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0500000005

第5章 勇于开拓,不辞劳苦

徽商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业绩,靠的是人,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徽骆驼”精神和“绩溪牛”精神,是身处逆境而刻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他们一般以小本起家,闯荡商海。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受到挫折之后,并非一蹶不振,从此销声匿迹,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成功决不罢休。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走上致富的道路。

1不甘贫穷,外出艰苦创业

徽州人从商,从根本上说是特殊地理环境逼出来的。徽州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有限的耕地难以承载众多的人口。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走出丛山,另寻出路。于是徽人纷纷弃耕从贾,离乡背井,做生意、学手艺,奋力拼搏以养家糊口。

徽州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反映出徽州的风俗惯例:十三四岁的男孩子,要远离自己的家乡,到外面去闯一闯。贫困人家的小孩长到十五六岁,就要随乡族长辈出外学做生意,寻觅谋生之路。

胡适曾称徽州人在商业的成功,都要归功于一个“国宝”——烤面饼。十二三岁的孩子,便被打发出去学做生意,10来天的粮食就是临行前,家主给烤的5个面饼。徽州人穷困潦倒时,有句安慰自己的话,说是:“不要慌,十天到余杭”。徽商启程的“行囊”简单得令人心酸:一个网兜,一袋干粮,一根绳。网兜用来装货,绳子的作用有二,用来补网兜或生意亏本用来“自绝”。

徽州男孩子外学做生意,一开始他们多半是在自己的长辈或亲戚的店铺里当学徒。例如著名徽商胡贯三在刚跨入14岁时,也和许多徽州学子一样离开了学堂,由一位胡姓本家带去休宁县的万安镇当学徒。一晃3年过去了,学徒满师后,胡贯三的经商观念和理财经验也日趋成熟和老练。

徽州男孩子做学徒一般历时3年,学徒生活相当辛苦。吃苦倒是小事,关键要能圆满结束学业,否则就要被人嘲笑。在外学徒以及日后独自做生意,最忌讳被人称作“茴香萝卜干”。因为“茴香”谐音为“回乡”,“萝卜”谐音为“落泊”,意为在外学无所成或者经营不善落泊回乡。所以徽商无论拜师学徒还是日后独自闯荡商海,他们都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旦生意不成功,他们宁愿客死他乡,也不愿轻易回家。

许多成功的徽商背后各有一段辛酸史,他们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不怕挫折,锐意进取,“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大有“驴上徽州、不死不休”的执著。在徽州流传着“一文钱”的故事,说的是乾隆年间少年奇才鲍志道的创业经历。

鲍志道是徽州歙县人,由于家贫,11岁时走上经商之路。出门时,鲍志道身无分文,母亲便从箱柜底层拿出一直珍藏着的鲍志道婴儿时的襁褓,将襁褓的虎头帽上配镶的那枚“康熙通宝”铜钱取下,给鲍志道随身带上,告诉他说:“儿啊,这可是我们家仅剩的一文铜钱了。今天给了你,咱家的兴旺就要看你了啊!”鲍志道眼含热泪,珍重地将这一文钱收在内衣夹层口袋里,下定决心绝不让母亲失望。

鲍志道几乎是一路乞讨到江西鄱阳,路上的辛苦自是不必说了。到鄱阳后,一边帮人打工,一边学习会计。会计学成后,也积了一点钱,他离开鄱阳,来到浙江金华。在金华,他利用身上积攒的钱开始做些小生意,为寻找更好的市场,他从金华又到扬州,从扬州又转徙湖北,不断奔波,但始终未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20岁时,鲍志道又一次来到扬州。10年的商场奔波,他逐渐成熟起来。扬州的繁华令鲍志道目不暇接,他决心在此地一展宏图。也是该他时来运转,这时一位歙县大盐商急需招聘一名经理,要求是能吃苦耐劳、精于核算。学过会计的鲍志道抓住机会,前去应聘。

第一天面试之后,大盐商命伙计给每位应聘者一碗馄饨,说算是犒劳。吃完后,大盐商让各位回去准备第二天考试。谁知,第二天盐商出了这样的几道题:请回答昨日你所吃的馄饨共有几只?有几种馅?每种馅又各有几只?应聘者被这样离奇的试题弄得目瞪口呆,有的摇头苦笑,有的后悔不已。然而鲍志道凭他10年从商的经验,昨日就预料了那碗馄饨的不寻常,所以他对那碗馄饨作了细细的观察,此时应付这几道题自然是得心应手。结果不必说,他被聘用了。

聘用后,他经常和商场行家打交道,由于他肯于吃苦,勤于学习,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凭他超人的经营才干,盐商的经营大有起色,他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几年的积累,鲍志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于是辞去了经理职务,决心自己开创事业。他瞄准了盐业经营,这几年经理生涯,他早已摸熟了市场行情,结交了许多社会各界的朋友,建立起了个人人际关系网。这些使他的事业很快走向成功,家资累至巨万。

恰好此时,清政府为了加强对盐商的控制,在盐商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盐务总商。鲍志道当之无愧地被选为总商。鲍志道担任总商,处事果断、公允,深受众盐商的拥护,也得到政府的赏识,因而他在总商职位上一干就达20年之久,声望显赫。

当年鲍志道怀揣一文钱出门经商,可以说一路备尝艰辛;在商场几十年摸爬滚打,辛酸的故事必不会少;总商虽说荣耀,但夹缝中做人,岂能是容易的事?问题在于,不论处在何种情况,他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学习和借鉴。

徽州人为了摆脱困境,追求美好的生活,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无畏气节闯荡市场。正是徽州人有了这种勇于吃苦,不怕艰苦的“徽骆驼”精神,才使他们保持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从而创造了徽商数百年的辉煌!2独立自强,承担大任徽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的创业精神因素大都源于“儒道”。儒道在创业上向来提倡“劳而不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书以报效天下如此,经商也是如此。

徽商结合自身实际,认为“发大财”就是自己将要承担的“大任”。要担“大任”、成“大业”那么就要“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自身”,承受一切的苦难。如此,徽商在脑海中就树立起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

徽商有谚语说:“脚是亲,手是亲,捏起拳头靠自身。”虽说由于宗族亲缘关系,徽商之间有相互提携的传统,但同时他们自己也深知,创业的成功主要靠的还是自己的努力。从出外做学徒学习生意开始,他们就逐渐养成积极上进、独立自觉的精神。从徽商对联“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中也可以看到徽商重自强自立的意识。

学徒的生涯是极其辛苦的。绩溪有首《写封信》的儿歌:“写封信,到徽州,俺在杭州做伙头。一日三餐锅焦饭,一餐两个咸菜头。”这样艰辛的生活条件,没能使他们受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独立自强的精神。

歙县商人鲍直润,14岁就到杭州学做生意。店铺规矩,初来的学徒只能从事洒扫等杂事。所以,鲍直润在店铺里呆了半年,一天到晚只是做洒扫等小杂事。鲍直润想到什么也没有学到,心里很是焦急,于是私下与同伴说:“我们来到这里,谁没有光大门庭的愿望呢?半年过去了,可师傅却始终不教我们做生意。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啊?不如我们互相帮助,定下约定,如果有人学到了什么知识,一定要相互转告不要保密。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这些话不知怎么传到师傅的耳朵里,师傅非常赞赏他,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于是倾囊相授。学徒结束后,鲍直润走上经商之路,他发扬自尊自强的精神,努力经营,不出几年,生意大获成功。

学徒是如此,经商过程中,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更是被徽商发扬得淋漓尽致。明朝徽商潘侃年少时随他的叔父们到四川经商。潘侃精明能干,善于经营。不久,潘侃发现叔父们不善于经营,一心只想赢利,往往弄巧成拙,自己的一些正确意见往往不被采纳,心里很是焦虑。他心想:这样下去,生意怎能做成功!潘侃便向叔父们要求分资独立经营,但叔父们都不同意。这时潘侃的父亲来了,于是潘侃拿了父亲的一些资本,决心独自闯荡商海,他对父亲说:“优秀的商人应该善于观察市场行情,根据商品供需变化,从事长途贩运贸易,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而像现在这样困守一隅,固守自封,生意怎能获得成功呢?”于是潘侃独自离开四川,远到江苏扬州、苏州、汉口等地贸易。由于他放开手脚,瞄准市场供需,大胆进行长途贩运贸易,很快便大获成功。

明朝中叶徽州的休宁、歙县、祁门等县,出外经商的占了710.大多数商人都是出身寒微,受环境所逼不得不出外经商。他们在经商之初只能从小本生意做起,但他们却有一种不怕艰苦、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商业活动中能够经受住各种挫折,进而把生意越做越活,逐渐发财致富。徽州的一些豪商巨贾往往就出自他们之中,像潘侃这样的徽商就是典型代表。

在徽商们身上,我们能挖掘出一些共同的东西,就是不安于贫困,也不固守自封,失败绝不气馁,他们更多的是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发扬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坚决与困难作斗争。于是徽商越来越活跃,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发展为执明清商界之牛耳的著名商帮。3忍辱负重,不屈不挠骆驼和牛是人们所熟知的两种哺乳动物。在风尘弥漫、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的畜力;在田园阡陌、春耕秋耨的农耕地带,牛是人们得力的助手。日久天长,在人们眼中,骆驼和牛便象征着吃苦耐劳和勤恳努力,体现了敬业、执著、拼搏、进取、友爱、和协等等优秀品质。

明清以来,不少人在观察、了解、研究徽商后,把徽商比作“徽骆驼”和“绩溪牛”。这是对徽州商帮的形象概括,集中反映了徽商整体品质: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勇于开拓。如今更多的时候,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绩溪商人,而是把它同样地形容于所有的徽商后起之秀身上。

在交通不发达的明清两代,遥远路途中的寂寞,也许更让徽州商人们难以忍耐。“天寒征雁少,阜鹤亦深潜。何事云如我,争忙不养恬。”才离家门,他们就已经在感慨万分了。天气已经寒冷,南飞的大雁稀少了,鹤鸟们也躲避起来了,可是,他们却不能恬静地在家里享受温暖,还得出门奔波。

曾经有一位徽商用诗歌描述着旅途的心情:“登坡越岭步山城,旅店随投暂寄征。长途孤客心凄楚,跋涉奔波了不胜。闷坐舟中意索然,三餐茶饭伴愁眠。曲岸两旁山矗立,河中石卵荡溪沿。”经商意味着漂泊,或者在山岭间跋涉,或者闷坐舟中。遇到旅店就寄宿,三餐茶饭伴愁眠。

在中国古代,书生们往往因漂泊而抒发着愁闷,表达着对温暖家园的留恋之情。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就是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赢得了历代游子的共鸣。大多数商人不可能像书生们那样精辟深刻地用诗词抒写内心的那份漂泊感,但从他们留下的刊刻的或者抄录的诗歌里,我们能够读出他们在路途的艰辛,更能够读出他们内心的凄楚和无奈,也让我们对他们的心灵世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徽州商人的辉煌源自他们走出徽州、跋山涉水、四海营生的开拓精神。当第一批徽州人经商成功以后,第二批、第三批徽州人陆续地走出了徽州的山岭。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所走的路也越来越远了。

早在明代,他们的足迹就遍及全国各地。大都会如北京和南京,有徽商们活跃的身影;孤村僻壤也有徽商的踪迹;甚至海岛和沙漠,都有他们的足迹。除了都会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徽商的历史资料里寻觅到他们所到之地。

明嘉靖、万历年间,徽商程汝概北涉山东、河北,南至漳州、泉州,可谓南北都跑遍。明代休宁吴琨贩卖“赫跟”(一种薄小的纸张)一开始很不成功,但跑的地方却很多,他先到湖北(西楚),再到南昌(豫章),还跑到了陕西(关中),当然,凭着他的这股劲头,最后他仍然发财了。

歙县徽商许秩的经商路线更曲折,也更加显示了开拓精神。许秩生活于弘治、嘉靖时期,成人之后,他首先是和其他人在河北经商,碰上河北饥荒,他就带着积蓄回到家乡,在其曾祖父的许可下,他又外出,南到福建、广东,北到兖州、冀州一带。10来年后,已经很富有了,他还不满足,又从山东青州前去湖南。第二年,他又从湖南北上,这样一来一往的贩运,让他赚了一大笔。

当次年他从山东归来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乡里最有资财的人了。这个时候,算起来他离家已经20年了,可他回来才两个月,又要出门。有人劝他:你年纪大了,该在家乡享受田园风光了,何必再去经历艰难险阻呢?他不听,继续在外经商。有一天,他读《史记·货殖传》,看到四川人善于商贸,而且也善于享乐,他就动了兴致,买船溯流而上,一路上他饱览了川峡风光,又将四川的物产运到山东,来回两趟,获利更多。

许秩不仅为经商跑了很多地方,而且再也停不下脚步。且看他回答劝他安享晚年人的话:“男子生而桑孤蓬矢以射四方,明远志也。吾虽贾人,岂无端木所至国君分庭抗礼志哉!且吾安能效农家者流,守敛基、辨菽麦耶?”他经商除了获取资财外,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他不愿意安享田园闲适的生活,即使年纪已大,仍然还要奋斗一番,这大概是可以称得上具有“开拓精神”的了。

4小本起家,逐步发展壮大

从徽州走出去的大学者胡适曾经总结道:“一般徽州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累积点基金,逐渐努力发展,有的就变成富商大贾了。”有着厚重乡土情结的胡适对家乡的一切都十分留恋,也十分熟悉,他对于徽商成功的道路也非常清楚。徽商多由小本起家,从小商品和土特产品起步,或通过学徒、打工积累经验,伺机发展。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歙县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为求糊口,江才不得不与他的哥哥在村里替人杀猪卖肉。后来兄弟二人奔赴杭州,开了一个小铺子,出售盐米杂物。二人尽管省吃俭用,努力经营,但还是由于本小利薄,赚的钱不够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江才于是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已经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昔日的破落户一跃而为有钱有势的大财主。

明代嘉靖年间休宁人程锁家境窘困,为求生存,他听从母亲的劝告,丢开书本,从事商业。创业之初,资金严重不足,于是他就联合本族志同道合的10个人,每人拿出300缗的本钱,共同前往吴兴新市经商。三九严寒,他们决不喝酒取暖;盛夏烈日,他们连草帽也舍不得买,只是躲在车子后面避开炙热。大家齐心合力、艰苦创业,后来10个人都发迹致富。

徽商凭着他们特有的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温州市安徽商会任常务副会长朱圣杰现在身家几千万,当初竟然是一个露宿街头,食不果腹,全身搜不出一分钱的穷小子。1992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朱圣杰身上带着79元离家闯荡温州。一路颠沛流离,一无所获,79块钱很快花了个干净,开始睡桥洞,躺马路。梦想的破灭还在其次,肚子的饥饿才是折磨他的噩梦。那一年,朱圣杰18岁。

到1993年,朱圣杰依靠打工攒下了2万元。不安分的他又开始想着创业,因为毫无经验,很快血本无归。在失败的打击中,神魂颠倒的他又在公交车上被稀里糊涂扒掉了钱包。在愤怒和绝望中生了一场大病,病到不省人事,最后被送回了老家。“回家了,我到哪里都不理睬人,整整一年半句多话都没有。”那时的朱圣杰意志消沉,靠养鸡养猪度日。“但到了1994年,我又想出去了。”

1995到1997年,朱圣杰边在企业里担任厂长,兼在春运期间跑长途客运。到1998年,他开起了自己的公司,跑义乌百货城进货,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员工,实行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并要求属下“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以撕破脸皮的勇气去推销产品”,就这样迅速铺开了公司在全国的销售网络。之后就做旅游业、房地产业、出版业。朱圣杰以惊人的爆发力,短短5年就完成了从资本积累到日进斗金的全过程,昔日的“败家子”变身成为千万富豪。2003年,他回到望江,投资近2000万买断了“人和步行街”,开起了全望江最高档的大酒店、茶楼、火锅城和超市。

与朱圣杰创业经历相同的还有无为县的何帮喜。1988年,何帮喜拿起斧头和锯子,裹好了被褥,带着多年手艺活积攒以及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的120元,拉着弟弟走出无为县二坝镇十里墩乡,乘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从此,他踏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艰辛创业路。

为了活着,他到处打短工,哪里需要木工,他就去哪里揽活,兄弟俩饱一顿、饿一顿,晚上没有地方睡,就睡在西直门桥下的一个农贸市场里。最困难时,兄弟两人身上仅仅剩下24元钱。

1990年,别人出资、何帮喜出技术,共同组建了北京星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研制和生产台球设备,何帮喜先后担任了这家公司的技术、生产、开发等部门的负责人。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何帮喜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1995年,何帮喜在《国际周报》上看到,我国每年都要花费60亿左右美元从国外购买保龄设备,而国外大量劣质产品也乘机涌入国内市场,优劣产品鱼目混珠,国内用户叫苦不迭。何帮喜于是萌生了建保龄设备公司的念头。何帮喜当时还没有充足的资金,他决定寻找一个支点来实现自己的保龄梦。很快,何帮喜接手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席梦思床垫厂,开始了自己新的创业历程。何帮喜既做技术又做销售,仅用1年多的时间,就使一个已经跌入低谷的床垫厂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的规模。

1996年,在北京大兴卫星城大庄工业区内的一片荒芜土地上,何帮喜开始了自己的保龄设备制造事业。1997年7月“希玛保龄”开发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保龄设备,第一台样机研制成功。1998年初,希玛保龄设备正式走向了市场。现在的希玛保龄设备公司已获得国家专利26项,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被评为“中国著名商标”和“中国十大具有潜力商标”,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世界最权威的保龄设备认证机构——美国保龄协会和世界妇女保龄球联合会认证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何帮喜创办的北京希玛保龄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集保龄设备、专业合成球道板生产为一体的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5%,海外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30%,还远销美国、俄罗斯、德国、印度等国,年销售额16亿元人民币,资产总值达32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保龄设备制造商。

近年来,从小做起、艰苦创业、成绩卓越的新徽商层出不穷。怀宁农民刘会平在上海卖馒头,摸爬滚打,创立了“巴比”馒头这个品牌,在短短两年时间开了9家专卖店。怀宁小伙子吴自祥在广东茂名创办华泰公司,以广东省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当选为第10届全国人大代表。桐城的一个小木匠汪宏坤只身闯京城,现在成了北京家具行业商会会长、华威家居集团董事长。

桐城大学生祝义才毕业后分配至枞阳县航运公司,辞职后靠养螃蟹赚了第一桶金,北上合肥创业失利,又辗转至南京,10年下来成了江苏首富。祝义才被《南风窗》、《21世纪经济报道》等传媒称为“收购大王”,其收购南京中商的生猛让人畏惧,旗下已拥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在上交所上市的南京中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东成控股、雨润集团。

同类推荐
  •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学思维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学思维

    本书内容是作者本人对管理学的感悟。本书并没有遵循一般管理学著作的写作体例,而是以针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课程内容为底本,保留了课堂即兴讲解的成分,虽不够严谨、厚实,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认为,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掌握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理论及管理技术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它们进行本土化的调适。
  • 就这样搞营销

    就这样搞营销

    本书是一本介绍营销的书,引用大量名言和实例,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叙述了营销者素质、形象、策略以及营销的技巧、谈判方法、管理和服务,有很强的可读性。
  •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

    比尔·盖茨成功秘诀:向未来进军,不断创新,连续创新。创新可以让自己保持活力,创新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软件企业不能只会呼喊狼来了,而是要拿起武器迎接残酷的战斗,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还是拿出世界水平的优秀软件,与狼共舞。成功的做出风险预测,会让企业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面对商场变换速度的迅猛,经营者们一定要完善老产品,推出新产品,不断提升自己,力求做到最好。
  • 跟我学做生产主管

    跟我学做生产主管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部门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生产部门领导者的生产主管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系统阐述了生产主管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及其在工作中必备的管理技能。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了解生产主管不可或缺的管理能力与技巧,掌握目标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熟悉生产主管的管理职能,掌握生产主管的管理方法,掌握质量与品质的控制方法。本书是生产主管职业化学习的必备读本。
  •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各行业的大背景下,微信如同黑马一般闯入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营,备受关注。微信超大的用户群体以及超高的用户粘性使其具有非凡的营销潜力,其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加也可以承载愈加丰富的营销形式。《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就是网络营销专家曹斯明讲解如何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在O2O时代产生最大的营销效果,致胜“微营销”。书本书是最新版本的微信营销攻略,作者凭借多年营销经验以及微信营销开荒者的阅历,通过微信实用指南与热门案例权威讲解,以及独家操作技巧向读者讲解微信营销的道与术。为那一场,数字营销的狼烟逐鹿。数字营销的方法论进化历程,永远和互联网产品密不可分,每每有跨时代的互联网产品横空出世,也同步暗示着可以被颠覆与可以被重新书写的史诗卷轴的延展而在微信逐步走向世人的岁月。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之无忧

    神奇宝贝之无忧

    看着无忧虐天王,打冠军。当上神奇宝贝大师吧!!
  • 耽美,快穿之女王修炼进行时

    耽美,快穿之女王修炼进行时

    兜兜转转又是一个轮回,我还是只有那句话:“我不在乎你是否贫穷,是否富裕;我不在乎你是否善良,是否残暴;我不在乎你下一次是什么样,我只知道,我爱你,这就足够了”
  • 士昏礼

    士昏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诛唐

    诛唐

    至极必乱,盛极必衰,合久必分,治久必溃,儒道衰微,西学东渐,木朽虫生,墙空蚁入,群雄割据,皇帝争霸,三教纷纭,封天诛邪,一身正气,天诛残唐。
  • 绝色妖娆:天才魔法师

    绝色妖娆:天才魔法师

    她,二十一世纪平凡的小女生,一次意外却重生为一个家族满门被灭的小婴儿。天赋异禀,凤凰涅磐,废柴逆袭成为天岚大陆惊才绝艳的双系魔法师。欺我者,十倍奉还!灭我家族者,我必灭之!家仇国恨,阴谋诡计,动荡中的乱世飘摇阻挡不了她一飞冲天!只是强悍如她,却屡次栽倒在这个妖孽男的手上!他霸道强势的许下诺言:“生生世世,你都注定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珍宝岛的那些岁月

    在珍宝岛的那些岁月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在这次事件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本作品详尽地描述了珍宝岛战争战斗情景和战后边防战士驻守边防的实际。其中通过反映珍宝岛战士对理想、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再现了那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理念。
  • 控界者

    控界者

    异世大陆,风云涌动,天才并起,而她一袭玄衣立于残月下,手中剑直指天。炼器、符文都不在话下……因为她是天生的王者,至高之位由她问鼎。而他,深渊之地当之无愧的帝王,举手投足间时空巨变,挥手便可毁灭这片天地。当她遇上他,是强者之间摩擦出火花,还是上演一场追逐与被追逐之间的好戏。这是一个狂拽酷炫屌的男主多次傲娇出场当意识到自己爱上女主后又如同牛皮糖一样怎也扔不掉的故事。且看一个帝王攻被傲娇女主训练成一只忠犬攻。PS1.女强男强,强强联手2.涉及扮猪吃老虎、打脸以及女扮男装,请慎入3.男主现在多霸道将来多忠犬~
  • 血忌大陆

    血忌大陆

    血忌大陆,天才辈出,妖孽争锋,出生卑微的少年唐浩,得上古传承,从此踏上一段轰杀各种天才的逆袭之路,在唐浩面前谁还敢妄称天才?妖孽骨成山,天才血如海,唐浩一步一步登上武道巅峰,打到一路天才无人敢称尊,无人敢称帝,所谓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唐浩注定癫狂一世!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菩提之愿

    菩提之愿

    混沌初开以来,天地分六界,燃灯古佛坐化留下一颗菩提,传说里面拥有上古之神的神力与无上的智慧,人人想要得菩提以称霸天下,佛祖为保太平以己之身封印菩提,灵魂入六道轮回,天界东极帝君青华一生为护天下苍生为己任,助佛界守护菩提,魔界公主夜蕴婈身负重任,两个身份,命运完全背道而驰的人却相遇,注定一路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