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法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分染、统染、罩染、提染、烘染、点染、斡染、醒染等。
①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②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③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④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⑤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⑥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经常用到此法。
⑦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⑧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墨法
墨法也称“血法”,是用墨之法。前人说水墨是文字的血液。所以作画书写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
笔法的运用源自于毛笔的产生,那么墨法的运用却源自我国造纸术的产生,是我国宣纸的特性产生了用墨方法的特殊审美情感,它与笔法组成中国文化极具特点的绘画形式。“笔墨”二字永远成为中国绘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本质特征。
谈墨法离不开水。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墨分五彩”,讲的是墨有焦、浓、重、淡、轻,又有枯、干、渴、润、湿的用墨用水程度和轻重的区分。墨法中有泼墨法、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冲墨法等。
挫法
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拍法
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法
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砌法
是用刀代替画笔,像泥瓦匠用泥刀环泥灰那样将颜色砌到画布上去,直接留下刀痕。用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厚薄层次变化,刀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用刀的方向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对比。用画刀调取不同的颜色不作过多调合,任其在画面上自然地混合能产生微妙的色彩关系。起伏过大的色层也可用砌的方法将其砌平。砌的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就会有很强的塑造感。
刮法
油画刀的基本用途,刮的方法一般是用刀刃刮去画面上画得不理想的部分,也可用刀刮去不必要的细节或减弱过于强的关系,让显得紧张的画面关系松弛下来。长期作业在一天作业结束时往往需要把已画完的部分颜色用刀刮去以便及时干燥,待第二天接着画。颜色干后也可用画刀或剃须刀把高低不平处刮得平整一些。还可在未干的颜色层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从而显现各种肌理。
涂法
涂是构成油画面的主要方法。涂的方法有平涂、厚涂和薄涂等。平涂是画大面积色块的主要方法,均匀的平涂也是装饰性油画的常用技法。厚涂则是油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用笔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使颜料产生一定的厚度并留下明显的笔触而形成肌理。用画刀把极厚的颜料刮到或直接将颜料挤到画布上,可称为堆涂。薄涂是用油将颜色稀释后薄薄地涂上画面,可产生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
摆法
用笔将颜料直接放在画布上不作更多的改动称摆,摆是油画基本的笔法之一。摆的方法常用在油画开始和结束时,以较肯定的颜色和准确的笔触来寻找色彩与形体关系,往往关键处只需几笔就能使画面改观,当然下笔前应先做到成竹在胸方可奏效。
线画法
简称“线法”,也称“勾股法”。中国画技法名。清康熙、雍正、乾隆间供奉内廷的外国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以西法中用,采取焦点透视描绘建筑物,运用透视法强化建筑物的空间感和深远感。
线法所画的作品多作装饰宫殿及回廊之用。因直接画于壁上,或画于纸绢再张贴墙上,日久风化,留存甚少。
干画法
干画法和湿画法都是水彩画和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干画法要求在调颜色和绘画时用水少,而且作画时要等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第二层,层层加叠,前一层色与第二层色有明显的界限。干画法落笔应力求肯定、准确,主要用于表面明确的形体以及各种层次和体面的转折关系,勾画清晰的轮廓等。
湿画法
湿画法是利用水分的融合,使两块颜色自然地相互接合的一种方法。作画时笔上含水较多,趁前一笔涂上的颜色还未干时,接上后一笔,使笔与笔之间衔接柔和,边缘滋润。湿画法常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等也比较适宜,并能表现特殊的气氛。
只用干画法作画,画面容易干涩、生硬、缺乏生动感和意境;运用太多的湿画法,又会使画面水汽太重,缺乏力度,因此,往往是将干、湿两种画法交替使用,灵活表现,使作品产生理想的效果。
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透明覆色法
西方绘画技法,是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选取的绘画对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不透明覆色法
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