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800000020

第20章 一九九六(3)

“邦”字原义为古代诸侯的封国(《书·尧典》:“协和万邦”),又指受封者(王)的国(《诗·大雅》:“周虽旧邦”);“国”字原义也指王的治地(《周礼·天官》:“以佐王治邦国”),又指诸侯封地(《战国策·齐》:“孟尝君就国于薛”;《汉书·地理志》:“又立诸侯王国”)。由此可见,两字字义几乎全等,所以其连用不会有任何歧义,不会引起任何混乱。事实上,前面引述的《周礼·天官》就已将“邦国”两字连用了。反观“家”字呢?本义即为家庭或家族,从无歧义,当然也指卿大夫的采邑,偶尔也与国字连用。但是,上古时代中国思想家对两者的分别,显然十分清楚,否则孟子不会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离娄上》),否则墨子不会说“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尚同》)。而且,上古时代的中国政治哲学也不赞成后来混淆“家”、“国”从而混淆“公”、“私”的做法,否则《礼记·礼运》不会把“天下为公”赞为“大道之行”,把“天下为家”斥为“大道既隐”。由此看来,后来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的多是“大道既隐”的状态。不过,即使在那个时代,也有人在谴责这种状况时甚至对“三王”也不留情:“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汉书·盖宽饶传》)。

遗憾的是,传统中国政治哲学中这种公私判然的划分终于被抛弃,“家天下”成为定制,成为常规,以至于骆宾王一声喝问——“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讨武氏檄》)竟成千古名句;“国家”两字的混用终于日益流行,成为惯例,以至于一人之亲属可以称为“国母”、“国舅”、“国戚”,甚至“国家”可以成为一人之代称(《晋书·陶侃传》说到成帝时云:“国家年小,不出胸怀”),“朕即国家”成了不容反驳的铁律!这种混淆公私两大领域的现象,固然有后儒宗法性的伦理和政治理论为之辩护,其中的流衍及其经济、社会和思想根源十分复杂,于此不可尽说。

但是十分显然的是,这两个字的混用,对于以下这类在帝制中国常见的混淆公私伦理的典型言论,实在可说是最集中的概括:“父之命,子不敢违;君之命,臣不敢违。父曰前,子不敢不前,父曰止,子不敢不止;臣之于君亦然。”(司马光:《迂书》)由此可见,要在国人心中树立现代意义的国家意识,确立令人服膺的“公共秩序”,我们即使不能改变“国家”一词的用法,也应该时时提醒自己这两个字的区分。

当然,“国”与“家”的关联,也是不能忽视的,但那毕竟是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而且两千年来已由于这两个字的连用而不可能被忽视了。如果说只顾家不顾国的现象一直存在且日渐蔓延,那恰恰是来自一种把“国”视为帝王之“家”因而“与我无关”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的根源正是对决策过程的缺乏参与——臣在君面前,正如子在父面前,是只能被动顺从的。就此而言,“家”、“国”二字的区分,既有助于消除与“子民”相对应的“父母官”观念,有助于培养与“主人翁”相对应的“公仆”观念,就更肯定有助于扭转“只顾家不顾国”的现象。进一步说,如果“父母”的地位是不可改变的,那么“公仆”的地位则可以改变。公仆之可以撤换,是公共事务之必须,是有利于“公共秩序”或国家安全,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公民福祉的。

还有一个常用的政治和哲学词汇即“统一”,它的意思也已约定俗成:在“集中”、“归总”等日常意义的基础上,在哲学上常有与“同一”或“一致”类似的意思,在政治上则有“部分合为整体”或“集中统治”的意思。如果在前面再加上一个“大”字,字面上就只能解释为意指合并的部分很多,或者集中的程度很高了。

问题在于,“大统一”一词,甚至“统一”一词在加以阐释时,常常被追溯到代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春秋公羊传》(如《辞海》和《辞源》之释“统一”),而其直接出处也是《公羊传》中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一语。那么,其中的“大一统”三字是什么意思呢?《辞海》(1977年修订稿)以四个字解释说:“统一全境”。《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则解释为“思想和法度的统一”,说是“汉王朝要保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必须思想统一”。于是,似乎“统一”这个流行词的释意,就完全符合“大一统”的原意,也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了。

然而,最近出版的一本堪称“继绝学”的公羊学专着《公羊学引论》(蒋庆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通过大量的原典引证和详尽考释揭示出,这一解释(包括《辞海》、《辞源》和《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的解释)与“大一统”的原意相去甚远,其所表达的政治理念与其所追溯的中国传统政治理念,则相去更远!

按《公羊学引论》引证,《辞海》释“大一统”时引以为据的徐彦疏,与《辞海》本身之解就相去甚远,至于其他公羊大家,从《春秋》经传本身直到何休、董仲舒的解释,所遭受的误解就更深了。这种误解简单说来是:现代人把大一统理解为“自上而下的君主专制统治”,“从中央到地方(以至四夷)建立庞大的集权体系”,“大一统的大被现代人理解为大小的大,即理解为一个形容词;一统则被理解为政治上的整齐划一,即统一”(见该书第350页,其实这种误解不是现代人才有,因为秦代以来影响中国实际政治者绝不只有儒家,还有法家;即就儒家而言,也早有作者在“自序”中所言“圣经贤传,屏而不省”,“大义既乖,微言是绝”的现象,就是说,误解非自现代始)。然而第一,“大字不是形容词大小之大,而是动词尊大之大”(引者按:“大”字作动词表示尊大,不唯见于《公羊传》,亦见于高亨和Duyvendak等对《老子》“大小多少”等语之考释,可作佐证),“大一统的大字并不含有地域宽广、民族众多、权力无边、帝国庞大的意思”(第352页)。

第二,“一是元,统是始,一统就是元始,元始就是万物(包括政治社会)的形上根基,或者说本体”,“一统的本义是指政治社会必须自下而上地归依于一个形上的本体,从而使这一政治社会获得一个超越的存在价值,而不是自上而下地以一个最高权力为中心来进行政治范围的集中统一”(第352页)。第三,“大一统是指必须自下而上地推崇政治社会以及万事万物的形上本体,而不是现代人所认为的自上而下地建立一个地域宽广、民族众多、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庞大帝国”(第353页)。

至于政治社会和万事万物的形上本体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尊崇它,《引论》论述也很详备。简言之,这个形上本体是“充满仁义而又超越的义理意志之天”,只有以之作为基础,“政治秩序才具有一个超越而神圣的形上本源,人们才会认为政治秩序具有正当性与权威性,因而才会心悦诚服地服从,也就是说,政治秩序才有合法性可言”(第354页)。公羊家之所以提出这一学说,是在春秋战国以后政治秩序的合法基础已成疑问,“法家企图纯任暴力来建立政治秩序”又迅速崩溃的历史背景下,深感若无合法基础,“统一了的政治秩序马上又会崩溃,政治社会又会重新陷入混乱,如暴秦所为”(第353页)。因此,公羊家大一统思想强调的是一统,一统是通过道德的力量(王化)来维系整个政治社会,感召周围的不同民族,最后达到大小远近若一的王道理想。由于一统的基础在道德,道德是人心所同,百王共奉,故一统的根基纯正深厚(参见《引论》第293页)。这种“大一统”思想对国家长治久安与和平统一无疑具有重大价值。《引论》的论证说明,政治儒学的这种“大一统”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这是极为深刻的。

一方面,我不能同意《引论》的一些论断——比如“汉以后中国沿用了两千年的一整套礼乐刑政的政治法律制度就是由公羊家这种大一统思想开出来的”一说,显然把帝制中国的政制理想化了。姑不论外戚内宦相继专权,党锢之祸连绵不绝,说明汉代政制并未“大一统”,两千年来的事实是,公羊家的理想常常遭到践踏,因为没有形成真正可行的实质制度去保障它的实现,而只有一套虚应故事的外在制度去掩饰对它的践踏;“大义既乖,微言是绝”,“圣经贤传,屏而不省”实由来已久,成为另一传统。又比如,与此相关,《引论》似乎忽略了一个要害问题,即作为政治秩序合法性根据,作为“超越而神圣的形上本源”之天,如何表达“天意”,人事是否符合“天意”的裁判权,由谁掌握。在这里似应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中国政治哲学与民主观念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得出制度建设的结论。

尽管如此,另一方面,我又十分钦佩《引论》提出了对政治秩序有根本意义的重大问题,并为现代人发掘出如此重要的传统政治智慧。相比之下,如今充斥屏幕和书刊的所谓“谋略”、“权术”之类,不过是玷污了智慧之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垃圾,不过是贻害了中国政治社会两千余年的毒品。当然,如果眼光放宽一些,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真正的智慧是人类共有的,例如我们可以在中世纪以来的许多西方政治哲学中,看到类似于上述“大一统”,即尊崇政治秩序合法性的形上本源的思想,关于自然法与实定法关系的理论即其一例。

语言哲学家们一再指出,语言的错误混乱会带来极大的弊害。事实上,以上两种误用和误解,给中国人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就不可小估,从而造成的危害也极其严重。就这里的论题而言,“家”“国”不分和“家天下”的观念形成后,家长制的存在往往被认可。而大至国家、小至企业,如果认可家长制,则会危害构成它的个体的利益,导致个体独立人格的萎缩甚至消亡。本来,只有对于并列并立的个体而言,才谈得上“公共秩序”——“公”即“众”,众人之间才有关系可言;“私”即“一”,在一己内部是谈不上关系的。后者因无关系而只是“单一”,前者具有关系才需要“协和”。在此,我们会从前面所述“大一统”的政治智慧,联想到更前面所述的“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那才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精华所在!

1996年1月于北京朝天斋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 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

    我们当然可以爱一个人爱到不要命,但是绝不能爱一个人爱到不要脸。五十七篇文章,来自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的亲人、同事、室友、同学、恋人等等,有爱恨情仇、柴米油盐、现实和梦想,充满人间烟火,是普通、平凡、真实的,同时又是独一无二、色彩斑斓的。我们谈论或者不屑他们,我们羡慕或者嘲笑他们,同时,我们都是他们。暖小团的文章,简单粗暴、一阵见血、犀利、颠覆、有趣、精准、透彻、真诚。书中的数篇文章在韩寒监制的「一个」APP获得无数点赞,《致未来丈夫的一封信》、《致前任男友的一封信》等文章发表时都曾经刷新「一个」app文章点赞数量,成为当时的历史点赞第一名。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万战神兵

    万战神兵

    来自亚特兰蒂斯小城伦拜的几个年轻人,来到兰洛克市的第三学院求学,然而造化弄人,无意中却打开了时空的秘密匣子……
  • 盛唐悲歌

    盛唐悲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当中,盛世大唐一直是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这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也是文学大家井喷的黄金时期。多少后来人都怀揣梦回大唐的憧憬,想去感受一下盛世大唐的绚丽多彩。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代历史上地位和影响力,唯一能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的一代英主。他不仅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繁荣,而且他与杨贵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至今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开元年间的繁荣,歌舞升平的盛世的景象让唐玄宗有些目眩神迷。耳边歌功颂德的声音也让唐玄宗彻底迷失了自己。改国号为天宝以后一些列昏庸的举措,更是直接导致了盛唐的由繁盛到衰落。盛世大唐从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达到顶峰,又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衰败萧条。
  • 此生挚爱EXO

    此生挚爱EXO

    一次猜拳,让两个少年捡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奇妙少女,她有着一种奇妙的超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地球上的能力渐渐削弱,身体慢慢适应了地球上的生活,又和十二个少年开始了一次次美好的邂逅,可是好景不长,没有了能力的她,只能离开他们,踏上寻找超能力的征途,迷茫的她最后能和他的本命在一起吗???
  • 召唤之道

    召唤之道

    召唤兽,在召唤师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是伙伴?是奴隶?还是……?不同的观念冲突,只有最强的那位,才是那个时代最强有力的证明!
  • 何谈喜欢两个字

    何谈喜欢两个字

    他叫苏庭,她叫夏澄。在他们的世界里似乎再也没有别人,不过世事难料。当一切都摊开在眼前,他们会作何选择?
  • 多情季节侯爱正开

    多情季节侯爱正开

    有一件事,沐小艾没对箫默然说,她喜欢他……有一件事,箫默然一直对沐小艾说,他喜欢她,无奈,她不信。他们之间隔着一些误会,爱的力量可以大让人忘记一切,却小到无法容纳一粒沙子。为了她,他成了神,为了她,他等着她回头。因为爱,所以爱。在这个季节,他们的爱正上演。全世界,还有谁比我们更绝配?那是他给的承诺。在奇幻的X大,他们的生活黑白不同,他们比谁都神秘。“默然,我是你的谁?”“天使。”我的专属天使。
  •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内容简介:人与人之间不乏真诚,但也绝不是童话国度,聪明的职场人士游走其间,要谨言慎行,躲开危险,排除干扰,避免陷入势力的纷争,达成自己的事业和抱负,每个办公室里,都有充满野心想往上爬的人,也有只想偷懒没有大志的小职员,刚进办公室时,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可过了几年,有野心的人不是升职就是跳槽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小职员永远都是小人物,就算时间再长,他们也只有处在最底层的份。
  • 缘之回旋曲

    缘之回旋曲

    爱情,如一颗成熟的苹果.搅动着天岩那情窦初开的心.命运,象最不可琢磨的少女的心.撕扯着两个相爱的人.若最初是不敢爱,最终则是恨不能再爱.你知道吗?我不想做救世主.我只想.永远的和你在一起...
  • 九州红包群

    九州红包群

    一天,刚刚考上大学的张宇准备洗澡去学校报名,却不小心把手机掉洗澡盆里……进了一个九州红包群,群里竟然全部都是神仙!“叮!恭喜抢到齐天大圣的红包!”“叮!恭喜抢到万兽山门主的红包!”咦?万兽山门主是什么东东?QQ群:594718805答案随便答,欢迎喜欢本书的宝宝们进群交流。
  • 喜你为疾权志龙

    喜你为疾权志龙

    志龙啊,还记得那次吗,你说,谁不可能陪谁一辈子。我不会轻易许下诺言,你会觉得我是惊鸿好个坏男孩吗?但是惊鸿,遇见了你,像是例外,我想尽力陪你走下去。其实爱何尝不是例外,那个TA出现之后,你的一切原则被打破,爱的不可自拔。只是我希望,我能拥有一份自私的爱,志龙,不用为你、你的工作躲躲闪闪。如果我选择离开,只是希望你,不要太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