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30

第30章 一九九二

纪事

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具理性的问题。从对自然的工具化态度到社会、政治、法律、新闻的工具化服务,就连生存以及人的情感活动也工具化为“有无用处”的急功近利。这就彻底摧毁了人的内在价值目的,“结果物(手段、工具、技术)的贫乏一方面是几亿人搞饭吃仍不得温饱;另一方面就是普遍的道德沦丧,因为人们不再把道德的自我提升理解为一个事关身家性命的利己主义问题”。

利他主义教育与工具理性

不管怎么说,自从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说出“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来,“技”这个词就具有一种特定的含义,即“师夷长技”。再往后,“技”已不再限于船坚炮利,而是扩展为“技术”的概念,包括采西人器具垦荒开矿、筑路办厂等等;待到“采西学”、“开报馆”之类的事也作为夷之长技被引入后,“技”又具有了形式的意义,政体国号上所标榜的“议会”、“共和”均可视为一种形式上的师夷长技。

到张之洞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夷技之有用的这个“用”字恐怕已成当时先进人物的共识,这和康乾时期一味陶醉于自身的“十全武功”比较起来无疑已大大睁开了眼睛。

一个“技”,一个“用”,恐怕就是这百多年间我们走向世界的“主旋律”,争论只在何技可采、何事可用上。时至今日,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显然已成为最能体现师夷长技为我所用的领域,其次是科学技术,再次是经济领域、市场机制。“规律”

(价值规律、经济运用规律)这东西一旦也可视为一可用之“技”而为我所用,也就完成了一种从客体性(客观主义)哲学向主体性(主观主义)哲学的转化。所谓主体性哲学,就是由于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所以才在反思中视思维为存在,这也就意味着把握住了统一;而思维永远是我(大写的我、人类的我)的思维,所以也就永远为我所用,这叫逻辑学与目的论的统一。这是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的“引言”中所概括的近代哲学精神。我们以前译“subjectivity”为主观性,现在译为主体性,可见这一转折无疑与在把一切(对象,包括规律)都转化为可用之技的同时确立起主体(人的思维或理性)的至上性有关。当然这里的“理性”按西方哲学的分法应该理解为知性或工具理性,它是一种在制造或运用中对工具的操作能力。

所以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主体性哲学或反思哲学本质上体现着对技术的迷信,自我意识的优越感也始终与科学方法的特权地位相联系。

技术系统当然是一中立系统,无论谁,只要手里有了技术就可以为我所用,现在把“规律”这样看似纯客观的概念也引入“技术”的范畴,一方面扩大了“中立”的领域,把原先划归在阶级名下,“姓社、姓资”名下的“专利”全部还原为一种使用工具;另一方面也就大大刺激了人更多去占有“物”和把一切“物”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工具的欲望。工具理性本质上处理的是“物”的关系,“物”的解放同时也就等于手段或工具的解放。这一话题此处暂且按下不表,还是回到利他主义教育上去。

技术之可用,恰恰在于有利;要问利谁?当然是全人类——至少在客观上如此,尽管原子弹问题对技术之利提出了疑问,但这是后话。如此看来,西方的利己主义态度本身就受着要图利非有技不可的制约;而技之可用的“用”,又势必有着对他人、对社会、对全人类的“利”的效用。

技——用——利,三者在“物”的层面上统一于人的欲望、操作和效益。

我们的学校里一直提倡的是集体主义教育或利他主义教育,但这种教育又往往是作为一种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而提出来的,它所抑制的恰恰是人的欲望、操作的能力和利他的效益,这就面临着一种两难处境:我用什么或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证明我是一个利他主义者?利他主义始终有个对手段(技术)的要求问题。善良意志可以是听从良知呼唤,也可以理解为道德的自我完善,总之与“利他”无关。

三年困难时期,听说大批人饿死时痛哭流涕的大人物们当不在少数,但如果找不到手段使这些人免于饿死,这种痛哭就只能理解为“善良意志”而不是“利他行为”。西方人有“善举即技术”之说,可见“技”之可“用”才与“利他”之“善”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学雷锋的年代里,我们这些中学生去扫马路、擦汽车、站柜台、挑大粪,无非是要将心中的“善”转化为一种“利他”之“技”(手段)。然而由于没有谁敢说或能说出“善举即技术”这句话,而且在“红专之辨”中,“红”又总是压倒一切,所以扫马路之类的事也就渐渐流为滑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红”的问题是个道德自律或道德自我完善问题,“专”的问题才关系到利他的手段。我们在强化利他主义教育时却把手段(专)的问题排除在外,想通过狠斗私字一闪念来达到“利他”之目的,当然只能走到早请示晚汇报的老路上去。这种状态一搞就是几十年不变,“文革”时更是登峰造极;结果“物”(手段、工具、技术)的贫乏是一方面几亿人搞饭吃仍不得温饱;另一方面就是普遍的道德沦丧——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或相信道德的自我提升才真正是一个涉及身家性命的“利己主义”问题了。西方人上教堂做礼拜纯粹为“己”,办实业赚大钱与“他”有关;“他”(顾客)是上帝是就后一层意思而言的。一个上帝涉及灵魂的安置,它纯粹是个人的事,也不在乎外在的形式或手段;另一个上帝(他人)才与工具理性的操作手段有关。两个上帝经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说,似乎可以调和起来,实际内在的紧张依然还在,这才有了一个“后现代状态”或在语言学转向中对近代启蒙精神(主体性哲学)的再度启蒙问题。

利他主义是个手段问题,但也得含有“义务”的含义,否则把他人(乙)当手段再去利他(丙),自己(甲)也就同时下降为他人(丙)的手段,如此下去,世俗世界中也就没有了“目的”,成了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物”的循环。康德拿出“道德绝对命令”来说明“人是目的”,黑格尔用“主奴关系”来论证奴隶才具有独立的意识,无非是要在西方近代以来的工具利他主义背景下注进精神的独立价值或精神的利己主义原则,并将这一原则置于“物”的“利他”原则之上。手段或技术的利他是一种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说都要求回报的利他。当我们把集体主义教育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提出时,却又把“集体”(他人)与“个人”之间从权利和义务上区分开来,于是也就为“他人”假“集体”之名而挥霍特权(特殊权利)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准备。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与人的“物”的关系正在强化,科学技术也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财富的积累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事实无疑使利他主义问题真正找到了一种现实化的手段;值此之际,权利、人格、尊严,精神的独立价值,灵魂的自我安置等等这些决不可手段化(不可技术化、不可工具化),也就是不可为我所“用”、更谈不上“利他”的问题,是否作为一种世纪末的关切,更应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呢?我们这些被一再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是否应该把“灵魂”问题与“工程”问题区分开来,也把利己(自救)与利他区分开来,然后再寻找自己的位置呢?与此相关,也就有了一个为人师表意义上的“师”(人格:人之格局)和传授技术(学识:人之才具)的“师”的区别,但这应该属于另一个题目了。

原载《上海教育报》1992年12月1日

同类推荐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是鲁迅的随笔选。所选作品,不包括《野草》和《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也不包括鲁迅上世纪30年代写下的大量文艺论战名篇,内容上以社会、思想、文化、生活见闻方面的随笔为主,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向于“准风月谈”的那一类文字。这些作品基本上按照发表时间的顺序排列。其中1918-1919的“新青年”时期、1924-1925的“语丝”时期、1933-1934的“申报·自由谈”时期可以说是鲁迅随笔创作的三个高峰期。
  •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当艺术表现成为一种生命内在需要的时候,精神便与纵情无羁的行动混合,使艺术传达成为义无返顾的冒险。王易罡的作品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命体验和袒露个人意志的深刻印迹。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理性与意趣的融合,温暖和沧桑的调色。经过旧时明月,看透当世风景。江南才子偃月公子倾情新作,写尽宋诗的美感和苍凉。宋诗之美在气骨,言在意外,理在趣中。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是一个朝代的繁华和落寞。当时的风景,灿烂了诗人的眼眸,也灿烂了一个时代。回到千年前的宋朝,陪你倾听彼时的清幽雅韵。在过往的文字中,在春花秋月的诗意之旅里,一起触摸乱世中守望的幸福温度。此去经年,心动依然。品清淡的诗,做安然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永逝的青春

    永逝的青春

    一个美丽单纯善良的农村女孩怀揣梦想来到都市,却在灯红酒绿中迷离......作者以身边真实故事为引,描写梦想与现实的妥协或不屈!有高处不胜寒的落寞;有小老百姓的知足常乐;有浪子回头的励志,有破罐子破摔,自轻自贱,一味沉沦;有落井下石的阴险,有以德报怨的高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如身临其境!因本人工作繁忙,该作不能正常连载下去,但是不代表会tj,只要时间允许,我便会更新!计划三年完结本作,大家谅解哦~喜欢本作品请添加《永逝的青春》交流群:84512753。
  • 冰融化了

    冰融化了

    她堂堂慕容集团的掌上明珠,为了体验校园生活扮丑进入铭尚高中遇见了他,一个冷若冰霜,不相信有纯真的爱情。。。。。。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PS:这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请大家多多关注,多多支持!!!
  • 穿越市井福女

    穿越市井福女

    阿福穿越了,穿到一市井小民家,成了老朱家大房的次女。便宜爹老实憨厚,便宜娘貌美温柔。哥哥结实健壮,姐姐娇柔可人,还有可人疼的弟弟妹妹……
  • 历史典籍(下)

    历史典籍(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妖神纪

    妖神纪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这是一个妖乱天下的年代!由血炼身,化身上古凶兽,造就妖神纪元!
  •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穿越,忒流行的词了,有朝一日我也很不小心的穿越了。既然我是孤儿顺便在古代开间孤儿院也不错的说。可为虾米我穿越迎来的是腥风血雨捏?人生道路历尽波折却不料置身宫廷,将要来的却又是另一场勾心斗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原来古代也并不如书中所写的美好。且看妖妃如何媚行六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诗人玉屑

    诗人玉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梦中樱花

    TFboys之梦中樱花

    三个身份不凡的女孩遇见了三个明星大男孩。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原载《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第2期。该小说是山东作家李玉文继《蝉蜕》之后的又一部关注人类生存现状的长篇新作。小说讲述了为躲避侵华日军战乱的人们在蛮荒的河父海母之地的时代变迁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