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6300000006

第6章 热气腾腾的温暖(1)

再给我一块花馍馍文/这么远那么近

引子

我希望可以再度拥有曾经的时光,如远山中的清泉,如老城中的微光,以眼底的回眸望穿,从遥远的记忆走来,以岁月为界,用爱恨做楔,把留不住的往事变成琥珀,变成热气腾腾的温暖,哪怕是片刻的回忆,也是亘古不变的永恒。

我的记忆从哪里说起呢?让我想想,从一首儿歌,从一个玩具,从一座房子。咳,也罢了,就从这座城市开始吧,时间会腐蚀一切,包括建筑、记忆,还有那些已经被沙化和模糊的过往。

只是,我们都是往前走,不然就会被时间侵蚀,步步回首,却无法回头。

来来来,坐下来,给你递一块花馍馍,放一杯温开水,听我说一个故事,一个与你无关,却处处带你回头的故事。

01

我出生在北方中部的这个省份,那是一个煤比人多的地方,连绵不绝的山脉和弯曲的黄河,构筑了灿烂如同信仰一般的阳光和黄土高坡特有的高亢。在群山之中,突兀地出现一大块盆地,靠天吃饭的祖先就在这里安家立命,用贫瘠皲裂的黄土地赌上了一代代人的生活。

这座城市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它矗立在这块辽阔盆地的中央,一条黄河的支流蜿蜒而过,那些干涸如同手臂支撑大山的河床,那些裸露在地表之外巨大的岩石,成了我儿时长长久久的记忆。这座城市的十里钢城曾全国闻名,只是战争年代的德国人把它建在了城市的上风向,终日烟雾缭绕。年少的我,总要穿过终日轰隆作响的厂子,回到姥姥家。

姥姥家在这座城市的近郊,不远处的马路对面就是农村,姥姥是平遥人,年轻时来到这里结婚生子,姥爷是厂子里的厨师,侥幸分到了一处房子,于是全家从山里搬到了钢铁厂背后的这排平房里,那就是我童年度过的地方。

怎么和你形容这里呢?它实在是普通,普通到我几乎无法使用形容词,它和你见过的任何地方无异,一条小路横穿宿舍,以学校和集市为中心分开东西,扩散出屈指可数的几条小道,衔接起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和偎依在树荫下的平房,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顺着小道拐过几个弯,有一道小门,很多在这里居住的人推着自行车钻过去,就可以吆喝着道赶去上班,左拐是厂区,右拐是大路,去姥姥家只有一个入口,有一片片田野,记忆中还有一条水渠,我不知道它从哪儿来,每逢夏季水渠里灌满了水,水流进农田,偶尔可以看到小鱼和蝌蚪,那多有趣啊,拿着小网和瓶子蹲一个下午,就有满满的收获。

姥姥姓阮名梅香,老一辈人希望她能够做淑女,可听姥姥说她从小就顽皮捣蛋,小的时候在农村和一帮野孩子鬼混,打架上房掏鸟蛋,上学又欺负同学,给老师甩脸子,但功课却一直不错。只是战争年代,姥姥念完小学就辍学回家,但她也得意地说:“要不是家里是地主,女娃娃哪里能上学呦!”

母亲说,姥姥一生精明能干,干净利落,在家族和邻里之间很有威望。姥姥爱干净出了名,虽然住在平房,但家里总是一尘不染,本来雾蒙蒙的水泥地,也亮得能照出人影。曾经有邻居笑说:“梅香啊,到了你家,干净得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哇。”

狭窄的小路,陈旧的房子,还有不大的空地和郁郁葱葱的植物,电线划分出天空,麻雀叽叽喳喳飞过,全世界都仿佛那样的纯粹和湛蓝。

02

山西人喜欢面食,面食料理全国闻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拿手绝活,这家的手擀面劲道,那家的刀削面利落,这家的拉面可以一根不断,那家的水饺皮薄馅大。而姥姥家最拿得出手的,就是花馍馍。

山西土话管馒头叫馍馍,花馍馍也就是将馒头做出各种的造型,那只有过年才可以见到。一过农历二十三,姥姥便带上我穿过马路到附近的农村去买面,必须要新麦子磨的面粉才算好,买六十斤面装进口袋,用自行车驮着回家,我跟在姥姥身后一路嘻嘻哈哈,兴致盎然。

老话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八,把面发。但姥姥家却很早就开始做花馍馍,从墙角拿出专门和面的老陶缸,姥姥说这口缸要比她的岁数都大,越老的陶缸和出的面才越香。和面也有讲究,倒水不能太快太多,要一点点慢慢掺入,左三圈右三圈,用力一次缓力一次,和好的面再拿出上好的棉纱布蒙上,把陶缸放在面光的角落等待发面。

第二天一早,本来还在缸底的面团,发酵成了满满的一缸,用手一按软软滑滑的,姥姥把一人高的面板放在大床上,铺上塑料布和刷子反复擦洗,然后从缸里掏出面团丢在上面反复揉,面的香味开始慢慢弥漫,姥姥说这就是新麦的好处,面的香味不比蔗糖般甘甜,不似蜂蜜般腻人,是那种清清淡淡的味道,好似带有一点花香,有原始的农田气息。

做花馍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捏花花,山西人的花馍馍是花样最多的,姥姥心灵手巧,把面一团团揪下来,放在手心里快速揉搓,没等我看清就变出一朵小花,拿着剪刀剪几下就是莲花,用筷子一夹就是牡丹,一揪一折是老鼠,再做出几个长耳朵变成兔子,拿着网纱扣出一条鱼,拉长面团绕成圈是蛇,如果再加点缀就是活灵活现的龙,再用绿豆和红豆作为眼睛和火焰,把红枣切成小块三角形作为点缀,如果再滴上一点香油或者是淋上一些白芝麻,那就更妙了。

而我最兴奋的,是姥姥会给我做“垫脖子”。这是平遥的土话。按照习俗,家里的小孩未满十三岁,老人过年做花馍馍时都要做“垫脖子”。按照我的理解,像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所戴的项圈,只是姥姥做的项圈是用面做的,是可以吃的。

把面团揉成长条,折回来做成铜钱外圈的模样,这是“招财进宝”,再打出一个鲤鱼尾的结作为“垫脖子”的面头,这是“鱼跃龙门”,把各种各样五色谷物撒在面上,这是“五谷丰登”,然后再用一根细细红线绕着缠在一起,用面团做出苹果放在鲤鱼尾上,这是“平安吉祥”。做熟之后的“垫脖子”摆放也有规律,要放在家中最干净的高处角落,在上方要挂用铜钱串起的锁,叫作“锁岁”。馍馍可以吃,但锁只能在孩子满十三虚岁后才可以摘下,现在很多老人家的墙上都挂着满满的铜钱。

姥姥家的花馍馍能做上百个,很多邻居都专门上门讨教,姥姥一边快速捏花花一边教,等到馍馍都做完,拿出大锅上笼屉去蒸。蒸馍馍也有讲究,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的笼屉是空的,每一层的上下都要铺上晒干的荷叶和笼布,蒸的时间最好在下午六点,柴火要旺,火势要稳,四十分钟后,半个宿舍都能够闻到姥姥家里飘出的面香。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说:“看哪,梅香家的花馍馍蒸好了。”

把蒸好的馍馍倒在面板上,接下来就是我的任务——点红水。红水最好要用老胭脂的水,以前的胭脂都是玫瑰花制的,人可以食用,抠出一点泡在水里搅拌就成了红水。刚刚蒸好的花馍馍滚烫,用筷子蘸上红水,在每个花馍馍上点一下,画龙点睛的最后一步就完成了。

热气腾腾,喜气洋洋,过年做花馍馍是姥姥一年中的大事,有的趁热分给邻居,有的给我吃个新鲜,剩余的等到半热都归拢在和面的陶缸里,不会放坏不会变硬。馍馍是山西人最爱吃的面食之一,因为它很家常很普通,口味可以随着自家的饭菜变换出不同的味道,但最精彩的,无非是一盘滋味足的红烧肉,一盘翠绿的炒青菜,一口菜一口馍,一口肉一口酒,好不痛快。

姥姥说当年家里穷,就是馍馍配着白开水,一杯温开水就着馍下肚,馍会因为有水而泡发,特别管饱,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最常见的零食就是馍馍,烤干的,熥热的,炒过的,蒸湿的,邻里之间你送我一些,我给你几块,各自评论造型和口感,孩子则嚷着说自己家的馍馍最好吃,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这个年就这样过去了。

姥姥疼爱我,小的时候叫我起床,我便撒娇钻进姥姥的怀抱里听儿歌,如果姥姥偷懒少唱一首我便不依不饶。临近过年时更是如此,窝在床上吃着花馍馍,姥姥抱着我轻轻哼着儿歌,有时是拍着我的背唱:牛牛车,马马车,赶着车车去市集。有时是掰着我的手指唱:牛兰花,马兰花,花花对碰胭脂花。

但我最喜欢的歌谣,还是姥姥拽着我双手,我咯咯咯地笑,两个人一前一后拉扯:拉锯扯锯,姥姥家唱大戏,唱的什么戏,娃娃戏。

03

我的童年一定是属于姥姥家的,留在记忆里的有捉迷藏,上树摘桑果,下雨踩水坑,领着一群小孩子横冲直撞,还有农田,平房,大树,铁路,家家户户的炊烟,金灿灿的阳光,卖菜的大叔,小卖部的爷爷,炒面皮的婶婶,还有姥姥家的花馍馍。

我那时的调皮绝非你想象,不让小伙伴进家门,堵在门口差点挤断手指,长辈在打麻将就跳到桌子上踢翻麻将,把麻将牌拿起来朝着窗户外扔,把邻居养的鸡抱回来自己偷偷养,最后半夜打鸣东窗事发,儿时的恶作剧真是罄竹难书。但我却不敢在姥姥面前造次,如果家里只有姥爷在我便不吃饭,哭着闹着耍赖皮,但如果只有姥姥在家,我就乖乖坐在桌子前自己喂饭,还哼着自创的儿歌:姥姥洗衣服,娃娃自己喂。

和花馍馍有关的故事太多了,说哪一件呢?姥姥说我是机灵鬼,快过年时已经闲来无事,姥姥抱着我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的压岁钱都给谁呀?我吃着花馍馍含糊不清地说:给妈妈。姥姥奇怪地问:你怎么不给姥姥呢?你妈妈有工作自己挣钱,你姥爷也有退休金,只有姥姥年轻时没工作不赚钱啊。

结果我吃着馍馍歪着头非常认真地说:那你年轻时不工作是死去了吗?

那时正好有一个母亲的朋友来探望姥姥,结果两个大人笑得岔了气,至今说起这件趣事全家人依然哈哈大笑。

曾经在我眼里,她是一个有点严厉的老太太。小的时候有一个同龄的小伙伴叫丁旭,算是我们的孩子王,带着我们上房、爬树、下水沟、挖煤球,教唆我们抽烟,姥姥不止一次板着面孔告诉我不许和他玩,不然会被带坏。

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丁旭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外面有热闹看,有好多好吃的,我一听两眼放光,央求着他带我去,他狡猾地说那你给我几块花馍馍,我就带你去。那时馍馍还没有做,一大缸白面还没有和,只有那一年的“垫脖子”提前做好放在面板上,丁旭指着说:“我就要它了。”我毫不犹豫拿起来套在他的脖子上,“送你了。”

后来姥姥扯着嗓子喊,满宿舍找我,遇到另外一个小伙伴告诉她我和丁旭出了铁门朝大路走了。姥姥顾不得天寒地滑就出去追我,等看到我时,我一个人在雪天里站在路边等红绿灯。我看到姥姥来吓得直哆嗦,丁旭早就不见了踪影,姥姥拽着我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打,我哇哇大哭。

气过头的姥姥把我领回家就去找丁旭,哪想到他早就偷偷溜回家,正坐在床上吧唧吧唧啃着我送的“垫脖子”,打着饱嗝慌里慌张道歉。我知道姥姥的脾气,小心思已经在心里翻涌过好几遍。又一顿打肯定是躲不过,不然就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要不然就装晕倒,或者说感冒发烧,怎么装可怜怎么来。还没等拿定主意,气势汹汹的姥姥已经站在了面前,指着我的头就开始教训我。

我一看情形不对,站起来就准备朝门外溜,姥姥一把抓住我喊:“嘿!你个兔崽子,还想跑是不是,你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我情急之下连忙挣脱,刚甩开姥姥的胳膊,脚下一滑没站稳,结果整个人直接摔进了旁边和面的大缸里。

缸里有刚刚倒进去的面粉,我整个人就栽进了面粉里,扑哧一声面粉从陶缸里溢出来,整间屋子开始飘着白面,我躺在缸里怎么都站不起来,吓傻了的姥姥赶紧把我从面缸里揪出来,我的头上,脸上,嘴里,身上全是面粉,我使劲吐都吐不干净,眼睛被迷得睁不开,姥姥一边给我掸身子,一边忍不住就笑了。

我一看姥姥笑了,心想这次估计没事了吧,于是我也跟着笑,结果一老一少越笑越厉害,笑得合不拢嘴,笑得前俯后仰,姥姥给我倒了一杯水我都端不稳,姥姥一边说“小心别烫着”,一边过来扶我。

我大笑着摆手说“没事姥姥”,结果水一下子溅出来洒在手上,我被烫得大喊“哎呦,我的妈”,结果身子一颤又没站稳,第二次连人带水,又摔进了面缸。

04

我想要重新回到那个地方,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那都是内心深处一种平实厚重的情感,好似怀抱着一整片午后的阳光,扎扎实实的温暖。那些被阳光沐浴过的土地,它们存在已久,久到我无法想象它们最初的模样,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还有我,都是这个世界里最平实普通的存在。

从我十三岁开始,姥姥就不再给我做“垫脖子”,老家有习俗“完十三”,孩子长大了,已经是大人了,不需要套一个项圈,该让他自己独立和长大。我曾经哭闹着不依,姥姥无奈地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不能再吃这种脖子里的东西,你得抬头,看更远,走更远。

现在想来,姥姥的一句“抬头看更远,走更远”是她多年人生的历练总结,是无论你行在何时何处,对远方未知的期待。哪怕可能永远生活在这排低矮的平房里,哪怕永远都无法真正用脚走出生活的这片土地,内心也不能被这方寸之间束缚,要去更远的地方,要走更远的路,要做更好的自己。

同类推荐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宋词全鉴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叹的高峰。它能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本书精选了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通过作者简介、原文、注释、鉴赏几个版块,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唐诗宋词的美学内涵,由此增强内在的人文修养。
  • 慢下来

    慢下来

    本书包括“心态慢下来”、“节奏慢下来”、“行走慢下来”、“感情慢下来”、“自由灵魂”、“一切随缘”、“简单生活”等章节。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热门推荐
  • 赋四相诗 礼部尚书

    赋四相诗 礼部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钩

    道钩

    历经千辛万苦,修炼天台进化天门,于极殇中悲哀发现这等诱惑原来只是一个骗局,自己被不知来历的人认定为新一代道钩,用来达到某种不可知的目的。后想尽办法,成功将天门镇压,可是镇压了天门,从天门中放出来的人,却为祸天下。为了能够弥补自己的过失,他重新开始修炼,此次的他将换一种功法行走时间,然后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东西,然后借鉴其他功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创出八脉齐修之绝世神功,领悟意境谓之混乱,镇锁己身,能量只进不出,谓之魔道。从此他将以此为根基,震惊天下。待一切结束之后,他发现自己现在生活的地方不过是世界的冰山一角,新的旅途在等待着他……
  • 偷心企划书

    偷心企划书

    黑夜中飞檐走壁的第一大盗,阳光下腹黑善良的俏皮女王。异能界位于千万人之巅的顶级高手,亦或是最强的魔鬼······青梅竹马,生死拍档。阳光少年,恶魔之子······谁才是最后的那道菜。千万年的阴霾再次苏醒。黑色的死神不期而至。这是最漫长的夜······偷心企划书,偷的可不仅仅只是心哦!我是枫汐夜,请叫我黑猫小姐!
  • 那年再见:会长大人求饶过

    那年再见:会长大人求饶过

    霍千璇刚和初恋男友简柏霖分手转学到一个异能学院,在此学院中霍千璇很“幸运”地遇到了小时候的青梅竹马慕宸睿。转学第一天,她只不过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将他喷的满是口水……于是,慕宸睿以学生会会长的身份惩罚她扫厕所一个学期。晚上,发现……慕宸睿竟然而她成了邻居关系。……当她准备逃离时,慕宸睿把她壁咚在办公桌上“霍千璇,惹了我竟然想全身而退,到缝都没有”……“会长,不好了,霍小姐带人要砸你的宿舍”“让她砸,砸好了以后和她说我以后到她的宿舍挤一挤”……“会长……霍小姐……她在和……简柏霖约会……”“派人把她捉回来”墨色星眸中闪过一道利光”“还有……一帮男人……”“我亲自去”……
  • 女心理师(下)

    女心理师(下)

    一对前来咨询的夫妻互相指责,空间是谁的思想产生了幻境?心理师是被众多患者仰望着的救世主,只是做心理师并没有那么简单,贺顿首先遇到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柏万福,又遇到了成为她情人的钱开逸。在两个男人的帮助下,在朋友们的支持下,贺顿的心理诊所终于开张。她能否帮助来访者?她又能否拯救自己……
  • 杀人系统

    杀人系统

    李生因为在地球上偷看隔壁美女洗澡被发现一不小心撞杆穿越了在这个地方到处装逼走上人生巅峰
  • 风起樱花落

    风起樱花落

    櫻幽若——爹娘是名震江湖的醫仙和毒后,美麗不可方物的她在父母的熏陶下,年僅14歲以醫毒雙絕聞名于江湖;玉子墨——鎮南王世子,幼時遭人暗算,以致身患隱疾。他不入朝堂,卻令江湖中人聞風喪膽……在櫻幽若15歲這年,父母為她舉辦了成年禮,之後丟下她,雙雙雲遊江湖;玉子墨無意之中闖進了櫻花谷,風起時,櫻花落,他遇見了櫻幽若,只這一眼,就認定了她是他唯一的戀人……
  • 地狱驱魔师

    地狱驱魔师

    一个背负着世界上所有最邪恶的无尽的罪业人,他的威名随便说出来就可以震撼无数个位面,今天一个人类的身体出现在地球,身份是神父。一个不一样的神父,好吃懒做,好色贪玩。日本神话的八歧大蛇,欧洲流传的吸血鬼始祖,埃及文明的法老王,东方的上古僵尸王。每次坏人出现总会有一个一脸贱嘻嘻的胖子出现。这么猥琐的一个胖子,日本天皇唯一的姑娘菊田公主确非他不嫁,美国好莱坞顶级女星对他一见钟情,非洲部落的女酋长也对他念念不忘。
  • 三界战神传

    三界战神传

    归元界第一战神秦长歌,被天道镇压,一缕残魂坠入神武大陆,开启逆天修行之旅。天道又如何,法则又如何!我若杀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无不可!这天下,皆是我囊中之物!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