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原则
传播是持续地、动态地运用符号的过程,它包括信息源、信息、渠道、接收者、反馈、噪音和环境。
传播是否畅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传播者的技巧、知识、态度和价值标准,信息内容、结构和语言代码,渠道的选择以及环境等。
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同时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个互动过程。
有效倾听者:
积极参与信息的编码和解码。
理解各种传播要素和变量的影响。
明白如何控制有效传播的变量。
全身心地参与到传播的互动中。
“要掌握传播和倾听的本质,我们就必须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该过程中我们同时扮演传者和受者——该过程中我们的讲话和倾听同步进行。
我们既编码和发送信息,同时亦对接受的其他信息进行解码。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并非先是传者,再做受者,而是持续地同时扮演以上两种角色——既影响他人,又受他人影响。”
在传播过程中,听者与说者相互影响。倾听是人类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将倾听行为置于传播过程中进行研究实为上选之策。传播学领域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人类传播是一个诸多要素之间持续的、动态的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信息互相影响、互为参照。
本章将通过对使个体相互联系的倾听这一复杂行为的构成要素和变量的介绍来概述人类的传播过程。在这一传播情景下,倾听可视为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将倾听置于传播情景下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倾听者在整个交流互动过程中是如何像传播者一样发挥作用的。
传播的构成要素
传播是一个持续的人类互动过程,这一复杂的现象由多种要素构成:
传者、信息、渠道、受者、反馈、环境和噪音。
第一个要素是传播者,即说话的人,是信息产生的源头。这个过程开始于一个最初的刺激物(比如说一个事件、物体、人物或想法),传播者对其进行编码,分门别类或选择各种符号把它们转化为可以传播的信息,并利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
接着,编码过的信息通过传播渠道进行传输。在面对面的传播过程中,人类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是主要的传播渠道。
现代人在大多数的传播活动中主要运用听觉和视觉,现代社会中,我们还广泛应用电话、电视、网络等电子渠道。
然后,通过传播渠道传输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为接收者所接收、解码,他们对其进行过滤或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代码,同时赋予其意义。反过来,作为一个接收者,他对自身所接收到的信息以某种反馈的形式重新发送至传者,这样,反馈就赋予了传播过程持续和动态的特点。接下来,传者对来自受众的反馈进行解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对传播过程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是最为理想的传播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还受到其他两个重要因素的制约。环境,即传播活动所发生的场所就是其中一个因素。作为传播者,我们是在一个具体的物理环境中进行传播,因此,环境的温度、通风情况、光线强弱以及房屋大小都影响传播的效果。
我们同时受到另一个因素的制约——噪音。噪音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内部的干扰来自传播者自身。比如,传播者心情不愉快,心事重重(担忧、疲劳、饥饿、疾病、与上级关系有麻烦),或是对信息表达中运用某个词语或想法有情感上的障碍。干扰也可能是外部的,诸如房屋中的巨大声响、他人的谈话、同时发送的其他信息、渠道的不畅通或是信息缺乏连贯性等,这些干扰都可能导致信息丢失。
下面这张简单的模式图可以勾勒出传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图2.1)。
传播活动是否有效,系统中的变量,即提高或削弱传播效果的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列举的变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传播过程:
影响传受双方的一个关键变量是传播技巧,即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运用的技能。传播与接收信息的技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从小逐渐习得的,它们包括分析技能以及适应不同传播者和传播环境的技能;编码技能——由口头语言能力、信息结构技巧以及声音变化和肢体语言等非语言技巧组成;解码技巧——包括个体的注意广度、倾听意愿、词汇水平和付出的倾听努力等,它是本书的重点。
传播知识传播技巧和传播者的知识,即掌握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组合起来共同影响整个传播过程。传播者,包括传受双方,应当了解谈话的主题,共同分享由语言和非语言代码所传递的信息。传播者必须了解信息结构和环境控制的方法(如如何控制温度、减少噪音等),以便更准确地进行传播。适当了解如何选择传播渠道,比如怎样选择最合适的媒介传递信息或反馈,也是有帮助的。对传播知识了解得越广泛,对传递的信息知道得越清楚,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传播态度
同样,传播态度,即积极或消极反应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传播过程,传受双方必须共享这种态度。打个比方,演讲者可能不喜欢他面对的对象,或听者可能太过于支持某位政治候选人而忽略了其政治宣言中明显的瑕疵。
首先,积极和消极的态度影响传播者对信息的看法。举个例子,假如要求一位经理向员工介绍其自身都不怎么相信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新的工作流程,那么,这种怀疑的态度将会贯穿始终。
其次,态度也影响传播者这一角色。传播学领域的许多研究表明,很多人都患上了传播恐惧症,担心与他人进行交流,如有过怯场经历的演讲者可能怀疑自己的传播能力。而且,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很自然地影响倾听者的自我认识。很多人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倾听,结果呢,他们就真的不能有效倾听。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来源于我们总是接收到否定自我的信息,比如“别说话,听着”,“你总是不听我的”,“你到底有没有在听”等等。总之,我们很少听到对于我们倾听行为的积极的、正面的评价。
此外,积极和消极态度的影响也辐射到传播过程的其他要素。比如,我们不喜欢某个教室,也就很难专心听讲;或者我们对某些传播渠道持否定态度,比如,有些人无法对着电话录音机讲话,他们会及时挂断电话,以免受到“听到声音,请留下口信”的折磨。
传播与参照标准
传播者,包括演讲者与倾听者,他们的态度、知识和技巧形成了个人的参照标准,即看待问题的角度。这种参照标准由个人背景、生活阅历、社会文化环境和其他一切令某人成为独特个体的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一个认知过滤器,我们通过它来接收刺激物,发送信息,并与周围的世界保持联系。简言之,构成个体的这一切都会成为我们通过编码与解码进行传播的一部分。
认知过滤器能有效地甄选我们所接收到的刺激物。任何时候,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心情沮丧或身体不舒服的人毫无疑问要比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的人更消极地认知信息。同样,个体的感官敏锐度也会影响到认知。一个有某种感官缺陷(如看不见)的人必须更多地依赖其他感官才能认知世界。另外,一个人对事物的渴望程度也能影响他的感知。研究知觉的学者一再强调这一谚语:“我们能看到或听到的是我们想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如果我们希望某一个信息带有某种特殊的观点,我们就往往能够感知到果真如此。因此,每个人的认知过滤器将会指引他得到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认知。麦克罗斯基这样描述认知对传播的影响:“人们往往能感知到他们想要感知的或是期望感知的东西,不管它是否与其他人认为的现实一致。”
日本的经典影片《罗生门》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道理。该电影改编自16世纪日本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个强盗杀害了旅途中的一位贵族,并强奸了他的妻子。电影采用倒叙的表现手法,每个人物对事件的描述都极力美化自己,每一种诠释都符合个人的参照标准。强盗和贵族运用英雄的词汇描绘了那场殊死搏斗,而妻子则把那场搏斗说成是两个装模作样的胆小鬼在争吵,丈夫只不过是意外被杀。同样的,她把自己描述成一个保护丈夫的忠贞妻子,可贵族则把她说成是一个轻浮女子,自私自利。也就是说,每个人物对事件真相都有自己的看法。
正如影片中的这些人物一样,听者也是通过传播不断地进行诠释。这些基于各自参照标准的认知诠释已经成为传播信息和理解信息时最主要的难题。
信息内容与结构
正如与传受双方相关的主要因素影响着传播效果一样,信息本身的变量也制约着传播活动。
信息是由内容组成的,内容即传播者希望表达的想法和观点。这些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代码所表达出来的想法,可能与接收者的态度和知识相符合或相违背。因此,对传者来说,通过调整和改变使信息更好地满足听者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