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井冈山的崇拜之情,来源于两篇课文和一首诗词,一篇是小学时的《朱德的扁担》,一篇是初中时的《井冈翠竹》,那首诗词,便是那位从井冈山里走出,领导中国共产党人以“星星之火”造就中国革命燎原之势的伟人毛泽东的“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走近井冈山,是怀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
对于井冈山,除了革命的摇篮这个句子外,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性认识。坐在中巴车里,看着窗外的青山绿树从眼前刷刷而过,眼前是满目青翠,远远近近的松林竹柏,到处是醉人的绿,好像置身于一幅绝妙的画中,就连悠闲的飘移在山间的薄雾,也像穿上了绿色的裙裳。此时,心融入了五百里林海之中,恨不能变成一棵树,哪怕是一株野草,只要是浑身透着生命的绿色,成为它们中的一分子。
井冈山的美,令一车人感叹。五百里的井冈,山连着山,竹连着竹,巍巍峨峨,浩浩荡荡。井冈翠竹最美丽最动人之处,是它勃发着节节向上的生命力,那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浇灌成长起来的异常旺盛的生命力!郁郁葱葱的井冈翠竹,有着众多的美妙传说,流传那如歌如泣的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军民用它作矛、作刀柄,锯成竹梆传信号,削成竹筒送饭,扎成竹筏送军情,巧用竹钉布阵,还有竹篾编织斗笠送红军,竹笋作过红军露营野炊的菜,竹板作过毛泽东、朱德和军民挑粮食、运弹药的扁担,竹片点燃作过红军的火把,竹梢挂过红军的战旗,深深的竹林更是红军战士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的天然蔽体。井冈翠竹,植根于井冈肥沃的红土地,吸吮着井冈清清的甘霖,怀着对蓝天的向往,坚定信念,不屈不挠,蓬蓬勃勃地生长着,永不衰败。
车到茨坪,一座小城欢迎贵宾一般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座小城玲珑剔透,精美无比。小城依山而建,四周卫士一般的绿树环绕。在城中漫步,随处可以见到盛开的杜鹃花,还有许许多多和书包一同跳跃不已的孩子们,他们脸上也如同盛开的杜鹃花,胸前也盛开着“杜鹃花”。绿树掩映之中,那条革命前辈曾经走过的小道上,碎石圆滑光洁,似乎还回响着革命前辈的笑声。伫立茨坪,举目远眺,脑中便跳出了“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亭台楼阁”的诗句,当年伟人毛泽东在这里吟出这样的句子来,心中该是怎样的一种感慨呢?
离开茨坪,只觉得山势越来越高,车子始终围绕着崖边上的路,背负着我们的思想,不知疲倦地向前挺进。一车人没有一个有睡意,全都把眼光和思想沉醉在青山绿水之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消遁”。黄洋界到了,当年红军战士凭借两个连的实力和一枚炮弹,就打退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在黄洋界上演出了一出现代版的“空城计”,其地势之险要,可见一斑,难怪毛主席曾说“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需看”呢。站在黄洋界的山头向山下俯瞰,大有孔子“登泰山而小鲁”的感叹。哨口旧址上还保留着当年的防御工事,工事上照原来的样子摆放着滚木垒石,当年曾立下汗马功劳,一炮炸掉敌军指挥部的迫切炮,依旧昂着头,威风凛凛地目视着远方,像一位稳健的老人,独自品评着岁月。如今的阵地前沿,不再是当年光秃秃的模样,而是排排粗壮的大树精神抖擞地耸立在那儿,吸收着当年红军战士的汗水,茁壮地成长着,畅想着自己的未来。导游告诉我们,这都是解放以后政府大规模飞机播种造林的结果。山腰间,当年朱毛挑粮上山时时常在树下歇脚的两棵树,依旧挺立如初,而且更加枝繁叶茂,充满甜蜜地回忆着那峥嵘的岁月。导游说,就是在这两棵树下,毛主席曾问身边一同挑粮的战士,站在这里,能看到哪里?战士回答说,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主席听了笑着说,不,站在这里能看到全中国、全世界。我们不能不感慨伟人的雄才大略和辽阔的思想远见。
站在黄洋界上,面对井冈群峰云蒸氤氲,我衣襟当风,思绪万千。缅怀伟人励精图治、振兴中华的峥嵘岁月,朱毛挑粮小道使我明白了三十多年前背诵这篇课文时似懂非懂的道理。
下黄洋界,过水口峡谷,再穿过一条长长的藏着岁月秘密一样的隧道,便来到了百元人民币背面那座令人向往的五指峰。五指峰,因像人的五指而得名,是井冈山的主峰,它连绵逶迤、陡峭险峻,用望远镜看过去,它是慈祥的、安静的,像一位富有智慧的哲人,在那里思考着人生许多玄妙的命题。导游告诉我们,据说曾驻扎过绿林军的“绿林洞”和红军当年坚持游走的“游走洞”,就藏在五指峰的深山老林之中,要想识得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必须重走当年绿林好汉和红军战士走过的羊肠小道。导游开玩笑地问我们,你们谁愿意去试一试?我们互相看看,实话实说,我们没有那种勇气,也吃不得那种苦。导游说,其实也没那个必要,毕竟当年红军战士吃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后人再吃苦,再受累。
临走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如果能在四月下旬走进五指峰,穿过“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飞瀑口,就会目睹闻名遐迩的十里杜鹃花廊,花开遍野,蝶舞山谷,花香满山。啊,想一想那人间美景都让人沉醉,原来小时候看过的京剧《杜鹃山》的老家是在这里呀。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来此寻根问底,探究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奉献在前、名利在后,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员的先进性凝聚着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蕴涵着时代要求的鲜明特征。这些不正是井冈精神的代代延续吗?井冈山雄伟的翠竹,将永远见证着历史的进步和共产党人无私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