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0100000008

第8章 评论第三只眼(6)

“摸奶哥”事件近日在网络被热炒,有点超出我的意料。先前在QQ网页自动跳出的网络小窗口中,我一目十行扫了一眼摸奶哥事件的大致概况,第一感觉是:这哥们真牛,高速公路上超速还敢“激情洋溢”,真是拿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都不当回事!这家伙是该照章处罚了,而且还得由主管部门依法训诫一下,莫把原本很美好的闺房私事随意在光天化日下上演。

当时虽然暗自嘀咕了一句“这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处理的照片怎么流传出来了”,但我对这哥们姓甚名谁、事件缘由,倒是懒得关注。因为这毕竟不是十恶不赦的大事儿,我等草根忙于生计和琐事,大概只有事涉社会公平正义的普遍事件,才有功夫来“围观”一下、胡侃几句了事。

接下来这个事件之外的发展,倒是让我慢慢关注起来:它似乎成了娱乐新闻的头条,纸媒和网媒不厌其烦报道和追踪,公众迅速聚集并开始“人肉”当事人身份,连无辜的当事人所在单位也开始出来辟谣,就差把这起娱乐新闻中的男女主角的祖宗八代深挖出来晒一下了。一个普通的高速公路超速违章,因为有了“摸奶”这个公众似乎喜闻乐见的佐料,迅速升级成群体围观的娱乐事件,演变成一场平淡生活中被人津津乐道的集体狂欢!

我非常理解公众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心不在焉地驾车飞驰,其可能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摸奶哥不但该罚,而且该打屁股。但我不理解的是,原本属于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存储的违章资料,到底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大概除了“内部人”,别人是没有这个资源也没有这个便利条件的。那么这个内部人,很显然不是为了彰显正义,更不是因为依法处罚这个违章的摸奶哥的需要而必须走的法定公示程序。可以想象,该人完全是一种娱乐和窥私的心态,左右着其滑稽的“公权私用”行为。

我更不能理解的是:很多人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了这个普通违章事件的娱乐成分上来,对照片背后可能的“艳照门”秘密有很大的兴趣,或者说是兴趣盎然。于是,一向对准贪官庸吏、娱乐明星等公众人物的“人肉机器”迅速启动,把一个普通民众人肉成了一个裸体标本,高悬示众,而围观者手舞足蹈,如同看了一场大戏。摸奶哥事件,顺着这场情节剧的发展,发酵成收视率奇高的“集体窥私门”喜剧,笑声甚多,却缺乏了启迪的价值。

其实我平素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娱乐精神,但我明白站在红线边而不越线的自律之理。我们可以用看戏的姿态翘首或者俯视那些明星的花边新闻,可以围观社会不平之事并以微弱的一己之声振臂声援,可以人肉社会公器被肆意私用的某些特权者,更可以深挖狠挖那些作奸犯科者的丑态和背景;但是,当我们的窥私欲和娱乐心态泛滥到针对普通民众的普通事件的时候,是不是该“闲人止步”、红线外稍稍驻足呢?

我想,警惕类似的摸奶哥事件发酵成集体窥私门,不是为那些倒霉的摸奶哥们正名(他们大概也是“名”得其所、理当被罚),而是应该警醒:当我们每个人的私人空间都有可能无意中变成大众戏台时,我们合理的私人秘密,还能满足其他人也许纯属娱乐并非恶意的窥私欲吗?

(2011年8月)

道德救赎的底线,需要法律护航

你敢做好人好事吗?你怕因此惹上麻烦甚至官司吗?你担心法律能否防范你因做好事而可能遇到的风险吗?

这问题听起来有些好笑:“我做的是好事,有些还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干吗要想这么复杂?”但近来屡见不鲜的“碰瓷”事件发生后,一些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下子变得意味深长起来:自身不慎或肇事者逃避责任、被救者反告救人者肇事、执法部门抓不到真正的肇事者、司法部门错判或误判、社会保障缺失而穷人太多、围观者冷漠……一系列原因,让无人负责成为平常事,于是乎一些“老太太”就抓住一个垫背的来算数。

如果说江苏如皋“殷红彬案”幸有铁证(车前摄像头)和人证(乘务员和乘客)、武汉电动车主被八旬老太“误认”肇事而有数名现场目击者证明,因而得以迅速洗清冤白,让人生出些许宽慰;那么南京“彭宇案”、郑州大学生“李凯强案”、天津“许云鹤案”等似是而非的案件,一方称好心助人为乐,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原、被告都各执一词、都拿不出直接证据来证明,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就只有依靠法律来主持公道了。可惜这类事情的判决结果,最后往往都是各打五十大板,还是一桩糊涂案。一个人发自内地想帮助别人,反过来却被诬告,甚至送上法庭,试想这样的事情,怎么不会让人心寒如冬?怎么不会对社会道德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负面示范?

有网友评论,自“彭宇案”后,社会道德滑坡30年!这断语虽然有点夸张,但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恰是道德丧失、信任危机的体现,以至于有人提出“防火防盗防老太”的调侃性口号。在这种思维和行为逻辑下,就出现了前不久武汉一老翁跌倒闹市无人敢扶、最终窒息而亡的唏嘘一幕。将心比心,我们不必一味埋怨路人的冷漠。在一系列“好人无好报”的事实面前,如果没有了监控视频和目击证人,人们还敢做好事吗?而且即便有铁证在手,但以怨报德的人最后总是“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并没有得到任何法律甚至道德层面上的惩罚。为善者潜在风险无法估量,反咬一口者风险系数几乎为零,此二者严重不对等的时候,下一次谁还敢自找麻烦去伸出援手?

当大家都在慨叹社会的普遍道德水准急剧滑坡时,道德救赎、公德重塑就成为一项巨大的、紧迫的民生工程。道德崇高者,可以赞美和仰视,但无法成为大众的一般行为标准,否则就是道德绑架了。道德的最低线,就是法律的红线。有时候靠道德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法律就成为道德救赎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如果法律最后不是鼓励为善者、不是靠证据说话,甚至在证据确凿时依然对诬陷好人者给予最大的所谓宽容,那么在道德底线的边缘徘徊的人们,结果只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法律已经无法给道德保驾护航的时候,我们怎能苛求公众在道德的义务之外去履行可能有巨大风险的“好人道德”呢?这个关键点,才是比被诬陷、被“碰瓷”更让人恐惧的事情,才是道德滑坡这个难题难以自我救赎、难以他救的主要因素。

道德救赎的底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法律护航。公权部门尤其是司法部门,理当成为民众的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此刻不公正或者稀里糊涂的判决书,就会成为最有示范效应的反面“道德教科书”。而宣善、扬善、护善、奖善并且让诬陷好人者受到应有惩罚的司法仲裁,必然会成为道德的净化剂和加速剂,成为永恒的道德经典。

若司法的公平、正义之剑可以威严高悬,我们不期望类似“彭宇案”的事件完全绝迹,但至少可以减少其实际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让有良知的公民出手施救时不再有那么多顾虑,让社会回归“世风日上”的良性状态,而不是相反。

(2011年9月)

注:

本文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11年“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评论类季度最高奖)。

记者下基层,别秋凉风也凉

今年8月以来,全国的新闻媒体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记者下基层”活动,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些举措让新闻界特别是记者群体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界对这次活动充满期待和厚望,媒体也扎扎实实做了一些深入基层、报道基层、服务基层的好活动。这股下基层的流行风,如同夏日的热流,一浪高过一浪,着实让民众体会到了媒体的新作风和新文风。

然而,不知道是因为时下渐渐入秋了,还是久战而疲,纵观国内很多地方,目前这股热流正有慢慢冷却的趋势——如同大多数风一样来、风一样而去的各种流行风。一些人(包括媒体界的部分从业者)也心存疑虑:这活动究竟会持续多久?能不能作为一种体制、一种制度长期进行下去?

其实从根本上说,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本是分内之事,理所当然。要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深入基层、投身实践是必须要做的基础功,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捕捉到新闻、写出好新闻。但既然新闻主管部门把记者下基层作为一项运动而大张旗鼓地推进,至少说明我们的媒体、我们的记者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很好地下基层,以至于社会上评价媒体界出现了诸多“贵族记者”、“白领记者”、“贪利记者”。很显然,在这种背景下,记者下基层活动的大力开展,就成为一种必然,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

事实上,下基层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闻名词,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就有这种提法。我们媒体界需要的,就是要切实将这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以一种长期坚守、持之以恒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努力把基本功练好、练扎实,而不是把下基层仅仅当作一次生活体验和阶段式的采风。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下去刮一阵风、只有三两天的热乎劲,是不可能让民众感到“春风拂面”的;或者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狠刮猛吹之后又进入冬眠期,同样也会让人心生些许凉意甚至寒意。

我们希望这次新闻界组织的下基层活动,不是应时而需,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以此为新起点、新契机,把它作为新闻媒体界夯实基础、培育新人、转变作风和文风的百年工程奠基仪式,年年推、月月讲、天天做。

如此,则新闻界自身引发的这场新闻革命,就不再是一场新闻,而是民众颔首微笑的“欣闻”,是老百姓年年畅怀拥抱的和煦季风。

(2011年11月)

备注:

本文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11年第四季度“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季度最高奖)。

蒙牛超“牛”,我们不能“蒙”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纯牛奶等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一种强致癌物)严重超标。对于这一检测结果,蒙牛公司在其官网发布声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轻描淡写地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但蒙牛方面同时也强调该批次产品属于“质检人员疏忽”所致,且在接受抽检时产品尚未出库,因此不存在下架、召回和赔偿等若干问题。

蒙牛真是超级强大!在证据确凿的检测数据面前,在事关千万人命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在全国数亿双眼睛紧盯不放的热点面前,他们面不改色、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一句“偶然疏忽”将一场危机公关化于无形,一句“尚未出库”将所有责任和风险推得干干净净。我倒是真佩服了蒙牛高层的良好抗压心态和他们过于自信的危机公关能力,大有泰山压顶我不惧、我是蒙牛我最牛的大家风范。

蒙牛超“牛”,但有关执法部门可不能“流”,流于形式走过场那就是做了牛人们的帮凶。蒙牛装“萌”,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不能“蒙”,我们蒙了,被几句好话糊弄过去了,那就是在放纵和默许蒙牛们的下一次。人命关天,命比天大,面对黄曲霉毒素M1这种比三聚氰胺还要可怕N倍的强致癌物,我们对它致以一万倍的“关注”都不为过。且不说蒙牛几年前就曾经犯有前科卷入过三聚氰胺事件,也不说蒙牛在这次的“检测门”中是否真的没有让这批产品流入市场(这个倒真的是要好好核实一下,必需的),单就是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无所谓态度,就足以扯动国人敏感的神经——已经被隔三差五的食品安全事件折磨得近乎脆弱的神经。

其实这个事件给我们的触动还不仅如此。我们担心甚至恐惧的是:连蒙牛这样的大品牌、超级名牌都让人不放心,那我们还可以放心谁?连蒙牛这样的牛奶巨头都可能“蒙”我们,那我们还可以信任谁?我们不是活在真空或者茹毛饮血的纯正绿色时代,在一段时间的抵制、拒饮牛奶以后,时间老人会让大多数人回复到伤痛之外,而继续演绎“一袋牛奶强壮一个名族”的正常消费生态。那么以后还会出现类似蒙牛检测门这样的事件吗?还会在其他类别的食品中出现黄曲霉毒素或者老百姓鲜见的某某毒素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很担忧的。

蒙牛们可以很牛、可以店大欺客,但是我们不能蒙、不能被蒙。只有“兴师动众”、一查到底,并“株连九族”到其他所有食品安全领域,对其长期保持高压态势,我们才可以真正放心地吃喝拉撒——多么低级的生活要求,又是多么奢侈的生活梦想!

(2011年12月)

“下里巴人”更需要“阳春白雪”

据《孝感晚报》等媒体报道:2月17日,孝感市首届建筑“抹灰工”文化节在建筑劳务之乡——孝南区陡岗镇隆重举行,数万农民工朋友和孝感等周边城镇的市民到场观看了大型文艺表演和抹灰高手技能比赛,现场一派盛装节日的气氛,那可真像又过了一个热闹年!

抹灰工这种“下里巴人”,竟然成功办出如此“阳春白雪”的盛大文化节,着实让很多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也让人相当诧异!在传统的思维中,文化节是啥?那是文化人忙活的庙堂盛事。而以抹灰工等为代表的农民工群体,无非就是农忙下地干活、农闲进城务工的代名词,他们给人的形象一般就是忙时出体力赚钱、闲时上桌打麻将,和文化节那种貌似高雅的东西似乎是沾不上边的。但孝感市抹灰工文化节的喧天锣鼓,却打破了这种惯常思维,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掂量:谁,更需要阳春白雪?

同类推荐
  •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 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本书如实反映了“11·24”特大海难的整个救助过程。灾难是不幸的,但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负责精神,我们的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本书客观分析发生“11·24”特大海难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有天灾,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也有人祸,管理上的漏洞和事故背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如果我们能够像本书期盼的那样认真汲取教训,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警示我们不再忽视安全,不再淡漠生命,不再重蹈覆辙。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分钟与千年

    分钟与千年

    本书分五辑,共收录作者《江南好》、《帘卷西风》等82篇散文。
热门推荐
  • 天定之师

    天定之师

    天师骄子,纵横异界~打怪练武,发展领地~美女环绕,争霸天下~
  • 隋唐之召唤猛将

    隋唐之召唤猛将

    横空出世的英雄,光荣而辉煌的帝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甚至无边无际的英雄气概一直蔓延到遥远的未来。生活在天朝下的主角来到了这个光辉岁月的时代,金戈铁马的岁月的时代
  • 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

    一份非正常的死亡证明将120急救中心的医生罗序刚,有着英模光环的110警察万广辉,为人师表的老师程丽英,无冕之王的女记者万卉卉等人卷进了一桩桩深不见底的黑色旋涡,他们的灵魂在金钱、法律、爱情与道德良知的矛盾中备受煎熬,这群青年人如何直面人生的非常考验?这是青年实力派作家津子围继《平民侦探》后的又一部力作。作品在交织的现实矛盾中深刻关注了当今社会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力与职业道德底线的问题。
  • 雕菰楼词话

    雕菰楼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在那神不眷顾的世界

    在那神不眷顾的世界

    2012年玛雅历第五纪元开始,所有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恶魔,天族,人类,妖怪体系,德意志第四帝国等势力以地球为中心开始争夺世界霸权,普通高中生周明泽身上寄宿着强大的力量......魔法与科技的战争就此开始....
  • 倾城邪妻:王爷的傲娇宠妃

    倾城邪妻:王爷的傲娇宠妃

    系术大陆,玩转位面,二人世界,突破传奇。
  • 一笑倾城之妖孽横生

    一笑倾城之妖孽横生

    《一笑倾城之妖孽横生》由于在逐浪签约,腾讯只好完结!不过逐浪依旧在持续更新哦。依旧很喜欢一笑的,可以用百度搜索书名哦。她,21世纪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冷府最受宠爱的大小姐,可身上却藏着无数的未解之谜。他,北国内与帝皇几乎并肩的王爷,可注定不属于北国,并只为与她相遇。他一生冷血,却第一眼便对她怦然心动,那种灵魂深处的触动,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而他又如何让她倾心于他?而她又是为何会穿越,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她的穿越真的是意外使然吗?梅子的新书《薄荷般微凉》也即将在腾讯面世。《薄荷般微凉》仅有腾讯可以看得到哦,到时候亲们别走错地方了,爱你们(づ ̄3 ̄)づ╭?~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渡牒

    渡牒

    其实现在专业不专业的知识都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才能体现,无论现在社会的制度变化千万,一尘不变的还是传统学。而出马出道这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从四大家族说起的缘分,从萨满教的渊源开始的巫术治病,结合图腾学,仙家感应,天人合一,上方仙的转变,为普通人消灾解难,为有缘分的人治疗阴病虚病,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现代科学这么发达但是许多的疾病还是需要这些来治疗,这更加证明了这门学问的不可缺失。现在越来越兴起的宗教热,国学热,更加的说明,老百姓需要这些,也希望通过信仰改变自己的许多本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