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12

第12章 一九八三(2)

因此,当马克思说“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特别是反对笛卡尔、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的公开而鲜明的斗争”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这句话,因为,在一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卢梭和法国唯物主义站在一起,都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但在另一个意义上又不能这样说,因为卢梭和法国唯物主义的立场并不一致。如果说法国唯物主义是“用哲学来对抗形而上学”的话,卢梭所反对的恰恰也包括法国唯物主义的“哲学”在内。无论是唯理论者心目中作为世界本原的实体,还是唯物论者所要说明的“物质在运动”,卢梭一律斥之为“毫无意义的废话”。他说:“普遍的和抽象的观念是人们产生大错误的根源,形而上学的呓语从来没有使人发现过一个真理,它使哲学充满了许多谬论。”这并不仅仅是针对着17世纪的形而上学而言的,它针对的是整个哲学,即被视为理智的化身的哲学。

他否定理智化的哲学,并不是说他没有自己的哲学。卢梭把自己对于世界和人生的“信仰自白”集中在《爱弥儿》第四卷,即“一个萨瓦省的牧师述”之中。这篇自白表明卢梭的哲学本质上是笛卡尔主义的。首先,他从怀疑开始,认为自己“抱着笛卡尔认为为了追求真理所必须抱有的那种怀疑”;其次,他是从首先不怀疑自己的真实性作为基础来说明客体的真实性的。人首先感觉到的是自我;自我的感觉虽然是在内部发生,但原因却在自我之外,因此才有了物质这个概念。这是典型的笛卡尔式的二元论。和笛卡尔不同的,是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而卢梭则说“我感觉故我存在”。既然感觉就是情感,因此,自我不是因其能思而是因其有情而确认其存在的。卢梭从情感出发讨论人的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并让上帝来充当最后的裁决者,又使他带上了浓重的斯宾诺莎哲学的色彩——尽管他们两人的上帝并不尽相同。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人的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他所谓的“对神的理智的爱”,就是情感与理智达到最终统一后的“至善”。

斯宾诺莎所要否定的不是发自人的心灵本身的情感而是来自感官的“情欲”(Passion)。从这一点上看,卢梭和斯宾诺莎也是相似的,他们都把来自外部感官的感觉认为是产生情欲的根由。卢梭说,人的天性中有两个本原,“其中一个本原促使人去研究永恒的真理,去爱正义和美德,进入智者怡然沉思的知识的领域;而另一个本原则使人故步自封,受自己的感官的奴役,受欲念的奴役”。前者作为使人合群的天然纽结和固有情感就是良心,后者则竭力使人过一种理智的即斤斤计较的生活。他说:“如果没有新的光明照亮我的心,如果真理虽使我能够确定我的主张,但不能保证我的行为,不能使我表里如一,那么,我便会由于受到倾向公共利益的自然情感和只顾自己利益的理智的不断冲击,终生在这二者取一的绵亘的道路上徘徊。”什么是“新的光明”呢?就是上帝。卢梭正因为把个人的情感与上帝连在一起,所以才得以使“良心”具有了普遍性。有神论是他的哲学本身的一个内在需要,这一需要对于他的政治哲学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

综上所述,可见卢梭哲学的基调恰恰不是经验论或18世纪唯物论的,而是唯理论或自然神论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士有他自己划分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标准。他说:“经验主义者是喜爱各种各样原始事实的人,理性主义者是信仰抽象的和永久的原则的人”,“理性主义总以为自己比经验主义更有宗教信仰。关于这个说法,说起来话很多,所以我只提一下。当理性主义者是个所谓重感情的人,而经验主义者是一个以不动感情而感到自豪的人的时候,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所以他称理性主义者是“柔性的”(tender)人,经验主义者是“刚性的”(tough)人。这种看法有一些道理,因为理性主义者所看到的并不是经验主义者的感性的、具体的对象,而是本身就具有普遍性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是普遍性的,因此也就不会是感官的对象而只能是心灵的对象。黑格尔在分析耶可比(Jacobi)的所谓直观的信仰的知识时说,当耶可比认为上帝在直接知识或直观中启示给他时,他所说的就不是感性的东西而是本身具有普遍性内容的东西;他那个“自我”、“人格”也就不是经验的自我或特殊的人格,而是“纯人格”,“像这样的纯直观与纯思想只是完全同一的东西”。耶可比的“纯人格”和卢梭的“纯良心”是一回事,他们看起来是从个体的经验或感觉出发的,而实际上坚持的却始终是普遍性的东西。卢梭信仰良心,就是说他信仰抽象的和永久的原则。从原则出发,结论也必然是原则的;抽象的高于一切的“共同体”或始终能反映人民公意的国家(社会)主权,就只能是对于一个能体现最普遍原则的“神人”的幻想,这种幻想,正如马克思所说,是只能在形而上学的国家权力那里找到安身之处。

仅仅揭示出卢梭国家理想主义的一般的哲学基础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结合着这个基础去讨论几个具体的社会政治学说的范畴,只有这样,才能使他的政治理想具体化,才能使他和“霍尔巴赫们”的分歧具体化。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最激动人心的口号就是自由和平等。启蒙思想家们真诚地相信即将到来的新世界应该是一个自由平等的新世界;但实际上他们对自由平等的理解并不一样。卢梭由于是站在“纯人格”即纯思想的立场上来看待自由平等的,因此,他着眼于普遍性的东西,即普遍的自由和平等。所谓普遍的自由,指的是“受总的意志约束的公民自由”,这种自由的前提如上所述,就是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一个契约把自己的“天然自由”献出去;只有当每个人都被剥夺干净后,才能实现普遍的平等。对于社会公民来说,平等是自由的先决条件,平等在卢梭心目中远比自由重要得多。普遍平等的核心意义是消灭自然在人们的体力和才能上所造成的不平等,即首先是财产上的不平等。卢梭说:“只有当人人都有点财产,而没有一个人财产过多时,社会状态才对人们有益。”所以,卢梭主要是从财产角度看待平等的;他把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认为是“整个社会学说的基础”。

毫无疑义,如何看待财产问题是卢梭和“霍尔巴赫们”的一个重要的分歧点。

在卢梭看来,财产上的不均等是万恶之源;法律保护的是不均等,只有人性才要求均等,只有道德才维护均等。

同类推荐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是肖大庆捧给读者的又一部文学美文集。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文集共三部分,分散文卷、小说卷、书评卷。文章短小精悍,惜墨如金。尤其是小小说,捧给读者的更是一道脍炙人口的精神快餐。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关注下层民众尤其是小人物的生存境遇,木瓜、钟老师、若伦、轿夫、的哥、导游阿兵、上访的陈能……众人各有特色的形象各有不同的命运,在细致的描述中,他们的艰涩与挣扎力透纸背。在写作手法上,善于“甩包袱”,画龙点睛的几笔就激活了小说中的人物,给他们注入灵魂。精巧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读起来让人犹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 盛笃周诗词选

    盛笃周诗词选

    本书为作者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业余诗词创作的选集。作品内容主要涉及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吟咏,对人生体验的盛怀,诗友、同事、故人之间的赠答,对国家盛世气象欣喜歌颂。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同时通俗易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较好的融合。全书古体诗约200首。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冰女孩

    Tfboys之冰女孩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为了自己的梦想,才会站在这个舞台上。她不想当明星,她只想完成自己的梦想。她没有好听的嗓音,也没有灵活的身体,更没有好看的容貌。但她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朝着这个舞台前进。她是一个不喜热闹又怕孤独的女孩,她的内心有几人能知道?直到她遇见了他们,像雪碧那样霸气侧漏的王俊凯,像牛奶那样纯洁无瑕的王源,像奶茶那样温柔细腻的易烊千玺。他们能否把她冰冷的心房变得温暖?他们之中又有谁能守护她的玻璃心?
  • 好巧哦,我也喜欢你

    好巧哦,我也喜欢你

    傅裴深外表是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谪仙形象,等到陆瑾瑜真正认识他之后才发现,这分明就是一只闷骚到不行的萌物
  • 地持义记

    地持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老兵传

    都市老兵传

    穿越,异能,这本书里都没有,美女,有好几个,剩下的就是一个征战8年的老兵回家后的点点滴滴。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麻烦告诉我一声,一定来膜拜大神。
  • 被诅咒的少年

    被诅咒的少年

    一张诡异的地图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少年的脑海里,随之而来的是腥风血雨的灾难,还是前世不可磨灭的因缘?所以突如其来的一切冲昏了少年的头脑,为了一探究竟,少年卷入了难以脱身的漩涡之中。
  • 步步惊华:盗妃倾天下

    步步惊华:盗妃倾天下

    ??此文已出版,出版名为《彼岸花开为君倾》她是盗墓界的精英,一朝穿越竟在阴森恐怖的古墓,九死一生醒来竟被当做候爷的小妾,她可不是柔弱女!任你搓扁捏圆!,我的穿越我做主,我照样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逍遥自在!<br/>那个候爷,你不是我的菜,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你就算把小三拍成黄瓜我也懒得看你一眼!<br/>那个惊采绝艳的王爷,想要娶我?做梦吧!我要前世今生两笔账和你一起算!<br/>??
  • 方秋流年

    方秋流年

    刚来到世界那天刚好春暖花香你顺从我旁把我带到时光的家乡走过烟云风尘流年你走的好远已经不能跟随你的脚步…………
  • 朕钟意卿,知否

    朕钟意卿,知否

    苏昀九岁进宫,十四岁登基,其中虽然坎坎坷坷,却也总算是坐到了那个第一人的位置。终于是厌倦了勾心斗角,只想携一人共享一世繁华。他是她年少美好的遇见,殊不知,纠缠便是一生。她要当王,他推波助澜;她要全身而退,他亦成全。柳絮。飘雪。是流年的离殇。
  • 岂敢与君绝

    岂敢与君绝

    她对他说:“我对她承诺要陪伴你,我不知能不能做到,我努力!”他对她说:“我们同生共死,决不再经历生离死别,我努力!”一名卓有成就的军旅歌唱家,青梅竹马的妻子,心有灵犀的红颜知己,俗套的关系,不一样的故事,让你在笑声中感动,在泪水中心醉!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