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退管会 陈 勤
2003年,上海市高校退管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时任我校退管会常务副主任的沈文龙同志听取了兄弟院校关于建立老教授理论组、积极开展理论研讨的经验后,深受启发,回校后就积极宣传他们的经验,与退教协和退大分校的有关同志多次商量,决定由退管会、退教协和退大分校共同组建复旦大学老年理论研讨组,开展老年学理论研究。我校老年理论研讨组于2004年3月成立,同时也是退大分校的一个班级,我有幸负责组织理论研讨的具体工作。
老年理论研讨组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退休教职工关心的热点,结合退休人员急需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从老年社会学、老年经济学、老年美学、老年教育学、老年伦理学及老年法律保护、共享改革成果的理论与实践、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中华敬老爱老传统、老年营养保健、老年心理健康,对高龄、重病、空巢老人的关注,对老年自娱自乐的组织,如何应对社区化管理和养老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三年来,撰写了30多篇文章,2005年在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出版了。为了夕阳红。一书。
三年来,我们每年都有一批文章选送到高校退管会,并被高校退管会报送到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每年都有获奖文章。2004年有2篇文章获奖 ;2005年有3篇文章获奖,法学院修义庭教授指导研究生调查研究后撰写的。上海市老年人法律权益维护状况调研报告。一文,荣获一等奖,修义庭老师在年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另有两篇文章获得二等奖 ;2006年又有3篇文章获奖:管理学院华宏鸣撰写的。论老年人才资源的特点、价值与保护。一文荣获一等奖,机关的曹惠民、金文英老师撰写的。努力解决高龄老人长期照护问题,陆士清、王新民、方林虎和陆昌祥四人合作撰写的。维护退休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分获二等奖。
2006年,受上海市退管会办公室的邀请,在沈文龙的带领下,我校杜作润、张运藩、王克忠、邵德耀等五人参加了上海市退管会组织的退休职工万份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并参与了论文撰写,。上海市退休人员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建议。这篇论文被年会评为一等奖,也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今年我校退管会荣获2006年度高校退管理论研究优秀组织奖。
回顾三年多的历程,理论研究活动有许多人和事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1。老教授、老专家是理论研究工作的骨干我们的老年理论研讨班 (组)能有今天的兴旺,我校一批老教授、老专家功不可没。
理论班有一位好班长,他是我校退教协理事、哲学系退管工作联络员金邦秋教授。创建初期,金老师应邀担任了召集人,他积极物色人选,出面邀请专家教授们参加理论研讨工作。为了出版。为了夕阳红。这本书,从选题、修改文章到定稿,化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真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实干家。
班里有一位最年长的成员,他就是历史系的徐连达教授。徐教授年近80高龄,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就积极参加班里的每次活动,积极撰写论文。有一次,他患病住医院治疗,为了及时交稿,他抱病写出稿子,叫女儿誊写后及时送出,他对文章逐字逐句仔细查考、推敲,为我们树立了严谨治学的好榜样。
杜作润教授在职时,担任我校高教研究所所长多年。退休后仍热衷于高教研究和老年教育研究,是教育学方面文章写得最多的一位。今年获得一等奖的华宏鸣教授,他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时,曾获得美国波特兰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证书,在管理学方面造诣颇深。余赛妹、王蕙仁教授等原上海医科大学一批老专家也积极参加理论研讨工作。
2。争取在职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推进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动员争取了一些在职的专家教授参与老年学理论研究。比如:社会学系胡守钧教授非常忙碌,在沈文龙老师的动员下,他参加了老年社会学的研讨,为大家作了。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老年问题。的报告。经济学院的李洁明教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研讨老年经济学。我们还争取在读研究生参加研究工作,2004年暑期,法学院的袁戈等四名研究生在修义庭教授的带领下,走向上海市七个社区,进行 “上海市老年人法律权益维护状况调研 ”,作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对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房产、赡养、婚姻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撰写了论文,这篇文章获得2005年度一等奖。2004年,我与王蕙仁、刘才栋三人对我校部分退休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也得到了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的支持,教研室领导指派了一名研究生在暑假里为我们的调查结果作统计分析,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我们撰写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一文获得2005年度二等奖。
3。研讨课题紧密联系实际
我们的研究课题都是退休老同志和退管人员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悟出来的。比如,退教协的同志对共享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退大分校的同志结合老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针对退休教职工要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退管会和退教协的领导就对高校退休教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高龄及空巢老龄问题日益突出和老年人的状况不被重视的情况下,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也作了专题研究。
由于研究探讨的课题都是退休教职工迫切需要解决和他们热切关注的问题,因而我们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得到了广大退休教职工的支持和欢迎。
4。理论研究体现了我校多学科的人才优势我们发挥了复旦文、理、医、技术学科齐全的优势,开展老年学理论研究。比如:经济学院的,搞共享问题和老年经济学研究 ;历史系的,研究中华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 ;法律系的,研究关于老年人合法权益 ;社会学系的,研究老年社会学 ;哲学系的,研究老年伦理道德 ;搞高教研究的,撰写老年教育的论文 ;医学院的,研究老年心理健康 ;搞营养学的,研究合理营养,提高生命质量 ;公共卫生管理的,搞医疗保障政策研究 ;管理学院的,研究老年人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
由于有各学科退休教授专家的参与,不仅提高了课题研究质量,同时也发挥了他们为老年自身群体服务的作用。
5。理论研究得到了领导重视和支持
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一直得到退管会、退教协、退大分校领导们的支持。他们亲自参加理论研究班的每次学术讨论会,还带头参加调研,撰写论文。退教协理事长方林虎教授,原退管会常务副主任、现退大分校校长沈文龙,现退管会常务副主任陆昌祥,退管会副主任金文英等都参加撰写论文。
退管会还在经费上予以支持,比如开展研讨活动、调研活动、出书,退管会都给予支持。
6。令我感动和敬佩的事
法学院修义庭教授是我们理论研究的骨干之一。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他就策划利用暑期带领研究生到社区进行上海市老年人法律权益维护状况的调查研究。为此,他找校团委、研究生学生会、校退管会和法学院党总支商量,并筹措争取调研经费,指导学生设计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暑期中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尔后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这篇调研报告在2005年获得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一等奖,并被选入。为了夕阳红。一书。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修老师的四位研究生,未署名指导老师。对此,修老师却淡然处之,一笑而过。面对此事,我心里很有感触,现在人们都尽其所能追求名利,而修老师却为提携后辈,不计较名利,令我非常感动。
老教授、老专家们为退休教职工维权和探究学问的执著与敬业精神也令我敬佩。上海高校退休教师的养老金与周边省市差距较大,尤其是退休越早的教师养老金越低,对此广大退休教职工意见很大。多年来,退教协与退管会及退休教师们多次向学校及上级部门反映情况,但成效不显著。鉴于此情况,理论研讨班自成立起就把维护高校退休教师合法权益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围绕着维权从多方面展开研究,高校退休教师的共享费和养老金问题也被列为研究重点。2004年,王克忠、丁伯金、唐尚明、叶志渊四人组成了小组,专题研究养老金和共享费,他们认真调查养老金与共享费的历史和现状,查找有关资料和政策依据,向有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咨询。当时,在设定对比数据时,他们遇到了难题,比如:要研究对比退休与在职、早退休与晚退休教授的工资情况,必须要有确切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是不公开的,有些甚至是保密的。他们想了许多办法,作了很多努力,通过不同途径终于得到了这些数据,为进行研究奠定基础,撰写了。论高校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分配机制,得到大家的称赞。
退教协和退管会的主要领导们更是把维护退休教师的合法权益作为己任。为了提高退休教师的养老金和共享费,他们给市领导写信,多次给市政府有关部门写信或面谈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连续四年每年都通过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向上海市人代会和政协会议提交书面意见,希望问题尽快解决。同时,他们还对学校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共享费分配机制进行理论思考,2006年,陆士清、方林虎、陆昌祥、王新民四位老师联名撰写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复旦大学退教协维护退休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获得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二等奖。他们的不懈努力得到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教师的支持,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星光长流转,时事常更新。我将继续在退管工作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