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领导春风得意
有些下属认为,领导的得意与否与自己无关,而聪明的下属将这个视为一种机遇。他们抓住领导的心态,顺势引导,满足了领导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首先,别忘了进行真诚的赞美与祝贺;其次,你不要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应抓住机会,向领导提要求或谏语。聪明的下属应抓住领导的这一心态,借势引导,从而在满足了领导心理需求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形象,达到了某些目的。
此时,领导的心态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愿意与人同乐。当领导处于春风得意之时,他会像其他人一样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希望有人能共同分享,而在与众人分享的过程中,事实上又使他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再一次得到肯定和加强。《孟子》中有段对话: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说:“跟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些。”孟子说:“跟少数人欣赏音乐快乐,跟多数人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说:“跟多数人欣赏音乐更快乐。”这段话表明:春风得意之中的领导是很愿意与下属分享快乐的,在这个时候,下属应该更多地赞美他。
其二心情比较开朗乐观。春风得意马蹄疾。领导也不例外,处于春风得意的领导,事事顺利,事事顺心,心情就比较愉快,看待问题比较乐观、积极,遇事愿意更多地往好处想,待人处事也较为宽容、随和。这时候对于下属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提出要求的时机,领导会更乐观更宽容地看待你的要求,并且满足下属的小要求让自己维持这种成就感。
针对领导的这两种心态,下属不应该冷处理,而是两者兼顾,加以满足和利用,与领导达到双赢。
真诚地赞美与祝贺。不懂得如何赞美领导,你就永远别想走近他的身边。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它不会让你有所损失,而一旦你忘记了赞美,你却有可能付出价值。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不赞美、不祝贺领导的成功,或者说领导感到快乐的那些事让你感到不快乐,这必然会引起领导的怀疑:你为什么对我不高兴?难道有什么事使他对我怀恨在心?他竟敢公开表示对我的不满意!由疑而怨,由怨而恨,势必使领导感到不快,进而影响你们彼此之间的感情。
尤其在机关单位,小六对此体会特别深刻。一次办公室主任陈主任在市委的会议上受到了表彰,并被市领导当众称为公务员的典范,陈主任一时风光无限。加官进爵指日可待。第二天陈主任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纷纷站起来,向陈主任表示祝贺,有的说:“陈主任给我们单位长脸了,肯定官运亨通”,有的说:“陈主任这种杰出的人才终于让领导给发掘了,指不定不就以后我们就不能在陈主任身边学习啦”,还有人吆喝着让陈主任请客。陈主任笑容可掬地应付着,笑着说了几句谦恭的话。此时小六进来了,他没怎么说话,冲着领导点了点头就去工作了。上级刚来了急件,要马上处理,小六正联系几个部门忙得晕头转向。直到陈主任走了小六也没说上几句祝贺的话。
后来小六就忘记这件事了。过了几天,陈主任特意把小六叫到办公室来,说,“小六啊,我看你这几天气色不好,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啊?”小六忙说没有。陈主任又问,“我们单位受表彰了,你知道这件事吗?你怎么看?”小六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谨慎地说:“我们单位的成绩都是因为领导教育有方,我相信我们单位的前途是光明的,尤其在领导您的带领下,大家都很有干劲》“陈主任冲着小六点了点头,满意地笑了。
小六出了办公室却一身冷汗。他不明白陈主任为什么特意找他说这些,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来来回回地想了一遍,小六才猛然惊醒,原来是陈主任受表彰的那天自己无意冷落了他,因此陈主任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情绪或者不满。因此才有今天这么一出。要是自己刚才的回答没有让陈主任满意,恐怕就要被误会了。从此小六变得十分细心和殷勤,每当领导有什么喜庆的事,再小小六也总把他放心上。
那么怎样赞美和祝贺春风得意的领导呢?
首先赞美中表示羡慕。羡慕者的目光总会带着敬慕,而受到敬慕的人则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羡慕会增加赞美的效果,但要掌握尺度,否则会被认为嫉妒。
其次赞美中要表示钦佩和理解。赞美领导要“同甘”“共苦”,使之深入领导内心,打动他的情感。赞美中表示钦佩和理解:“这些年你可不容易呀!凭你工作的那股劲儿,这些年的成绩,不提你提谁呀?提谁都难服大家的心。”
还要在赞美中表决心。表决心面向未来,它是一种忠诚的方式,承认领导的权威,愿意保持对他的忠诚。例如,“跟着您,我们工作的劲头更大了。”等等,这正是领导最希望看到的情景。
在领导春风得意的时候还可以抓住时机提要求和进谏。聪明的小孩子往往懂得在大人高兴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这时他们的要求多半会被满足。领导在春风得意时更易虚心纳谏或满足下属的要求这一原则并非是绝对的,下属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详细考察领导心态的微妙变化,在掌握领导心理的基础上,再选择突破口。如果春风得意的领导已发展到刚愎自用的程度,下属最好还是审时度势,三缄其口,养以韬晦之术,以保其身,以观其变。
老李想调动部门,但是这件事说不好的话就会被领导误会下属对他有意见,调动不成以后就难熬了,是只许胜不许败的建议。因此老李一直在找合适的时机。
有段时间老李发现领导心情特别号,眉飞色舞的,一打听,原来领导收到了上级的表彰,于是老李知道自己该准备准备和领导的谈话了。一天,当老李从领导办公室经过,竟然听到了屋里传来了哼曲的声音,老李便断定领导此时的心情一定很好,而且应该也没有急着要办的公务,于是当机立断,敲了领导的房门进去了。
果然领导的心情很好,对老李也比平常和蔼,老李抓紧时机委婉了说了自己的想法,领导十分痛快就答应要在近期内给予答复,并鼓励老李在新的部门继续努力。没想到一件看起来这么棘手的问题轻易就被解决了,这全靠老李善于察言观色,选择了合适的时机,从而付出很小的甚至不用付出价值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当领导成为了“孤岛”
祸福朝夕而已,有得意之时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领导失意的时候,被处分被孤立都有可能,心中的丧气和郁闷、烦躁,和普通人一样的阴暗,而领导往往又是在极端辉煌和荣耀之后失去这些,其心理落差会更大,对心理上的冲击会更加强烈,对人情冷暖的体验更加深刻,从而对恢复从前的渴望更加强烈。
在东山再起的心理驱使下,成为“孤岛”的领导往往会放下身段,谦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也能够看到别人的才华,而这些可能都是他在得意的时候所忽略的。领导的这种心态正可以被那些平时被埋没的人才所利用,巧献殷勤而获取信任。越王勾践被夫差打败后,听说范蠡要弃他而去,痛哭失声。这从侧面说明处于逆境中的领导有多么的求贤若渴,诚如一座“孤岛”,任何一艘船都可以驶进他的心里。
“患难之交”会让人觉得弥足珍贵,在领导处于孤立无援的时候,一点一滴的帮助都会让他铭记,这是对他忠诚的最大表现,没有领导会拒绝这份帮助,也鲜少有领导能够忘记这样的真诚,诚如纪伯伦所说的,“你可以忘记和你一起笑过的人,也不能忘记和你一去哭过的人。”在领导处于逆境中的时候,适当的关怀和帮助就像一笔投资,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要获得收益,规避风险,下属在与处于“孤岛”的领导相处时,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要的就是弄清原因。在没有弄清原因之前就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只想仗义,是非常危险的。只有清楚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共“苦”才能有价值。
领导被孤立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类:
第一,与上级关系没有处理好。领导也有上级,而且随着领导级别的上升,权力的加重,这种上下级关系会变得更加难以处理。领导也并非事事精明,处处擅长,也可能因为经验不足,处理不慎而未能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例如,在公司路线方针上,领导可能错误地支持了未受青睐的一派,从而被当权者排挤和打压。
第二,在人事中失利,被同事排挤。斗争最激烈的其实是正副职。正职想法设法弱化副职,强化自己的权力,而副职则想方设法笼络人心,保存实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各种矛盾在所难免。由于领导层内的分歧,有些人还借助外人的力量,拼爹、拼关系各种“火拼”,斗争手段层出不穷,领导一旦错误估计形势,可能就会失去对局势的控制权,从而被架空。
我们都讨厌争权夺利,但是对与领导层的窝里反也要冷静看待。如果没有私欲掺杂其中的话,处于公共需要的夺利是很正常的,毕竟公司资源只有那么多,每个人都想多要资源,这样达成目标的胜算显然要高一些。而权力的扩张性使得这种争权夺利在很大意义上体现了互相制约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