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由于能力不足或者知识不足等原因,工作中出现了重大失误,这些失误给公司带来了极大是损失,领导作为主要的负责人,自然难辞其咎。而被处罚或者孤立,其中既有天灾,可能也有人祸,会不会有人借机报复,谁都说不好。但是只要领导能够虚心学习,更加谨慎地工作,东山再起的日子并不会很久。
第四,以权谋私的行为被发现。很多时候领导收到处罚被孤立是因为其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这些行为的出现,既加强了组织中大家的不公平感,也势必会对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造成损害,因此是必须被制止的。
以权谋私常常是因为个人私欲的膨胀而又没有外部监督,使得当事者认为犯错成本很低而得到的利益很多,从而铤而走险。其实人孰无过,只不多有些过错,一旦犯了,就很难走回头路了。违法乱纪的领导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能是可以被大家所接受的,但是其前途已不可同日而语。
第五,被人诬陷。树大招风,领导最容易遭人嫉恨,对于那些通过领导无法达到自己的不正当目标的人来说,领导是挡路石,因此便想出各种办法除之而后快,诬陷是其中最常用的办法。谣言总是难以遇到智者,因此领导很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蒙受不白之冤。但是对于下属来说,很难判断领导是否真正犯了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或者对领导绝对信任。领导到底是否是被诬陷,就要靠下属的眼力和观察力了。
无论领导因为什么原因被孤立,我们都应该弄清楚,确定性质,以预测领导的前途,并作为确定应对的方法的基础。
当预测领导前途仍然非常光明,是良木可供栖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追随领导了。但是一定要确定领导并非品德败坏之人,对于那些声名狼藉、罪有应得的领导,盲目追随只会让自己成为陪葬品。而对于其他性质问题的领导,我们不妨多些宽容和支持,在他危险的时候扶他一把。对领导献忠诚非常也要将就技巧,毕竟这是个高风险的投资。
第一不要冷落领导。领导被孤立并不意味着他已经不是领导了,尤其是别忘了他至少还领导着你,也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了前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只要他没有明显的过失,下属应该照常相待:遇到的时候主动打招呼,工作积极响应……众人散去,只有你的态度始终如一,领导便会认为你的真君子,并暗暗感激你的支持。
第二私下里对领导多些鼓励和问候。当领导成为了“孤岛”,其寂寞孤独可想而知,逆境使他尝尽了人情冷暖,看清楚了这个现实的世界,这时候他尤其需要别人的安慰和支持,借以温暖自己。在私下问候领导,可以大大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此外不管善意也好恶意也罢,不要在众人面前谈论领导的尴尬处境,这样会被认为是对领导的嘲讽。
第三工作马虎不得,下属绝不能因为领导的失意而轻易敷衍领导布置的工作,相反,下属应该一如既往地支持领导的工作,这是对领导最有力的支持,也是最忠诚的表现。
第四,患难与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越是困难就越能考验人,而在这显示的忠诚就越可贵。西汉末年,创业伊始的刘秀在势单力薄,往往东躲西藏才得以生存,在流窜中损兵折将,众多随从看到这种情景都纷纷求去,只有王霸认为刘秀是大将之才,日后必成大器,不畏艰难挫折,始终忠贞不二地追随刘秀。刘秀深深地感动了,说“颍川不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由此王霸被刘秀重用,在平定天下后,王霸成为了理所当然的重臣。
而最有力的献忠诚,莫过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了。唯有行动才能改变现状,帮助领导摆脱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工作,支持和配合领导的部署。
3、当领导成为了“前任”
领导可能即将调任到别的岗位或者即将退休,面对这样的领导,也千万不能冷落,不要想着“过河拆桥”。虽然彼此已经不再是上下级关系了,但是妥善处理与领导的关系还是很重要的,这是目光短浅者与有眼界的人重要的区别。在有些急功近利的下属看来,领导即将不再领导我了,对我没有直接的管控权,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了直接的厉害关系,于是态度马上来一个180度大转变,由曲意巴结变为有意冷淡,原来殷勤到不行,现在是疏远到不行。这种以“利”作为衡量一切的人,太过于精明了,却也往往毁在自己这种短时的精明里。他们忽略了自己与领导的厉害关系并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
首先,虽然领导离开了这个岗位,但是余威尚存。领导的威望并不会随着实权的消失而消失,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公司内部的关系产生影响。第一领导在群众中的威信不会立刻消失。有许多领导在与下属共同的奋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经受住了时间和困难的考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永恒性。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有的领导离开了这个岗位能够带走一大批下属。而许多下属对于领导的感情非常深厚,领导离开了岗位后可能在私下是交往更加密切,通过这种人际互动关系,领导的观点和看法仍然会对企业内部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因为领导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岗位,利益关系不再明显,反而看起来更加客观、令人信服。被领导提拔过和重用过的人更加不会忘记他,这些人现在可能在某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他们通过领导这个共同的“伯乐”,彼此之间可能有同出师门的感情,对于领导的态度就如同师傅一样,这种领导对他们的影响力根本与职位无关。此外,领导的人际关系网还延伸到公司外部。领导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处于不同企业的不同领导岗位上,他们是很重要的社会势力,领导的言行可能产生蝴蝶效应。
其次“过河拆桥”会让别人质疑你的价值观、道德观。当别人看到你过河拆桥,想必他也不会愿意帮你搭桥,而人生中不可能只渡一条河。过河拆桥的人只会让身边的人都怀疑和防范你,别人可能会处于某种目的利用你,但是却不会真正地信任你。
与即将离开岗位的领导相处,可以多赞扬他的辉煌历史和他引以为荣的事情。人一旦要结束某些事情,总会喜欢回忆过去,心中生出无限感慨。那些辉煌的往事,正是他在这个岗位上努力过挣扎过的存在过的证据,赞扬他的辉煌的历史和他最引以为荣的事情,能够引起领导的情感共鸣,也最能打动领导的心。赞扬领导的辉煌历史的过程,也是向领导表达钦佩和敬意的过程,没有人不喜欢尊重自己敬仰自己的人。
有一位青年作家,要外出采访,暂时寄住在了一位县长家。阴雨连绵的天气让他每天都闷在家里,找不到什么素材,陪伴他的只有县长的老父亲。开始两个人都找些话题聊一聊,打破彼此之间的尴尬气氛,如一些家庭情况、简单的经历等等,大家有一搭,没一搭的,不太热衷其中。后来,作者知道老人年轻的时候已经在山里采过人参,还挖到还特别的人形参,于是便请求老人讲一下这段经历,于是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滔滔不绝。事后,作者这样说:“这时候我才知道,他古板的面孔和呆滞的眼神背后,掩藏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热情和简直可以说是无穷的话题,他的说话十分生动,语言朴实,他被自己所唤起的回忆,被丢在了很远的记忆里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陶醉了。……”这就是与赞扬他辉煌的历史和他引以为荣的事的力量,面对即将离开岗位的领导,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方法,相信你能从领导的经历和故事里得到很多启发。
另一方面和领导谈论你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也是一个好办法。有故事的人是一本书,领导在奋斗中所总结出来的珍贵的经验,是书中最宝贵的部分。事实上,每个人在与领导相处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地学到一些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多是少,对你产生的作用有多大,当你们要介绍彼此的工作关系时,你都应该对你的获得表示感谢。感谢会使领导觉得你是一个不忘本的人,谈论自己从领导身上学到的东西,会激发他对你的认可感,他们往往会很大度地传授你一些宝贵的经验,或者对于你的疑惑给予指点。人们常说,读史可以使人睿智,经历是最好的史书,下属千万不可错过了这个学习的机会。向领导谈论自己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是谦虚的表现。尤其是领导退休的时候,他不再拥有支配权,他们多少会有些失落,从众人瞩目到闲置一旁,落差实在太大了,许多领导一下子适应不了,觉得自己不再重要,在这种失意的心态之下,下属表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对领导丰富经验的敬意,会极大地满足领导的心理,激发他的思想力,使他对你产生好感。当领导要退休时,还可以与领导瞻望退休后“无官一身轻”的前景。当你对领导退休的生活做了一番美好的描绘,表达你的羡慕之情,领导的心理会得到安慰从而实现心理平衡,振作精神,开始新的生活。
在国外已经流行过一个说法:“第三人生”。它是指老而不衰发挥新的社会作用的老年时期。领导退休后,没有无穷的会议和邮件需要处理,也没有腹背受敌的担忧,他可以用很轻松的心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谈到这种好处,多半会使领导感到十分欣慰。为领导描绘一幅他退休后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也是非常好的技巧。领导长期忙于公务,往往会疏于家庭生活,造成许多遗憾,而退休后他就有很多的时间可以与爱人在一起,重温家庭的恬淡和快乐,含饴弄孙。这些都能够激发领导无限的回忆和慈爱之心,人自然也容易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