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0100000008

第8章 评论第三只眼(6)

“摸奶哥”事件近日在网络被热炒,有点超出我的意料。先前在QQ网页自动跳出的网络小窗口中,我一目十行扫了一眼摸奶哥事件的大致概况,第一感觉是:这哥们真牛,高速公路上超速还敢“激情洋溢”,真是拿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都不当回事!这家伙是该照章处罚了,而且还得由主管部门依法训诫一下,莫把原本很美好的闺房私事随意在光天化日下上演。

当时虽然暗自嘀咕了一句“这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处理的照片怎么流传出来了”,但我对这哥们姓甚名谁、事件缘由,倒是懒得关注。因为这毕竟不是十恶不赦的大事儿,我等草根忙于生计和琐事,大概只有事涉社会公平正义的普遍事件,才有功夫来“围观”一下、胡侃几句了事。

接下来这个事件之外的发展,倒是让我慢慢关注起来:它似乎成了娱乐新闻的头条,纸媒和网媒不厌其烦报道和追踪,公众迅速聚集并开始“人肉”当事人身份,连无辜的当事人所在单位也开始出来辟谣,就差把这起娱乐新闻中的男女主角的祖宗八代深挖出来晒一下了。一个普通的高速公路超速违章,因为有了“摸奶”这个公众似乎喜闻乐见的佐料,迅速升级成群体围观的娱乐事件,演变成一场平淡生活中被人津津乐道的集体狂欢!

我非常理解公众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心不在焉地驾车飞驰,其可能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摸奶哥不但该罚,而且该打屁股。但我不理解的是,原本属于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存储的违章资料,到底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大概除了“内部人”,别人是没有这个资源也没有这个便利条件的。那么这个内部人,很显然不是为了彰显正义,更不是因为依法处罚这个违章的摸奶哥的需要而必须走的法定公示程序。可以想象,该人完全是一种娱乐和窥私的心态,左右着其滑稽的“公权私用”行为。

我更不能理解的是:很多人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了这个普通违章事件的娱乐成分上来,对照片背后可能的“艳照门”秘密有很大的兴趣,或者说是兴趣盎然。于是,一向对准贪官庸吏、娱乐明星等公众人物的“人肉机器”迅速启动,把一个普通民众人肉成了一个裸体标本,高悬示众,而围观者手舞足蹈,如同看了一场大戏。摸奶哥事件,顺着这场情节剧的发展,发酵成收视率奇高的“集体窥私门”喜剧,笑声甚多,却缺乏了启迪的价值。

其实我平素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娱乐精神,但我明白站在红线边而不越线的自律之理。我们可以用看戏的姿态翘首或者俯视那些明星的花边新闻,可以围观社会不平之事并以微弱的一己之声振臂声援,可以人肉社会公器被肆意私用的某些特权者,更可以深挖狠挖那些作奸犯科者的丑态和背景;但是,当我们的窥私欲和娱乐心态泛滥到针对普通民众的普通事件的时候,是不是该“闲人止步”、红线外稍稍驻足呢?

我想,警惕类似的摸奶哥事件发酵成集体窥私门,不是为那些倒霉的摸奶哥们正名(他们大概也是“名”得其所、理当被罚),而是应该警醒:当我们每个人的私人空间都有可能无意中变成大众戏台时,我们合理的私人秘密,还能满足其他人也许纯属娱乐并非恶意的窥私欲吗?

(2011年8月)

道德救赎的底线,需要法律护航

你敢做好人好事吗?你怕因此惹上麻烦甚至官司吗?你担心法律能否防范你因做好事而可能遇到的风险吗?

这问题听起来有些好笑:“我做的是好事,有些还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干吗要想这么复杂?”但近来屡见不鲜的“碰瓷”事件发生后,一些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下子变得意味深长起来:自身不慎或肇事者逃避责任、被救者反告救人者肇事、执法部门抓不到真正的肇事者、司法部门错判或误判、社会保障缺失而穷人太多、围观者冷漠……一系列原因,让无人负责成为平常事,于是乎一些“老太太”就抓住一个垫背的来算数。

如果说江苏如皋“殷红彬案”幸有铁证(车前摄像头)和人证(乘务员和乘客)、武汉电动车主被八旬老太“误认”肇事而有数名现场目击者证明,因而得以迅速洗清冤白,让人生出些许宽慰;那么南京“彭宇案”、郑州大学生“李凯强案”、天津“许云鹤案”等似是而非的案件,一方称好心助人为乐,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原、被告都各执一词、都拿不出直接证据来证明,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就只有依靠法律来主持公道了。可惜这类事情的判决结果,最后往往都是各打五十大板,还是一桩糊涂案。一个人发自内地想帮助别人,反过来却被诬告,甚至送上法庭,试想这样的事情,怎么不会让人心寒如冬?怎么不会对社会道德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负面示范?

有网友评论,自“彭宇案”后,社会道德滑坡30年!这断语虽然有点夸张,但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恰是道德丧失、信任危机的体现,以至于有人提出“防火防盗防老太”的调侃性口号。在这种思维和行为逻辑下,就出现了前不久武汉一老翁跌倒闹市无人敢扶、最终窒息而亡的唏嘘一幕。将心比心,我们不必一味埋怨路人的冷漠。在一系列“好人无好报”的事实面前,如果没有了监控视频和目击证人,人们还敢做好事吗?而且即便有铁证在手,但以怨报德的人最后总是“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并没有得到任何法律甚至道德层面上的惩罚。为善者潜在风险无法估量,反咬一口者风险系数几乎为零,此二者严重不对等的时候,下一次谁还敢自找麻烦去伸出援手?

当大家都在慨叹社会的普遍道德水准急剧滑坡时,道德救赎、公德重塑就成为一项巨大的、紧迫的民生工程。道德崇高者,可以赞美和仰视,但无法成为大众的一般行为标准,否则就是道德绑架了。道德的最低线,就是法律的红线。有时候靠道德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法律就成为道德救赎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如果法律最后不是鼓励为善者、不是靠证据说话,甚至在证据确凿时依然对诬陷好人者给予最大的所谓宽容,那么在道德底线的边缘徘徊的人们,结果只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法律已经无法给道德保驾护航的时候,我们怎能苛求公众在道德的义务之外去履行可能有巨大风险的“好人道德”呢?这个关键点,才是比被诬陷、被“碰瓷”更让人恐惧的事情,才是道德滑坡这个难题难以自我救赎、难以他救的主要因素。

道德救赎的底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法律护航。公权部门尤其是司法部门,理当成为民众的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此刻不公正或者稀里糊涂的判决书,就会成为最有示范效应的反面“道德教科书”。而宣善、扬善、护善、奖善并且让诬陷好人者受到应有惩罚的司法仲裁,必然会成为道德的净化剂和加速剂,成为永恒的道德经典。

若司法的公平、正义之剑可以威严高悬,我们不期望类似“彭宇案”的事件完全绝迹,但至少可以减少其实际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让有良知的公民出手施救时不再有那么多顾虑,让社会回归“世风日上”的良性状态,而不是相反。

(2011年9月)

注:

本文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11年“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评论类季度最高奖)。

记者下基层,别秋凉风也凉

今年8月以来,全国的新闻媒体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记者下基层”活动,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些举措让新闻界特别是记者群体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界对这次活动充满期待和厚望,媒体也扎扎实实做了一些深入基层、报道基层、服务基层的好活动。这股下基层的流行风,如同夏日的热流,一浪高过一浪,着实让民众体会到了媒体的新作风和新文风。

然而,不知道是因为时下渐渐入秋了,还是久战而疲,纵观国内很多地方,目前这股热流正有慢慢冷却的趋势——如同大多数风一样来、风一样而去的各种流行风。一些人(包括媒体界的部分从业者)也心存疑虑:这活动究竟会持续多久?能不能作为一种体制、一种制度长期进行下去?

其实从根本上说,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本是分内之事,理所当然。要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深入基层、投身实践是必须要做的基础功,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捕捉到新闻、写出好新闻。但既然新闻主管部门把记者下基层作为一项运动而大张旗鼓地推进,至少说明我们的媒体、我们的记者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很好地下基层,以至于社会上评价媒体界出现了诸多“贵族记者”、“白领记者”、“贪利记者”。很显然,在这种背景下,记者下基层活动的大力开展,就成为一种必然,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

事实上,下基层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闻名词,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就有这种提法。我们媒体界需要的,就是要切实将这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以一种长期坚守、持之以恒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努力把基本功练好、练扎实,而不是把下基层仅仅当作一次生活体验和阶段式的采风。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下去刮一阵风、只有三两天的热乎劲,是不可能让民众感到“春风拂面”的;或者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狠刮猛吹之后又进入冬眠期,同样也会让人心生些许凉意甚至寒意。

我们希望这次新闻界组织的下基层活动,不是应时而需,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以此为新起点、新契机,把它作为新闻媒体界夯实基础、培育新人、转变作风和文风的百年工程奠基仪式,年年推、月月讲、天天做。

如此,则新闻界自身引发的这场新闻革命,就不再是一场新闻,而是民众颔首微笑的“欣闻”,是老百姓年年畅怀拥抱的和煦季风。

(2011年11月)

备注:

本文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11年第四季度“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季度最高奖)。

蒙牛超“牛”,我们不能“蒙”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纯牛奶等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一种强致癌物)严重超标。对于这一检测结果,蒙牛公司在其官网发布声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轻描淡写地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但蒙牛方面同时也强调该批次产品属于“质检人员疏忽”所致,且在接受抽检时产品尚未出库,因此不存在下架、召回和赔偿等若干问题。

蒙牛真是超级强大!在证据确凿的检测数据面前,在事关千万人命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在全国数亿双眼睛紧盯不放的热点面前,他们面不改色、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一句“偶然疏忽”将一场危机公关化于无形,一句“尚未出库”将所有责任和风险推得干干净净。我倒是真佩服了蒙牛高层的良好抗压心态和他们过于自信的危机公关能力,大有泰山压顶我不惧、我是蒙牛我最牛的大家风范。

蒙牛超“牛”,但有关执法部门可不能“流”,流于形式走过场那就是做了牛人们的帮凶。蒙牛装“萌”,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不能“蒙”,我们蒙了,被几句好话糊弄过去了,那就是在放纵和默许蒙牛们的下一次。人命关天,命比天大,面对黄曲霉毒素M1这种比三聚氰胺还要可怕N倍的强致癌物,我们对它致以一万倍的“关注”都不为过。且不说蒙牛几年前就曾经犯有前科卷入过三聚氰胺事件,也不说蒙牛在这次的“检测门”中是否真的没有让这批产品流入市场(这个倒真的是要好好核实一下,必需的),单就是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无所谓态度,就足以扯动国人敏感的神经——已经被隔三差五的食品安全事件折磨得近乎脆弱的神经。

其实这个事件给我们的触动还不仅如此。我们担心甚至恐惧的是:连蒙牛这样的大品牌、超级名牌都让人不放心,那我们还可以放心谁?连蒙牛这样的牛奶巨头都可能“蒙”我们,那我们还可以信任谁?我们不是活在真空或者茹毛饮血的纯正绿色时代,在一段时间的抵制、拒饮牛奶以后,时间老人会让大多数人回复到伤痛之外,而继续演绎“一袋牛奶强壮一个名族”的正常消费生态。那么以后还会出现类似蒙牛检测门这样的事件吗?还会在其他类别的食品中出现黄曲霉毒素或者老百姓鲜见的某某毒素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很担忧的。

蒙牛们可以很牛、可以店大欺客,但是我们不能蒙、不能被蒙。只有“兴师动众”、一查到底,并“株连九族”到其他所有食品安全领域,对其长期保持高压态势,我们才可以真正放心地吃喝拉撒——多么低级的生活要求,又是多么奢侈的生活梦想!

(2011年12月)

“下里巴人”更需要“阳春白雪”

据《孝感晚报》等媒体报道:2月17日,孝感市首届建筑“抹灰工”文化节在建筑劳务之乡——孝南区陡岗镇隆重举行,数万农民工朋友和孝感等周边城镇的市民到场观看了大型文艺表演和抹灰高手技能比赛,现场一派盛装节日的气氛,那可真像又过了一个热闹年!

抹灰工这种“下里巴人”,竟然成功办出如此“阳春白雪”的盛大文化节,着实让很多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也让人相当诧异!在传统的思维中,文化节是啥?那是文化人忙活的庙堂盛事。而以抹灰工等为代表的农民工群体,无非就是农忙下地干活、农闲进城务工的代名词,他们给人的形象一般就是忙时出体力赚钱、闲时上桌打麻将,和文化节那种貌似高雅的东西似乎是沾不上边的。但孝感市抹灰工文化节的喧天锣鼓,却打破了这种惯常思维,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掂量:谁,更需要阳春白雪?

同类推荐
  •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五一先生诗集

    五一先生诗集

    吴卫祖先生,字越,号鄙夫,别号怪癖、西伍、辛卯兔,又号五一先生,一九五一年生。江苏江阴申港西伍村人。爱博览、好云游、广交友。兴趣广泛,尤嗜盆景、书法和文学艺术。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作者(萧根胜)自己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就如同用一个穿透时间和现象的望远镜在回望着曾经的经历。从如何放弃已经是代课老师职位毅然报名参军,到被懵懂地运到青藏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到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工作观察感受战友们艰难的奋战和自己的不断进步,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自己退出部队总共十章三十多万字。
热门推荐
  • 无法捕捉你在我心里

    无法捕捉你在我心里

    你是此生最美景,我愿长醉不复醒,我愿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诉说自己的内心,事实上当你在阅读这篇故事的时候,是在阅读的我一种心情,为我们这些美好的记忆去留下一些美好的文字,或许是我的本能反应。
  • 双重仙路

    双重仙路

    两条不同的修仙之路,两个不同世界的经历,成就的却是同一个人,当这双重仙路合二为一时成就的是怎样一个旷世传奇。~~~~~~~~~~~~~~~~李天成:“别人天天等飞机,等火车,等公车,我却天天等穿越,没见过吧?”~~~~~~~~~~~~~~~~求推荐收藏,大家如果觉得还看的过去,请推荐收藏一下,保证后面会越来越精彩的。
  • 战术大师

    战术大师

    一个娱乐版小记,来到了这个充满魔法的神奇世界,他知道这是自己偷拍小明星过多的报应,所以他没有抱怨,糟糕的是,从一开始他就要照顾别人,这个他也能接受,可更糟糕的是,需要他保护的人越来越多,他咬了咬牙,还是那句老话,不要怕,凡事有我。
  • 劫念泪

    劫念泪

    是梦?不,是现实!......“也许,我们的相遇就是个错误......”她美丽的脸上流下两行清泪.......“依儿,原谅我,好吗?我真的爱你啊!......”他俊美的脸上显出恳请,一丝无奈......“爱?若伤我就是你的爱,我要不起......”看着她离去的身影,他慌了,可,能有什么办法......“依儿......”他追她,却再也追不到......……
  •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原创阅读文库:你就是一朵百合花》朴实无华、语言洗练、视角独特,展示了校同生活的种种现状,具有鲜明的校园原生态的特点。作者比较注重描写、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和细节的刻画与渲染,精心塑造了一个个血肉鲜活、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不少篇什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内涵。
  •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让琼崖国地覆天翻?让自己永失所爱?呵呵,锦弦倒想见识一下!什么上天昭示,既然躲不过,那就让整个世界地覆天翻!人人惧怕的圣女,异界游历一番,终于回归!且看锦弦如何一步一步变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瞳催命师

    血瞳催命师

    走过坟中坟,又上白古楼,淌渡黄泉水,见一彼岸花。缘去楼已空,静待旧人归,你我久重逢,等来是轮回。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七月半之蛇灵缠身

    七月半之蛇灵缠身

    我只是个刚出大学的大学生,在过自己23岁生日时出了一系列怪事。瞧……别回头,他来了。
  • 天斗五行

    天斗五行

    自盘古开天劈地,宇宙便从一片混沌之中渐渐成型。世间奸邪皆遁入无尽炼狱,是为魔域;真善则飞升入天,是为神界。其间相隔九天银河,以人间为界。而自混乱之中以阴阳调和,天火与魔心为眼,落入人间。千年以来,神界与魔域相斗,皆以平手了结,于是魔域派出魑魅进入人间寻找传说中的魔神之心,而神界也出使使者,寻觅天火......
  • 封印四千年

    封印四千年

    九星封印,神的咒诺。人类存亡,千年之祸。如何化解,屠巫降魔。挑战神权,宇宙唯我。……且看龙皓如何通吃灵术、魔法、巫术、兽力、人气,最终撸下神权。***********************人类文明之前,存在过神魔文明。神魔巫坐拥太阳星系,统治九族,三分地球。直至四千年前,人类觉醒,挟神灵以令魔巫,一统天下。神不甘被打入另册,勾结魔巫,埋下千年恶咒,危及现代人类。龙皓携“考古美女”穿越洪荒星系,屠魔解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