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04

第4章 一九七九——一九八零

纪事

1979年5月19日,我到陈修斋老师家谈了我的论文设想。我说我想研究社会契约论问题,从霍布斯到洛克、斯宾诺莎、卢梭;陈老师基本同意,但认为研究的范围太大,觉得我应该缩小范围,把问题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两个人的比较上。由于我们的专业方向是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的比较,所以我就选择了霍布斯的契约论与斯宾诺莎的契约论。那时能看到的书很少,基本上就只有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的《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陈老师是主要编译者之一,这本书也是我当年考上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书之一),所以就下了很大工夫仔细重新阅读这本书,并重点比较霍布斯与斯宾诺莎的社会契约论。

1980年10月4日,在武汉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关于欧洲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学术研讨会,陈修斋、杨祖陶两位老师主持了这次会议,汝信、吕大吉、王太庆、朱德生、张尚仁、冒从虎等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也认识了当时正在读贺麟先生研究生的洪汉鼎。北京大学外哲史的几位研究生则与我们成了在私下里最谈得来的好朋友,比如胡平、陈海鸿、岳长令等人。他们偏重于英国经验论,我们偏重于大陆理性主义。比如胡平,当时正研究霍布斯的学说。我们曾荡舟东湖,反复争论经验论的学说与唯理论的学说对我们今天而言到底意义何在。争论的一个重点问题就集中在他们的社会契约论的差别上。

这份提纲本来是我在研究生与本科生课堂上的一个讲稿(那时的研究生都要求先在本科生的课堂上试讲一次或两次),后来也就成为我与胡平等人讨论契约论问题时的一个准备。现在这份提纲就是经争论后重新整理出来的,其中吸收了胡平等人的不少观点。

最后,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还是未能写社会契约论问题,而是改成了写《斯宾诺莎论神、人与人的幸福》,但依然偏重于他的社会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与斯宾诺莎的不同观念

社会契约论,按照霍布斯的说法,是为了区分获得主权的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自然的,即征服;另一种方式就是“一群人彼此同意自愿地服从某个人或者一些人的会议,相信可以受他的保护来抵抗其他一切人”。这后一种方式也叫“政治的国家或制定的国家”,也就是他所理解的经社会契约论而产生的国家。

所以社会契约论是为了在武力征服之外,再提供一种可以用“政治的”方式产生国家的途径。

霍布斯是唯物论者,他先讲物体的性质,再讲人性,最后才讲社会契约论,就是因为如果用唯物论的眼光看待人性,那么人的状况就只能是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状况”;于是,在此前提下,人性也就只能顺从两条自然律:第一,寻求和平(自我保存);第二,如果别人也想自保,就会想到“有必要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于是才有了契约。

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这样一种唯物论的眼光对我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我们的唯物论讲的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物质需要,但很少想到如果“人性”是唯物的,那么就只能得出霍布斯这样的结论。这与“人性恶”也不同,因为它把安全自保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满足欲望;而且相信别人也会这样。我们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也是一种“唯物论”的说法,但是不是对死亡的恐惧会高于“财产或财富”的追求?这到底是一种自然本能还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我倾向于认为尽管人都怕死,但意识到生命是一种价值,而且高于一切却并不是一种自然本能。但如果把生命价值置于一切需求之上就会得出霍布斯这样的结论吗?

第二,获得最高统治权力能不能通过一种“政治的”方式?所谓“政治的”方式,就指的是“一群人彼此同意自愿地服从某个人或者一些人的会议,相信可以受他的保护来抵抗其他一切人”吗?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妥协。所以“政治的方式”也就是“妥协的方式”。当然,妥协的前提是都要“自保”。如果一方绝对能战胜另一方,还会有“契约论”吗?武力征服或者战争难道就不是“政治的”方式了吗?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那么也就是说,讨论、妥协、相信别人也会这样,都属于政治的低级层次,当这些低级层次无效时,战争才会发生。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契约论是政治的低级层次,但又是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设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低级层次是谁都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对手(至少在一开始是这样)。

第三,如果社会契约论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之中,那么也就是说,社会契约论所依据的人性论也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之中。那是一种理想的人性,即把生命的价值置于一切追求之上。人只有变成一个理想的人,才会懂得珍惜生命。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因为历史上的中国人真的不把生命当一回事,我们也很赞美这种态度。当然它也同时说明霍布斯的学说是为未来设想的。

既然涉及未来,涉及理想的人性,那么对他的反驳也就合情合理。

这种反驳就体现在斯宾诺莎的学说中。

斯宾诺莎也是唯物论者,也讲人的自然本性,但他同时把“自然”理解为“神”。

“自然”指的是自然整体,它必然存在,一定完满,这都与“神”是一样的。

重要的是“自然”是有规律的,在“神”那里,这就是必然。

那么人的完满性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对“神”的必然性的认识上。

这也就等于说,人的完满性也就是人的理性的完满性;理性之所以是完满的,就在于它能形成有关必然性的观念,因为“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

这种必然性就是“自然整体的秩序与依存”,斯宾诺莎说,“在此秩序中人不过是一个微粒而已”。

这个大前提一定,人的一切努力、奋斗,包括通过契约产生国家,有了主权者,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人能做的,就是认识并服从自然(神)的规律(必然)。

但与此相应的还有另一个前提,即我们必须相信自然(神)的规律(必然)都是为了人的幸福。为什么要这样相信?对信神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言而喻或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自然(神)的规律(必然)是为了人的幸福,这一点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为“我们相信,我们循理智的规律和确实的指示而生活要好得多”。

斯宾诺莎认可霍布斯的观点,人人都生活在“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态度中;但只是就个人而言才成立。这是斯宾诺莎的一个积极重要的观念,这就是就个人而言,“要一个人永远对我们守信,那是很笨的”;就个人而言,如果实践诺言或契约对我有害,“我完全有权毁弃契约,采取行动,好像我一向不曾有此诺言”。

但人并不是个体存在,也不是通过契约服从于个体的人,或把自己的权力与力量就可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这与霍布斯有着根本不同);个体的人哪怕在王位上,也并不是不可抗拒的。

比个体的力量大的就是集体,作为社会或国家的集体。

斯宾诺莎在这里表达了一个他最为重要的观念:“契约能永远严格地遵守,就是说,若是每个个人把他的权力全部交付给国家,国家就有统御一切事物的天然之权;就是说,国家就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这样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民主政体的界说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这一个社会行使其全部的权能。”霍布斯的契约论讲国家的“非暴力”的起源,着眼于个人,个人通过契约交出自己的权利,然后就只有服从,相信国家会保护自己的利益;斯宾诺莎的契约论也讲的是个人交出自己的权力,但不是交给个人,而是交给一个民主政体,然后所谓的“敌人”,“就是离开国家而生活的人”。

霍布斯一直着眼于个人,斯宾诺莎一直着眼于个人的整体性存在,这与他对自然、对神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于是,在霍布斯那里,契约论纯粹是个人间的行为;在斯宾诺莎那里,契约论则与某种整体性的存在的规律(必然)有关。所以从根本上说,也就不再是个人间的行为,而是个人与某种整体性存在的社会、自然、神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服从,当然前提是对必然的认识;于是服从这一必然也就等于服从自己的理性。

霍布斯的意义是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政治,什么是非暴力、非自然的获得统治权的方式;斯宾诺莎的意义是告诉了我们问题的关键不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而在个人与社会、与国家间的关系,这一关系也是服从,但前提是这一政体必须是民主政体,是个人的理性对某种必然性的认识与服从。

本文原为我读研究生期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的试讲提纲(兼做毕业论文提纲)。

同类推荐
  • 错位的阴阳世界

    错位的阴阳世界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长篇小说。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阴谋与黑手》、《她第五次被法院传讯》、《未完成的追踪》、《梦断东欧》,中篇小说集《爱就爱个潇洒》,报告文学集《挑战密特朗》、《被审判的爱神》,长篇纪实文学《拓荒者的恋歌》、《共和国英雄传奇——叶挺》、《风雪多瑙河》、《错位的阴阳世界》、《缘之梦》,短篇小说集《第二次婚恋》,微型小说集《少女的悔恨》等。现为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致力于国内外文化交流工作。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林语堂

    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林语堂

    本书是作者对林语堂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现代性的审美视野下,对其作品做了全新的解释,并对其特点作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热门推荐
  • 无道盛世

    无道盛世

    穿越=美女+金钱+权利+地位?什么??没有继承被穿越者的记忆???老天你在玩我??穿越=废柴?
  • 英雄那个联盟

    英雄那个联盟

    喜欢最初的英雄联盟,以此向那美好的时光致敬。(平行世界,请勿与现实挂钩)
  •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本书指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此可见,家庭的和谐与否,在建设和谐社会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亲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条件,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父母、亲属、家庭的自然感情。亲情关系是人世间最原始最天真的感情。是最纯真无私的感情。亲情的体现为“爱”和“孝”。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呵护是为“爱”。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爱戴是为“孝”。
  • 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在炼金术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年图说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自然学科,在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进步。《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为主线,将历届化学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生活情感、科学研究过程与贡献等多方面内容有机地融合和真实地再现。本书文字内容丰富、理论及实验阐述详尽。图文相得益彰,并附有化学及相关知识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
  • 一吻定情:总裁索爱99次

    一吻定情:总裁索爱99次

    错误的相亲,让他们两个渐渐沦陷情网。某女“看什么看,再看爆你菊花你信吗?”他眼角上挑,“你做了变性么?不然怎么爆?”某女“……”惊心动魄的一场感情,却因为一个误会,她决然的离开,他疯狂的寻找。五年之后,她以天才音乐家的名誉,回国,身后还有一个小奶娃,他墨眸氤氲黑色的雾调,危险的眯起:“舍得回来了?”一把把她“壁咚的”按到墙角边,正准备吻下去的时候,裤脚被萌哒哒的小奶娃握住……
  • 隐匿都市的异能者

    隐匿都市的异能者

    淘淘淘!淘你喜欢!陈楚男意外淘到一个“沙匕”功能无限大,能控制周围所有物质,于是欢乐的签下了合约,本以为好运开始,没想到是厄运的开始,但什么是厄运?住着地下室,开着名车吗?抱着萝莉,被女神追吗?物质上是满足了,可是精神是无限累的好吗?这不是厄运是什么?
  • 觉醒的剑

    觉醒的剑

    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上围绕着一把剑的奇幻冒险。男主人公阿飞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与其队友结下了深刻的友谊。不料,一场错误的战争使得他与队友分崩离析,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 最强王牌

    最强王牌

    杨帆,空军学院的天之骄子,毗邻毕业时被开除学籍,在魔鬼教官的帮助下,从而踏上一条全新的征程。为国战,为民战,誓死不悔。兵锋所指,战魂无敌,群雄避让,从此成就最强王者之名。
  • 萌菲修仙传

    萌菲修仙传

    一代学渣张小菲穿越到了异世!这个世界好危险,有会飞的鱼,会游泳的鸟,会咬人的小猫咪!好吧!猫本来就会咬人,但老是咬她就不正常了。哼!既来之,则安之!总之!终于不用写作业了,哈哈哈……
  • 冷面杀手or逗比校花

    冷面杀手or逗比校花

    一个从国外来的转校生一来到学校就被选作校花,她会和校草们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冷面杀手or逗比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