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6900000034

第34章 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但每个人都一样(1)

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而且,也不会有两个生活经历以及对经历的感受完全一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千差万别的人却在很多地方有着相同的欲望和需要,他们接受差不多的教育,以相似的逻辑思考,以同样的方式行事。

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里有一句话:像每个人一样与众不同。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有很深刻的哲理。

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而且,也不会有两个生活经历以及对经历的感受完全一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千差万别的人却在很多地方有着相同的欲望和需要,他们接受差不多的教育,以相似的逻辑思考,以同样的方式行事。以至于他们可以被塞进诸如“大众”“庸众”乃至“乌合之众”之类的概念之中,无论政治学还是经济学,都更多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个体差异被最大限度地过滤了,他们是千人一面的——都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

这并不奇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他自己,又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他的个性或趣味要适应社会规则的要求,同时也多少给这个社会一些影响。某种个性的影响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表现出这种个性趣味的人数多少,人越多(也就是说,个性变成了共性),影响力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流行歌手比一个正统的音乐家更能赚钱的原因。这也许不合理,但是很公平,因为有更多人愿意花钱听他的歌。

由此而得出的推论就是:越是大众化或庸俗化的趣味,越容易形成势力并左右社会风尚。这可能是商业化社会的必然结果。

如果你不是个从共性里得利的人,你可能会感到孤独、弱小,同时可能还有一点自傲:为你和这个庸俗的世界的距离。这可能多少是种错觉。很少有人独特到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步。

不管我们彼此有多大不同,但相同的命运还是将我们牢牢捆在一起,就好像一条船上的乘客,不管你住几等舱,也不管你是否享受这次旅行,大家都是同舟共济的。

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

我们也会疑惑,同样的人,为什么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如此不同?一个以尖刻闻名的著名作家说:有时人与人的差距,超过了人与大猩猩的差距。

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更多人喜欢“口水歌”。有的人彬彬有礼,有的人粗俗不堪。有的人行为高尚,有的人卑鄙猥琐。在爱好上、行为上、处世哲学上……到处可见这种不同。

这也许说明世界之大:世界越广阔,人们的选择越多。这并不是坏事。

你是个好人,品质优秀,待人亲切,在外面你是个称职的人,在家里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你情趣高尚,对艺术很有鉴别力……总之,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你曾经想过(很可能别人也这样想):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那么这个世界……

真的会更美好吗?也许吧。但是更有可能比现在更单调。

你是否想过,很多美好的东西,是你根本不可能去了解的?甚至有些是从丑陋粗俗之物中生根发芽的?如果没有烂泥,你怎能欣赏到荷花?

通过严格、规范化的教育,可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是否也能用同样的办法,培养出艺术大师呢?

如果没有一个专制的父亲,卡夫卡可能不会选择写作;如果没有一个刻薄少恩的母亲,你不会读到列那尔的《胡萝卜须》;如果没有一个愚蠢的君王,屈原会尽心尽力地当他的三闾大夫,不会去写流传千古的《离骚》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难于理喻。

你也许要说,艺术就是“病蚌生珠”,如果我们生活很美好,就不会对艺术有这样大的需求了。好的生活到底要比好的艺术重要。也许是这样。可是,如果没有人与人的激烈冲突,我们又从哪学会相互宽容、尊重和合作?如果没有困难的磨砺,我们又何以经受考验,使自己变得更完善?

再换一个角度想这个问题:

有的人很有趣,有的人很乏味。

所谓有趣,是指这个人在某些方面与众不同,而乏味是指此人毫无特点,相貌平平,思想浅薄,人云亦云。

可是如果这个人乏味到了极点,他也就有了某种“与众不同”,这时他也就变得有趣了。接着,第二乏味的人、第三乏味的人……也就都变得有趣了。

我们的有趣和乏味,只不过是程度之别。同样,高尚和卑鄙、高雅和庸俗、乐观和悲观……都是如此。这些概念,并不能把我们分成不同的群体。

康德说过:“人人都有权利期望其同类的尊重,反之,人人也都有义务尊重他们中间的每个人。人性本身是一种尊严。”

天命所归的“圈套”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觉得自己受命于天。这并不完全错,也许我们只能这样想。只要你想想你父母相遇才有了你,你的祖父母辈相遇才有你的父母,你的祖祖父母辈相遇才有你祖父母辈……你会发现你出生的机会微乎其微,或者说,几乎就不可能出现。接下来你会想,你能完成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到世界上,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有着某种重要的使命等待着你去做。

你有“天命所归”的感觉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我们以此为前提去决定行为,就可能陷入圈套。

比如战争。提起打仗,很多人都有种迎风抖擞的兴奋。当然,我们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但是我们又总有种感觉:自己不在内。相反,我们还大有可能从中捞点什么。不是有无数的人都这样做了而且成功了吗?当我们读拿破仑或巴顿的传记时,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机会落到自己头上,我们可能也会这么风光,很少有人想到,其实我们更可能成为那些“万骨枯”的冤死鬼。

只要换一个角度想想,这种“天命所归”的幻觉就很容易消散了:毕竟,这世界上已经有了60亿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从极小的生存概率中冲杀出来,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注定是来干一番大事的。这怎么可能呢?

平庸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命运。但这不完全是坏消息。所以你可以推己及人,也不要指望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你懂得别人具有的,你也具有。这样才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求全责备。要知道所有人都和他们的自我感觉有所不同——包括你自己。说到底,我们的生命只是一个偶然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享受它,但不要以为它就注定了我们是什么人,注定了什么命运。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无原由地存在了,但是我们的本质要自己寻找、自己建立。

怎么能说“无原由”呢?我们的命运不是早被某些东西(生辰八字、姓名、属相还有星座)注定了吗?星座命运现在很流行,少男少女的书包里装着自己的星运卡,给白领看的报刊上也有以此为主题的专栏。很多人宣称自己是典型的双子座或白羊座性格特征:比如聪明、敏感、有洞察力,爱慕虚荣……有点像,是的,但每个人都有点像。

所谓“星座”其实是不存在的,它源于错觉——古人以为天空是一个屋顶,星星就是天花板上的灯。他们不知道天空的深邃广阔,两颗看上去挨在一起的星星也许相隔几光年。既然根据不存在,理论就不存在。

把人们区分开的,不是命运给我们画好的界线,而是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以及为实现目的采取的不同方式,还有一点十分重要,但常常被忽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与对别人的评价的标准不尽相同。

我们在评判自己和评判别人时,执行双重标准:评判别人时,这个标准是“他做了什么”;而在评判自己时,标准却变成了“我想要(或将要、希望)做什么”。即使一个妓女,也大可以把自己看成她幻想中从良之后过上幸福生活的贵妇,她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另一个双重标准是:他是做,我是“不得不”做。很少有人会老实承认自己的下流猥琐,哪怕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行事。我们会说:我是清白的好人,这么做是受环境所迫。

如果你独自目睹一场暴行而没有制止,你会感到内疚;可是如果在场的除了你,还有其他人,你的自责就会减轻;如果是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你可能就没有多少内疚,相反,你还可能大骂世风日下,人情冷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英国玄学派诗人邓恩有一首很著名的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海中孑然独立。

每个人都似一块泥土,

连成整个陆地。

当一块泥土被海水冲走,

欧洲就会缺少一隅。

无论谁死去,

我都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不要问丧钟为谁敲响,

它为我,也为你。

有位哲人说:我不同意你的话,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为什么要捍卫呢?假如这是个傻瓜、偏执狂、卑鄙小人、种族主义者,难道不该叫他闭嘴吗?给人贴标签是很容易的,特别是把他的嘴封住以后。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仅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策略。假如你想赢得一场比赛,或一场战争,你必须研究你的对手,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场,分析局面,找到他的最佳招法,也就是最让你头痛的一手。如果你不作最坏打算,就会出现最坏的局面。

为什么对敌人可以设身处地,而对那些不是敌人的人就忘了呢?实际上,这是最好的减少敌人的方法。

设身处地,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这可以使我们避免好多错误。例如,你喜欢拿别人开玩笑,你认为这没什么,大家都应该知道你没有恶意。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只需要简单地设想一下:如果换了你,当某个家伙总是出你的丑,你会坚信他没有恶意,并因此原谅他吗?这样,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同类推荐
  •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城市形象的营销活动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经济、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本推动力。本书融合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通过全面的理论分析阐述不同媒体对于城市形象营销的作用,并探讨了城市形象营销的传媒策略。
  • 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管理:基于三种管控模式

    本书共9章,包括:集团公司管理理论概述、集团公司战略管理、集团公司文化管理、集团公司知识管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等。
  • 超越团队

    超越团队

    合作型工作制度指为获得预期商业成果而在组织的不同部门除制度化价值观、行为和实践以促进合作之外,就取得合作而制定战略、政策和结构所作的有意识的努力。许多组织呼吁支持团队工作和合作,与此同时,合作型工作制度着力于为组织提供工作程序和文化机制以确保和强化合作脱颖而出。将合作型工作制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的新型组织仍在出现。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和自我管理的组织代表着合作制度的类型。计算机革命使得网络、细胞以及全球化组织形式成为可能,这代表着合作有更多的组织形式。
  •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本书撷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并加以分析,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展现给读者,从一个个鲜活的具体案例给企业的管理者们以警示,引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授人以渔。
  • 车间人员管理那些事儿

    车间人员管理那些事儿

    本书从最基本的细节小事入手,把企业基层车间管理者最闹心、最头疼的管理琐事进行“打包”解决,并对相关的典型管理案例进行全景式的“切割剖析”,诸如令企业基层车间管理者闻之色变的刺头员工、意见领袖等。
热门推荐
  • 默默的守护之零的传说

    默默的守护之零的传说

    2066年,时空错乱,魔小队穿越时空寻找时空守护者零的踪迹······古堡内,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男子笑道:“欢迎大家来到恶魔的世界!”
  • 汉末王旗

    汉末王旗

    这是一个小人物穿越到汉末三国,见证了无数英雄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被无数英雄所见证,从小人物成长到霸主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一定新颖,但却一定精彩好看。
  • 成功镇往事

    成功镇往事

    讲述一个叫做铁子的乡村少年渐渐成长的故事
  • 闺媛林居

    闺媛林居

    重生到新生仿若只用了一夕的功夫村姑到宅门的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本姑娘的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让别人羡慕去吧顺便顺只忠犬回家过日子喂,你们说,可好?
  • 心之殇之镜之迷

    心之殇之镜之迷

    迷离在两个身份之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人类和非人类,真的就不存在感情吗?太多人为了她死去或是残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而她,又能和谁走到最后……
  • 论如何调教黑道一姐

    论如何调教黑道一姐

    她:我爱的是自由他:我爱的是你她:我最恨富二代他:我是富一代她:你和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我的世界里只有你她:你离我远点他:距离产生美………………一个是历经背叛和折磨蜕变而成的黑道一姐另一个是靠自己双手白手起家精明腹黑的商场高手当不婚主义者硬生生被拐带成有夫之妇,且看男主如何把高冷御姐调教成全能型妹纸……
  • 幻影计划:无形幽灵

    幻影计划:无形幽灵

    一次天文学的发现,唤醒了全球人们统一的愿望。可爱但又恐怖的队长代领的幻影与幽灵两支精英部队勇猛作战,只为让地球永久和平。“相信我shadow,总有一天地球将是一体的”我是影子(shadow),那个改变世界的影子
  • 太空旅行的昆虫们

    太空旅行的昆虫们

    作者想象奇特、大胆,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并能借助于科学文化知识或自然文化知识等手段发展故事,创作的科普童话风格多样,或者深含寓 意,或者幽默风趣,或者大胆夸张,或者饱含真情,需要小读者在阅读中仔细品味。 儿童文学作品并不意味着单纯,童话也不仅仅只是故事好玩,这其中包含着作者的智慧、作者的创作意图、社会与科学知识等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 但愿每个小读者都能从阅读中获取到有价值的东西,快乐而健康地成长。
  • 玄黄赤血

    玄黄赤血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然而,玄黄之血却并不是神龙之血,神龙弥留之际留下一道赤血血脉,与玄黄二血共为上古时期隐秘的三大血脉,三大血脉流传至今,早已经隐匿于世人之中,稀释的不再纯正,如今,经过磨练而身负赤血的张震横空出世,终将笑傲世间,再战玄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