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论述了火攻的种类、条件、实施方法以及火攻后的应变措施等问题。
【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1),二曰火积(2),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3)。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4)。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5)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6)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7)其火力,可从而从(8)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9)。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10)。
故以火佐攻者明(11),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12)。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13),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14)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15),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16)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17)军之道也。
【注释】
(1)火人:焚烧敌军人马。火,烧、焚烧之意。
(2)火积:指焚烧敌军的粮秣物资。积,此处指粮草。
(3)火队:焚烧敌军的后勤补给线。队,此处指道路。
(4)素:平素、经常的意思。具,准备妥当。
(5)箕、壁、翼、轸:中国古代星宿的名称,是二十八宿中的四个。
(6)应:对策、接应的意思。
(7)极:尽、穷尽的意思。
(8)从:跟从,这里指用兵进攻。而,则、就。
(9)以时发之:根据气候、月象的情况实施火攻。
(10)以:依据,根据。数,指气象变化的时机。守,等待。
(11)佐:辅佐、辅助。明,明显,指效果显著。
(12)夺:剥夺、夺取,这里指焚毁敌人的物资器械。
(13)凶:祸患。
(14)修:治、处理。
(15)得:取胜。用,用兵。
(16)愠:恼怒、怨愤、忿懑的意思。
(17)安国:安邦定国。全,保全。
【译文】
孙子说:火攻的方式共有五种,一是焚烧敌军人马,二是焚烧敌军军需,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粮道。
实施火攻必须有一定的条件,火攻器材必须常有准备。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选好日子。所谓天时,是指气候干燥;所谓日子,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星宿位置的时候。凡是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凡是进行火攻,必须根据以下五种因火攻而引起的敌情变化,灵活机动地加以处置。在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部策应。火已烧起而敌军依然保持镇静的,要保持冷静注意等待,不可贸然发起进攻。待火势旺盛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火可以从外面燃放,这时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适时放火就行。从上风口放火时,不可从下风处进攻。白天风刮的时间久了,到夜晚风就容易停止。实施军事指挥时,将帅必须懂得这五种火攻战术的变化运用,并根据放火的时日条件具备与否来决定火攻的实施。
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殊为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攻势必能加强。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绝,但却不能像火那样使敌军失去军需物资。
凡是打了胜仗,夺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巩固其战果的,实属危险非常。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做到没有好处不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开战。国君切不可因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切不可因一时的忿懑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喜悦,忿懑也可以重新变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若死了也就不能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基本原则。
借天地之威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
火攻,自然是借助火这种自然力量辅助进攻。
当时火药还未发明,火器还未出现,所以,火攻是借天地之威,几乎算得当时最凌厉的攻击方式,在古人心中,分量不亚于现在的核子武器。
这种利用自然要素为战争服务的战例和战法不绝于史书,除了用火作为武器,另有水攻、毒攻、兽攻、地攻等形式,比如田单的火牛阵,结合了火攻、兽攻、夜袭等多种战术,取得了匪夷所思的战果。当然,在古代还是以火攻最为常见。
火是自然界最激烈的燃烧现象之一,它原本是人类的天敌,后来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火的技巧。借助火的力量,人类加快了进步的步伐。但是,在人类的本性深处,对火是非常恐惧的,见到大火,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走;如果人或者其财物着火,他的本能反映是扑救;如果被火围困,人的本能反映是慌乱。而军队需要高度的秩序才能作战,作战需要高度的秩序才能获胜,所以用烈火攻击敌人的部队,不仅会造成其损失,更导致其慌乱,便于为我军乘隙击败。
同时,因为士兵个体、军队的供应物资和备战物资在烈火的攻击下都非常脆弱,所以火攻可以高度利用火的破坏性,这是火攻的另一个有力因素。在以步军为主要作战单位的古代,攻击方操纵自然要素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主要的借助武器就是火。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学大大发展,火焰喷射器、喷火坦克、油气炸弹、燃烧弹等燃烧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大,火攻的平台也从步军发展为以机械化部队发射和空军投放为主。二战以来,空军的主要破敌手段就是轰炸敌人的后方、运输线和基地,比如英美军队轰炸纳粹德国、美军轰炸日本等,著名的B—29和B—52轰炸机都是美军专门为轰炸大型目标而设计的。在此基础上,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叫做“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方针,就是在美国遭到攻击时,将出动大批常规战术轰炸机轰炸敌对国家的主要城市,造成其精神恐慌、交通中断、通讯失常等等。
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利用同时劫持的多架美国民航客机,分别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和五角大楼等要害建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恐慌。如果纯粹从战术角度考虑,恐怖组织在“9·11”事件中的投入和造成的破坏、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惊人的,但这种“战争”方式却是军事道德原则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它明显地具有反人类的特征,就像日本对中国的屠城战略、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一样。
要防备火攻,在古代主要是隐蔽供给路线、加强巡哨、并重兵保卫辎重粮草等;在现代战争中,必须大力建设预警、防空系统,并且将战时后方的消防部队建设提高到战备的高度上来。
孙子把以火助攻概括为五类。
一是“火人”。“火人”,直译就是火烧敌军有生力量。但是,当时既无以火药为燃料的燃烧性火器,更无管型火器或爆炸火器,显然是难以取得直接焚烧敌军官兵的效果的。因此,我们似应理解为它是指首先用火焚烧敌军营寨,然后投入主力,歼灭敌军。
二是“火积”。军队无粮食,马匹无草料,毫无疑问,必遭失败。公元前479年,楚国叛臣石乞主张焚烧府库,另一叛臣白公胜就反对,他说:“焚库无积,将何以守?”也就是说,军无粮食,马无草料,还能用什么方法来防守呢?
三是“火辎”,即烧敌人辎重。
四是“火库”,即烧敌仓库。
五是“火队”,即烧敌粮道。
火攻的条件就是天气干燥,风向适宜。一是做好发火器具的准备,“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二是掌握发火的时机,“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孙子认为当月亮运行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时,便会起风。
关于火攻的方法,孙子强调要里应外合。里应,就是从敌人内部放火;外合,就是作战部队及时地、审慎地乘机发起攻击。用他的话说,就是“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发上风,无攻下风”。孙子不但强调以火助攻,还提倡以水助攻。他说:“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力量。
以史为证,赤壁一场大火,烧出三分天下。
当时孙曹两家隔江对峙,曹军中疾病流行,又因多是北方人,不习惯于水上的风浪颠簸,便用铁环把战船连结起来。周瑜的部将黄盖针对敌强我弱,不宜持久和曹军士气低落、战船连接等实际情况,建议火攻曹军战船。周瑜采纳了这一建议,制定了“以火佐攻”,因乱而击之的作战方针。
周瑜先让黄盖写信向曹操诈降,并与曹操事先约定了投降的时间。曹操不知是计,欣然接受。黄盖率蒙冲(一种用于快速突击的覆甲小船)、斗舰数十艘,满载干草,灌以油脂,并加以伪装,插上旌旗,同时预备快船系挂在大船之后,以便放火后换乘。当时,正刮着东南风,战船航速很快,向曹军阵地接近。曹军以为是黄盖真来投降,毫不戒备。黄盖在距曹军二里左右,下令各船同时放火。一时间“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直冲曹军。曹军船只首尾相连,分散不开,移动不便,顿成火海,火势向岸上蔓延,一直烧到岸上的曹军营寨。曹军惊慌失措,溃不成军,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在长江南岸的孙、刘联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被迫率军由陆路经华容向江陵方向撤退,又遇风雨,道路泥泞,以草垫路,才使骑兵得以通过。但人马自相践踏,死伤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