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0500000025

第25章 阅读的独白(4)

我和蒋蓝在一次对话中,蒋蓝说:“我们身边不是没有好书,而是人们没有深读的耐心,他们至多需要来一点‘心灵鸡汤’。一个人要像铁锚一样慢下来读书,‘比缓慢更缓慢’,似乎就有被时代之船抛弃的危险。”我喜欢这句话,朴实无赘语,形象非常扎眼。他说出了一种道理,读书要有选择,选择一本书,一个作家的作品,不但影响创作,而且会影响人的一生。读什么书,这是极苛刻的,读书严谨的人,在写作上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可能和别人一样。读书不是时装秀,跟风似的追求时代的潮流。读书需要心静,在一处僻静的地方,让自己缓慢,静下来。流成一条溪水,洇进文字中去,像蒋蓝的铁锚,抓住精神的土地。阅读的目光,跋涉在古典的恬静中,寻找历史的真实和痕迹。浮躁和虚假被抛进记忆的垃圾箱中,运送到处理厂。我们不要随便丢失自己的精神和情感,让它们白白地耗费掉。读书是一场战斗,决不能有一点宽容。

《布罗茨基谈话录》的译者刘文飞说,布罗茨基是喜爱抽烟的,烟雾在眼前缭绕。布罗茨基像故乡的冰雪一样,冷静而单纯,没有一丝杂质。很多人的眼睛,经历了太多的人与事,到了后来,变得浑浊不清,布罗茨基却不同,在他的眼睛中,一下子就能捉到清纯和温暖。就是这双眼睛,在纷杂的社会中看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疯狂的社会中,这个社会将文化当成了商品。”当下的写作,拖泥带水,注满了水肿的情感。写作者拒绝真实,而是沉在虚假的世界中,在悬空的幻想中编织一个故事。写作是一场马拉松比赛,需要耐性,需要厚重的积淀,不是任何人都能到达终点的。

燥热是一把剪子,残酷无情,铰断了人的很多行动和思想。我等待秋天送来清爽的风,送来收获的季节。

这时候,我被夏日毒辣的热灼伤的身体将恢复,思绪快乐而自由。我喜欢秋天的调子,自然中漫出忧郁。我坐在窗口的藤椅上,双手搭在扶手上,听远处黄河大堤传来鸟儿鸣声,耳朵在寻找秋天隐隐飘来的脚步声。

我是在黏稠的闷热的天气里,读完《布罗茨基谈话录》的。在长长的阅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天。我想扯下一片云絮,叠成一只小船,让它载着书驶向布罗茨基的故乡——圣彼得堡。

当往事回忆的时候

记忆像一辆拉满了生活的大车,在生命的大路上奔走,有时车会停下来。女作家回望走过的日子,写下一首诗,写下一段文字,那些散落在路两旁的情感变作一朵朵野花,在悄悄地折磨着她。

宋晓杰的散文集《流年》是一本纯净的书。她精心地采摘路边的野花,投进一只篮子中,露珠浸湿了指上的纹络。信手拈来的文字,鲜活地描下了情景。书的封面并没有装饰得新潮和流行,更能表达书的内容。一台丢弃的老式打字机,等待女作家从远方回来,在大自然中敲击键盘,敲下欢乐,敲下痛苦,敲下想象的未来。这台打字机似乎更适应宋晓杰,她的文字,像北国风雪下的冰雪,结实,晶莹,不闹腾。一个作家不是时代潮流的跟随者,不是着装华美的时装模特。他是精神生长的土地,要表达自己的个性,把独特的声音向世界广播。女作家躲在小城里,她的思考急促地流动。“待我们在期待和向往中渐渐告别过于清淡、没有油水、没有色彩的生活时,便也告别了享受人娇宠的年龄和权利——在各种各样的现实考验面前,我们必须穿上坚硬的铠甲,必须真正懂得或者学会承受和坚持,而把柔情的一面深深地隐藏起来。”这是暗示,还是另一种抵抗和反击?不论外界多么热闹,她的心灵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是诗性的,孕育了鲜活的力量。

如果只停留在生活的表层,发一些矫情的感觉,这种散文是垃圾,而且污染力极强大。散文是心迹的流露,不是虚夸的,注水的,是从生命中拧出的真实。宋晓杰没有卖弄文字,放大情感。在行走中她的牵挂是朴实的,在回忆中,她记录了难以丢弃的日子。在去台湾文化交流之前,她喜爱的茉莉花受到了一场虫灾,她装着那种痛苦离开了家,来到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台湾。“一路上,对家的思念除了具体的人、物、气息,就是对茉莉花的思念了。每当接通家里的电话,除了询问家里的情况,就是问茉莉。在每次通话的有限时间里,我一次次提起我的茉莉,妈妈一次次给我带来它不断好转的信息”。女作家记录下最熟悉的东西,在平常中透出作家对生活的不平常观察。那种情感淳静得像家乡的辽河,长长的,绵绵的。只有拥有对大自然的深情关爱,才会有如此的情丝。在道德底线被冲得稀里哗啦的今天,能用朴素的情感,写出一行行富有情致的文字,不是每个作家都可以做到的。一盆茉莉花,不是摆在家中赏玩的,它是生命,有着鲜活的性格。

读书、行走和思索的时间变了,地点变了,季节变了,对书的崇敬,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爱。作家并没摆出教训人的架势,向人们灌输大道理,把自己的经历强加给人。《流年》是写了小巷深处的大杂院,过去的生活没有大起大落,对女作家的创作是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生活,作家的创作缺少了丰富。普通的日子,人们很容易忘掉,多少年,对于作家是非常珍贵,在这不大的院子里,她找到了朴素的情感,近邻的亲情,童年的快乐和淡淡忧伤。在冰天雪地的辽北,作家写道:“不断有老户搬走,不断有新户入住,像续了水的杯子,浓度显然不是从前的了,可五六十户的数量没变。我用尽办法,想把它们用什么系连起来,以便把我有限的、可资回念的资源储备起来,使它们被逝水的流年携走的少些、再少些。”女作家把大院建成了大剧场,宽大的舞台,演员是大院熟悉的邻居和伙伴们。这里没有夸张、雕琢,阴暗和隐私的刺激,只有真实。雨果说:“伟大和真实这两个字包括了一切。真实包括道德,伟大包括美。”女作家的文字让我们品咂了时光的声音,在文字垃圾乱堆乱放的今天,读到一缕朴实的清风,嗅到辽河水一样性情的气息,这是难得的。时光是极其无情冷酷的,它会删掉浮躁的文字,但它保留下的文字一定是真实的,没有污染的。

读宋晓杰的散文集,像在品读一株披满冰霜的树挂,晶莹、透明、自然,不需要热闹。作家的文字透着记忆的芬芳,敲响回忆之门,我们读到的不光是回忆,更多的是生命的过程和领悟。

真正的文字,让阅读有了兴奋和想象,有了回味。

他召唤出另一个世界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是1984年诺贝尔奖得主,是捷克着名的诗人。《世界美如斯》是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晚年写的回忆录。中文版书的封面是红色的,红得有些晃眼,他隐隐约约的脸的轮廓,凸现一只孤独的眼睛。

2006年春节前,我在济南的“三联”书店看到过这本书,当时没有太在意,只是看了一下就和它擦肩而过。

对于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我了解得不多,对捷克的文学了解的更不多了,只是很早以前读过雅·哈谢克的《好兵帅克》,那时少年不明白人间的事理,不知苦难是什么,只是对帅克这个憨厚的好兵感兴趣。我记得那场大雪,后院的积雪掩盖了荒凉,鸟儿清脆的叫声在清寒中传出很远,我趴在火炕上,读着来自遥远国家的书。后来在黄河岸边的小城,读了韩少功翻译的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几年的工夫,在中国像一股野火燃烧读书界,他的作品大量地摆上书店的书架。关于《世界美如斯》我在报纸副刊上读过一条简讯,零散地了解到他的经历,从那时我开始注意这个人这本书。四月的一天,我逛滨州的一家书店,在角落里竟然发现了《世界美如斯》。一本书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在书中你读到他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态度。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是一座山峰,那么从人的出生开始,每经历的一件事,就是一块岩石,一块块岩石,构建成塔式的山峰。山上的树木和苔藓像人的情感,使山有了鲜活,有了生命的气息。

书中的黑白照片,表现了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的一生。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张照片,没有苦难的痕迹,更多的是慈祥。布拉格日什科夫区的居民楼,普通的窗子漆皮掉落,院子的铁栅栏门终日敞开,楼边有一条长长的铁路穿越,路基旁长满了野草。在这个普通的环境中,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写作累了的时候,多少次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听夜行的火车呼啸而过。在这里,他写下了很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像天边的星,在世界文学史上闪耀。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说:“写这样的回忆录我也缺乏耐心,因而剩下的便唯有回忆。还有微笑。”诗人的回忆录打破了时间排列的秩序,而是像在一家咖啡馆里和老朋友在讲述岁月中的人和事。一件件事情,像泛着记忆痕迹的老照片。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在序言中写道:“寂静时当我回首前尘,特别是当我紧紧闭上眼睛的时候,我只要稍一转念,就会看到一张张那么多好人的面孔。”诗人的叙述像一条平静的河流,水下面却是急流涌动,一浪推过一浪。“人到老时是散文”,诗人到老时像一株老树,散发着木质的清香和温暖的关怀。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的情感充满了活力,到了老年的他,腿脚不灵便了,背也驼了,年轻时的英俊在他的身上消失。但他的心灵依然激情荡溢,并没随年龄而老化。他想到多少年前,伏尔塔瓦河河面的冰层升高了,那个冬天,他天天来此溜冰,“有时还带着一个迷人的小姑娘”,百褶裙和袜管间的一小截光裸的腿,留在诗人的记忆里,到了晚年,这种情感还在滋润他的心灵。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的一生不是风平浪静地过来的,在国家沦丧的日子里,他一改诗风,从个人的圈子中走出。诗人写出了《熄灯》《披着光明》等诗集,这些诗,不是刀锋利剑,不是激昂的狂风,没有以横扫一切的气势,冲击黑暗笼罩的祖国。他的诗无法得到人们的肯定,连自己的朋友都不满意,战后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的诗更淡泊了,他不想和人们争夺天下,再加上病患的折磨,诗人沉默了。

诗人的文字,像他银白的头发,虽然在抒写复杂的人生感受和对生命的认识,却有了泥土般的深沉和厚重。他目光中流露出《世界美如斯》的慈和。漫出老年斑的手,紧握粗拙的笔,在纸的土地上耕耘,写下朴真的文字。这些文字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长成一株株参天的大树。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坐在书架旁边,一排排竖立的书经过他的手抚摩,书中空白的地方,留下闪电般的思想和感悟。一抹阳光透过窗子照在身上。阳光中的诗人,手随意地搭在椅子的扶手上,老年的诗人不见岁月的刀斧之痕,有的是温和的慈爱,他像是一篇长散文,坚实而真诚,没有虚夸和矫情的造作。

粗粝的铁血精神

轻微的声音,如同锐器划过丝绸,在空气中传出很远。躲藏在鞘深处的剑耐不住寂寞,瞬间窜出,剑尖滚动冰冷的渴望,执剑的手紧紧地攥住,凸现了坚毅的线条。指缝间冒出一股股杀气的冷雾,在空间颤动。五根手指像伺机的狮子,在等待猎物的出现,剑和手的结合,形成了一股钢力,炽热的血烫伤了肌肤,温暖了剑柄。剑锋和目光在特殊的时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力量,冲出了喷泻毒汁的仇恨之花。

2008年,重庆出版社推出蒋蓝的新书《拆骨为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侠义事件。看到那些冷静的文字,我有些控制不住情绪,一个个冷战打湿了窗外涌动的阳光。我翻动书页,文字复活了历史深处的人物。

江湖早已沉寂,入鞘的刀剑孤独地等候主人的归来。而深埋地底下的刀剑,从此不见天日,在泥土里被腐蚀。折断的刀剑,流尽最后一滴精神,不可能再有人修复了,横断的碴口处结满了锈迹,一层层地盖满。一代代侠义的勇士走了,后不见来者。蒋蓝走进尘封的历史中,如同进入陌生的峡谷,找寻一条道路,这是十分艰难的。文化大散文不是把历史资料和旅游观光的情感,放在文本的臼子里,用文字的槌猛烈地捶捣。在文字槌的撞击下,形成黏稠的液体,让它在纸上流淌,散发的气息,刺激人们的欲望。更不是资料的分析,放进时代的作料,调制一盘流行的色拉。

蒋蓝不是贩卖历史人物,玩智力游戏,为了弹击阅读者的神经,削几条弧线,打几个擦边球,从堆积的资料中寻出“刺客”,让他们手中挥舞的刀剑,袖中的铁椎,弹奏复仇的古琴,披上时代的装束,戴上矫情的面纱,热闹地开一个展销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蒋蓝剥开时间的外衣,露出真实的肌体,推翻传统达成的共识,对这些侠义之士重新评价。

剑不是一种工具,它是人生的信仰。对于侠客们来说,它也是检验忠信的尺度。一诺千金写起来不会费太多的笔画,但是作为标尺,行动中却十分艰难。它是一座高万仞的山,沉重地驮负在肩上,险峻的路上埋藏了无数的杀机和陷阱,这都不会阻挡侠客们前进的脚步。“聂政杀侠累,不仅是一个为‘知己’刺杀复仇的过程,更是用生命去实践侠义的举动——那就是一诺千金”。蒋蓝拨开厚重的历史的积雾,举着思想的灯,推开了一扇大门,沿着时间的痕迹,梳理侠客们的言行和守诺,而不是为了取悦一些人的猎奇,虚构情节,把他们演绎成媚俗的戏说。

同类推荐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午夜的独舞

    午夜的独舞

    有的人有才无趣,有的人有趣无才,刘蕴慧有才有趣,更兼美貌美德,曾是许多人瞩目的“四有新人”。然岁月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新人似乎已有了些“资深”的味道。 趣者,相映而成也,反正没刘蕴慧时,大家便觉相顾无趣。有个朋友说,刘蕴慧一走,南京城好像空了——她说的是我们这个圈子空旷了很多。刘蕴慧在南京大学读完作家班后,曾离开这里一年多。那的确是段黑暗的日子,大家人心离散,无组织无纪律,许多人仿佛已相忘于江湖。好在她很快又回来了,于是欢乐回来了,牌局回来了,火锅回来了,茶馆的品茗谈诗歌厅的声嘶力竭都回来了。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 财哥的第一次婚姻

    财哥的第一次婚姻

    看惯了作家们正儿八经的庙堂文学,尤其是获国家大奖、被写进文学史的所谓主流之作,我总忍不住自问:到底是生活在按作家的指引延续,还是作品只配也只能作为生活的影像?
热门推荐
  • 守护冰心之玫瑰少女

    守护冰心之玫瑰少女

    亚梦和她的冰心们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亚梦的爱情的故事好还是不好呢?大家快来看吧!
  • EXO狼蝶之恋

    EXO狼蝶之恋

    “母亲母亲,我有喜欢的人啦!”婷雅(雅蠛蝶)“婷雅,快说说是谁?”母亲(凤蝶)“狼族的十二狼王子!”婷雅“什么?!不行,绝对不行!”母亲“为什么?”婷雅“狼和蝶是禁恋,永远不能在一起!”
  • 不需要爱人的影子

    不需要爱人的影子

    知道真相的她,陷入了绝望,但又被他的温柔给拉回来!“厉承凛,真的败给你了!”“我说过我爱的是你,并不需要怀念她”该死的,我不需要爱人的影子,我只要现在在我面前的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别让竹子开花

    别让竹子开花

    青竹送给男孩一份礼物,无价的精神世界,那是青竹的全部。他走进另一个世界,欢笑与泪水,从未有过的温暖,一滴泪,一滴血,一滴汗,诠释着幸福。起起伏伏的挣扎中他只付之一笑。历经相识相知和那疯狂,她把家族的命运寄托给这个草根青年。他和她就在你我身边,做着你我每天都会做的事。他和她和她们,就在你我身边,那友情亲情还有爱情。“我现在能为你做些什么?给你拿纸巾还是抱你一下?’“都不要,哭不花脸的,就你这一身油,抱完你我旗袍的竹子都开花了。’“开花不就更好看了么。’青竹红润的小脸直视小齐“好看?竹子开花会死的。’
  • 景岗传

    景岗传

    时局不稳,奸臣当道,天下即将大乱。本是楚国官吏,鹿原因替义兄伸冤而怒杀丞相公子,投靠亲家却反遭其害,后得景岗好汉相救自此落草景岗山,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招纳各方豪杰上山聚义。且看他如何从普通草寇成长为一方豪杰,再君临天下,坐拥山河美人···
  • 友少的安娜

    友少的安娜

    安娜的朋友很少,但安娜的后宫很多!女装姐姐·挚友·初恋·三个完全不同意义的世界,最后安娜会选择哪个世界呢?在自由世界的正中央,双翼爱神于命运的十字路口降临。
  • 守墓笔记

    守墓笔记

    我是一个守墓人,一直以为自己守的是墓,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真正守护的其实是...…
  • 废柴在都市

    废柴在都市

    费侪是一个北漂穷屌丝,一次意外的系统更新使他的手机系统变得人性化了不少。费侪给她起名叫小苍,苍老师的那个苍。这个系统不但可以控制他的身体还有许多高逼格的特殊技能。比如变成苍老师进入他的梦乡,等等。从此费侪的人生变得有了许多的色彩。
  • 爱上白天黑夜

    爱上白天黑夜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两个女孩,一个似明媚的白天,一个似温柔的夜晚,男主角在两个女孩之间摇摆不定,可他最终会选择谁呢?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都是专情的,在生活中会遇到不止一位令自己动心的女孩,那么我们该如何是好?请看完我的小说,做出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