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主教说过:“什么是时间?你不问我,我很清楚;你若问我,我便一无所知。”很多时候,谈到学习经验时,我也免不了套用这话。学习经验只是个人用的熟练到毫无概念的一种习惯,不能移植照搬。获取了一些介绍,也需要思考遴选,转化为适合自己的一套。光看别人的经验而自己不思考,不切实投入平时练习中,你的学习将始终没有自己的程序,步骤混乱,效率也不会高。所以,以下我所要介绍的经验仅是我的习惯,是不是适合别人全看个人了。
高中英语一直不错,但自己未总结过方法,只把它归结为语言天赋。进入大学后,一次老师突然请我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脱口而出:“语感十分重要,一旦培养出了这种感觉,学英语就驾轻就熟了? ?”我们老师十分赞成,她在外交部做过几年翻译,说着一口极其优美的英语,是我们极其欣赏的。课后我和老师聊天,发现我们当初学英语的方法都很相似。
(一)听与说
这两项似乎在浙江省高考英语中都不重要了,但却是个人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将在未来大学甚至更远的学习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这也是培养语感的高效途径,甚至养成用英语思维的本领。对做单选和完形填空极有用,几乎不用费脑子思考即可随手选出答案。
至于培养这两项能力,我们建议大家多看英文原声电影,有些十分精彩的段落可反复观看并跟读和模仿。前几遍看着中文字幕尽量跟上你所能抓住的一些短语或单词,后几遍再看时,便可对照英文字幕。听力和口语,尤其是语感就这样十分愉快地提高了许多;同时又锻炼了艺术鉴赏水平,在枯燥、单调、紧张的高中学习中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请记住每天得见缝插针,读一点英语文章。不是默读,而是朗读,读得自己能听到。语感就能被读出来,也能发现一些非常好的短语与句型,更能扩大词汇量。做题累了,就可以拿起一篇读一读。至于文章,可以是一些经典美文或课文,甚至是测验或练习中的阅读或完型。
还有一种愉快的方法就是听、唱英文歌。这种方法大家都应该会喜欢。如果喜欢听、说、唱,并到了能听出RA P的水平,那已经无需再练听力了。如果你留意,会发现唱英文歌能培养非常好的语音。但这种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了语感。
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建议听些英语新闻,如今也无需抱着收音机听BBC、V O A 了,CC T V -9就很不错,我们经常看。但高中毕竟以应试为目的,所以这个方法大家可以针对自己能力评价。
(二)读与写
可以多看些英文报纸和难度小一些的中英对照小说,或英语杂志。别拿着文曲星,见个生词查一个,这样只会把阅读过程搅得支离破碎,无法理解哪怕一个句子。理解即可,大多数文章只需泛读,而一些可作为写作范文的则需仔细研究每个句子,每个用词和衔接,以后在自己写作中这些可能会突然闪现然后被模仿借鉴。仔细听老师课堂的写作辅导,那是真正系统科学的东西,决不可主次颠倒,忽视老师的总结整合。
加强平时阅读的好处还包括提高了文学素养,有了自己的思想,不管写中文作文还是英语作文,都会顺畅许多,觉得言之有物,也是在长远中加强个人修养的隐形手段。如果总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情去做每一件事,结果必然不会很理想。在备战中任何一些经历都可能在将来发挥巨大作用,没有毫无意义的事,请认真对待他们。
针对应试来说,还是需要多做题。感觉也可以在一道道题中培养,但对待错题决不能改了答案就算了。错同样有它的固定思维,人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却可以在同一题错好几次。所以,不仅在英语,所有科目都要准备纠错本。错了的题剪切下来后都贴在上面,时不时拿出来翻翻,加深印象。
总之,英语同语文一样,绝非靠突击就能获得质的飞跃,以上这些方法都需要长期的坚持。但我觉得我介绍的这些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方法。“泰山不辞抔土,江海不捐溪流。”每天放上一滴水,不知不觉中某天你往窗外一看,那就有了一片海,足够你扬帆远航了? ?
(本文作者,张晓宁:北仑中学2005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外交学院法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