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我国学者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
吴水龙、周涛认为,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增强紧迫感,积极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我们应加紧研究和制定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措施,总的思路是,高风险业务匹配高利率,低风险业务匹配低利率,风险与收益正相关。②
(二)商业银行改革
骆波认为,应构建起真正的商业银行。(1)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商业银行的一般模式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步伐。(2)根据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按照经济区域重新设置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结构。(3)为了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国有商业银行要将客户市场拓展到非国有企业,并加大证券投资的比重。(4)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5)建立高效率的利率信息沟通渠道和适当的利率风险衡量系统,提高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6)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①
(三)国有企业改革
骆波认为,应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进程,尽快明确企业的产权主体。(2)尽快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其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能力。(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②
(四)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吕宏宇认为,必须分离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天然”联系,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他市场利率。③骆波认为,应进一步扩大中央银行的自主决策权,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决策程序和独立的决策机构。④王育宝等人认为,要增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逐步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独立性、科学性,注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其他改革政策的配套。①
(五)金融市场建设
陈涛认为,应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增强市场利率的联动性。金融市场一体化就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渐消除各子市场严重分割的现象,扩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金融市场一体化应以构建统一的国债市场,拓宽和规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融资渠道为重点。②邵伏军认为,应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第一,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第二,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丰富市场内涵;第三,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提高市场的流动性;第四,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网络的覆盖面;第五,促进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相互融通,使各子市场得到均衡发展。③
(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任建军认为,应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1)建立提高资本充足率、迅速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机制。(2)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体系。第一,建立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和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第二,建立利率定价委员会,确定每一时期的利率定位和利率政策;第三,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第四,建立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产品定价机制。(3)建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第一,建立高效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组织体系;第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差额风险,建立利率风险衡量系统。(4)建立新业务和中间业务体系。第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机制;第二,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三,调整资产结构,实行多元化经营。(5)建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规避工具的应用体系。④
(七)基准利率的确定
刘轶、李久学认为,由于国债利率具有影响力大、可控性好、关联性强、稳定性好、风险较小等特点,国债利率成为我国市场基准利率的必然选择,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国债利率基准利率地位的形成。(1)加快国债市场建设。第一,完善和优化国债发行品种体系;第二,加快国债二级市场的建设;第三,促进包括国债期货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2)加强国债流通管理。第一,现货交易采用净价交易报价制度;第二,注意回购交易风险的规避。(3)改进国债发行方式。第一,全面实行国债发行招投标制;第二,发行基准债券,不断强化国债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①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问题讨论综述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建议早在改革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人提出,然而,只是到了21世纪初,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凸显出来,成为2004年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随着中央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行为的启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正剧”正式开演,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讨论无疑是2004年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