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6200000039

第39章 诺贝尔和他的故乡

诺贝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瑞典人。有关他的故事,我一直存在着许多疑团。比如,说他家境富裕,但没有中学、大学的学历教育,后来却成为世界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传》这样描述道“当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时,他进了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于1841年至1842年念了几个学期的书。这是那个孩子所受的唯一真正的学校教育”。

又如,说他终身未婚,因为年青时的恋人弃他而去嫁给了一位数学家,他痛恨数学家,所以诺贝尔奖项中没有设立数学奖。还有与诺贝尔奖颁奖地点有关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音乐厅……。带着这些疑问,当我踏上瑞典的土地后,立刻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搜寻关于诺贝尔的真实故事。

说诺贝尔家境富裕并不准确。他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师和承包商,如果安分守己地做建筑师和承包商,凭他父亲的聪明和灵气保持家境富裕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他父亲天生有发明创造的癖好和欲望。不仅设计试验了与建筑有关的活动木房、浮桥,还发明了“诺贝尔机械运动”等。但是发明是一项耗费大量精力和金钱的工作,需要代价高昂的试验作基础,发明的成果转化成商品并被市场接受也存在一个过程。由于这些原因,他父亲在瑞典一再背运。充满忧虑和债务缠绕的家庭,在斯德哥尔摩的郊区搬来搬去,为的只是寻找一个最便宜房租的住处。后来,为了躲避那些咄咄逼人的债主,也为了给许多设想开辟新的道路,他父亲只身外出谋生,先到芬兰的图尔库,然后到俄国的圣彼得堡。在那里,他父亲的闯荡精神交了好运,发明受到重视,不仅赚了钱而且自己开办了工厂。在还清了瑞典的债务后,9岁的诺贝尔随母亲从斯德哥尔摩去圣彼得堡与父亲团聚。在那里,诺贝尔享受到家庭教师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受到父亲发明精神的影响。而诺贝尔的好学、勤奋和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也格外受到父亲的器重。诺贝尔17岁时,被父亲首次送出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旅行。两年中,诺贝尔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北美。在旅行中,诺贝尔写过这样的诗句:漫漫大洋,无限锦绣,却不能使我留念回首,因为我心目中的海洋,更加浩瀚悠悠……。

诺贝尔心中浩瀚悠悠的是他的发明梦想。在完成他艰苦的学习旅行任务后,他回到父亲的企业里。这时,诺贝尔不仅通晓德语、英语、法语,而且是一位经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在父亲的试验室里,经过五十多次的试验,诺贝尔完成了他的第一项发明,即所谓的“诺贝尔专利雷管”,这一专利将流体的硝化甘油炸药变为人类可以控制的强大的爆炸工具。自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发明并获得350多项专利,其中最具划时代的发明是“黄色炸药”。“黄色炸药”是用硝化甘油作为主要成份,各种不同炸药的总称。它比普通的黑色炸药威力更大,安全性更高,是后来所有化学炸药工业的基础。新型炸药的研制过程充满风险,诺贝尔的弟弟在试验中被炸身亡,他自己也几次历险,身体多处受伤,但是所有的危险和困难,都没能动摇诺贝尔的信心和毅力。

诺贝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企业家和商人。他一生奔波于欧洲各地的试验室和工厂,他在二十个国家拥有总公司,在全世界有几百座工厂,他的商业和工业活动,奠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的雏形。诺贝尔的发明、生产和经营活动,使他积累了巨额财富,遗憾的是他没有家室,人们称他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他自己解释说:“我的家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因为我四处工作,也就四海为家。”其实,诺贝尔也想有个家,一生中,至少有三位红颜曾走进他的生活。

诺贝尔首次离开父母去欧美学习旅行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位“既好且美”的巴黎姑娘。那时,年少的诺贝尔虽然充满学习激情,但也常常感到孤独,这位姑娘常常陪伴着他,使他“象枯燥的沙漠一样”的生活有了幸福感,彼此迅速进入热恋状态中。但是,好景不常,这位姑娘突然在巴黎死去,她给年少的诺贝尔以无限的悲伤和巨大的打击。他说:“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不曾享受到人间的欢乐。这个繁忙世界里孤独的行路人,决心把生命献给高贵的事业,去研究大自然的知识,去领悟它的篇章,并从它的深邃里来为我的忧伤汲取一种安慰。”

从此以后,直到他43岁。那时,诺贝尔已经成为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发明家和企业家。那一年,他录用一名聪明、漂亮的伯莎·金斯基女伯爵作为他的秘书。很快,他的爱情之火被这位迷人的秘书再次点燃。诺贝尔对他的女秘书充满兴趣和信心,憧憬着她在未来那个美好的家庭里,成为一位虚席以待的女主人。终于有一天,诺贝尔婉转地询问女秘书“你的心是不是还自由?”然而,回答是否定的。女秘书原来名花有主。虽然诺贝尔的感情因此受到打击,但他们的相识导致了他们之间彼此相互尊重的终生友谊。多少年以后,女秘书已经成为著名的女作家、和平旗手,诺贝尔仍然兴致勃勃地和她讨论关于世界和平的观点。

诺贝尔的事业如日中天,他迫切感到需要位年青的女人作为伴侣,给予爱情与他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于是第三位女性匆匆走进了他的生活。这是他维系时间最长的爱情,长达18年,也是给他带来巨大失望和痛苦的情感折磨。故事的开始就是一场错位。女主角是一位年青的犹太血统的小家碧玉,虽然迷人、随和但并不聪明,更没有文化教养,她所追求的是生活享受。男主角是一位有文化素养和自我修养的事业人,他比她大23岁,试图用叔父般的关怀对女方进行人生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以使她接近自己的性格和教养,最终成为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忠诚伴侣。但是她并不具备这种可塑性。她在华丽的别墅里过着各种物质享受的奢侈生活,却并不关心诺贝尔的身体健康和工作事业;她为自己的亲戚朋友向诺贝尔索取贪得无厌的金钱要求;当诺贝尔经常外出不在身边时,她耐不住寂寞和冷清,以诺贝尔夫人的身份与一个又一个崇拜者鬼混。陷入情海的诺贝尔虽然严厉训斥她,耐心教育她,但又以他的热心和金钱来娇惯她,这种宽恕的结果是事情越来越糟糕。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她的一封来信,信中告诉诺贝尔,她将要在几个月内生下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匈牙利年青的骑兵上尉。诺贝尔彻底失望了,但他仍以绅士的风度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安慰和劝告她,并且决定不再和她保持关系了。他通过律师为她的生活作了安排,后来她收到一笔30万匈牙利克朗的生活费,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钱。5年以后,诺贝尔孤独地死在意大利的寓所中,享年63岁。而他的那位“完全没有良心”的她,竟然还去威胁诺贝尔遗嘱的执行人,毫无廉耻地索要财产,否则就要将诺贝尔给她的216封信的原件公开出卖。为了诺贝尔的声誉,执行人只好有条件地买下了这些信件。晚年的诺贝尔患有沮丧和忧郁症,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和这个女人有关。如果有一位聪明、体贴的女性陪伴,他会长寿,事业也会更加有成,诺贝尔是这样,任何一个成功的男人都是这样。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逝世前一年,他在巴黎的寓所亲自立下300个字的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捐出用作奖励基金,每年用其基金利息,奖励给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遗嘱明确规定受益人国籍不限。诺贝尔订立遗嘱没有经过律师咨询,事后也没公证。加之个人财产巨大,那时已达3100多万瑞典克朗,折合920万美元。因此,遗嘱公布后,受到各方面阻挠:其家庭要求对诺贝尔的财产进行分配;瑞典王室和政界有人认为诺贝尔奖的颁发不限制国籍,瑞典人获奖机会不多,将导致财富和名誉流向国外,希望变更诺贝尔设奖的初衷。各种意见相持不下,直到1900年,在舆论和政府的干预下,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负责管理诺贝尔基金和组织评选颁奖活动。诺贝尔奖金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和平奖五项。至于为什么没有设数学奖,诺贝尔基金会的权威解释是:诺贝尔设立奖项的学科,是他曾经忘情投入并获得成就的学科和事业。他不是数学家,没有设数学奖,就像他没有设立音乐奖或天文学奖一样自然。我想这样的解释是有道理的。诺贝尔不仅在炸药方面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有一定的建树。他的350多项发明专利能够反映他在这些领域的贡献。诺贝尔一生痛恨战争、热爱和平,他曾号召各国政府联合起来反对侵略、维护和平、实行裁军计划。虽然他当时的号召不可能得到各国政府的响应,但是他以设立和平奖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实现世界和平的愿望。诺贝尔一生的主要兴趣除了科学就是文学,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各种语言,不断地将外国文学翻译成瑞典文。年轻时候,他受雪莱的影响,用英文写作诗歌,保存下来的有419行的自传诗《一则谜语》。后来他又创作小说,临终前他出版了自己创作的悲剧《复仇的女神》。诺贝尔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的兴趣、追求和愿望陪伴他一生,直到生命的结束,最终反映在他对遗产的处置和设立的奖项上。

在诺贝尔的故乡,读诺贝尔的故事,非常真切,触景生情也格外耐人寻味。当年,他诞生和居住过的斯德哥尔摩偏僻的郊区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市中心。没有变化的是他的墓地,他和他的父母亲、弟弟和侄子五个人合葬在一个墓室中,墓前一块方锥形的普通石碑上,简单地刻着他们的姓名和生卒年月。这位富有的发明家、企业家没有为自己和家庭修建豪华的坟墓,但是他留在亿万人民心目中的丰碑无比高大。在斯德哥尔摩,听说瑞典尚有一座保留完整的诺贝尔故居,于是我们兴致勃勃、顶风冒雪,前往瞻仰。这处故居坐落在瑞典中部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距离斯德哥尔摩200多公里。1894年,诺贝尔结束了海外飘泊生涯回到祖国定居,在这里度过他生命中最后两年的大部分时光。故居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层楼房,四周是大片的白桦树林,环境非常清幽。因为是天气的原因,故居不开放,我们无法进入参观。根据资料介绍,故居中保留着诺贝尔的遗嘱和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金质奖章和他生前的一些活动照片。故居中,他的生活设施非常简单,卧室中只有床、桌和衣柜等几件必需的家具,而试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则琳琅满目。故居现在不仅是纪念馆,也是诺贝尔学术活动中心。每年一度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学术讨论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里,探讨科学领域新课题和诺贝尔“造福于人类”的学术思想。故居前,有一尊诺贝尔塑像,连底座不超过两米,怀着景仰的心情我在此与诺贝尔合影。这时,天空中又纷纷扬扬飘起雪花,雪花飞舞,落地无声,天地间冰清玉洁,浩气回荡,肃然庄严。雪花飞舞,漫步在天地间的雪花,累了、倦了,安祥恬淡地回到大地的怀抱中,情意绵绵地守望着自己的家园。

行走在诺贝尔的故乡,追寻有关诺贝尔的踪迹,常常感受到这位伟大的以四海为家的发明家,仍然活在他的故乡。

在斯德哥尔摩最繁华的市中心,国王大道和王后大道的交叉处,有一座蓝色正方形的建筑物,建筑物前方的广场是一个卖蔬菜水果的自由市场。这处貌不惊人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诺贝尔奖就在这里颁发。这一天,音乐厅布置得庄严、典雅,舞台正中的诺贝尔半身铜像在灯光的辉映下,熠熠闪亮,舞台上的花蓝是专门从意大利运来的,因为诺贝尔的晚年在意大利度过一段很长时光。颁奖仪式开始,获奖者由瑞典女大学生引导,从幕后走上台前,接着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致词,然后在乐曲声中,瑞典国王亲自为获奖者授金质奖章和证书。此时此地,明星、政客荟萃,全世界电台实况转播,貌不起眼的音乐厅,年复一年地为世人注目。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国王岛上,面对美丽的梅拉尔湖,被誉为二十世纪欧洲最美的建筑物。这是真正的意大利罗马式建筑,宽敞的广场,精美的雕塑,一端是一座100多米高的方塔,外观好似古堡。市政厅是举办诺贝尔奖晚宴的地方。市政厅内有两个著名的大厅:蓝厅和金厅。蓝厅在楼下,是一个室内广场,地面距天花板有五层楼高。蓝厅并非蓝色,当初原设计为蓝色,建成后,设计者发现红砖的本色比设计的蓝色更好,于是原设计变更,但“蓝厅”的名字没有改。

白天在音乐厅的颁奖仪式结束后,晚上国王在蓝厅为获奖者举行盛宴,赴宴者达1000多人,其中有王后、议长和首相,以及获奖者的夫人。晚宴结束后接着是舞会,获奖者携夫人走进金厅,与瑞典各界人士翩翩起舞,共度良宵。金厅相比蓝厅虽然显得小和低,但艺术感更强。它四周由1800万块1厘米见方的镀金金属块和彩色玻璃镶嵌,组成神像和瑞典历史人物。设计制作者是一个27岁的瑞典青年。后来,他的一生都在此工作,不断地修补他的这件作品,直到去世。他的头像也被镶嵌在“金厅”门口的墙壁上。

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发的日子,是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重要节日。诺贝尔以他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为故乡的人民带来无尚的光荣。他身后没有留下家室,没有留下子孙,他留下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故乡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故乡人民由此怀念他,纪念他也就是很自然的事。

同类推荐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一、二册为词: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阙外,另增加了四十九阙,并附《纳兰成德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一篇。
  •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本书以西方文学发展的时代更替为主线,以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经典文学为主体,通过文学简史、作品欣赏、音乐链接等环节,展示西方音乐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热门推荐
  • 顶级秘宠,陆少的逃爱娇妻

    顶级秘宠,陆少的逃爱娇妻

    陆诺桐十八岁那天,陆靖安闯进她的房间,以最强硬的姿态将她压在身下质问她:“你有什么资格嫁入纪家,在我眼前幸福?”陆靖安想告诉陆诺桐,她的幸福,除了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给。可是他们的爱情,终究上不得台面……那晚雨夜陆诺桐被一巴掌打的口鼻出血……浑身湿透的陆靖安,跪在已故父母的面说出最大逆不道的话,气死长辈……“哪怕陆氏倾覆,哪怕我死,我也要娶她。”
  • 笑傲玄天

    笑傲玄天

    三年前,父被囚,母被杀!原一代天骄竟被散去修为,猪狗不如?!三年后,一个梦,一物,从此改写他的人生!!!“父亲!等着吧,我一定救你出来!”“娘亲!等着吧,我一定为你报仇!”“龙游浅水遭虾戏!今日,便是我入海之时!”——风无尘。快进去看看吧……
  • 天下第一媒

    天下第一媒

    客官,来呀来呀!说说你看上谁家的小娘子了?我跟你讲嗷,找媒婆还是要找我们这种专业的,快捷、可靠!啥?你非要等宋大娘?客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宋大娘的水平不错,可我的业务水准也是不错的呀。你嫌我年纪小?哎呦,客官,我跟你讲,你不能这么死板的你知道嘛?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能勾搭小男女,走南闯北阅人无数牵丝搭线这是我的长处啊。而且这宋大娘都把这店交给了我,不然我怎么开的门呢?这就是宋大娘对我的信任啊,你就要相信前辈们的眼光。更何况咱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要相互给机会的呀。方珠儿!你又偷我钥匙!你给我等着!嘿嘿。
  • 暗恋他

    暗恋他

    这是个美好的故事,从今天起连载,希望你能一直看下去,校园生活总是那么短暂,却让人无限怀念。
  • 韩娱之唯爱你

    韩娱之唯爱你

    18岁的张秀峰瞒着家人独自来到韩国,他在韩国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上天却对他开了一个玩笑,女孩为了救她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偶然的一次机会让他在一次综艺节目上让他看到了和那个女孩长得一样的她,他决定这一次不会在让她从自己身边失去了..................
  •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本书以《资治通鉴》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为素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润滑剂,将一部古典巨著打造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用职场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并穿插有精彩的职场案例,寥寥数语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让读者学到如何在职场人生中进退自如,获得成功。
  • 他的一生给了这个混蛋

    他的一生给了这个混蛋

    既然自己把心交给了他,他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非要把自己的心伤的体无完肤才好吗?他累了,也倦了……
  • 雪羽1

    雪羽1

    一只白雀,一个段坎坷。“以后,你就是我雪羽的师尊”“我只需要不断的变强,就可以守护你,守护整个长青。”“因为,我早已将你刻在心底,谁也抹不去,所以,我甘心情愿!”人族,妖兽。“在我长青门下,没人可以伤你”“一把剑而已,怎么能比得过你的性命”“我不要你拼命,我只想你在我的身后好好的,该去的人,是我”一段逆缘,且看正文……
  • 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正值历史转型期,社会现象光怪陆离,人们的内心充满矛盾:既带着打碎精神枷锁的喜悦,又背负着历史包袱的沉重;既担心鼎新求变会触犯清规戒律,又不甘心在穷苦煎熬中循规蹈矩。世情、人情、亲情、爱情都在社会变革中强烈震荡,于是就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活剧。听作者娓娓道来,读者如同回首往事,从曾经跨越的时空中依稀辨出一道轨迹,感悟历史是怎样走过来的,还将怎样走下去,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未来的一些思考,不失为开卷有益。同时,旖旎的南国风光,浓烈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风土人情,曲折的人生故事,宛如一壶醇香的老酒,浅斟慢酌,令人陶醉……
  • 穿越之宠妃好霸道

    穿越之宠妃好霸道

    宠溺你是我的使命,因为我爱你!对别人冷漠是因为那人不是你。对你好,是因为你是我的命,我本该如此。既然受你的宠,那么我就在任性一回,只许你眼中,心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