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洞庭水乡有位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经常有别人为他批改,蝇头小楷,字迹劲秀。问学生,学生说是姐姐批改的。时日一久,先生对这个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于是,写了一张字条夹到这个学生的作业簿里,字条上书写一联:
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
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在字条背面写了回联:
稻粱菽杂种什么先生?
先生看到回联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加了一联作解释,云: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姑娘见先生态度诚挚恳切,也回了一联作自我表白: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埃尘。
先生见回联语气与前不同,便乘机表明心迹:
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
聪慧的姑娘对这位一往情深、文采风流的先生也产生了爱恋之情,因而作对句回复,云:
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先生知道,这是姑娘暗示他请月老作合,于是高高兴兴地请媒人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