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12

第12章 五经四书(5)

尽管“礼”与“乐”有不同的侧重,“礼”主别异,“乐”主合同,“礼”主治身,“乐”主治心,礼自外作,乐由中出,但诚如荀子所说,“礼”、“乐”是相互配合发生作用的,特别是来“管乎人心”的。“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荀子·乐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着,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礼记·乐记》)“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礼记·文王世子》)礼乐教化,主要是和谐并提升百姓的。“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

六、《春秋经》

列国的历史,当时都叫《春秋》。其特指为鲁国的国史。《春秋》记载了鲁国自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后人又续至十六年)共二百四十四年的历史,是编年体史。孟子、董仲舒、何休、司马迁认为孔子作《春秋》,或以为《春秋》是孔子笔削鲁史旧文而成。尽管关于《春秋》的作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体上,我们认为《春秋》与孔子是有一定关系的。孔子讲解、笔削、整理鲁史,寄寓褒贬。孔子的价值评价以中国汉字、文章特有的魅力,用极精炼、简约的文字,糅合在历史陈述之中。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麟死,孔子大为伤感,“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旨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对于《春秋》的解释,有三种,称为“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亦简称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旧题春秋时左丘明着。书中所记《春秋》经文多出十数年。解释、补正《春秋》,史实详明可靠,对我们了解先秦社会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属古文经。《公羊传》,旧题战国公羊高着。初为口耳相传,汉初由公羊寿与胡毋生写成。今文经。在汉代立于学官。其特点是,以政治理想主义展望来世,建制立法。在汉武帝时最受重视。在汉代与清末盛行,便于学者发挥微言大义。

《谷梁传》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着。今文经。西汉时才着于竹帛,宣帝时被立于学官。其特点是,以道德文化上礼义的原则,判断历史之是非善恶。

《春秋经》及其三传中有大量的历史哲学与伦理哲学的内容,成为后世思想史的酵母。

五经在历史上逐渐演变为十三经。在汉、魏刻石经立于国子学时,已有了“九经”《易》、《书》、《诗》之外,《礼》分为三礼——《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分为三传——《公羊春秋传》、《谷梁春秋传》、《左氏春秋传》。以后又把《孝经》、《论语》与《尔雅》升格为经。到了唐代,有了十二经。唐刻石经即有了十二经。到宋代,有了《四书》,《孟子》地位上升,成为经书。从南宋到清末,儒家经典一直为“十三经”。其排列次序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清人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是通行的本子。

美国学者韩德森(JohnB.Henderson)认为,与其他传统相比,儒家经典的一个特色在于保持开放状态,不断允许新的经典出现,如从五经发展到九经、十三经、二十一经,以及宋代学者尊四书轻五经和清代学者反其道而行之,足见儒家经典的定义从未如基督教一般固定、封闭,对新说不轻易视为异端加以诽诋。

又,韩德森还指出,《旧约》中的上帝残暴不堪,逼得《圣经》注释者常要以“寓言”之说加以掩饰。相形之下,儒学经典以道德为主要考量,在世界各文化中可说独一无二。因此,除《诗经》外,儒家经师毋需费神处理经典内容失当的问题。

第二节四书

“四书”或称“四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无疑也是经典,它是宋代人注疏、诠释“四子”的集大成者,影响了东亚(今天中、日、韩、朝、越等国家或地区)七八百年。“四书”是中国人必读的书。“四书”之于中国,如同《阿含经》之于印度,《可兰经》之于阿拉伯,《新约》、《旧约》之于西方。“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宋代张载(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按梁启超先生的说法,《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

台湾着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讲,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国文化其实是形塑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台湾作家、教授龙应台说,她的人生观是在十三岁开始上中学后的几年间,通过必修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内容即是“四书”),接受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基本价值理念之后就奠定下来了的。

这些价值在她的生活中潜移默化,不经意地起着作用,乃至变成为精神生命的主脉,做人做事的准则。她的经验告诉她,她周围的人,如一些同事或下属,其实也是以孔仁孟义、气节人格来滋润生命,从而面对现实,立身行世的。我个人也有类似的生命体验。我以为,“四书”所讲的,正是我们平凡的老百姓真正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族群,作为其文化土壤或社会化文背景的有两个东西,一个叫“伦理共识”,一个叫“文化认同”。所谓“文化认同”或者叫“民族文化的自我身份认同”,解决的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的问题,是个体人所归属的民族文化的基本身份的自我定位,是精神信仰的归乡与故园。所谓“伦理共识”,其实是在民众中的一个隐性的,然而又是有约束力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对待家庭与社会的方式以及终极信念的共同点。一个社会,一个族群的生活如果没有“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不免会遭受到脱序的危险,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现代化,健康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建设。实际上,一个健康的现代化,健康的法治社会、工商社会的建构,不能不依赖于“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而“四书”,正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的基本经典,其中所讲的道理,例如“仁”、“义”、“礼”、“智”、“信”五常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活生生地扎根在老百姓之中,继续为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复兴起着积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经典,可以调治现代的生活;中国经典如“四书”及《老子》、《庄子》、《六祖坛经》等,同样有调治的作用。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史上有两位伟人,地位越出其他人之上,前古是孔子,近古是朱子。钱先生的这个说法是很有根据的。朱子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入世、关怀百姓疾苦的有为的政治家。其实真正的儒家,从来都是内圣外王一致的,没有所谓一心只研究“心性论”或只做修养的儒家,或只是一心参与政事的“政治儒学”。这两者分化了就不是儒学或儒家了。

儒家中人对内圣与外王或者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有所偏重,但绝不会偏废其中任何一方。现代人也是这样,我们修养身心,同时担负着一定的公共事务,有一定的社会职责,仍然是德业的并进。

大家知道,“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是《礼记》(小戴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作者已无可考。唐代韩愈《原道》引用了《大学》,李翱开始阐发《大学》的“格物致知”论。宋以前没有单篇别行之本。宋仁宗于天圣八年(1030年)曾将单行本赐新第进士王拱宸等。司马光着《中庸大学广义》一卷,《学》、《庸》并称别出。程颢、程颐兄弟表章《学》、《庸》、《语》、《孟》,合称“四书”,以此作为上达六经的法门,又称《大学》

为“初学入德之门”。《大学》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枢纽,以“修己以安百姓”

为主要内容。孙中山先生称赞《大学》为最好的政治哲学,超过了西方人大部头的政治学着作。

《中庸》是《礼记》(小戴记)中的第三十一篇,但单篇别出,由来已久。《中庸》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文句虽在汉代有人增删,然其思想是子思的则无疑。班固《汉志》载有《中庸说》两篇,以后受到历代朝野的重视。唐代李翱的《复性书》,最早发掘《中庸》的性命之学的价值。宋儒周敦颐等进一步阐发了《中庸》的形上学与心性论。北宋佛教徒智圆法师提倡《中庸》,自号中庸子,发挥《中庸》义,早于司马光的《(中庸)广义》。邢昺向真宗陈述《中庸》大义,为真宗采纳。仁宗以《中庸》赐进士,范仲淹授《中庸》于张载,启导张载入圣人之室。二程夫子表章《中庸》,与《学》、《论》、《孟》并行。程颐认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为一理。

《论语》是孔子的不同弟子和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之记载的汇集,不成于一人一时。大约在春秋末期,弟子们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记载下来;通过口耳相传,再传弟子把孔子言行追记下来;后人编纂成不同的简策(篇章)。大约在战国早期就有了汇集本。传至汉朝,至少有了鲁、齐、古文三种汇编本。今传本源于西汉末年张禹融合的鲁、齐《论语》本。另有一竹简残本《论语》,1973年在河北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中出土。《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或当时的政治家、学者们的对话,平易亲切,恬淡中寓意深长。《论语》不是一整套思想体系或伦理教条,多半是师生共同讨论、体验天道人事的真实记录。《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东汉时列为经部。《论语》在汉至唐代是妇女、学童的启蒙读本。

《孟子》一书主要是孟子自着,或者其高弟记录孟子言行,孟子晚年加以整理而成。《孟子》七篇有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汉志》虽将《孟子》放在诸子类,但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却把它看为辅翼“经书”的“传”。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赵岐尊孟子为亚圣,把《论》、《孟》并列,王充也把《孟子》看为“传”。中唐以后韩愈的《原道》提出儒家道统说。五代后蜀主孟昶将包括《孟子》在内的十一经刻石,宋太宗又加以翻刻。自此《孟子》列入经书。北宋第一流的学者与政治家孙复、石介、欧阳修、王安石等,响应韩愈的道统说,尊崇孟子,重振儒学的工作遂为士子所认同。

到二程时,已将《论》、《孟》并提,地位已凌驾于六经之上。

自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四书”地位大大提高。元至清代,“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士子必读的书。

原来分别刊行的《论语》、《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之所以慢慢结集成为“四书”,有文化的原因与社会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热门推荐
  • 爱是触碰又收手

    爱是触碰又收手

    “你是来参加我的婚礼吗?”“我老婆和别人跑了,我是来抓她的”“她都和别人跑了,你就放手吧”“我放了,可是回头想想实在骗不了自己,又折回来了”不会写简介(吐血)
  • 泣血混沌天下

    泣血混沌天下

    一个好交好为的东北爷们,一次为兄弟义气导致的黑帮火拼,一段死里逃生的异界穿越,一场诡异波澜的异世争霸。一个异世大陆的年轻寡妇,一个丧父寡母的年幼孩童,一段荡气回肠的虐恋,一场生死纠缠的情仇。魔兽!dota英雄!史诗级战斗!尽在泣血混沌天下!
  • 卡耐基给年轻人的7个智慧处方

    卡耐基给年轻人的7个智慧处方

    本书把卡耐基在各种演讲中反复强调的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和表述提炼出来,予以详细解说。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远离忧虑的泥潭、找到拥有快乐的方法、为人处事是小事上的大学问等。
  • 灰姑娘寻金记

    灰姑娘寻金记

    转眼大学毕业,生在农村里的青春除了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求职还能干嘛呢?韩小夏就是众多农村毕业生中的一个,城里怎是那么好混的地方呢,想要扎下根更是难上加难、、、看灰姑娘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寻金记的!
  • (完)誓死要嫁太上皇

    (完)誓死要嫁太上皇

    呀,竟然穿越成新婚皇后,马上要和皇帝洞房花烛。嗯...这皇帝长得真美,要不要从了他?正在纠结,不速之客闯进门。呀,这人比皇帝更美!决定了,不要皇帝,要他!什么?他是太上皇??没天理嘛!哪有这么年轻这么帅的太上皇!(读者群81698306)
  • 龙天领主

    龙天领主

    新出首发,竭心力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是一个被遗弃的世界,这是一个被多族统治的世界,妥协意味着死亡,唯有不断前进,不断杀戮。。。。。。。
  • 作者代理系统

    作者代理系统

    最强的金手指是什么?变态体质?神人附体?显赫家世?还是喷死人不偿命的无敌口遁?不不不,都不是,是作者代理系统!有了作者代理系统,你就是这个世界的神!要追女孩子?爱情光环开启!要小弟?王霸光环开启!要暴扁对手,踩翻仇敌?无敌光环开启!如果你还不爽,OK,直接提笔修改剧情!汪大垂,一个三流写手,意外来到自己创作的小说世界,一无是处的他幸好手头还有作者代理系统……且看三流写手如何在自己的世界,运用作者代理系统,创造出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我的小说我做主!”——汪大垂如是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王美妻:废材腹黑小小姐

    邪王美妻:废材腹黑小小姐

    身为废材的她,和身为王爷的他,最终走在了一起。虽然几经周折,差点重伤身亡。但到最后,终究是神女与战神的童话……
  • 废柴小姐翻身记:天才召唤师

    废柴小姐翻身记:天才召唤师

    一代废柴,咸鱼翻身——他只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召唤师,而命运却选中她接替另一个时空的废女,她在她身上找到了天才的影子,经“大神”指引,实力突飞猛进,许多人开始对她望而生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这还是当年那个废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