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师兄弟三人偷吃人参果的情节吗?并非寻常之物的人参果,需要用异常的工具和方法才能获得。同样,现实生活中,要摘得奇迹的果实,也往往需要我们换一换思路,尝试别样的方法。正如洛克菲勒所说:“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改变思路,思路一转变,原来那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尝试不同的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对于一个具体问题能够想到采用新的策略来解决它是个人思维分析能力的体现。但是,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采用某种策略来解决,或者怎样采用某种策略,从本质上说,是由问题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理清问题、另辟蹊径成为一种必然。事实上,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正是自然界神奇的生存法则之一。
旱季,又如往年一样来到了非洲大草原,所有动物都面临着吃水难的问题。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四处寻觅水源。在飞禽的指引下,动物们终于找到一个水越来越少但无疑能解燃眉之急的小湖。
狮子最先赶到,旁若无人地喝完水离开了。接下来,斑马、羚羊、猴子等动物也陆续赶到了。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湖中鳄鱼密布,个个虎视眈眈。岸上的动物,无法忍耐饥渴的折磨,但也不敢贸然靠近。最先冒险的是斑马,当一只前进时,许多陆续跟进,有一只很快被鳄鱼拖进水成为牺牲品。动物脱水之后,只能选择冒险。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进攻与脱险的斗争一遍遍的悲壮上演。虽然,许多动物不幸陷于鳄鱼之口,但饥渴难耐的动物们仍旧选择“冲锋”。
然而,猴子们的举动却显得有些“异类”,他们密不做声,开始在湖边修建“工事”??
原来,猴子探索出一条引水的巧妙方法———就在离湖不远处,挖出洞穴,湖水会从地下渗透过来,这足以让猴子活下去。正是靠着一点点创造,猴子让自己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广阔。
不仅仅如此,促成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切科技发明,起因都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别样之法”。比如为了解决“怎么才能更快地收割小麦”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仅限于传统的方法———把镰刀磨得更快,而不是想着去创造另外一种方法,那联合收割机永远也发明不了。上一次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次不一定最适用。我们一定会有其他的办法,而且还可能是比传统办法好上百倍千倍的办法。
在美国的加州圣地亚哥市,有一家叫做柯特大饭店的老牌饭店。由于原先配套设计的电梯过于狭小老旧,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客流。于是,饭店老板准备改建一个新式的电梯。他请来全国最顶尖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请他们一起出点子进行改建。
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经验都非常丰富,经过激烈的讨论,他们协商的结论是:饭店必须新换一台大电梯。为了安装好新电梯,饭店必须停止营业半年时间。“除了关闭饭店半年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老板的眉头皱得很紧,“要知道,这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只能这样,我们没有别的方案可以选了。”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坚持说。
这个时候,饭店里的一位老清洁工恰巧在附近拖地,无意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望望忧心忡忡、神色犹豫的老板和那两位一脸自信的专家,突然开口说:“如果换了我,你们知道我会怎么来装这个电梯吗?”工程师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你能怎么做?”“我会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上电梯。”“多么好的方法啊!”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不由得纷纷称赞。
很快,这一部新电梯就在这家饭店的屋外装设完成了,而且成了建筑史上的第一部室外电梯———一个奇迹就在这样巧妙地转变思路中诞生了。
其实,像这样墨守成规地认为电梯只能安装在室内的“专家”比比皆是。问题不在于他们的技术高低、学识多寡、条件优劣,而在于他们突破不了常规的思维方式。习惯性的认为总是会被打破的,每一次奇迹的背后,都有“另辟蹊径”的创意,它是解决问题的“加速器”。当传统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另辟蹊径,也就是我们时常说的创新。奇迹不一定要多么惊天动地,但是当你想起的时候,你会不由得惊叹这“别样之路”的力量。
一次,徐文长路过一座石桥,见一只小船满载着稻草,恰好高出桥洞半尺左右,船没法过桥洞。有人建议先搬下几层草,过桥洞后再装上,办法可行,但费时费力。徐文长对小船上的人大声说道:“往船上放进些水,船吃水线深了,就可以过桥洞了。”小船上的人按照徐文长的办法做了,果然简便、顺利地过了桥洞。
巧过桥洞,显然靠的是观念转变、理念出新、思想解放,这真应了那句老话,思路一变天地宽。
齐白石曾经告诫其弟子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要以诵古人姓名为常识。不要以善道今人短处为己长,要我行我道??”这告诉我们学习他人之长时要创造性吸取,不要一味照搬照抄。也正如我们的学习、生活一样,没有创新的精神,学习也会缺乏动力,也不会出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更不会出现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留声机等等。试想,如果走别人走过的路,做成的也必然是别人做成的事,那么,又何来奇迹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