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7800000007

第7章 克己修身——吾日三省吾身(1)

1.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沅弟于人概天概之说,不甚措意,而言及势利之天下,强凌弱之天下,此岂自今日始哉?盖从古已然矣。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俱,确乎不拔。余往年在京,好与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戾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子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

——此家书写于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二十八日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

沅弟对于“人概天概”之说法,不很放在心上,而说到势利的天下,强者欺凌弱者的天下,这种情况难道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吗?实际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成为圣贤的,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所以能够独立不惧、确定不移。过去我在京城,好与各位有大名高位的人为仇,也不乏一开始就挺然独立不畏强暴。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会萎靡不振,太刚了则会折断。刚不是指暴虐而说的,只是说要刚强罢了;柔不是指卑弱而说的,只是谦让而已。

办事为公,则要刚强,争名逐利,则要谦让;开创家业,则要刚强,守成安业,则应谦让;出外与人应酬接触,则当刚强,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生活,则应当谦让。若一面建功立业、在外面享有盛名,一面置买田地房产、图求厚实的家业,两者都有盈满的迹象,全无谦退的意思,这是绝对不能长久的。这是我所深信的,也是你们应该深刻体验的。

【心读】

刚柔相济是曾国藩最重要的处世法则之一。他曾在咸丰年间写过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正是说的刚柔相济、柔中显刚,可进可退,亦行亦藏。

《挺经》是曾国藩临终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共有十八条,可惜存世只有一条,其余十七条皆不见传。曾国藩曾对周围幕僚讲:

“荷叶塘有个老头,一天,家里来了贵客。老头叫儿子到菜市街买酒菜款待客人。儿子挑一担空箩筐出去了,一直到太阳偏西还不见回来。老头急了,自己出门去找,在半路一个水田田塍上遇到了儿子。谁知儿子担着一担东西站在那里,在他对面也站着一个挑担子的人。两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不动。老头一见急坏了,板起面孔骂儿子:‘家里等你的酒菜,你却死了一样地站在这里不动,你到底要做什么?’儿子委屈地说:‘他不让我过去。’老头对那人说:‘兄弟,你下田放他过来吧!’那人怒道:‘你好偏心!你为什么不叫他下田,放我先过去呢?’老头说:‘兄弟,你人高,他人矮,再说你是杂货,他是吃的东西,你的货可以浸水,他的货不能浸水。’那人越发气了:‘他小我大,他应让我,我不能让他。’老头也气了:‘罢,罢!只有我下田了。’老头脱去鞋袜,那个人见老翁这么做,心里过意不去,说:“既然老丈这么费事,我就下到水田里,让你把担子挑过去。”说完下到水田里让路,让老翁和儿子挑着担子回来。这就是《挺经》中的第一条。”

不同的人对此用意推敲不一。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认为:“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冀。”也有人说,这个故事说明了姑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理解。其实,曾国藩说的“挺”,是说儿子与对方二人,倔强则倔强矣,对立则对立矣,可是谁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老翁婉言相求,又要亲自脱鞋下水,却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这正是曾国藩所要表达的刚柔相济,顺利达成目的的意思。

中国历来讲究中庸思想,太盈则溢,太空则虚。凡事欲想达到自己的目地,应该亦刚亦柔,不可推崇其中一边,否则则容易让事情夭折或失去控制。成事之道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用柔的方法,成刚强之事,也不失为一计妙方。

另外,功名事业、家庭财富两者如果有盈满的趋势,也必定不会长久,人的一生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抱残守缺,不奢望完美的生活,才是长久之计。

2.人生当有“硬”字诀、“悔”字诀

【原文】

沅弟左右:

接李少帅信,知春霆因弟覆奏之片,言省三系与任逆接仗,霆军系与赖逆交锋,大为不平,自奏伤疾举发,请开缺调理。又以书告少帅,谓弟自占地步。弟当此百端拂逆之时,又添此至交龃龉之事,想心绪益觉难堪。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初凋。”又尝以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艰危之际,若能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启春生之机,庶几可挽回一二乎?

闻左帅近日亦极谦慎,在汉口气象何如?弟曾闻其大略否?申甫阅历极深,若遇危难之际,与之深谈,渠尚能于恶风骇浪之中,默识把舵之道,在司道中,不可多得也。

——此家书写于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初二

【译文】

沅弟左右:

接到李少帅的信,知道春霆因弟弟的奏章,说省三是与任逆作战,霆军是与赖逆交锋,大为不平,自己上奏说伤疾复发,请求辞职回家调理。又写信告诉李少帅,说弟弟太霸道。弟弟处于这种百事不顺的时侯,又增加好朋友闹矛盾的事,想来你心绪更加难堪。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只有逆来顺受了。仍然不外是悔字诀、硬字诀。

朱熹曾经说:“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吉字如夏天,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又曾用元字配春天,享字配夏天,利字配秋天,贞字配冬天。为兄以为,贞字就是硬字诀。弟弟处在艰危的时侯,如果能够以硬字诀效法冬天收藏的德行,以悔字开启春天的生机,也许可以挽回一二吧。

听说左帅近来也很谦慎,在汉口情形如何?弟弟知道大致情况吗?申甫的阅历极深,如果遇到危险,可和他深谈,他还能在恶风骇浪之中,把好舵,领好航。在官场人之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心读】

曾国藩自同治四年五月至第二年八月,奉命剿灭捻军失败后,奉旨回任两江,其九弟曾国荃(即沅弟)率领的新湘军接连多次败给捻军,以致全军覆没。此时二人皆心绪不佳,官兴索然。

坚韧者如曾国藩,并没有为政治上的挫折而感到气馁,他要求沅弟接受一切,冷静分析现实,从政治谋略与内心胸襟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失败后的出路。此家书中曾国藩提到了其晚年总结一生宦海浮沉与人世变故的为人处世之道:即其著名的“悔”、“硬”字诀。“悔”字诀、“硬”字诀乃曾国藩一生涵培心志,研读《易经》的心血结晶与成功之谈。

“悔”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即对自己言语和行为的检点和反省。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惧何忧”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对自身缺点与行为的日常思索与约束。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业已提出这一观点,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无不是按照这一方法修炼身心,所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每个人都应该秉着一颗纯善的心灵,对每天发生的事情,阅历的人做细细省察,如果一旦与人发生不快,首先要重温自身的做法,再回忆他人的态度。

信仰上帝的西方人相信“原罪”说,认为人生来便是为了赎罪,所以人人无论对人对己都抱着宽恕与内省的心态。而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悠悠古国在经历了百年浩劫与动荡之后,礼仪美德、人心愧疚感、对人的矜持态度仿佛都逐渐消失殆尽,人原本温热湿润的心灵渐渐变得干涸虚透、荒草丛生。在我们鼻嗤世风不古,江河日下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古人尚且可以做到每天三次省察内心,难道我们不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回味省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吗?

“硬”者,对他人态度而言,即倔强之气,曾国藩的曾祖父星冈公曾教育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纵观曾国藩一生,其早年言行,无不以倔强、硬毅著称。初出山时,在湖南训练湘军,严惩土匪恶霸。对逃勇、土匪更是格杀勿论,因而曾留下“曾剃头”的骂名,那是他以“硬”字初做人生尝试。

人自立于世,须有一股“浩气”支撑一生,对待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态度,对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事规范应该始终坚守保持,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待穷凶极恶者,就应该以恶治恶,审时度势,思考应付的手段与做法,该出手时便出手,不能面慈心软,错过整顿的最佳时机。柏杨先生在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曾说:中国的人际交往观念是一种起敬起畏的哲学,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恭敬”和“恐惧”,缺少敢说敢为的勇气。中国人一直缺少的,正是曾国藩提倡的适时适地的倔强之气,勇毅之举。

“硬”字法冬藏之德,“悔”字启春生之机。这的确是渡过难关与危难的妙计。奉行阴阳消长、刚柔相推的人生哲学,其中的“悔”、“硬”字诀正是对人对己的出发点与结合点。

3.“恕”、“敬”乃对人对己不二法门

【原文】

字谕纪泽儿: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细咏浅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一日间断。既要求好,又要求快。余生平因作字迟钝,吃亏不少。尔须力求敏捷,每日能作楷书一万,则几矣。

至于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之后则长进极难。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这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

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如“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横也”,“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望人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

——此家书写于咸丰八年(1858年)

【译文】

字谕纪泽儿:

读书的方法,看、读、写、作,四方面每天一样都不能少。看者,像你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这一类的书。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这一类的经书,《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不能高声朗诵则不能领会它的雄伟气概,不细咏浅吟则不能探求其中深远的韵味。拿富家居积做比方,看书就像在外面做生意,获利三倍,而读书就像在家中慎守家业,不轻易花费。拿兵家战争做比方,看书就是攻城略地,开拓疆土,读书就是深沟堡垒,坚守阵地。看书就如子夏所说“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接近,二者不可偏废。

至于说写字,真行篆隶,你都爱好,千万要坚持下来,不能间断。写字不但要求好,而且要求快。我一生因为动作缓慢,吃了不少的亏。你必须尽力要求敏捷,每天要能写一万以上楷书,就差不多了。

至于作文写诗,也应当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打下基础,过了三十岁后,再想长进就很难了。年轻时候不要怕出丑,应当有狂妄进取的志趣,这个时候不开始做文章,以后就难以再弥补了。

至于做人的道理,圣贤们讲了千言万语,大概都不外乎“敬恕”二字。《仲弓问仁》这篇文章,说敬恕最为亲切。除了这个以外,如站立就参照前面的人,如乘车他就靠在车辕的横木上。君子无论多少,无论大小,无论快慢,他都能泰然处事而不骄傲。端正自己的衣冠,使人望而生畏,他却威而不猛。这些都是讲“敬”字最好的方法。孔子说,要立先立自己,要豁达先要自己心胸开阔;孟子说,行动上办不到的事情,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把仁义存于心中,把礼仪放在心中,虽然一生都担忧,但没有一日能难住自己。这是讲“恕”字最好的方法。

【心读】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从读书学习的方法开始谈起,谈到年龄与学识的把握,最后讲到做人之道,即“敬恕”——对己对人的处世方法。无论看书学习,还是为人处世,都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与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世人之混沌,在于好钢用不到刀刃处,大多反其道而行之。

“好读书,不求甚解。”古人的这句话大概广为人知。我们自己或者周围的人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觉得书也读过,甚至读得不少,然而到自己应用或是接受考验的时候,常常觉得混乱异常,张冠李戴,指鹿为马。写字从小到大也写了不少,大多数人都专门练习过楷书,然而写字还是没有形成“体”,甚至很多人一塌糊涂,歪歪扭扭。或者怕自己说的话、写的文章不尽如人意,怕出丑,索性将自己封锁,害怕展示自己的机会,拒绝与人切磋交流。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过了三十岁,精力与身体都开始走下坡路,更加难以立志长进图新。

事物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若人想掌握某项技能,必须从其规律着手,否则万难成功。10万年前,人类发明了语言,此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直至公元前3500年人才开始学会书写文字。尽管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发明和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尽相同,但是人类使用语言的传播目地却是完全一致的。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历经了漫长岁月,其中包含了各民族独特的智慧,作为今人的我们,在安然享受老祖宗宝贵遗产的同时,若想更好地使其为自己服务,必须追根溯源,从老祖宗发明语言文字的步骤过程着眼,即看、读、写、作。四者不可偏废,且要有条有理,逻辑顺畅,梳理好四者的关系,掌握学习与读书的规律,才能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

做人处世也自有其自身的规范与道理。领导是否赏识一个人,除去内涵人品外,还在于这个人的举止行动、一言一行,而不在于外表是否英俊潇洒、美丽漂亮。一般而言,上级领导是不太喜欢重用恃才傲物、荒诞不经之人的。而朋友的选择,大多也与举止神态健康自然的人相交甚易,大概很少人会选择装疯卖傻、癫狂不知礼仪的朋友。所以一个人的气质举止,远远重于个人的外貌,漂亮的人也会让人讨厌,长相普通的人也可以受人尊敬爱慕,这其中作为个人求“敬”的功力可见一斑了。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无良神父

    无良神父

    女神刚刚答应了杨平的求婚,杨平竟然无缘无故的穿越了。不过既然能穿越过来,就应该有机会穿越回去吧?于是乎为了回归地球,手无缚鸡之力的杨平穿上了神父袍开始了在勇者世界的无良之旅!这位勇者你要复活同伴是吧?LV多少就给多少金币,我的服务包你满意的啦~那边的商人先生,我这里有一瓶教会特供的圣水,价钱可以商量啊~路人甲你别急着走啊,我这里有一个可以让你当主角的任务,要不要接啊~小魔王陛下,这里有一根棒棒糖,要不要和叔叔一起走啊~PS:作者很无良,但是更新绝对不会差PS:神父很无良,不过绝对不后宫
  • 一击超人,去上班

    一击超人,去上班

    地球被外星怪兽侵入,这时超人出现了。杨天作为一个上班族,作为一个四口之家的顶梁柱,还要作为地球的保卫者“上班超人”。“好好的周末能不能让我休息一天,怪兽你明天来好不好,今天我放假!”ps:喜欢蜡笔小新的各位不妨看看。
  • 联盟:恶魔纪元

    联盟:恶魔纪元

    利用和爱情,在王看来并没有任何差别。没有利用就不会有爱情,爱情本身就是利用才存在。哥希顿案件之后,彻底冻结的一切无法抹去了原本的磕绊。“王,在你看来什么是爱情?”“我可爱的副会长,你想听哪个答案?”“王请随意。”“在本座看来,爱情就是利用,然而另一种答案,爱情,没有理由!“继下前生的眷念,再一次找回—恶魔纪元。
  •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 无尽寻觅

    无尽寻觅

    我是新人,我想要我作品内璀璨绚烂,划时代,读懂人心。我只是想去做一下小说把心中所想所思所问来融合,去解读一下。就算这本书没多少人看,有能懂的人在就够,我也会努力的。那些没有自己精神没有思想的人,就走吧。不是YY类型,没有女人和天生无敌光环在。用心,融入。
  • 平砂玉尺经

    平砂玉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之那抹阳光

    TF之那抹阳光

    微风轻轻起,你就是我心中的那抹阳光——王俊凯轻风微微起,你就是我心中的稚嫩少年——黎萌
  • 青春不遗憾

    青春不遗憾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友谊。青春,是暗恋。青春,是告白。青春,不留遗憾!
  • 鸭子河(上篇)

    鸭子河(上篇)

    鸭子河的故事在那个年代里普通得再普通不过了,可是在今天,却离奇得不可思议。普通和离奇之间隔着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光阴的背后有两样东西――变和不变。它们推着光阴走,就像人的两条腿,车的两幅轮子。它们的对立统一推动了前仆后继的人生,推动了滚滚向前的历史。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努力让自己一颗涌动的心安宁下来,轻轻地走回到四十多年前鸭子河的岁月……
  • 太古神功

    太古神功

    少年踏破九霄,持异界神技,修太古神功,成就武极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