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7500000027

第27章 美国“三农”也“超级”(1)

美国本土地处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邻加拿大,南对墨西哥湾,一部分与墨西哥接壤。美国总面积约983万平方公里,各类土地及其利用构成大约是耕地占20.3%,林地占28.9%,牧场草地占25.8%,其他用地和闲置用地等共占25%。

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地形为东部高地,中部平原,西部山地。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辽阔肥沃的平原,适宜发展农业。

目前,美国农民计约2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然而,美国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农业生产达“四化”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农业永远是美国基本物质生产部门之一,也是美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此,美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经过上上下下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其农业生产已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科技化、国际化。

(一)专业化

农业生产专业化,是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农业专业化框架已经出现,并形成了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生产格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随着整体经济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经过近些年的进一步调整,已形成目前的布局。

一是新英格兰区6个州和大西洋区3个州。这些地区气候比较冷,农作物生长周期短,土质较差,但雨量充足,宜于种植牧草。再加上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人口多,对新鲜的奶、肉、蛋、菜等需求量大。因此,该区农业以奶牛、家禽和蔬菜业为主,人称“牧草乳酪带”。

二是中部西北区7个州。该地区年降雨量约600~1000毫米,适宜玉米生长。这是美国着名的“粮仓”,也是牛和猪的主要产区,人称“玉米带”。

三是中部东北区5个州。这里是牛、猪、玉米和大豆产区,人称“混合农业区”。

四是南部大西洋区8个州和中部东南区4个州。这里属亚热带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品种颇多。大体上可分为综合农业、烟草和棉花3类产业区。

五是中部西南区4个州。这一带无霜期长,是美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其中南部盛产棉花和亚热带作物,而俄克拉荷马和得克萨斯两州的北部主要生产小麦,阿肯色州则为综合农业区。

六是西部山区8个州。这一地区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南北距离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各州作物不一。基于这一区域多山、多沙荒,偏重于粗放性的畜牧业,人称“小麦和林牧业区”。

七是太平洋区5个州。其中,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着名的水果、蔬菜产区,华盛顿和俄勒冈是专业化小麦产区,而阿拉斯加主要生产甘蔗和水果,人称“亚热带作物带”。

(二)商品化

美国的农业新经济,已经成为以商品化为核心的农业。在农业范围内进人交换领域的,除了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各种农业机械、化肥、良种及所有劳务等。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中的社会分工已经深化到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工序。一方面,原来在农场内由农民自己制备的中间产品,如种子、肥料、饲料等,现在则由农场以外的专业公司来生产,由农场购买。另一方面,原来由农场完成的耕地、播种、收获、灌溉、运输、仓储、农产品初加工等,现在全部由专业公司来完成。此外,随着农业生产的高度商品化,农民的生活消费也全部成为商品性消费。于是,在现代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以及消费者之间便形成多层次的、广泛的市场交换关系。

(三)科技化

在美国的农场,髙科技几乎无处不在。除了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拖拉机、风钻机、农用轨道拖车、捆草机、播种机等,还有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大型拖拉机。它由电脑控制作业,无需人工操作,而且耕地质量髙。此外,20%的美国农场已经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很多美国中等规模的农场和几乎所有大型农场都已经安装了GPS定位系统。

再就是美国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农民根据市场信息独立做出生产和销售决策。美国农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高于工业,上网、读报已成为美国农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少人都表示:离开了准确、及时、权威的市场信息,美国农业将无所适从。

(四)国际化

在进入农业新经济时期以后,美国的农业更加牢固地拴在了国际市场这棵大树上。近几十年来,美国主要农产品总产量的40%都输入到国际市场。在美国国内,农业是重要的创汇产业,每年的农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3%左右。尤其是2000年,美国非农业贸易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而同期的农产品出口额却为564.8亿美元,进口额449.5亿美元,国际贸易顺差达到115.3亿美元。

作为世界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一员,美国同世界农业生产体系和交换体系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它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谷物、油料等,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咖啡、可可、香蕉、茶叶、天然橡胶等。出口有相对稳定的国外市场,进口也有较为固定的国外产地。这种相对稳定的进出口格局,实际上形成了美国农业同国际社会生产上的明确而具体的分工。

农业周期性危机基本消除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凡生产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从历史上看,美国经济的增长期一般只有几十个月,如19世纪后期一般为40个月左右,20世纪50年代为76个月,然后便进入衰退期。这种周期性经济危机有时是相当残酷的,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为了恢复农业收入,减少剩余产品,不得不责成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起草《农业调整法》,从而掀起了一场减耕运动。同时还明确规定,减耕者将得到津贴,而支付津贴的资金将通过对食物加工厂厂主的征税来筹集。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美国政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农业进行了宏观调控,有效地避免了大的波动,并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106个月,20世纪80年代持续增长91个月。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竟从1991年3月到2000年11月,持续增长了116个月。

持续型农业大发展

美国在推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长的时期把农产品的安全建立在数量保证上,而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激素,结果不但使农产品受到污染,还使土壤盐碱化、地下水变质、土壤紧实且通透性下降。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者甚至发出了“如果按现在的状况继续下去,农业还能维持多久”的议论。消费者方面则对农产品提出了安全性的要求,拒绝接受被污染的农产品。一直到20世纪中叶前,由于农药污染,美国河流湖泊中的鱼虾几乎消失,环境成了农业发展的牺牲品。

在近二三十年间,美国调整了农产品的安全观念,开始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既保证了农业的发展,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还进一步改善了环境状况。

率先采取有关措施的,当属加利福尼亚州。1986年,加州第一个颁布《持续农业的研究教育法》,提出美国农业发展要兼顾环保,确保可持续。随后,美国于1990年颁布了《污染预防法》,从资源减量使用、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废弃物循环使用及可持续农业4个方面入手,提出用污染预防政策补充和取代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明确规定必须对污染源做预先预防或减少污染量;至于排放或最终处置,则是最后手段。同年,美国还颁行了《农业法》,明确了确保环境和健康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并且5年内资助4亿美元用于研究、推广、普及低投入持续型农业。

目前,美国涉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很多,除《农业法》之外,还有《水土保持法》、《水土资源保护法》、《清洁水法》等。各州、县也都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地方立法,使人人都知道自己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于上下齐抓共管,极大地推动了持续型农业的发展。

转基因作物惊世人

所谓转基因,就是改变生物体内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即DNA。它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从而改造生物,使之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最多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率先种植了一种抗黄瓜花叶病毒和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双价转基因烟草;1994年,又栽培延熟保鲜的转基因西红柿。随后,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迅速扩大,作物种类也扩展到大豆、玉米、油菜子、土豆、木瓜、南瓜等。目前,转基因产品仅在美国市场上就将近4000种,60%以上的零售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为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管理,美国特地颁行了《国家种子鉴定法》、《毒物控制法》、《联邦植物有害生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府还通过农业部、环境保护局、仪器药品管理局、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及国家卫生研究院5个部门,对有关事宜进行协调。

随着转基因农产品越来越多地销往市场,引起了不少国家的不安。如欧盟,56%的公民敌视转基因技术,理由是:像用动物骨粉喂牛一样,转基因技术只能给开发者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对整个社会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不少成员国都严禁某些转基因产品进口。欧盟委员会出于多方考虑,要求成员国取消这一禁令。但在2005年6月召开的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上,又以绝大多数反对票否决了这一提案。针对欧洲流行的“转基因恐惧症”,美国有关方面通过各种场合,极力宣传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好处。如在一次“国际农业科技部长级会议”上,最先研制出转基因西红柿的孟山都公司副总裁就一再强调: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更利于人类健康。他还举例说,在日本由于人们常吃鱼,可以预防心脏病,因为鱼身上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现在有专家已找到一种和鱼身上同样存在那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自然也可以用它预防心脏病。美国科技界的官员马上表示赞同他的观点,并以瓜果为例,说种植前先将其成熟基因改变,使它们在收获后不再继续成熟,可避免商贩使用化学药剂保鲜。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以避免虫类给人们带来病毒等。

美国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并广泛宣传它的优越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对转基因农作物加工成食品,销往全世界,垄断世界市场,以便追求更大的商业利润。

农村有些像城市

美国的许多农村,虽然离城较远,但在不少方面都和城里差不多。

首先,城里到处都有街道名,农村也有。如果你初次到某户人家,一定要先弄清它属于哪个城镇,位于哪个街道,门牌号码是多少。

其次,城内路边上,隔不多远就会有一个邮箱,农村也有。在美国,几乎每个村头路口都竖着一个髙约80公分的邮箱。这是专门为村民设立的。如果村民要寄信,只要在信封上贴上邮票放在邮箱内,并将邮箱上横着的小红标拨正,就标明箱内放有要发出的邮件。邮差一见,就会把车停在邮箱旁,先取出要发出的邮件,然后再把来件放人信箱。

美国居民每月收发的邮件很多。但是,那不是亲友间的信件,因为亲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而是账单、税单、退税单、银行户头或信用卡的收支单等。居民回家时经常会从信箱中取出一大把单据,仔细核对,认真处理那些需要签字退回的单据。此外,镇政府有事要与广大居民商量,如准备出资改造某一条乡间公路等,一般不采取开会的办法,而是用邮件征求意见,居民在邮件上注上同意或不同意并签名发还。以上这些事,虽然也可以用电话或电脑处理,但无以为凭,所以常常以邮件签名为据。

再就是城里居民流动性大,不少人在一个地方租房不久,便搬到其他地方,甚至其他城市。原有的家具、家电、书籍、日用品,扔下可惜,搬走又难,只好在报纸上、网站上做广告,让有意者登门购买。这种做法,美国农村也有。

在美国偏僻的农村,离商店、市场较远,村民的日常生活很不方便。为此,不少社区都常常组织一种特殊的、互通有无的活动,叫做“庭院交易”。届时,各家各户将自己准备“出售”的东西摆放在自家门前,由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去“购买”。

在“庭院交易”的那一天,村里各个路口都贴着用红纸制成的指示标志,上面写明举办“庭院交易”住户的门牌号码。参与交易的人家,总是在车库和外面的停车坪上摆满各种货物,如家具、割草机、电脑、电视机、自行车、装饰品和文化用具、儿童玩具等,几乎是应有尽有。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本书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特别是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与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提供的隐性担保结合起来,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积累情况。
  • 怎样办好农家乐

    怎样办好农家乐

    本书内容包括:了解农家乐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农家乐市场特点、开办我的农家乐、农家乐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农家乐规划与设计、餐饮服务内容与技巧、客房服务内容与技巧。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本书主要有四篇:宏观篇、政策篇、市场篇、资料篇。主要研究了2009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粮食价格波动的货币因素、粮价上涨与通胀之辨、热评政府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之举、新早稻上市七问、如何看待早稻收购价的高开等。
  •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本书共分为西方文明的陷阱、美国制造的谎言、金融领域的罗网、自由经济的骗局四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女扮男装的腹黑公主

    女扮男装的腹黑公主

    幽瑶妍,一个千金大小姐,放好的女校不要偏偏要去上男校,可是得知她是有什么目的才去男校的???一切都是在她的预料之中???到底有什么目的???卡势罗家族的后人竟然是他?!原来那场爆炸是他们放的。。目的居然是为了????你们永远也得不到它的。父母不同意,是为了??“你们认识?!……怎么回事?”这个关于你们前辈们的事,什么时候关于到我们后代的事了?!被知道是幽殿后,连情敌都有了。明明是情敌,为什么我还要去救她呢?那毕竟是一条人命,即使是情敌,也只有我自己才能杀掉,其他的人,休想!谁还能知道……到底还会在一起吗?【本文纯属自创,若有雷同,那就去见鬼吧!】
  • 校花的贴身暗卫

    校花的贴身暗卫

    神秘组织现身国内,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企业有遭人渗透的可能性,企业领导人的独生女洛晓洛多次被绑架。黑暗特种兵派出了有八年特种兵龄的张浪来到一座叫做海都的临海城市,以体育老师的身份卧底在洛晓洛身边,并且为其提供保护。张浪在来到海都市之后,却意外介入了海都四大家族的明争暗斗之中。青春活泼的学生让他疲于应付、灵动美人让他难以割舍、冰山董事长让他意乱情迷、突然出现的青梅竹马也让他措手不及……
  • 炸毛王妃:王爷快走开

    炸毛王妃:王爷快走开

    从天而降遇见裸男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做侍女的生活做侍女就做侍女,某变态还要断她伙食是可忍孰不可忍,没了美食万万不可忍正所谓,高调做人,低调吃美食作为一个吃货,这人生价值还是很伟大的
  • 嫡女狂妃

    嫡女狂妃

    阳春三月,太阳懒懒的挂在空中,和煦的春风吹入山谷,抚平了草地,吹在湖面,泛起点点波纹。位于岚临皇朝西边的碧波湖,一身赤色的女子皱着脸蹲在那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秀天灵

    奇秀天灵

    秦林,靠着自己,探索永恒之道,感悟天地,踏出一条万古流芳的逆天之路。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步踏烟城

    步踏烟城

    毕业于某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林萧,以优异的成绩被某市的互联网巨头公司破格录用,让他从事于二十一世纪最火的网游行业,这一做,便是两年。这两年里,他从一个技术宅男蜕变成了公司手游部的策划主管,经他手上出来的精品,已是不胜枚举。而当下,就有一款由他设计的名叫《步踏烟城》的游戏在还未公测之前便已受到万众瞩目,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奈何时不待他,本以为可以凭此一步青云过上上流生活的林萧,却没想到中间出了些阴差阳错,等他再睁开眼时,眼前的世界已然换了一遍。没有鱼鳞栉比的摩天高楼,却只有花红叶绿的世外桃源;没有一眼望不见边并伴有沙尘暴的灰蒙天空,却只有蔚蓝如洗的青天白日;……
  • English Stories Italy

    English Stories Ita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娱乐圈之女神崛起

    娱乐圈之女神崛起

    长得那么漂亮,一定是整的!没关系,明天去整容医院鉴定。一看穿的就是地摊货!没事,叫这个品牌的设计总监来见我。哼,一看就知道是穷孩子,没教养!没办法,让爸爸把我的身份公开。一看就是个花瓶,肯定只是个木头!“各位,这次金玫瑰奖的得主是顾星曦!”【双强文】爽文。男女主不虐,宠文。
  • 斗破苍穹之无渊万物

    斗破苍穹之无渊万物

    以剑入道,看破天机。剑斩天道,肉体崩溃。穿越斗破,生为女体。无渊炼体,万物锻骨。一剑斩身,一剑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