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21

第21章 核心价值(4)

什么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就是“中”,讲的是人的内心。“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人的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孔子讲内在的“直”德,就是内不自欺,外不欺人,反对巧言令色,虚伪佞媚。“忠”又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内心真诚的直德的不容已的发挥。“恕”讲的则是待人接物。“恕”是推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或絜矩之道。实际上,“忠”中有“恕”,“恕”中有“忠”,“尽己”与“推己”很难分割开来。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道原则,推而广之,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自然之普遍和谐之道。“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孔子之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镌刻在联合国大厦内,又在1993年被世界宗教领袖大会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推尊为人类相处之道的最重要的规则。

《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这里,道指人道,即仁。忠恕未足以尽“仁”,是为仁之方,所以说违道不远。以上说的是“仁”的第三义——忠恕。

第四,孔子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里仁即处在仁的境界之中。我们居住在哪里呢?居住在仁里面。我们老汉口就有居仁门、居仁里。择,古人讲择业、择友、择邻。自我选择、追求生命的境界,不选择仁,哪能叫智慧的选择吗?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认识到“仁”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据,不管生活是穷困抑或安乐,都以“仁”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利仁:认识到“仁”对于人生的长远而巨大的益处,由此而将“仁”作为人生的目的。没有仁德的人,经不起困顿、贫贱的考验,也经不起安逸、富贵的考验。不仅逆境是考验,顺境也是考验。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坎坷,也会遇到安乐,这是锻炼自己的心志、人格的机会。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这个意思。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好(犺à狅)人:喜爱应该喜爱的人。恶(狑ù)人:厌恶应该厌恶的人。仁者有一种直觉即当下的判断,有是非之心;仁者的好恶得乎其中(中道)。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如果志于仁,坚定行仁的志向且实践之,邪念恶行也不能产生。可见立志的重要性。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贱,君子也不接受。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也不接受。君子即使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未离开过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与仁德同在。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以勇于担当艰难困苦为先,以有所收获为后,亦即后来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仁道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在人在道义与利欲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而》)“仁”有草根性。我做小孩的时候,常听家中老人讲:“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将心比心”,“秤平斗满不亏人”等。我的双亲时时省吃俭用,顾念一大家人,唯独克扣自己,真诚地待人。家中并不富裕,但邻居有难或逃荒讨饭的来了,祖父母、父母亲都是解囊相助。

孔子提出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以“仁”为中心的。孔子仁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值理想通过他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了出来,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这是“仁”的第四层含义。

第五,孔子仁德是生命的意境。

孔子有自己的终身之忧和终身之乐:“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他的快乐,是精神的愉悦。他赞扬颜渊穷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同时,孔子提倡追求人生修养的意境,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乐(狔狌è),喜爱。此句意为: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如水,故乐水;不滞一隅,无所迷惑,故快乐。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如山,故乐山。内省不疚,无所忧伤,故高寿。

据《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章,有一次孔子与几位弟子交谈,孔子说,如果有人愿意用你们,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刚强果敢的子路抢着说,自己愿去治理一个有一千辆兵车那样规模不大的诸侯国,如果它处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外有强敌,内有灾荒,大约三年,我可以使该国生存下来,能让国民个个有勇气且懂方略。孔子听后,微微一笑;又问多才多艺的冉求,你有什么打算呢?

冉求说,若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请我去治理,三年时间,我可以使人人富裕,至于礼乐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设,则要另请高明。孔子接着问喜爱礼仪的公西华,你打算怎么样呢?公西华说,我不一定能拿得下来,但愿学习而已。宗庙祭祀活动,国与国间的外交盟会之事,我愿穿礼服戴礼帽,做个司仪。孔子问曾参的父亲曾点,你怎么样呢?曾点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说,我与他们三位不同。孔子说,没有关系,不过是各人说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穿着春装,与五六个青年同学,六七个孩子,一道在沂水河边洗澡,又到祈雨的舞雩台上吹风,然后一路歌声,走回家来。孔子感叹说,“吾与点也”。我同意曾点的主张呀!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孔子的意境。孔子平日鼓励学生们积极到家国天下去从事管理工作,可在这特殊的场合,却认同曾点的情怀。这表明孔子儒家在入世的追求中,也有潇洒自在的意趣。儒家宗师孔子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乃至知其不可而为之。另一方面,孔子也自得其乐,随遇而安,他有从容气象,悠然胸次,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曾点深知夫子之志,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人人各遂其志。孔子的人生境界有其超越层面。

这是“仁”的第五层含义。我们不妨把上述五层含义融会贯通地加以理解,从不同角度理解“仁”。

广义的“仁”兼包“五常”、“四维”诸德目,狭义的“仁”则是“五常”之一。

仁、义、礼、智、信“五常”以“仁”为内核。儒家的仁爱,是推己及人,即把亲爱亲人之心一层层向外推,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即张载《西铭》所说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仁”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和相互润泽。《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在儒家看来,“仁”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与最高标准,是最高的道德原则。

至于仁、义、礼、智等德目的内容与关系,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孟子·离娄上》)即是说,仁发端于侍奉父母,义发端于敬顺兄长。扩而充之,爱别的老人是仁,敬所有的年长者是义。仁兼义,但义不兼仁。仁义高于礼智。它们所处的层次不同。明白仁、义的道理而坚持下去是智。智是人对于仁、义、礼的了解。对仁、义的重要内容能合宜地加以调节,适当加以修饰是礼。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从侍奉父母、尊敬兄长中得到快乐,就是乐。孟子又说:“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天最尊贵的爵位,是天下之广居,是人最安逸的住宅(境界)。真正智慧、明智的选择,是生活在仁的境界中。

我们实际上讲到了仁、义、礼、智、信的相互制衡。例如仁与礼,仁为礼之内容,礼才不致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礼为仁之节度,以礼节仁,过其所爱曰侵。故仁爱、亲情,不是没有节制的。孟子说:“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孟子·万章下》)扬雄进而指出:“或问仁义礼智信之用?

曰: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符也。处宅,由路,正服,明烛,执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法言·修身》)仁是内在精神,义是行事的准则,礼是外观,智是照明的蜡烛,信是使人相信的符节。儒家讲仁者安仁、居仁由义,居住在仁里,把仁作为最佳处(里、宅),即以仁为境界,行走在义的道路上。

人人都走的路是大路。义是路,礼是门。礼把仁与义的秩序、节度规定下来,而仁、义、礼、智、信之间有张力,君子人格的养成,正在此张力中实现。以下还将随处讲诸德目的相互关系。

二、义

“义”是“四维”之一,又是“五常”之一。孟子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上》)就是说,仁是亲亲的扩大,义是敬长的扩大。他又说:“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即是说,出言破坏礼义,这就叫做自己残害自己;自己认为不能以仁居心,不能由义而行,这便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道路。

把最安适的住宅空着不去住,把最正确的道路舍弃不去走,可悲得很呀!

孟子从亲爱亲人出发来界定仁、义,但仁、义两者的内涵有所不同。“敬长”、“从兄”,表达了“义”含有“敬其所当敬”的意思,即行仁有一定的范围、等级、边界和分寸感。孟子的“居仁由义”是说居住在仁里,行走在义上。义是行走的正路,是行仁的人实现仁的道路。他又说:“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不该由自己所得的东西,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每个人都有不应当做的事,把它扩充到所肯干的事上,不做一切不应当做的事,就是义。人能够把不挖洞跳墙(即不偷窃)的心扩而充之,义就用不尽了。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实际言行扩而充之,有惭忿之心,自己所有的言行都不会遭致别人的轻贱或贬斥,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于义了。在这里,“义”含有尊重别人的所有权,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尊重别人的社会地位和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的意思,那同时也就是尊重自己、守住自己的本分。

“义”是对事情“应当”与否的判断及由此而引发的行为。“义”的主要含义是“公正”,是“应当”,是“正当”,是“正义”。孔子讲:“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前引孟子所说“义”是人所当行的路等等,都是对孔子这些思想的发挥,也是对“公正”、“正义”、“正当”的肯定。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道义”。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然正人,弗予为义。”(《春秋繁露·仁义法》)朱熹讲“义”是“行其所当行”(见《朱子语类》卷六)。综合起来说,“义”

同类推荐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军事战争的智慧

    军事战争的智慧

    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贩妖记

    贩妖记

    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真的,你会相信吗?摩梭族一次离奇走婚,开启我半辈子不平凡的人生。千年乾坤盒,亡者不死河。以实际发生的诸多灵异事件为素材,大量引用鲜为人知的民风民俗,向你展示不为人知的灵怪世界!
  • 如果不曾遇到你

    如果不曾遇到你

    遇见他那年,她18岁正值盛夏两个人都是最好的年龄爱情是一次相遇一次别离相遇只是一瞬别离却是一生那年你一转身从此人海匆匆徒留我站在原地撑起一地相思-------------如果不曾遇到你是否我们都会有个好结局
  • X俱乐部

    X俱乐部

    在人类的体内隐藏着着许多的秘密,潜藏着许多未知的能力,我们将这些可以将这些未知的东西称之为X。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解开X后,我们将获得无限的力量。这些力量能干什么?有多少种?一切的一切都是另一个X。欢迎来到X俱乐部!
  • EXO之女配到来

    EXO之女配到来

    想看就看,不喜欢的话,就无所谓吧,反正你不喜欢我也不能强迫你喜欢。嗯…内容简介,过了一个时间段,我就会改的。
  • 杀神之棺

    杀神之棺

    “我可警告你叶安言,这叶府的话语权在我,而你,只能保持沉默!”“十年”“什么?”“你打压了我十年,李莞如。请不要断了自己的后路!”“哦?是吗,我可真怕啊!”四方神灵聚集,杀神降生。试问世间谁能幸存?“杀你,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属于杀神安言的传说,从现在开始…
  • 泪梦寒之亲密爱人

    泪梦寒之亲密爱人

    她爱钱,却偏偏爱上一个没钱的男人,更可恶得是,这个男人还不爱她。她恨,发誓要拆散这对男女,偏偏不能得手,直到她绝望了,想要离开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们不过是在演一场戏而已。
  • 雪祭紫夜

    雪祭紫夜

    他无法在生活中追寻自己解释的一切,所有执念,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孤注一掷,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离不弃。
  • 极双阴阳令

    极双阴阳令

    凡人抬头遥望天,不知何处有神仙;渺渺生息分三界,冥冥之中结仙缘;皆云快活似神仙,功名利禄如云烟;了却凡尘苦修炼,飞升四梵三清天;大罗天有大罗仙,不老不死永不灭。回正言:【清淡的文,写激战的事。一名少年,昊少白,阴错阳差之间,卷入整个神州大陆的浩劫之中,面对五大仙门、西川封印、上古遗塚、正道沧生、一生所爱,他又该如何抉择!】
  • 乱世称雄杨增新(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乱世称雄杨增新(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深刻反映了动荡与纷乱年代的风云变幻和黑暗官场中令人惊悚的残酷事件。浓墨重彩地提示了许多复杂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丑恶情态。这部经过艺术虚构和大胆想象而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情节曲折,跌宕有致,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 时空探求者

    时空探求者

    一次意外,一场机缘,华国少年为心中不变的理想踏上探索无穷世界奥秘的旅途。《永无止境》中,获取窥探世界的智慧;《龙蛇演义》中,探索人体无穷的奥秘;《倚天屠龙记》中,接触内力,为踏出非凡之路的重要一步;《风云》中,感悟元神,成仙好像不再遥远;《x战警》中,觉醒至强异能,犹如神灵降世;《超人》、《仙剑奇侠传》、《西游记》、《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