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殊不知,在人类社会中,“智”的作用丝毫不在“志”之下,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都渐渐意识到了,有“智”者事竟成。智慧是一种力量,人的智慧已经成为了一种生产力、一种资源和一种资本。
在《圣经》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让所罗门从金钱、权力、智慧中选择一样,所罗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智慧。他凭着智慧生产、经商,使自己家的财产富可敌国。同时他又乐善好施,急公好义,深得民心。当老国王因病去世时,国内的百姓都推举所罗门做希伯来人的国王。他凭着智慧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得他在位的时期成了希伯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智慧的力量不仅仅在神话里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力量无穷。真正的军事家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扛着大刀长矛,端着机关枪冲锋陷阵的充其量只是战斗员,最多也就是个将军。有哪位读者曾在哪部书里看到,诸葛亮抡着板斧,手擎金顶枣阳槊?诸葛丞相从来都是只摇羽毛扇督战的,他从不亲自上阵杀敌。
有“智”者事竟成,不劳心必劳力。所谓劳心者是指运用其智慧,发掘潜在问题,进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人。劳力者是指凭自身实力,劳碌工作,而不怎么需要用大脑思考问题的人。
在古代,领导者、管理者、帝王师之类人物,无疑是劳心者,如今科学昌明、经济发达、教育普及,只要识文断字,见过些世面,总能有“智”者事竟成。
孟子在《滕文公上》一篇中写道:“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所说的劳心者,实际上就是今天讲的脑力劳动者,其所讲的劳力者,就是今天讲的体力劳动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未必全然正确,但你不得不承认,在现今这个社会,劳心者无疑更容易赢得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因为在这个不再靠蛮力生存的世界,有智慧的人无疑拥有更大的能量。
“劳心”就是动脑筋。脑力劳动是个体的和独立的工作。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不像上班下班那样分明,不能以8小时为界线。无论身在何处,你都可以“劳心”。你看书写作,每天十几小时地坐在那里,思绪在脑子里流淌,别人是看不出来的。不像“劳力者”,每天打几根桩、拆几间房,一目了然。也许你只是在那里发呆,脑子一片空白;也许你是在苦苦思索,什么结果也出不来;也许你在异想天开,思想插着翅膀飞向天外;也许,你休息放松时,冷不丁一道亮光划过脑海,你突然获得了多少年苦心劳作未曾获得的灵感!上天赐给我们一个大脑就是让它想问题。它是认知世界的工具,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善用自己的大脑资源。
有“智”者事竟成,大脑是上天赐予我们与生俱来的财富,是否善于利用这个宝贵的工具,将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重要分水岭之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你把心“劳”在何处。不要在孤独失落的感觉上停留太久,你需要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的思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自己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新的思维方式、有挑战性的工作都能激发你的潜能和活力,在你深刻地诠释孤独的同时,你的人生将会得到极大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