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鲤鱼川,像一条打挺的鲤鱼,跳出了奔腾的河水,甩在荒凉的山间。人们在这充满神话的地方过日子,哭着,笑着,等着,盼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老去的人葬在山冈上。李延青写了生,写了死,生生死死构成了鲤鱼川的历史。空旷的心灵荒凉,飘荡在鲤鱼川的沟沟坎坎。一个姓王的贫农,在木犁上吊身亡,却有几个人被莫名其妙抓走,坐进大牢。爷爷像得了场感冒,“像轻吐一口气吹熄桌上的油灯。”死如此的简单,不费吹灰的力气,没什么庄严的仪式。艮臭爷活得太长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事,一悲一欢,在他的心里盘根错节,经受的事情太多了。墙上那颗生锈的铁钉,不知是哪年月,哪个人砸上去的。时间的锈痕,一层层地蚕蚀,让它有了孤独和寂寞的等待,它和艮臭爷有说不清的秘密,人们是无法诠释的。漫山遍野的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树杈杈,哪一根都能承受衰老的生命,艮臭爷竟然把死亡选在这小小的钉子上。锤子哪去了?钉子的主人是否还活着?钉子躲在时间的深处,感到死亡来临时的战栗,让谁也不会注意到,只有它与艮臭爷的死拴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面对钉子,进入了另一种存在之中。钉在墙上的钉子不是艺术品,它是一条生命。
李延青对草芥般的生命,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关爱。人像山野里的野草,顺其自然,一年年过去了,一茬茬地老了,没有与生命抗争的一点激情。李延青的文字都不长,少了大段的描写,他的文字像是冬天刮的小刀子风,一下下刻在纸上。李延青并不是有意地渲染乡间的生生死死,他只是把亲眼所见的人与事,写得真切。
封闭的山村,政治的强风,压倒了山野的粗硬的冷风。人的灵魂僵硬、麻木,丧失了激情和反抗,一个人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几年后,腰也弯了,头发也白了,他却被平反。从狱中走出来,前面的生活一片空白,岁月耗尽了精气神,躲在泥土屋中,在一天天度日子。李延青的人物,都是三言两语的素描,他用情感的粗重的炭笔,勾勒出的形象,没多余的赘言和注水的浮肿。他和萧红笔下的麻木的乡民是不一样的,这不仅是时代、背景、生存状态不同。生活的贫困,脆弱的政治神经,稍不注意就被碰到,发生一场地动山摇的悲剧。
真情是回忆的第一声铙钹,李延青的眼睛,像一只搂草的耙子,把生活中经历的碎事,一点点地搂到记忆中,贮藏在时间的草垛上。随着流失而去的日子,离故乡越来越远了,那股草的清香,味道慢慢地足了起来。
日子就像搓麻绳,无数根生活的麻丝,搓成长长的岁月。
夏多布里昂写道:“有两样东西随着一个男人年龄增长在他胸中滋长:对乡土的爱和对宗教的爱。如果在青年时期没有完全把它们忘怀,它们或迟或早会以它们全部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们的美理所当然地在我们内心深处激起依恋之情。”鲤鱼川对于李延青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是出生地,它也构成了他的人生经验,两种情感,流入了李延青精神的库坝中。远离家乡,居住在冷漠的城市,他成了无根的漂泊者。装在心中的鲤鱼川是不尽的思乡病,日夜纠缠着他。李延青站在闹市中心,努力地向家乡的方向眺望。在吹来的风中,捕捉鲤鱼川的山野气息。
写作是用文字书写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一个个真实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了,就永远地消失了。
《鲤鱼川随记》是李延青整理的一部故乡的词典,他用文字为每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一条水,一个人,做一系列词条。
寻找可以盛开古典的土地
漂浮的竹筏顺水而流,一个人躺在上面,春天的午后,在阳光的照耀下,进入睡眠的状态。在水和阳光之间,竹筏像一张漂泊的地图,带着他在寻找。水动,筏动,人的睡梦在动。许多岁月的人与有关的事物,在河流的显影液中,晃晃悠悠地浮出。水是大地的血脉,它有深刻的记忆。
《江南:不沉之舟》是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八卷本《祝勇作品集》中的一本。祝勇选择了“不沉之舟”这一意象,从各种角度,重新解释了江南的文化。祝勇并没借用“文化乡愁”这个时髦的词汇,把黄卷中的历史资料拉出来,剪裁几段,重温前尘往事。或者喷洒现代的元素,加一点提味的情感,组合成一篇篇的文章,冠以宏大叙述的“文化大散文”。祝勇这个北方的汉子,在长长的旅途中,把生命融入到莽莽的历史和大地上。
纯净和真诚是弥漫在纸上的最基本色调,它决定作家创作的走向。今天的文字丢失了太多本质的东西,更多的是受流行的污染,在作书,在作文章。
小满到了,北方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快要饱满。这个季节,预示着夏收的到来。人们期待收获的时候,我却在书里看到了孤独的身影。跋涉江南的祝勇凭一杆笔,在与现代文明抵抗,他要用精神的矛,保护大地上,每一处碎裂的、珍贵的自然瓷片。祝勇厌倦了城市的喧哗,在暖暖的江南小巷和古典的建筑中,寻找疗伤的偏方。
缭绕的雾气在大地上弥漫,植物一样攀伏在村庄的建筑上,大自然的风雨清除了多余的东西。从临河人家的窗口涌进,在床帷前渗透阴柔的南方之水汽,滋养了生命,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它们不像北方的水,在粗粝的风雪中蕴积,一条溪水,跳跃山间,水击打坚硬的岩石,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马头墙依然在岁月中竖立。建筑物里发生的事情,存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廊柱。他推开关闭的大门,脚步敲碎了风干的宁静,掉落的尘土,在空气中飘游,持一炷阳光,走进尘浮的祠堂。想象的鸟儿,扇动薄薄的双翼,在散发霉味的空间盘绕。
祝勇是诗人,我所说的诗人,不是把文字分行处理,而是心灵的诗性。面对一部家谱,一个村庄,心静了,不会受杂乱的思想干扰,他轻易发几句矫情的感慨,而是对人类的延续和文化积累做了追问。祝勇说:“一个人漂游到一片土地上,安顿下来,这一停顿,就可能是几百年。起初就像一颗种粒,不引人注意,他也不理会,在土壤下面生长出繁密的根系,不断地分支,终于沿着弯曲的走向覆盖土地。这时,一个人已变成一个村庄,一个姓氏已变成一部家谱。小娃子一茬茬长出,老人们一轮轮地死去。家族的故事平静、温厚、惊心动魄。”一个村庄,一座建筑,一条河水,一部普通的家谱,在岁月中积攒了太多的事情,来来去去的脚步,是那样急匆匆的,留下的每一个脚步,记述了一生的愁苦和欢乐。这一切,引诱作家的想象,透过时间的大雾,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慢慢地走来,一点点地清晰了。在雁荡山的深处,祝勇找到一个叫泽雅的地方。这里的手工造纸,保持着宋代以前的工艺。那些目不识丁的女人们,每天和纸打交道,造出的纸垛在大地上。她们的眼睛里除了纸,还是一摞摞纸,纸是她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朴素的文字中透着一股人生的凄冷。当我的手触摸到纸上的时候,我看到了浑浊的目光,落到手背上,生长出荒凉的岁月。
细碎的雨,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它总让人有了对远方的思念,远方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空气中饱含水的分子,使一张干爽的地图来到了江南有了湿润的醉意。绵绵的阴湿的日子,穿行在江南的祝勇,他的诗人的背篓中,又多了一块蓝印花布。在古老的蓝印花布,祝勇写下:“蓝,越旧越美。对于许多颜色来说,时间的积累只能增加磨损,令它们显得衰败和不堪。旧蓝却别有味道,恍若陈酒,或老去的亲人。它条理清晰的纹脉里混合了山野的气脉和时光的表情,让人想起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以及在岁月中积累着痛楚与快乐的吾土吾民。”祝勇终于从内心中发出一声沉重的抒情,没有对蓝印花布作价值判断,叙述它的历史变迁。在一块旧蓝的手工印花布上,祝勇找到了温情和博大的爱意,人与大地相连的血脉。一对新人,铺盖的蓝印花布,事先没经过清水漂洗,新婚第二天醒来,他们的身体上,复印下带体温的蓝印花纹。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暗示中,一刻离不开大地,举行了一次神圣而热烈的仪式。走了许多小镇,越过很多河流,人与自然的亲近,不仅沟通了情感的交流,更多的是发现和回味。直面大地,触摸历史,祝勇倾情地说:“我的视觉、听觉、触觉、记忆、想象、情欲,我所有的身体功能,都在行走中得以恢复和强化。我从现实的粗暴干预中解脱出来。我的脚重新与大地衔接,这让我觉得安妥,因为我的身体重又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一部分。”
祝勇一路走来,记下了柔美的江南,也用镜头记录了历史留给未来的风物。彩虹桥不但可以避风挡雨,阻光遮阴,倒映水中,更加突现地域和民俗的特色,穿越水面的步,一蹬蹬的,如同岁月的符号,显现古老的智慧。祝勇拍了很多的宅门、老宅、马头墙、江南木雕。阳光照在老旧的建筑上,长出一缕生命的勇气。温暖的光,养育了一切,也就有了息息相传的繁衍。人们远离城市的喧闹,在古典的呵护下,自由自在地生活,痛苦着,快乐着,向往着。
郭冰茹在评论中说:“在祝勇的取景框里,历史不仅是时间的存在,更是空间的存在,它立体、多面、富于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历史,就会有不同的细节呈现,虽然这些细节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但却能让我们在惯常的描摹中看到别样的风景。”祝勇是真实的,没有了虚假的伪装,文字也就朴素了。真正散文的叛逆,不是形式上的,追求离奇、悬空的手法,而是心灵的叛逆。心灵的问题解决不了,所有的一切都谈不上了。即使表现手法千变万化,也只是换换外包装,换换商标而已。
散文是大地上的一条河流,一株原生的大树,人在其中,情感被融化得真实而朴素了。
祝勇并没有滑落到“文化大散文”的美丽陷阱中,他以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的精神,冲破了层层围攻的困境,杀出一条新散文的道路。祝勇走进一座村庄,站在一条古典的水边,面对历史真诚反省,敞开胸怀,贴近大地,感受大地生命的体温。
精神成长
精神是有选择的,一个人读什么书、选择什么样的文体写作非常重要。这不是挑拣职业,而是精神品质和心灵的需求。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保护神。文学创作是漫长的、艰苦的、要你付出生命的代价去追寻。
影响我的创作,建立我精神背景的作家,主要有:列夫·托尔斯泰,他是伟大的作家,我十几岁就读他的《复活》,那些真实的细节在记忆中不会消失。对于土地,对于人民,他真诚和热爱。他的《复活》《天国就在你们心中》《战争与和平》是我文学的课本。我像迎接大考似的,经常拿出书大声朗读,哪怕抚摩一下,感觉流动的文字,就涌出一股自信的力量。我对雨果充满了景仰,《悲惨世界》《九三年》《威廉·莎士比亚》《〈克伦威尔〉序》是我常读的书,读一段他的文字心便静了。雨果是一座山,高耸、洁白、神圣、庄严……那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如果写作者,痴迷在雨果的世界中,有一天感悟出他的韵律和深邃的思想,再下笔,就不能轻易地写出浮躁的文字。
梭罗的《瓦尔登湖》,指引我坚定地走向远方,走向大地。我喜爱的还有爱默生的《爱默生文集》、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卢梭的《忏悔录》、蒲宁的《蒲宁散文选》、黑塞的《黑塞散文选》、阿斯塔耶夫的《鱼王》。鲁迅先生是一面不倒的战旗,俗风污雨,使旗帜更加高高地飘扬。我很早就读他的作品,《故乡》《社戏》《野草》《阿Q正传》……鲁迅先生的精神淳朴,闪动冷峻的光泽。对于他赞美也好,咒骂也好,鲁迅独立不羁的人格,高贵的精神品质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我偏爱的一本书,她纤瘦的手,举起沉重的、标枪一样的笔,投向生命的深处。她笔下的乡村生活,麻木的人们的生老病死是她的牵挂。沈从文的《湘西书简》充满野性、原始、纯净,一条蕴藏情感的河,在凄婉的美丽中透着沈从文的博爱。张炜的《古船》《九月寓言》《融入野地》使我感动,这是产生激情的文字。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张炜对我的影响最大,他的作品有着流动的诗性。罗丹的《法国大教堂》,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普里什文散文选》,屠根涅夫的《猎人笔记》,帕斯捷尔纳克的《人与事》,怀特的《人树》,《米什莱散文选》,里尔克的《里尔克诗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也是我读的最多的书。阿克萨科夫的《渔猎笔记》是一本迷人的书,鸟叫、水声、晨雾、沼泽、猎枪、灰雁、阳光、草原、马群、雨水、秋天、徒步,作家讲述那些看似不太重要的事情,但他讲得动听,功力深厚,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一个作家朴实,真诚了,一定会写出好作品。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薇依的《在期待之中》、茨维塔耶娃的《我的普希金》让人回味。茨维塔耶娃笔下的“黑色的忧郁”不是每个作家都能体验的。苦难像阳光与黑暗似的伴随,她从不畏惧,直面人生。她说:“如果不能发现丢失的东西,如果不能让失去的东西得到永存,那还谈什么艺术?”一个美好的生命,永远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她的语言弥漫白桦树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