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常言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身为父母,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如果父母努力表现出好的方面,就会给孩子起到好的示范;如果父母表现出的是不好的方面,那么就会对孩子造成错误的导向。一句话,父母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令人感动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可是如今,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越来越带有功利性,他们不再爱孩子的本身,而是爱孩子的学习成绩,爱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爱,慢慢变味了!
如果问任何一对父母:“你们爱孩子吗?”相信得到的回答都是:“当然啊!这还用问,自己的孩子能不爱吗!”这个回答是那么不假思索,是那么干净利落,但如果你再追问:“你们爱孩子什么呢?”不少父母就可能露出“狐狸尾巴”了。
有的父母可能会满脸得意地说:“因为我的儿子很听话啊,我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叫他别做什么,他就不做什么,从来不让我操心。”
有的父母可能不无得意地说:“我的女儿可聪明了,虽然只有5岁,但是琴棋书画样样通!”
还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女儿眼睛圆圆的,大大的,光看她那张脸,你就不由自主地会爱上她。”……
父母能找出无数个爱孩子的理由,却抓不到爱孩子的核心理由——因为那是自己的孩子,爱他需要理由吗?如果父母这样回答,那么他的答案才是最富有智慧的。
爱孩子不需要理由,因为那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爱孩子是因为孩子听话,试问:“如果孩子不听话了,父母还爱孩子吗?”如果父母爱孩子是因为孩子聪明伶俐,试问:“如果孩子不会琴棋书画,不认识字,不会背诗,父母还爱孩子吗?”如果父母爱孩子是因为孩子长得可爱,试问:“如果孩子长得不可爱,父母还爱孩子吗?”
当然,父母依然会爱孩子,因为爱孩子是父母的一种天性,是无条件的。但是如果父母在乎孩子听不听话,在乎孩子聪不聪明,在乎孩子可不可爱,问题就出现了,于是生活中我们经常听父母抱怨、唠叨:“宝宝,你要乖、要听话,不然妈妈不爱你了。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宝宝,你要认真认字、背诗,你要是不认真,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当父母说出这些话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居然把最真实的爱藏了起来,同时传达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我要乖,妈妈才爱我;我要好好学习,妈妈才喜欢我。于是孩子认为“乖”“好好学习”成了父母爱自己的一个条件,这难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吗?这种情况绝非子虚乌有,看看下面这种现象我们就全明白了。
孩子考得好,爸爸妈妈特意买礼品、做好吃的,来犒劳孩子;孩子考得差,回家被父母打骂一顿,还要遭受洗碗、扫地等惩罚。孩子感到很无语、很失落、很疑惑,不由得暗自发问:爸爸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爱我的考试分数?
如今,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家长过分地重视孩子的分数,一切以孩子的分数为出发点,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虽然家长在乎孩子的分数不代表他们不爱孩子,可是给孩子造成的错觉就是“父母不爱自己”。这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屡次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批评,最后放弃了努力,抱着“反正父母不爱我”的心态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生活中,父母经常在批评或打骂孩子之后说这样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啊!”就是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是一片真心,从来没有变过。可是父母却不知道,孩子很难理解他们的好。那么,父母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真爱,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没有任何理由,不讲任何条件呢?
考虑孩子的感受,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父母为了孩子好,给孩子报特长班、兴趣班,可是孩子不愿意上,父母很生气,批评孩子,没用;打骂孩子,依然没用;最后孩子烦了,说几句顶撞的话,甩门而去。气得妈妈大哭道:“真是太伤我心了,我这么爱他,他却这样气我!”这种抱怨和沮丧的声音相信在生活中我们都听见过。
“父母是为孩子好吗?”对于这个问题,父母的回答是肯定的,可是有些孩子却不这么认为,因为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到很有压力,有时候甚至感到痛苦,孩子难以承受父母的爱。所以他才接受不了父母的“爱”。
所以,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就必须考虑孩子的感受,给孩子需要的爱。如果孩子不愿意上特长班、兴趣班,就不要逼孩子去上,而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氛围,这样孩子才会快乐,才会感谢父母,才会明白父母是真的爱他。
可以反对孩子的表现,但不能否定孩子本身
当孩子不小心闯祸时,父母会不高兴,会责备孩子,可是责备的时候往往不注意措辞,动不动就说:“你这个讨厌的孩子,你又把杯子打碎了,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真是笨蛋,气死我了!”
孩子打碎了杯子,需要父母的教导,可是父母教导的内容却是:孩子你很讨厌,你很笨,我很生气。试问,孩子听到这样的教导,会认真接受吗?要是你,你也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因为这种教导否定了你的人格,忽视了你的感受,是不尊重你的表现。
同样,孩子也能感受到这种伤害。这时候,孩子就会怀疑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一旦他认定父母不是真的爱自己,就可能表现得更糟糕。正确的做法其实只有一句话:“下次小心点儿哦,要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间,这样,才不会打碎。”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定然不会生气,而是会牢记教训。因为父母淡化了他的错误,指出了他下次应该怎样做,而且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以此为鉴,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要做的是指出孩子的错,告诉孩子怎样避免犯错,而不是否定孩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