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土地处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邻加拿大,南对墨西哥湾,一部分与墨西哥接壤。美国总面积约983万平方公里,各类土地及其利用构成大约是耕地占20.3%,林地占28.9%,牧场草地占25.8%,其他用地和闲置用地等共占25%。
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地形为东部高地,中部平原,西部山地。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辽阔肥沃的平原,适宜发展农业。
目前,美国农民计约2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然而,美国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农业生产达“四化”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农业永远是美国基本物质生产部门之一,也是美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此,美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经过上上下下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其农业生产已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科技化、国际化。
(一)专业化
农业生产专业化,是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农业专业化框架已经出现,并形成了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生产格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随着整体经济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经过近些年的进一步调整,已形成目前的布局。
一是新英格兰区6个州和大西洋区3个州。这些地区气候比较冷,农作物生长周期短,土质较差,但雨量充足,宜于种植牧草。再加上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人口多,对新鲜的奶、肉、蛋、菜等需求量大。因此,该区农业以奶牛、家禽和蔬菜业为主,人称“牧草乳酪带”。
二是中部西北区7个州。该地区年降雨量约600~1000毫米,适宜玉米生长。这是美国着名的“粮仓”,也是牛和猪的主要产区,人称“玉米带”。
三是中部东北区5个州。这里是牛、猪、玉米和大豆产区,人称“混合农业区”。
四是南部大西洋区8个州和中部东南区4个州。这里属亚热带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品种颇多。大体上可分为综合农业、烟草和棉花3类产业区。
五是中部西南区4个州。这一带无霜期长,是美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其中南部盛产棉花和亚热带作物,而俄克拉荷马和得克萨斯两州的北部主要生产小麦,阿肯色州则为综合农业区。
六是西部山区8个州。这一地区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南北距离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各州作物不一。基于这一区域多山、多沙荒,偏重于粗放性的畜牧业,人称“小麦和林牧业区”。
七是太平洋区5个州。其中,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着名的水果、蔬菜产区,华盛顿和俄勒冈是专业化小麦产区,而阿拉斯加主要生产甘蔗和水果,人称“亚热带作物带”。
(二)商品化
美国的农业新经济,已经成为以商品化为核心的农业。在农业范围内进人交换领域的,除了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各种农业机械、化肥、良种及所有劳务等。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中的社会分工已经深化到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工序。一方面,原来在农场内由农民自己制备的中间产品,如种子、肥料、饲料等,现在则由农场以外的专业公司来生产,由农场购买。另一方面,原来由农场完成的耕地、播种、收获、灌溉、运输、仓储、农产品初加工等,现在全部由专业公司来完成。此外,随着农业生产的高度商品化,农民的生活消费也全部成为商品性消费。于是,在现代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以及消费者之间便形成多层次的、广泛的市场交换关系。
(三)科技化
在美国的农场,髙科技几乎无处不在。除了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拖拉机、风钻机、农用轨道拖车、捆草机、播种机等,还有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大型拖拉机。它由电脑控制作业,无需人工操作,而且耕地质量髙。此外,20%的美国农场已经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很多美国中等规模的农场和几乎所有大型农场都已经安装了GPS定位系统。
再就是美国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农民根据市场信息独立做出生产和销售决策。美国农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高于工业,上网、读报已成为美国农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少人都表示:离开了准确、及时、权威的市场信息,美国农业将无所适从。
(四)国际化
在进入农业新经济时期以后,美国的农业更加牢固地拴在了国际市场这棵大树上。近几十年来,美国主要农产品总产量的40%都输入到国际市场。在美国国内,农业是重要的创汇产业,每年的农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3%左右。尤其是2000年,美国非农业贸易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而同期的农产品出口额却为564.8亿美元,进口额449.5亿美元,国际贸易顺差达到115.3亿美元。
作为世界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一员,美国同世界农业生产体系和交换体系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它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谷物、油料等,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咖啡、可可、香蕉、茶叶、天然橡胶等。出口有相对稳定的国外市场,进口也有较为固定的国外产地。这种相对稳定的进出口格局,实际上形成了美国农业同国际社会生产上的明确而具体的分工。
农业周期性危机基本消除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凡生产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从历史上看,美国经济的增长期一般只有几十个月,如19世纪后期一般为40个月左右,20世纪50年代为76个月,然后便进入衰退期。这种周期性经济危机有时是相当残酷的,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为了恢复农业收入,减少剩余产品,不得不责成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起草《农业调整法》,从而掀起了一场减耕运动。同时还明确规定,减耕者将得到津贴,而支付津贴的资金将通过对食物加工厂厂主的征税来筹集。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美国政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农业进行了宏观调控,有效地避免了大的波动,并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106个月,20世纪80年代持续增长91个月。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竟从1991年3月到2000年11月,持续增长了116个月。
持续型农业大发展
美国在推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长的时期把农产品的安全建立在数量保证上,而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激素,结果不但使农产品受到污染,还使土壤盐碱化、地下水变质、土壤紧实且通透性下降。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者甚至发出了“如果按现在的状况继续下去,农业还能维持多久”的议论。消费者方面则对农产品提出了安全性的要求,拒绝接受被污染的农产品。一直到20世纪中叶前,由于农药污染,美国河流湖泊中的鱼虾几乎消失,环境成了农业发展的牺牲品。
在近二三十年间,美国调整了农产品的安全观念,开始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既保证了农业的发展,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还进一步改善了环境状况。
率先采取有关措施的,当属加利福尼亚州。1986年,加州第一个颁布《持续农业的研究教育法》,提出美国农业发展要兼顾环保,确保可持续。随后,美国于1990年颁布了《污染预防法》,从资源减量使用、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废弃物循环使用及可持续农业4个方面入手,提出用污染预防政策补充和取代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明确规定必须对污染源做预先预防或减少污染量;至于排放或最终处置,则是最后手段。同年,美国还颁行了《农业法》,明确了确保环境和健康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并且5年内资助4亿美元用于研究、推广、普及低投入持续型农业。
目前,美国涉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很多,除《农业法》之外,还有《水土保持法》、《水土资源保护法》、《清洁水法》等。各州、县也都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地方立法,使人人都知道自己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于上下齐抓共管,极大地推动了持续型农业的发展。
转基因作物惊世人
所谓转基因,就是改变生物体内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即DNA。它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从而改造生物,使之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最多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率先种植了一种抗黄瓜花叶病毒和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双价转基因烟草;1994年,又栽培延熟保鲜的转基因西红柿。随后,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迅速扩大,作物种类也扩展到大豆、玉米、油菜子、土豆、木瓜、南瓜等。目前,转基因产品仅在美国市场上就将近4000种,60%以上的零售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为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管理,美国特地颁行了《国家种子鉴定法》、《毒物控制法》、《联邦植物有害生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府还通过农业部、环境保护局、仪器药品管理局、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及国家卫生研究院5个部门,对有关事宜进行协调。
随着转基因农产品越来越多地销往市场,引起了不少国家的不安。如欧盟,56%的公民敌视转基因技术,理由是:像用动物骨粉喂牛一样,转基因技术只能给开发者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对整个社会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不少成员国都严禁某些转基因产品进口。欧盟委员会出于多方考虑,要求成员国取消这一禁令。但在2005年6月召开的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上,又以绝大多数反对票否决了这一提案。针对欧洲流行的“转基因恐惧症”,美国有关方面通过各种场合,极力宣传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好处。如在一次“国际农业科技部长级会议”上,最先研制出转基因西红柿的孟山都公司副总裁就一再强调: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更利于人类健康。他还举例说,在日本由于人们常吃鱼,可以预防心脏病,因为鱼身上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现在有专家已找到一种和鱼身上同样存在那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自然也可以用它预防心脏病。美国科技界的官员马上表示赞同他的观点,并以瓜果为例,说种植前先将其成熟基因改变,使它们在收获后不再继续成熟,可避免商贩使用化学药剂保鲜。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以避免虫类给人们带来病毒等。
美国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并广泛宣传它的优越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对转基因农作物加工成食品,销往全世界,垄断世界市场,以便追求更大的商业利润。
农村有些像城市
美国的许多农村,虽然离城较远,但在不少方面都和城里差不多。
首先,城里到处都有街道名,农村也有。如果你初次到某户人家,一定要先弄清它属于哪个城镇,位于哪个街道,门牌号码是多少。
其次,城内路边上,隔不多远就会有一个邮箱,农村也有。在美国,几乎每个村头路口都竖着一个髙约80公分的邮箱。这是专门为村民设立的。如果村民要寄信,只要在信封上贴上邮票放在邮箱内,并将邮箱上横着的小红标拨正,就标明箱内放有要发出的邮件。邮差一见,就会把车停在邮箱旁,先取出要发出的邮件,然后再把来件放人信箱。
美国居民每月收发的邮件很多。但是,那不是亲友间的信件,因为亲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而是账单、税单、退税单、银行户头或信用卡的收支单等。居民回家时经常会从信箱中取出一大把单据,仔细核对,认真处理那些需要签字退回的单据。此外,镇政府有事要与广大居民商量,如准备出资改造某一条乡间公路等,一般不采取开会的办法,而是用邮件征求意见,居民在邮件上注上同意或不同意并签名发还。以上这些事,虽然也可以用电话或电脑处理,但无以为凭,所以常常以邮件签名为据。
再就是城里居民流动性大,不少人在一个地方租房不久,便搬到其他地方,甚至其他城市。原有的家具、家电、书籍、日用品,扔下可惜,搬走又难,只好在报纸上、网站上做广告,让有意者登门购买。这种做法,美国农村也有。
在美国偏僻的农村,离商店、市场较远,村民的日常生活很不方便。为此,不少社区都常常组织一种特殊的、互通有无的活动,叫做“庭院交易”。届时,各家各户将自己准备“出售”的东西摆放在自家门前,由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去“购买”。
在“庭院交易”的那一天,村里各个路口都贴着用红纸制成的指示标志,上面写明举办“庭院交易”住户的门牌号码。参与交易的人家,总是在车库和外面的停车坪上摆满各种货物,如家具、割草机、电脑、电视机、自行车、装饰品和文化用具、儿童玩具等,几乎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