此互利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公司允许你在必要时把未明确说明的事说清楚,也允许你提出建议,或对公司采取的决策提出质疑。所以,有些事,不必老板交待,该做的就去做!

职业信条任何一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不用等老板交代,就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你发现老板并没有做到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到你认为对公司最有利的事,请务必提醒老板。

哪怕你的提醒是错误的,老板也会喜欢,因为他需要这些。

寻找你的平衡点

有很多员工总是不愿意为公司多付出一些,他们总是斤斤计较,比如:自己的才华高于目前的职位、薪水等等,总是抱着一种争名夺利的念头。这样做不好,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害了自己。其实这种矛盾有一个利益的平衡点,那就是争可争之争。那么什么才是可争的呢?那你就要看看你是否为了公司的“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果你认为工作只是做给老板看,拼命工作仅仅是为了拿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资,那无论是朝九晚五还是三班倒,对你来说都无所谓。因为你没有更高的追求,仅仅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而已。可以断定,这样的员工除非上天眷顾,否则不会做出什么成绩。因为他的脑子里只有薪水,而没有工作,即使他自不量力去争也不会有所获。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你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有真正做出成绩来,为公司赢得利益,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和重托,才能使你的工作稳定,饭碗有保障,进而争取多拿一点奖金或多提一级工资。你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你的名利才有了一个可争的平衡点。

如果你连公司的发展前途都看不到,那么你也就没有可争的平衡点。有位老师为她的两个优秀的学生弗兰多和西里亚介绍了一份工作。这两位学生都是很聪明的年轻人,读书时成绩都十分优秀,兴趣和爱好很相同,对他们来说,有许多工作机会可供选择。而老师为他们介绍的职业是一家小型公司,职位是助理。他俩分别去应聘,第一位前去拜访的是弗兰多,面谈结束后他用一种厌恶的口气对老师说:“你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只肯给月薪400美元,我拒绝了他。现在,我已经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600美元。”

后来去的学生名叫西里亚,尽管开出的薪水也是400美元,尽管他同样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他的老师问他:“如此低的薪水,你不觉得太吃亏了吗?”他说:“我当然想赚更多的钱,但是我对你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觉得能从他那里多学到一些本领,这个公司能发展,我也会在这里得到发展,所以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那位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高兴。3年后,弗兰多在另一家公司的薪水从年薪7200美元升到了8750美元,而最初薪水只有4800元的西里亚,为公司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公司赢了,同时他也赢了,现在他的固定薪酬是20000美元,外加红利。

这两个人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弗兰多没有找好工作的平衡点,他看不到公司的发展前途,被最初的赚钱机会蒙蔽了,争了不可争之争,而西里亚却能基于公司能发展、自己才能发展来考虑自己的工作,因此,最终他自身创造的价值也获得了平衡。

寻找工作如此,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单为工资工作永远都不是员工成长的平衡点。维护公司利益不仅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员工为了寻求将来的发展的一个平衡点。

作为公司的一员,努力维护和建设公司这个平台应是每一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主动地维护利益是一个员工起码的职业道德,每一个人都应以公司利益为第一,坚决反对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那些怀揣一己私利、恣意破坏公司利益的人永远不会找到利益的平衡点。

职业信条一个员工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要在工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不是公司为你提供的薪酬,而是你自己的发展。而你自己的发展得依赖公司的发展,因此,你的直接平衡点就是让公司“赢”。

同类推荐
  • 悟出管人用人心法

    悟出管人用人心法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的作用已经处于主导地位。然而,要想使人才真正成为企业强有力的后盾,管理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书正是一本如何用人管人的参考书,从六个方面介绍了管人用人的重要心法。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本书都有一定的实用性、仿效性或借鉴性。从本书中,您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如何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并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 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研究

    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相关理论研究评述、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的基本构成、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的形成动因等。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做最好的管理者

    做最好的管理者

    本书浓缩了企管大师白崇贤几十年的管理功力,特别值得各级各类管理者认真研读。因才能出众,他被“经营之神”王永庆挖到台塑集团,并在短时间内跃升为总经理。1992年,他全程策划了“康师傅”进入祖国大陆,一举夺得行业头把交椅,从此他被誉为“康师傅”的师傅。几十年来,他一直是正大、顶新、金利来、东方希望、清华紫光、TCL、海王药业、富士康等名企的特聘顾问。他将自己几十年的管理经验浓缩为培训课程,历时30年热度不减,帮助无数管理者走向卓越!本书由同名课程整理而来,相信能帮助更多的管理者做得更好!
  •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理要简单,要少制造管理行为,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向读者讲述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内容精彩、案例新颖、理论透彻,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迷糊公主撞到爱

    重生之迷糊公主撞到爱

    死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才明白越是熟悉你的人,越知道捅哪里会让你痛不欲生。把利用自己的人当爱人,把爱自己的人当陌生人,还好一切也都来得及,重生一世,换她来好好守护他,可他还会停在原地等她吗?
  • exo之遇见你们的未来

    exo之遇见你们的未来

    她被所有人看成是一个恶魔,魔鬼。可谁又知道她经历多少挫折与磨难,那些年的天真烂漫,现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了。她灰暗世界里在这个炽热的夏天迎来了那唯一的救赎,可她不知道,其实她也是他们的唯一曙光。究竟谁爱着谁,谁恨着谁,不得而知了,这个夏天她终于迎来了她的救赎。。。
  • 落叶为誓

    落叶为誓

    “如果你想通了,带着这块落叶玉佩来府里找我,若还是没想通,那,就把这块玉摔了吧。”我握着这块落叶玉佩,望着他决然离去的背影,竟毫无伤心之情,只觉身心一松,这五年来的一切,都结束了吧……
  • 网王之腹黑之恋

    网王之腹黑之恋

    重生于网王世界的她迎来一段新生在这里他们相遇,没有绝对的偶然与必然冥冥之中在指引着他们腹黑女主vs腹黑不二的有爱生活
  • 盛夏樱花学院之我爱你!

    盛夏樱花学院之我爱你!

    你说了,你喜欢腊梅花,因为它总是在严冬中顽强的站着,你说了,你喜欢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因为他就像我的眼睛,不会说谎,你说了,你希望有人保护你,我欣然答应了。我全部都会给你,只求你回来,好吗?
  • 武道争天

    武道争天

    我见过西门吹雪那一剑的寂寞;我也见过独孤求败那一剑的孤独。末法时代、武道式微!当神魔化为了尘土,岁月腐朽了天地。白骨皑皑,这天下以我为尊!
  • 诡手圣医

    诡手圣医

    修真界有‘诡手圣医’之称的叶凯在渡天劫时被仇家算计,元神在最后关头遁出体外。带着灵兽袋里的毒物克星‘千年冰蟾’,历经重重艰险,才‘夺舍重生’在了与他同名同姓的大学生身上。
  • 末世之神级游戏

    末世之神级游戏

    末日降临,一场宇宙风暴,摧毁了所有生命。死亡,真的代表终结?不!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故事,将在死后的世界呈现。
  • 星之佣兵

    星之佣兵

    清晨,在一座残城高耸旧楼顶端的唐宇慢慢睁开双眼,抬眼望去,满是残壁断痕,远方时时传来高昂的兽吼声~~~·交流群192116964欢迎大家踊跃发言感谢吴笔大大做的封面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