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3500000052

第52章 君临天下(1)

刘秀府前,数不清的百姓将士跪成一片,艰禹眼合热泪,手擎表书,盛赞刘秀体恤百姓,泽厚天下,当顺民心愿,称帝为尊……刘秀矜持片刻,颌首微笑——三十一岁的刘秀面南为君了……

朱浮退下。刘秀当即写书信一封,遣使赴渔阳,向彭宠表示歉意。随后率军离开蓟城,继续南行。

耿纯、吴汉、马武等串联诸将,共思劝进。耿纯执笔,连上表都写好了,正想寻个机会呈上。刘秀下令启程,诸将只好整装上路。

大军过范阳,来到顺水河边。顺水一战是刘秀北击诸部以来败得最残的一仗,几千汉军将士战死,尸骨至今仍暴露在荒野之中。刘秀令大军停下,眼含泪水命将士收尸骨、埋棺木、起高陵、坚石碑,整整忙活了三四天。汉军营中,弥漫着悲愤的气氛。这种时候,当然不便向萧王上表,耿纯急得心头冒火。

汉军终于再次启程,行至中山城。耿纯受诸将之托,当众向萧王上表。刘秀接过细看,表曰:

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与伯升肯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坏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投却郸,北州弭定;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升,百姓为心。

刘秀看完,面露愠色,怒视耿纯。耿纯吸取马武的教训,不待他开口,便说道:

“大王龙虎之威不该对耿纯一人而发,此表乃诸将之意,耿纯只是代为呈上。大王若不信,可以当面质问他们。”

刘秀将目光转向诸将。马武、吴汉为首,诸将齐声说:

“耿将军所言极是,我等早有劝进大王之意,请天下为念,早即尊位。以利征伐。”

刘秀怒容逝去,长叹一声,说:

“诸位的心意,我何尝不知。只是如今贼寇未平。赤眉势众,纵横三辅;绿林狡黠,挟更始号令天下。我四面受敌,为什么非要急欲称尊呢?”

耿纯一听,萧王之言有松动之意,如果再进一步相激,说不定就能成功。于是趋步上前,亢声道:

“耿纯一向奉君如父。君父面前不说假话。当初耿某自毁宅园,率宗族宾客归随大王。就是指望大王能成大业,耿家可封侯拜将,光宗耀祖。如今大王婉辞众望,令宗族计穷,皆有去意。”

刘秀动容。是啊,当初耿纯焚烧宅院,令宗族宾客坚定信心跟随自己。那份忠诚之心足以令天下人感动。耿纯说的是大实话。耿氏追随左右,不就是为着光宗耀祖吗?

诸将见萧王沉默不语,知道耿纯的话起了作用,纷纷上前力劝。耿弇制止住乱嘈嘈的声音,进言道:

“耿将军说得是。天下士大夫别亲戚、弃乡土,背井离乡,归附大王,甘冒矢石,其正固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所志。如今,功业即定,天下亦应,而大王滞留时日,违背众意,不肯正位称尊。士大夫望施计穷,尽有去意。耿弇恐怕大众一散,难以复聚。时不可留,众不可逆,大王何苦自失众心。”

刘秀蹙额沉思,半晌才说道:

“诸位言之有理。不过,称尊之事,非同小可,请容我三思。我们现在还是赶路南归。”

诸将见萧王答应,便不再多说,准备起程。耿弇与耿纯、吴汉、马武私议,说:

“长安更始帝乃刘汉宗室,虽然为绿林诸将控制,且多有失政,但名正言顺。大王有称尊之意,忌惮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决心难下。”

马武一听,着急地说:

“那怎么办?难道要等到打进长安,把刘玄拉下宝座,大王方能称尊?”

耿弇摇头:

“那倒不必。大王要三思而后行,言之有理。我们也不便再力劝,惟今之计,只有请孟津将军冯异和前将军邓禹来劝大王。他们两个是大王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大王每有大事必定请教二人。”

耿纯拍手叫道:

“不错。只有冯异和邓禹有办法劝大王称尊。伯昭,马上派人送信给两位将军。”

吴汉、马武也表示赞同。计议已定,由耿弇分别给冯异、邓禹各手书一信,派人悄悄送往孟津和河东。

据守河东的比阳王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率十多万兵马,乘邓禹不备,突然出击。邓禹的兵马都用在包围安邑的战场上,战线太长,来不及收缩迎敌。王匡、成丹、刘均的十多万兵马直冲大阵,一下子把大阵冲得七零八落。邓禹慌忙应战。骁骑将军樊宗拼命厮杀抵敌,却被抗威将军成丹、河东太守杨保中郎将弦强和几十名长安将士围住,身上多处负伤,力战至死。双方一场大战,直至日暮天晚,王匡见邓禹兵马逐渐聚拢,才鸣金收兵。

邓禹巡视战场,见大阵被毁樊宗战死,悲愤难抑,这一仗是西进关中败得最惨的一仗。军师韩歆一边命人收敛樊宗的尸体,一边劝慰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不必难过。据说明公已平定河北寇贼,回师南下。我们趁夜撤回请命明公,再调集兵马,攻河东不迟。”

邓禹恨声道:

“不,如此惨败,我们有何颜面去见明公,传令下去,收编安营,就地待命。不报今日之仇,邓禹誓不为人。”

韩歆吓了一跳,力劝道:

“兵法最忌意气用兵。如今我大阵遭毁无所凭依,将士新败,兵无斗志。若不趁夜撤兵,明日长安兵马再次攻来,后果不堪设想。”

诸将也劝说道:

“军师言之有理,请将军三思而后行。”

邓禹不听,令将士安劳歇息,准备明日迎战。

韩歆与诸将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次日辰时,不见河东兵动,过了午时,仍不见敌营出战。邓禹调兵遣将,重新布阵。见众将疑惑,方说道:

“诸将士放心,今日敌营不会出战。”

众将惊讶,齐声问道:

“将军何以知之?”

邓禹笑道:

“今日乃祭亥。王匡用兵,讲究吉凶,六甲穷日,不宜出兵。所以我断定敌军不会出战。”

将士们闻听,无不钦佩主将英明,心中乃安。邓禹趁机慨然说道:

“萧王此去,捷报频传;孟津将军守河内,不但孟津稳固,而且纵横河南地,相形之下,我军进展缓慢,诸位愿与我共建大功吗?”

将士们齐声答道:

“愿意!”

“好!”邓禹双目闪光,激昂地说,“今日不战,明日必有一场血战。我军虽败,但元气未伤,收缩战线,足以应敌。我大阵已毁,无所凭恃,惟有拼命杀敌,死而后生,才可克敌制胜,诸位有信心取胜吗?”

“有!”

雷鸣般的声音答道。

“好!明日出战,听我号令,不得妄动。今晚歇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又是一夜过去,天明卯时,王匡果然下令进攻,长安兵马铺天盖地冲向邓禹兵营。五百步、二百步,汉军营中毫无动静。王匡觉得奇怪。长安兵马以为汉军已弃营而逃,争相抢功,进攻队形大乱。

近了,更近了。汉军营帐帷幕突然倒地,露出一排排拈弓搭箭的弓箭手。一声钲鼓鸣响。无数箭矢几乎同时射向猝不及防的长安兵马。冲在最前面的被射落马下。战马受惊,掉头往回跑,把后面的人马冲乱。

邓禹传令:

“杀!”

积弩将军冯情、车骑将军宗歆、建威将军邓寻、赤眉将军耿诉、军师将军左于与军师韩歆,祭酒李文、李春、程虑等各领所部,如狂风一般,卷向敌军。长安兵马刚刚获胜,正在洋洋得意地进攻,以为汉军不堪一击,突遇反攻,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前军败退,冲乱后军,乱作一团。

王匡大惊,急令抗威将军刘均、河东太守杨音、中部将弥强拼命抵抗,力图稳住军心,挽回战局。刘均、杨音、弥强一边喝住败兵,一边上前迎战。

冯倍、宗歆、左于、邓寻、耿诉等人按照邓禹的交待,擒贼先擒王,挥戈纵马,直冲刘均、杨音、弥强三人。冯惜、宗歆接住刘均,左于、耿诉围住杨音,邓寻独战弥强。长安三将被五名汉将逼得手忙脚乱,再也顾不上喝止败兵了。不多时,身边的兵卒全跑光。只剩下他们三人与汉军撕杀。战不及数合,冯惜大喝一声,斩刘均于马下。杨音、弥强一见大惊,一个愣神,双双被左于、耿诉、邓寻斩首。

邓禹率轻骑乘胜追击,王匡兵败如山倒,再也无力回战,只顾狂奔逃命。邓禹占据整个河东,获兵甲辎重无数。安邑不战而降。遂拜祭酒李文为河东太守,置属县令,加以镇抚。

邓禹正欲向萧王报捷,忽然,军卒亲报:

“启禀将军,萧王军中来人了。”

“人在何处?快快请进!”

军卒退出,不过多时,引领一裨将进来。邓禹迎上前去,施礼道:

“萧王有何训谕?”

裨将慌忙还礼,笑道:

“小人不是萧王使者,邓将军不要多礼。”

邓禹一怔,愠怒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

“小人是大将军耿弇麾下,奉耿将军之命特来下书。”说着,双手呈上书信。

邓禹疑惑不解,接过书信,细看之后,哈哈一笑,说:

“萧王之意,我自知之。回去告诉耿将军和诸将,让他们放心。我有办法让萧王如他们所愿。”

裨将告辞而去。邓禹在帐内思索良久,正欲召集探马行动。忽然,军卒又来报告。

“禀将军,营外来一位书生,自称叫强华特来拜见。”

邓禹又惊又喜,一拍几案道:

“看来是天助明公成此大业。”忙亲自出营相迎。

大营外,站着一位袍衣冠带的儒士,果然是强华无疑。只是岁月无情,当年的翩翩少年如今变成了儒雅的中年人。

邓禹未出营门,便施礼疾呼道:

“强兄,果真是你!”

强华看着衣甲鲜明的邓禹,显然已不敢相认,直到邓禹来到跟前,才恍然大悟,趋前迎上还礼,惊喜地说:

“仲华贤弟,真的是你。看这大将军的气派,哪儿看出当年太学生的影子,难怪愚兄一时认不出来呢。”

“强兄也是一样嘛,如今也是一代名家吧!”邓禹说笑着,请强华入帐细谈。

两位阔别多年的学友相逢,自然有说不完话,叙不完的情。邓禹命人端上酒菜,两人对酌。邓禹说:

“真是天助我也。小弟正要派人潜入长安打探强兄的下落,不想强兄就来了。”

强华笑道:

“大将军找我这一介腐儒,有何要事?”

“明公……”邓禹突然停住,笑吟吟地注视着强华,问道:

“强兄专程来我军中,有何要事?”

强华狡黠地笑道:

“不是专程,而是巧遇。愚兄是从长安去河北投奔刘兄,不,应该是萧王,恰巧路过河北,听说贤弟驻军在此,便来相见。”

邓禹惊喜道:

“强兄去河北,是为明公?”

“贤弟派人寻我,也是为明公?”

邓禹点点头。

“诸将共请劝进,无奈萧王不肯。所以问计于我,我便想到强兄,不知强兄能否……”

强华笑道:

“愚兄正是为此去见萧王。天机不可泄露,贤弟毋须多言。咱们喝过这杯酒,愚兄就动身去河北。”

邓禹满心欢喜,举觥说:

“来,为天下,为萧王,也为咱们今天的相逢,干!”

刘盆子被拥立为汉室天子,赤眉军果然军心稳定,士气复振。御史大夫樊崇传令向西再进。几十万大军挑着龙旗,浩浩荡荡,直扑高陵。

比阳王王匡败回长安,闻听赤眉军抵高陵,慌忙召集淮阳王张卬、穰王廖湛、平氏王申屠建等绿林将领,私下相议说:

“如今河东已失,赤眉紧逼,长安孤困,不久必灭。咱们该想想退路方是。”

淮阳王张卬长叹说:

“事到如今,哪里还有退路。除非投降樊崇或者刘秀,或许还有生路。”

穰王廖湛气呼呼地站起,愤然道:

“同为反王莽而起,咱们也是条汉子,凭什么要投降他们。谁再言投降之事,我第一个不答应。”

王匡一边劝解,一边责怪说:

“穰王何必动怒。同为绿林弟兄,所以我方把大伙召在一起,商议对策。更始帝这块招牌罩不住咱们了,咱们也没必要陪着他进棺材,宜另作打算。”

平氏王申屠建抱拳道:

“看来比阳王早有打算,不知可有良计?”

“良计算不上,不过,我有些想法,不知诸位赞同不赞同。”王匡说道,“我们不如纵兵掳掠城中,只要有钱财,到哪儿都可以立身。之后弃更始东攻南阳,还归绿林山。即便不能成功,还可以潜入湖池,做个逍遥自在的强盗。也比在这儿为刘玄陪葬强过百倍。”

王匡刚说完,廖湛第一个反对,说:

“我绿林军反莽而起,本为百姓。如今纵兵掳掠,等同贼寇,如何忍心。”

王匡笑道:

“廖兄弟真是憨直可爱。我们纵兵掳掠,抢的都是官宦、富足人家,为富不仁者。寻常百姓一无所有,抢什么?有什么忍心不忍心的。”

廖湛笑了。诸将纷纷表示赞同,申屠建说:

“比阳王所说固然是一条极好的退路。不过,弃更始帝而去不足取。不管怎么说刘汉的招牌名正言顺。以在下愚见,不如劝说更始帝随行。”

张卬、廖湛及随王胡殷等将一听,纷纷赞同申屠建的意见。王匡止住乱嘈嘈的议论声,说:

“你们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刘玄是刘汉宗室,好容易当上皇帝,岂肯舍弃皇位,跟着咱们上山为王、入水为寇?”

“形势逼迫,他亦无路可走。”申屠建坚持己见,说,“未曾一试,怎么知道行不通?”

张卬等人支持申屠建的主张。王匡一人不便坚持。于是议定,共人劝说更始帝。

河东丢失,赤眉逼近,长安震动,更始帝再也无心在宫中享乐,慌忙召来右大司马赵萌问计。赵萌说:

“长安危困,惟有诸将同心协力,共拒贼寇,方可转危为安,请召集诸将,商讨拒敌之计。”

更始帝临朝,召见诸将,共议御敌大计。王匡、张卬等按照前议,齐劝更始帝放弃长安,退保南阳。更始帝勃然大怒,不等他们说完,便打断道:

“朕今日召见诸卿,本为共御贼寇,以保社稷。你们竟说出这种话。朕是汉皇天子,不是山贼水盗,既便战死,也不能对不起列祖列宗。比阳王,河东丢失,朕并未加罪于你,奈何今日也说出这种话?”

刘玄的言辞严厉,前所未有。诸将明白,皇帝当然是依仗赵萌的支持。王匡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却不敢顶撞,跪地请罪说:

同类推荐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热门推荐
  • 剑劫九荒

    剑劫九荒

    神秘之人,以命贡天,得天机一线;知乱世九荒:毁、剑、武、天,皇、地、战、鬼、神。字刻石碑,未能传出,此人消散世间,此事再无人知。人能创世,亦能破世;尘封万年,暗黑涌现!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意外来到强者为尊,人幻成神的大陆是否能够屌丝逆袭有所作为?“什么是神,就是俺脚下这个吗?”齐天大圣化身万世妖王又会怎样逆天?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大陆主宰巅峰对决造就传奇故事!穿越、重生、爱情此剧怎能少?幽默、认真、故事此剧怎没有?更多剧情尽在《剑劫九荒》!
  • 艳阳高高照

    艳阳高高照

    程艳阳自从十八岁时以手染指了一名男子之后,她想破脑袋要忘记,于是如愿以偿了。殊不知,在偌大的集团公司里,第一天去上班,便见了那个男人,N天之后,那名俊美男子悠悠开口。“程艳阳,还记得吗?就是你……把我给摸了。”
  • 心之追寻

    心之追寻

    一个被恶魔夺走心脏的少年,却意外的移植到了一颗恶魔的心脏,在他面前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之途!
  • 御兽奇谈

    御兽奇谈

    在那远古森林深处,存在着一个禁忌,那是何方生灵?在那极北严寒地带中,不时有低沉嘶鸣传出,那究竟是何方神圣?天空中,那遥远的地方始终漂浮着一座被白雾环绕的山,那又是什么地方?且看主人公如何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一步步走向辉煌,揭开那不为人知的秘密。
  • 《霸道少爷的腹黑女友》

    《霸道少爷的腹黑女友》

    他,一个大少爷,光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秘密她,一个漂亮的女孩,一个杀手,背后却是辛酸的付出两人相遇,一见钟情,迷惑纷纷,多次误会,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结局又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 银白的阿鲁比昂

    银白的阿鲁比昂

    白,既代表了开始。白,也代表了终结...当神话于神话之间没有了隔阂当历史不会在命运安排的轨道上前行当人们已经开始谱写神话的时......那些人的名字叫——超越者
  • 青梅竹马:此情未央

    青梅竹马:此情未央

    不知可否有人听说过这么一句话:青梅竹马,一生眷恋,一生执着。此情未央。她和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情路并非顺利。曾经,他的世界没有她,她的世界只有他。他只把她当妹妹,她却把他当全世界。
  • 不想孤独

    不想孤独

    一座现代化城市穿越到古代会发生什么样的历史碰撞?元代凭借什么能统一亚欧大陆?西亚美女家珍如数,无敌战舰南航东渡。
  • 两湖麈谈录

    两湖麈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夫看来:天降萌妻,生崽崽

    兽夫看来:天降萌妻,生崽崽

    柳召召卖出去多少房子,就失败了多少次相亲,最后实在连老姐也看不下去,却一不小心把她弄丢了,从此以后,她丢失多年的桃花运是回来了,但……“为什么全是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她咆哮反抗,可是反抗无效。于是乎,她晚上被扑倒,白天怕累倒……这日子,没法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