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曼红简介】生于1971年2月,无党派人士,现就职于政府部门。自幼爱好文学,尤其偏爱乡土文学。高中时为校园文学社社员,现为县文联作协会员。工作之余,以创作散文和散文诗为乐趣,目前发表的散文代表作有《年味》、《童年的老街》等;散文诗代表作《秋天的等待》、《客居都市》等。
童年的老街
几米宽的麻石小路,贯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条历史小溪,在老镇一代又一代人的眼前,流淌了百年,也承载着我童年的幸福、快乐与梦想。
木质结构的房屋,雕梁画栋的装饰,古色古香的韵致,构成了老街独特的风景。早晨三四点钟,老街在吱呀的开门声,喔唷的叫喊声中苏醒、喧沸、热闹……
老街对河的小江村,就是我的家。因为家境不宽裕,一年当中很少有时间亲近四季热闹的老街。所以也不知道是否有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和“圆规”的存在。在我们这儿,“逢墟”总是乡亲们生活中的大事,每月只有固定的几天。老街也仿佛习惯了有人则满、无人则虚的生活。
老街总是延续着以有易无的典型农耕文化。在逢墟的日子,我的奶奶总会把自家种的小菜和积攒起来的鸡蛋带去老街卖,然后换回油盐酱醋和一点我们孩子喜爱的小食品。于是,孩提时代的我,就时常有一种心愿,那就是盼望老街天天“逢墟”,盼望奶奶的篮子次次装回满满的食品。
每次看到奶奶打老街回来,我们就会一拥而上,簇拥着奶奶,等待着奶奶揭开盖着花布的篮子,把里面的东西,分发给我们解馋。可我那慈祥而慢性子的奶奶,却故意逗玩着我们似的,一边乐呵呵地敷衍着我们,一边不急不缓地欲揭还捂,撩拨得我们火烧火燎,垂涎欲滴……
别急,每人都有一份。奶奶见所有的孩子到了,就笑着制止性急孩子抢花布下食品的同时,分发起来……
自然,每人都会得到同样多的一份可心的食品。笑意就会写在每个人脸上,甜蜜便会溢满每个人的心间!于是,老街随同奶奶的篮子,特别是篮子里装的食品,鲜活着我们童年的生活。
当我大了些,懂事了些,奶奶逢墟,就把我带上。
老街的商铺鳞次栉比,店铺林立的老街正中间,有一条小路往南一拐,不远处便是朱毛第一次会面的地方——万寿宫。
老辈人说,万寿宫也同老街商铺一样的是木板建筑,像旧社会的戏台,不同的是戏台的木板楼梯两边,各有一个“天井”,当时两位伟人各各大步跨过天井,跃上戏台,同时伸出的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现在想像、意会那情境,油然而生的感觉,潮水般壮观起来,伟大起来,幸福起来。
老街路面麻石铺就,路两边商铺林立。邮局、银行、商店、饭店以及影剧院等高低错落的建筑物,还有随处可见的铁匠铺、裁缝铺、理发铺、茶楼和赌坊。这片商业区就是几代十都人亲切地称做“墟街里”的地方,“逛墟街”就是逛这里。
老街最热闹的时候,当数每年的元宵节,大人们在这里摆龙灯,划旱船,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鼓乐齐鸣,欢歌笑语,老街如喧腾的春河。单单花灯就有荷花灯、鱼灯、兔灯、猴灯、羊灯、狮子灯、龙灯、走马灯、吉利灯……
花灯、龙灯所到之处,处处鞭炮响成一片,锣鼓喧天,老街一片沸腾,家家户户迎灯,男女老少唱灯,全街的人热热闹闹过元宵,十都的山山水水、街里街外、老老少少沉浸在浓浓的“闹元宵”氛围之中。不时有孔明灯带着童年的遐想飞上天,非常吸引人,一次次把灯会推向了高潮。
那时的我特喜欢大红的颜色,充满了喜庆,尤其偏爱正中描了一个倒写的“福”字,饱含着吉祥的纸质花灯和由“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八个字组成的圆形花灯。“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傍晚时分,我们邀上三五个伙伴,跟随着倾巢而出的人们,来到早已筹备好“灯阵”的老街里,走一走、笑一笑,祈福求平安,喜度元宵。
那时的我对这一神奇的灯满是好奇,于是从老辈人的口中得知有关孔明灯来历的美丽传说: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我的二爷住在老街中心位置,二爷有一个“绝活”:善做“走马灯”,每至元宵,二爷就春风得意的把老街独一无二的“走马灯”挂在木屋正中大门上,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的目光,二爷还为自己的创意设置“灯谜”:上句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但很少有人知晓谜底,我也是读高中时才知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的答案。在晓东村的老街里,每年从正月初七到十五,花灯班子一行10余人提起灯笼,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到家家户户玩灯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会满心欢喜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给他们,意味着一年到头的日子红红火火。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十都人用摆灯的方式寓意一年360余天,天天平平安安、风调雨顺,夜夜灯光璀璨、五谷丰登。如此浓厚的节日氛围,就连天上圆圆的月亮也眨着一只沉默的眼睛,仿佛能看透这世间的喧闹,有谁能猜透它的心事呢?
童年的我从不知道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是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的,只是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快乐愿望而已。“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相对于看花灯,“走百病、偷菜节”就不那么吸引我们童年的目光了。
童年的老街、古老沧桑的小木屋、一块块青石板,把三分诗意、七分凝重筑成一个安谧的梦,静静躺在我尘封的记忆里,像一曲缥缈的琴音,每至想念之时就能从心底缓缓升起。
年 味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做年粑;二十九,温米酒;三十晚上睡半宿;大年初一拜年……”听到这首“年节歌”,你是否闻到了“年味”?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年味”。年龄不同的人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记忆和体验。20世纪50年代,一二十块钱过个年;60年代,过年馒头喷喷香;70年代,劳动布改成新衣裳;80年代,春节晚会笑掉“牙”;进入90年代后,全家吃顿团圆饭就是福。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就是甭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贴满了春联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
小时候,过年就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压岁钱可得,有舞龙舞狮可看,有鞭炮可放。在我的家乡湘南农村,过年的气氛可以向前延伸到小年十五。腊月初十后,各家各户都把精神集中到筹备过年上,山里人往往要走十几里蜿蜒山路到墟市办年货,那时没有摩托车,用自行车拉的一批,用肩挑的一批,用手提的一批,大家一路欢声笑语,一年来的紧张疲劳都在这甜甜的笑语中化为乌有。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妈妈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整天忙着炒花生炒瓜子炒薯片,油炸糖花根玉兰片大烫皮,和邻居交换着做年糕做豆腐做米酒;香气随着袅袅炊烟四散,甜蜜和幸福感萦绕着心间。最高兴的就是爸爸在过年时给我们每人准备的新衣裳,多是大花色的棉布,简简单单也不讲究式样,但却是最漂亮最喜庆,一年中就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见到新衣服自然珍爱有加,三十晚上我们兄妹各自洗完澡,都把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往往要重复折好多次,小心翼翼地枕在耳边,生怕皱了折了边,然后伴着浓浓的新衣服香气甜甜地美美地睡去……
我的家离墟市近,爸爸每次都是三十这天才去上街采购各种糖果、点心、水果等,因为买早了怕我们嘴馋先吃了,就特别的挨到这一天。早饭后,爸爸怀揣着我们孩子的梦想和希望出发后,我们就盼星星盼月亮的等他回来,有如望穿秋水。每当这个时候,母亲便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安排我们搞卫生,于是全家人不论老少,对家里来个彻底的大扫除,忙得不亦乐乎。直到看见父亲挑着年货的身影映入眼帘,我们才松了一口气,前呼后拥地奔跑着去迎接。等到中午时分,举目四望,村庄上家家户户大门都贴满了春联,到处一派新桃换旧苻的喜庆气氛。贴好春联的人家就忙着吃团年饭,十来个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真是热闹。吃饭之前照例要放鞭炮。每当这时,乡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就会响个不停,炸碎的鞭炮纸屑也会撒满一地,有小孩子就去捡地上还没炸完的零星的鞭放。“砰”的一声,往往吓人一跳。到了晚上,各处的鞭炮声也是一直热闹地响着,特别是到了新年钟声敲响的瞬间,不约而同的辞旧迎新的鞭炮声简直要将这个村庄淹没了。然后有钱人家开始放各种好看的花炮,五颜六色的间或带着哨声的焰火将村庄的上空映照得绚丽多姿。而每家每户各个房间里的灯也都打开着,名为“守岁”,以光明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年三十晚是最热闹的,一家老少围在一年难得见的丰盛餐桌旁,品味佳肴,享受着一年辛劳的果实,其乐融融。这个时候的小孩最热闹也最无忌,可以随意地吃、随意地说、随意地跑,尽兴玩耍。晚餐后,父亲便在自家院子里燃起了一堆柴火,说是祈求来年人畜两旺、丰衣足食,母亲则在灶头上贴上新的灶公像,指望着“灶君”把吉祥带到家里,在堂屋大门上贴上关公和张飞的像,意在把一切不吉利挡在家门外;在米缸、鸡舍、猪栏贴上“利是纸”,预兆着新一年大米满缸、禽畜满栏。忙完这些后,大人们又围在炭火旁,品着清茶,吃着一年中只有这个时间才能吃到的果点,总结一年来的收成和得失,讨论来年的生产安排,直到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清晨,奶奶总会给每人蒸一碗蛋。是用两个鸡蛋配好油盐酱醋加开水调成,然后放进旺火的锅里蒸几分钟就做成了。奶奶说,蒸蛋意味着来年子孙兴旺,生活蒸蒸日上,事业蓬勃发展。从初一、初二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叫做“开门轰(红)”。从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开始,鞭炮便噼噼啪啪地响起来,远远近近、院院庭庭,一直续响到天亮。孩子们则是在爆响声中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便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穿着新衣服给大人拜年,讨“压岁钱”。对尚未起床的大人,则跑到床前也要“拜年”。先是从自家辈分最高的长者“拜年”起,再到族上各家,大胆的孩子还到村上其他家“拜年”。“拜年”完后,便躲到角落处,清点自己的收获。长辈们除了拿红包之外,往往会说些比如“大吉大利”“方方得利”的吉言,都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望和祝福的话语。到了初三,我们这里还有个“送穷鬼”的习惯:大人们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把从初一、初二两天积存的垃圾扫得满满的,用粪箕戳着送到茅房,去时要一边走一边说:“穷鬼子去富鬼子来,戴斗笠的去着蓑衣的来”,以此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到处走亲戚,各处拜年吃酒席,每天总是撑得饱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