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2400000050

第50章 科学意识形态与底层群体的文化危机(2)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在精英群体看来,信仰原始宗教,比起信仰基督教、儒教或者佛教的人,只能以愚昧称之,所以鲁迅用了这么哀怜的感情,来描写祥林嫂的宗教行为,意在强调她甘愿承受宗教压迫的“迷信”。在精英群体看来,精英社会所信仰的主流宗教才是属灵的,也是智慧的,底层群体的宗教肯定是黑暗的、迷信的、野蛮的、荒谬的。当我们放弃对于各种不同群体的宗教偏见,我们不得不承认,祥林嫂对阎罗大王的信念,跟基督徒对于上帝的信念、佛教徒对于佛陀的信念,并无区别。虽然他们在精英群体的人文学术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但是他们作为不同群体各自的宗教,应该享有同样尊贵的地位。像那位戴帽看客和那位劝阻迎神活动的老人那样,轻慢甚至公然挑衅,显然是错误的。为什么弱势群体不会对强势群体的宗教进行挑衅,而只有强势群体即精英群体总是在歧视、挑衅、压制弱势群体即底层群体的宗教信仰及其文化?

可见,文化歧视的背后,乃是权力的歧视,实际上也就是政治的歧视。

在小说《孤独者》中,鲁迅笔下的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接受了西学的洗礼,因而被山村的父老乡亲看作异类的人物。他的社会地位超乎山村之上,与此相应,他对于山村居民的文化、宗教、仪式等等也极度蔑视,几乎视之为仇敌。葬礼是每一种文化中最能体现其核心价值的一种宗教仪式,每一种文化中的成员都会以极为严肃的态度参与其中,并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孤独者》一开篇就是写主人公在他祖母的葬礼上,与他所憎恶的底层群体及其文化进行的一场搏斗。那份精彩和深刻即使是在鲁迅的小说中也是颇为少见的。

族长,近房,他的祖母的母家的亲丁,闲人,聚集了一屋子,豫计连殳的到来,应该已是入殓的时候了。寿材寿衣早已做成,都无须筹画;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聚议之后,大概商定了三大条件,要他必行。一是穿白,二是跪拜,三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事。总而言之:是全都照旧。

他们既经议妥,便约定在连殳到家的那一天,一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并力作一回极严厉的谈判。村人们都咽着唾沫,新奇地听候消息;他们知道连殳是“吃洋教”的“新党”,向来就不讲什么道理,两面的争斗,大约总要开始的,或者还会酿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

传说连殳的到家是下午,一进门,向他祖母的灵前只是弯了一弯腰。

族长们便立刻照豫定计画进行,将他叫到大厅上,先说过一大篇冒头,然后引入本题,而且大家此唱彼和,七嘴八舌,使他得不到辩驳的机会。但终于话都说完了,沉默充满了全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着他的嘴。只见连殳神色也不动,简单地回答道:

“都可以的。”

这又很出于他们的意外,大家的心的重担都放下了,但又似乎反加重,觉得太“异样”,倒很有些可虑似的。打听新闻的村人们也很失望,口口相传道,“奇怪!他说‘都可以’哩!我们看去罢!”都可以就是照旧,本来是无足观了,但他们也还要看,黄昏之后,便欣欣然聚满了一堂前。

为了省却不必要的麻烦,魏连殳选择了特殊的方式跟他所仇恨的文化进行搏斗,那就是犹如行尸走肉般地完成这个仪式所要求的各项程序。但是他的内心,完全不参与,完全自外于这种文化和这个人群。他避开了跟这些愚昧的村夫村妇交锋,用一种大蔑视的心态,完全不跟他们产生关联。联系鲁迅的散文诗《复仇》来理解魏连殳的选择,他的这种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复仇方式。鲁迅曾告诉朋友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竞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

魏连殳正是出于对于庸众、愚民及其文化的憎恶,有意不按照他们的预料对这些仪式进行抵制,乃以轻慢的态度全盘接受之,以此戏弄他所仇恨的愚民和愚民文化。

以下的表现根本不像是参加亲人的葬礼,倒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行为艺术。

我也是去看的一个,先送了一份香烛;待到走到他家,已见连殳在给死者穿衣服了。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那穿衣也穿得真好,井井有条,仿佛是一个大殓的专家,使旁观者不觉叹服。寒石山老例,当这些时候,无论如何,母家的亲丁是总要挑剔的;他却只是默默地,遇见怎么挑剔便怎么改,神色也不动。站在我前面的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便发出羡慕感叹的声音。

其次是拜;其次是哭,凡女人们都念念有词。其次入棺;其次又是拜;又是哭,直到钉好了棺盖。沉静了一瞬间,大家忽而扰动了,很有惊异和不满的形势。我也不由的突然觉到: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地发光。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满的空气里面完毕。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了一会,就有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挤成一大堆。

但他却只是兀坐着号啕,铁塔似的动也不动。

大家又只得无趣地散开;他哭着,哭着,约有半点钟,这才突然停了下来,也不向吊客招呼,径自往家里走。接着就有前去窥探的人来报告:他走进他祖母的房里,躺在床上,而且,似乎就睡熟了。

鲁迅用一种荒谬感来描写浙东寒石山村底层群体最为庄严的文化仪式,显示了他跟这种文化、这个人群的天然的鸿沟。在鲁迅的笔下,寒石山村那么具有人文内涵的葬礼文化,成了被曝光、被剥皮、被裸体羞辱的对象。就此而言,那个自觉扮演局外人甚至敌人形象的魏连殳,实乃鲁迅的化身。

扫荡一切“旧文化”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诞生了一大批像鲁迅和魏连殳这样的“吃洋教”的“新党”,他们以刚刚从西方学来的人文知识为依托,对本土文化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底层群体用自己被迫缴纳的贡赋,养大了自己文化的掘墓人。几十年后,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的政治运动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底层群体的任何文化都无法躲过精英群体的法眼,他们的思想被命名为旧思想,他们的文化被命名为旧文化,他们的风俗被命名为旧风俗,他们的习惯被命名为旧习惯,统统都在扫荡革除之列。

按照这种政治限制,他们失去了祭祀祖先的权利,他们失去了扭秧歌、跳傩舞等等驱鬼祈福的权利,他们失去了按照祖制举行婚礼、葬礼的权利,他们失去了敬拜土地庙和寺庙的权利。总之,他们所有的精神寄托、文化滋养都全部失去了,因为那一切被命名为封建迷信,不符合新时代的科学要求。当年鲁迅和魏连殳反对这些封建迷信、消灭愚民文化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他们的后代精英群体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当年,寒石山村的愚民群体起而扞卫自己的文化传统,准备跟魏连殳展开一场搏斗,可是魏连殳不屑于接招,结果是一场虚惊。

再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文革”时期,寒石山村愚民群体已经没有搏斗或者挣扎的余地,他们的文化权利丧失殆尽,他们的风俗习惯也没有存在的空间,他们只能在精英群体强大的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面前乖乖就范,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地“被”命名、“被”教化、“被”改造。就此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破坏冲动,尤其是剥夺底层人文化权利、改造愚民群体的启蒙冲动,正是在“文革”时期取得了强制性的胜利。

底层群体失去了文化依托,长期不知所措。精英群体教化说,要破除迷信、提倡科学,要用科学精神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国家。科学精神是什么?底层群体不知道,精英群体也不知道。我们只是隐隐约约知道,在否定底层群体的文化状态、批判底层群体的所谓“国民劣根性”、剥夺底层群体的文化权利的所谓启蒙运动历程中,科学只是一个意识形态说辞,一个口实。

文化权利丧失的真正原因,在于政治权利的丧失。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野之一,在于他们制定再造中国方案时,所仰仗的资源大有区别。中国近代史上,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都是当时真正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其中的台柱则是一身而兼二任,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等,既是权倾朝野的政治强人,又是众望所归的知识领袖。他们企图通过精英控制的社会变革,进行产业的调整、利益的调整,以及社会组织模式的改进,引导中国平稳地、缓慢地走上独立、富强的大道。他们知道决定一个国家走向的是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所以他们只在精英群体之中进行社会动员,而没有想过干涉底层群体的文化权利。

五四时贤在发动并领导新文化运动之前,大多数只是当时历史舞台上的边缘人物。他们对于中国几十年来变法不成,理解为中国文化的腐朽、没落、封闭、保守导致的结果,而不认为是政治权贵拒绝利益调整导致的结果。这个判断错误是五四时贤进行启蒙运动的起点。他们一面对知识精英所承载的孔孟儒学进行激烈的攻击,一面对底层群体所代表的更加古老、更加原始的民间文化展开讨伐。当五四时贤成为中国舞台上的主流力量的时候,意味着那个代表孔孟儒学的知识精英群体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新文化运动至此成功了一半。此后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对承载中国原始的民间文化的底层群体进行文化改造和政治改造。

毛泽东作为继承了五四传统的新一代精英群体的代表人物,一直眼光向下,从广大底层群体中发掘社会变革的动力。他至少从三个层面对底层群体进行改造和利用。第一,继承鲁迅、胡适的遗志,对底层群体所承载的“落后的、愚昧的封建文化”,包括传统社会中一切风俗习惯,进行彻底地批判和改造。第二,继承陈独秀、李大钊的遗志,顺应国际上普罗文化的风气,对底层群体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动员,最终从社会控制集团手中夺取了政权,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第三,用准军事化的方式将底层群体主要是农民群体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过度征收农产品进行财富积累,以谋求工业的腾飞、核武器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

底层群体文化权利的丧失跟政治权利的丧失紧密相关。他们在文化上遭遇激烈的批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这是他们日后悲惨命运的最切近的源头,后来他们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双重危机,都是从这个源头顺理成章发展出来的。

底层群体之所以在五四时期遭遇激烈的文化批评,是因为五四时贤引发了一场激烈反传统的狂潮。五四时贤之所以发起这样一场激烈的反传统狂潮,是因为清末以来社会控制集团缺乏变革中国的诚意和驱逐殖民力量的宏愿,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国民屈辱而又恐惧,由此积累下了巨大的怨愤之情和挣扎的欲求。由此不难看出,所有历史时期精英群体与底层群体的关系模式都是大致相同的:由于精英群体的自私、谬妄、无能、疯狂,一次次将国家和众生推入危机之中,最后由底层群体付出毁灭性的代价。中国近代史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了完整的连续性。20世纪初对义和团运动的剿灭和妖魔化,是这种历史现象的极端表现。

同类推荐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接吻简史

    接吻简史

    接吻是人人都了解的事,但其来龙去脉鲜有人知,丹麦学者克里斯托弗尼罗普教授围绕“接吻的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历史,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吻”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演变之路,将“吻”分成爱情之吻、友谊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类型,用大量的引经据典和诗歌故事,将接吻的整部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书中配以大量世界名画及精美插图,与吻的罗曼文学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本美轮美奂的接吻之书。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魔垣战纪

    魔垣战纪

    上古之时,大禹在回山设魔垣秘境,囚禁阻挠治水的各路神魔。千百年后,西晋武帝获得一份玄文拓片,得知此处,不料早亡,其子惠帝密令清河王司马遐前往寻之,以求长生不老之术,并解自己受困之危。途经安定郡,司马遐失踪,其子司马克允遂开启误入魔垣、逐渐强大之旅程。
  • 仙侠客

    仙侠客

    始终未曾跨越那片海,不知道海的对岸是否有我所向往的世界呢?
  • 宋武纪

    宋武纪

    设定:武士,通三经,拥‘卦’,聚二十四纹,等等……认真学习,Naruto,很久以后,加入全新设定,和中华悠久历史的很多元素,结合现今的部分医学,星座、童话,大宋文化,日本简约美学,才写出来的,不足处,是本人能力不够,君说我思考,可以改的话,会完善,争取创造一个像火影一样的新世界……
  • 秋龙骑龙翼初展

    秋龙骑龙翼初展

    少年不甘孤独,踏上了骑士的路,了解到魔法、剑士、灵兽、妖兽、骑士的一系列知识。世界竟是如此的广阔以至于人类目前所了解到的一切都只是这个世界的狭小的一部分,微不足道,新的冒险,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 孟狗

    孟狗

    纯属孟狗个人成长与社会实践,隶属自传,如有雷同,那只能是他抄袭我。
  •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这些作品集探案和趣味性于一体,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豪门世家:腹黑总裁VS傲娇少女

    豪门世家:腹黑总裁VS傲娇少女

    “老婆,今晚……”言澈玩味的笑道,“滚开,大色狼……”夏妍妍的脸红的像个熟透了的苹果,言澈把夏妍妍扑倒了床上,在一次把她吃干抹净~
  •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如果你在吵架时总是处于下风。麻将出招招招点炮,想提出加薪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或者你的父母已经拿你当“处理品”,多次相亲都被对方“看扁”,找工作总是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那么你就真是需要懂一点博弈思维了!成为一个从容的人,未必需要多少数字的财富,或许只需要一个懂得博弈的头脑。
  • 终究还是会失去

    终究还是会失去

    《终究还是会失去》讲述的是在大一作者所经历的一次甜蜜而又伤感的爱情。没有半点为了写作而修改的成分,想以此故事来纪念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同时想告诉正在恋爱的朋友们,且行且珍惜,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薰衣草的思恋

    薰衣草的思恋

    我们曾在紫色的花海里奔跑,花海里的薰衣草荡漾着醉人的芳香。阳光下的花蕾灿然绽放,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你牵着我的手大声的欢笑着......你在我的耳边轻声低吟:“我还站在原地等你,你却忘记曾来过这里。”泪打湿了你的眼眶,迷离了那断肠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