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
历史上,缘于传统农业的发达,湖州在宋代民谚中得此美誉,被冠以“鱼米之乡”、“天下粮仓”的称号。
进入新时代,在经济大转型的今天,这里的农业同样在主动求变中获得新生。
无论是农业整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是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全市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从特种水产、设施蔬菜抢占全国市场,到优质水果、茶叶烙上“湖州标志”,再到精品大米种植的悄然兴起,湖州———新的现代意义上的“天下粮仓”正在构建之中? ?
新理念决定现代农业出路
今天的农业,远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现代农业指的是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事实上,湖州现代农业正在一次次的困惑与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路,又是在新的观念引导下调整与创新,这样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31年前,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号角在农村吹响,伴随生产力的解放,从此告别了饥饿。进入上世纪80年代,寻找富裕之门的部分农民开始洗脚上岸走进乡镇企业,尝试摆脱土地的束缚。
到了90年代,我市开始探索农村适度规模经营,诞生了第一批“种粮大户”,不久又喊出了“效益农业”的号子? ?
于是,长兴的“一尺红”茄子、德清的特种水产、安吉的高山蔬菜、吴兴的辣椒、南浔的葡萄等等,每亩收益都能达到6000元以上,有些甚至超过万元大关,综合效益无疑比种植传统粮食要高。
长兴县雉城镇彭城村农民叶文梅是位老农民,年近七旬的他从没有离开过门前的一亩三分田。说起放弃种粮的故事,他说:“大概在十二三年前,村里有人家开始改种茄子,田里种菜当时也蛮新鲜,结果收入要比种稻高多了,第二年开始我也搭了大棚种茄子,辛苦是辛苦了一点,有钞票赚就好。”
老农民确实说不出其中的道道。尽管期间也出现过昙花一现的产业,但随着“效益农业”的兴起与发展,“绿色种养”理念的深入人心,目前以蔬菜、水产、茶叶、水果为主的高效农业早已占据全市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2004年初,德清县率先提出了以“五化”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尤其是“农业企业化”的新理念让农民群众眼前一亮。
在这之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我市农业迈入了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之路。
“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核心是发展理念的创新。”市农业局副局长乔明军说,“农产品能不能赚钱、赚大钱,关键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实现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
南浔新雅食品有限公司利用新型加工技术,把淡水鱼加工成半成品、速冻产品,一头连着南浔万余养殖户,一头连着上海的“马大嫂”。“新雅”利用基地+工厂+公司的运营模式和直通上海的销售渠道,壮大自身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户。据介绍,为“新雅”提供鲜鱼的农户作为其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公斤能增收1元多。“一旦把农业做成产业,做好种养殖这个源头环节是必须的,而加工、包装环节同样不可忽视,这一点和发展工业的理念一致。”该公司主要负责人都勤学说。
新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一排排银白色的温室大棚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闪光,一畦畦嫩绿的蔬菜郁郁葱葱,茄子、黄瓜、食用菌? ?这些本应是夏季才有的蔬菜却成为温室大棚内的时鲜产品,农民们正忙碌地采摘着已经成熟的蔬菜,小心翼翼地装箱、打包,忙着装车外运。
这是日前记者在浙江绿叶生态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基地里一公斤白菜的价格卖得比肉还贵,就是因为绿色、时鲜。”公司总经理潘建芳说,“我们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市场上需要的瓜果蔬菜,主要供应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这些蔬菜从选种到出产全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物,农药是绝对禁止的。”
潘建芳谈到公司的成功时感慨了一句:“高投入才能有高回报,因为现代农业同样离不开技术创新。”
没有科技支撑的农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市场上人无我有的农产品靠的是科技,培育质优味美的农产品靠的是科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耕作水平同样靠的是科技。
吴兴区织里镇大潘兜水稻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培康,靠机械化种田致富出了名。去年,他承包的1020亩水田,全程机械化操作,平均亩产达到580公斤。据他介绍,水稻机械化插植对比抛秧,平均亩增产30公斤,同时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成本低,每亩田仅用0畅6升汽油,而且种植的水稻抗病性更强。“科技是支起现代农业的‘跳板’,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集成推广能力和农民应用能力,提高科技到位成果转化率,这其中政府加大投入必不可少。”吴兴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负责人薛新福说。
以粮油为主的传统农产品,同样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加大投入来实现优化升级。目前在我市,不仅各地农民在积极探索,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加大支持。据市农业局农作站副站长冯忠平介绍,今年全市重点推进的10个连片万亩以上粮食功能区和50个粮油高产示范方创建,重点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地力水平、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措施,把功能区建设为旱涝保产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
事实上,自从2004年以来,我市粮食生产连续6年实现了增产,优化升级的成果正在体现。
新农民是现代农业主力军
农业在转型,农民也要转型。
像德清的王根连、长兴的黄际来、安吉周智敏等等,正是有了这一批“职业农民”活跃在田野上,才有了“清溪”、“显圣”、“金牛”等一个个农业品牌。
传统农业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辛勤劳作,如今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仅靠辛勤劳作是远远不够的。
“发展现代农业,目前的捷径是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来带动,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身上,散户种植模式很难有所作为。”市农业局产业处处长李如江说。
“别人养四大家鱼的时候我开始养加州鲈鱼、白鱼等特种水产,现在很多人开始养白鱼了,我琢磨着将野生鳡鱼引来人工饲养。”有10多年养殖经验的吴兴区东林镇养殖大户沈土山,从原本盲目地跟着市场走,到如今主动应对市场。他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认为,懂技术、会经营是新型水产养殖户的必修课。目前,他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鳡鱼养殖的“土”方法,10公斤以上的鳡鱼每公斤市场价能卖到30元,并且还带动了当地60多户村民一起养殖。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足够空间的基础上。目前,我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占农村承包土地的39畅6%,与此对应的是各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2家,联结基地60多万亩、带动农户18畅2万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36家,带动农户76畅1万户次,联接种植业基地328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8畅1 万亩;农业专业种养大户达到1畅35万户。
“通过土地流转,合法流向职业农民管理,更容易发展现代农业。”李如江说。去年,我市已经制定出台了枟关于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若干意见枠,各级政府也正在花大力气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
再建“天下粮仓”,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
(枟大米做成礼品卖枠、枟再建“天下粮仓”枠分别载2010年3月31日、4月11日枟湖州日报枠,为“大米做成礼品卖”系列报道的一部分,该系列获2010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