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要求老年人应有长者风度。一要心胸旷达,对生活中的磕磕碰碰能过去就算了,不可耿耿于怀。二是要随和,遇事不强求,不生闷气。三是要谦让,矛盾激化时要冷静,不要长上加油。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入理。血气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平和,可养生兼养性。”
忍能长寿,并非夸张。据记载,唐代张公活到100岁,长寿经验就是“忍”。他的族人曾把张公忍让的事迹记下来,写成《张公百忍全书》。此书在明末清初,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使后人备受影响。
舒畅的心理环境,既要靠社会、家庭提供,也要靠每一个人自我调节。如您能正确对待现实中的不愉快,遇事冷静,那么您一定能得到幸福、安逸、健康和长寿。
29.内疚与健康有何关系
“享受科学研究会”在8个国家里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无足轻重的嗜好感到内疚而烦恼不已,因此在客观上影响了健康。
科学家们说:适度地放任自己,能减轻生活中的压力。不过,与因此产生的内疚感相比,这种好处可能就微不足道了。南英格兰里丁大学的耐尔·舍伍德教授说:“尽情地享受一下,譬如喝上一杯茶或咖啡,饮上一杯葡萄酒或啤酒,抽上一支烟或吃一块巧克力,能缓解生活的压力。如果人们因此而陷入内疚之中,他们要么牺牲自己的爱好,要么就一直生活在这种内疚感之中,这就会破坏这些消遣所带来的益处。研究表明,这种益处就是缓解压力,增强人们的免疫系统。”他又说:“生活的紧张压力在严重时能引发抑郁症,以及诸如心脏病和溃疡病之类的身体疾病。”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不要长存内疚感。如果因为某件事造成了内疚感,应该想办法去补偿,尽快将这种内疚感予以宣泄和消除,不可使这种自找的压力长期存在下去。
30.信念与健康有何关系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信念对人的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譬如,一位矿工不幸陷入塌方的矿井中,在有限的氧气条件下,试图掘出一条生路往往是徒劳的,而若能保持身体的低消耗和抱有被营救出来的坚定信念,即使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仍有最大的生存希望。再如,身患“绝症”的病人,如有坚强的信念则可能好转或健康起来,否则会提前走向死亡。据悉,有这样一位中年男子,他得了癌症,当时他的妻子正怀孕,他决心设法活到孩子出生,他以坚强的信念生活着,结果,这位男子20年后还坚强地活在世上。
国内外心理学家分析认为:“癌症病人如果动员体内足够的力量来抵抗癌细胞,将会有助于改善病情或促进病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心理学教授们对61位接受癌、胆囊、甲状腺或早中期癌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发现本人不想知道手术的细节,更不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对手术抱有良好的希望,结果手术后通常发生的恶心、头痛、发热、感染等反应较少发生,康复也相应加快;相反,如病人对每个细节都处于警戒状态,结果对一切都过于敏感,以致痛苦不堪。可见,“信念信念,生命攸关”。
科学家们认为,信念如果是虔诚而又持之以恒的话,会导致人们的生理发生某种变化,提高人们抵御疾病的能力。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有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催乳激素,受人的信念影响甚大,人体中的神经化学物质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当人体处于忧愁、悲伤的情绪中时,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明显降低。我国民间中流传有“人的精神支柱崩溃了,一切都完了”的说法。所谓“精神支柱”就是信念支撑的结果。
为此,现代医学专家们正式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等式:失去自我支配能力,就等于失去一切;面对疾病、保定乐观,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乃是战胜疾病、获取健康的无形良药。
31.自信与健康有何关系
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因素对健康长寿的影响甚大,而精神因素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对生命力要有自信心。其实,人的生命潜能很大,人的理论寿命为120岁左右。国外流行的生物信息反馈疗法已经证实:用充满自信的想像力,去勾画一幅众多的白血球吞噬细胞的图像,让患者入静后抽血化验,发现白血球大幅度上升;相反,患者惊恐不安,则白血球就下降。
芬兰的流行病学家断言:长期对自我前途和未来持冷淡态度,是身体健康不良的预兆。长期持有这种绝望意识的人,其死亡率高于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病因造成的平均死亡率,绝望情绪与诱发心脏病和癌症关系密切。
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呢?办法有多种,现将专家的部分建议列举如下:
(1)树立一个奋斗目标,不断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2)不要逼迫自己有信心。树立信心固然重要,但不能勉强自己一心一意地要产生自己所需要的信心,那样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精神吃不消。
(3)不要向恐惧屈服,因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必须在进行重大行动之前加以克服,否则只会失败。
(4)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许多人之所以失败,没有信心重新奋斗,就是因为当初过于自信,选择目标不切合实际。
(5)保持良好的感觉。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悲观失望,更不可有绝望情绪。
(6)从失败中接受教训。有信心的人,不仅不害怕失败,反而会从失败中接受教训,增强智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7)持之以恒。对于别人的批评当然要虚心接受,认真对待;但对于恶意的攻击和嫉妒,则不必理会,千万不要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信心与奋斗目标。
总之,自信是健康的前提,首先有了自信,然后才能有健康。
32.善恶与寿命有何关系
善恶言行能够影响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这绝不是主观武断、信口开河,而是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共同就这方面的问题也跟踪调查了7000位居民,得出的结论与上述结论完全相同。
他们共同研究的课题都是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寿命。他们惊讶地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处处行善、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倍。
为什么善恶会影响寿命呢?从心理角度来看,乐于助人、常常行善的人,可以得到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常存的焦虑。美国一些“大款”都深深懂得这一点,他们常常给慈善机构慷慨解囊,他们赢得社会(特别是穷人)的广泛赞誉。这种赞誉常常填补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孤独。从而深感人间温暖。不管他是真善还是伪善,单从免疫系统角度看来。乐于助人、常常行善的人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在哈佛大学一次实验中,学生们被要求看一部纪录片,其影片记录了一位美国妇女终生在加尔各答救助穷人和残废者,学生们被她的生动事迹感动了,随后对这些学生的唾液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他们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比看纪录片前增加了。这种抗体功能可防止呼吸道感染。这位以善著称的妇女的事迹感动了他们,增强了他们的免疫系统。
相反,一个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寿命就比较短。一个心脏病常常发作,又对他人怀着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就会越大。视邻人为敌的人,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这就非常容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任何药物都难以治愈的高血压。
所以,一个人要想长寿,首先还是要做个好人,要多行善事,不做恶事,惟此才能与周围群众相处融洽,才能得到别人的赞誉,从而使自己终生处于良性心理状态,才能赢得长寿。
33.宽恕与健康有何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怨恨是一种被动性的和侵袭性的心理,它像一个不断长大的肿瘤一样,会使怨恨者失去欢乐,情绪低落,甚至痛苦万分,从而危害身心健康。
如何才能消除怨恨,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呢?著名哲学家汉纳克认为:堵住痛苦回忆激流的惟一办法就是宽恕。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认为:宽恕别人,既是爱心的体现,也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良药”。
在人生的旅途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心灵被刺伤的情况是难免的。与人相处,只有不断地相互宽恕,才能获得生活的安宁和事业的成功。众所周知,中华儿女有多少人是在受到挫折和不公正的待遇后而发愤图强,干出了一番伟大的事业的。所以,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有的学者经过研究还发现,不肯宽恕别人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他们会因此而发生失眠、焦虑、胃肠不适,以及产生心血管疾病等等。当然,要劝人们立即宽恕和“忘记一切”是不可能的,受到伤害者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处理自己的愤怒,认清自己拒绝宽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样,宽恕就会给事业和健康带来益处。
34.道德与健康有何关系
涵养德行,是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举措之一。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养身必须养德”、“大德必得其寿”、“日思担忧,人心易衰,养生之戒”、“忧伤损寿,豁达延年”、“自身有病自心知,心病还需心药医”,等等。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道德高尚的人,多健康长寿;损人、缺德者,多多病或早夭。
这是因为,良好的品德修养有益于人体健康。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养生学家葛洪曾说过:“若德行不修,但多方求,皆不得长生也。”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曾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一个人若不重视道德的修养,追逐名利的枷锁不解除,脑子就不会安宁,整天就会胡思乱想,即使经常服食琼浆灵丹,对于延年益寿也是无济于事的,仍然会加速其机体的衰老。现代医学经过研究证实,经常做坏事的人,其身心健康必然会受到损害。据美国科研人员对2700多人进行14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随时随地都乐于为人做好事的人,比那些为人固执、性格孤僻、自感寂寞的人要健康得多,而且寿命也长。
为什么损人利己、缺乏道德修养的人会损害自身健康呢?其原因是:由于这些人遇事常常以自己为圆心,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惟恐别人会算计自己,因而时常使自己陷入紧张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绪影响下,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出现失调,机体抗病能力大大减弱,从而极易引起疾病的发生。此外,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总是心身不宁、多疑猜忌,很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冲突,而且很难摆脱这种心理上的困扰,从而极易引起负面的心理反应,这自然就会损害身心健康。
健康与长寿,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长寿是人生的第一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长寿是人生的最大需要,健康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为了获得健康与长寿,切莫忘了从养德着手。
35.精神状态与健康有何关系
许多医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心脏病、中风、癌症等疾病,都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其关系比吸烟、不良饮食或缺少运动更为密切。据对1260名老年人调查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归纳出四种类型。这四种精神状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如下:
(1)对亲人的依赖性很大,在生活上和感情上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当他们的亲人去世或失去这种“精神支柱”后,便会长期出现忧郁情绪,这种人多患胃癌。
(2)对家人有依赖性,但感情上不融洽,常对他们不满,但又不能分离,这种人常患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
(3)介乎上述两种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与配偶貌合神离,在感情上若即若离。这种人长期存在着恐惧心理,对自己或他人常有侵犯的倾向。
(4)与配偶、同事和亲友相处融洽,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强。统计数字表明此类人无一患心脏病、中风和癌症。
36.表情与健康有何关系
表情是人体内部机能状态的一种反应,无论是喜怒哀乐的心理活动,还是酸甜苦辣的生理感受,都会有相应的脸部表情。人的生老病死每个阶段,都不可抗拒地在表情上留下痕迹。
表情属于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而且比语言更具有真实性。它不单是内部机能的简单表达,而且是心灵深处发出的共鸣。它既可以作为建立友谊的桥梁,又可以成为播种仇恨的种子;既可以作为馈赠他人的精神补品,又可成为危害健康的毒药。因此,对表情的研究,已引起现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