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的灵魂来自于一个美丽无忧愁的地方,自被困入人的肉身之后,被人性本身的欲望、痴迷所困,找不到回去的路途,据说苏格兰的风笛就是为了引领灵魂重返家园而产生,所以曲调悠长,蕴藉深远,耐人寻味,仿佛拨开重重迷雾,置身世外桃源。
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人是被抛到世上来的。人的由来,注定是一场“赎罪”游戏。这些时空相隔甚远的人类哲学思想竟然如此类似,都是针对人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人为的探索,可以还原人心本真。
日益喧嚣的都市,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被欲望和野心驱使的人群膨胀得已经容纳不下任何空旷幽静。人在人前可以伪装,带上假面具,给别人一副假面孔。可每逢夜深人静、归家一人独坐时,满怀心事只有自己知道了。所以,真实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欺骗自己,也不再与自己过不去,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上有人与无人时都保持一致,一刻也不肯放松,逐渐就会心境清明,越来越有智慧了。所以,只有修德敬业的人才能全面地了解天道与地道,为众望所归。
《易经》中讲,天道与人道是贯通的,人体是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小宇宙。万物之中,唯人最灵,人能求仁,则万物同春。《易经》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亦如此,使人生,则己生;使人亡,则己亡。人是群居动物,在周围人郁怒不快的时候,自己也不会长久保持愉悦的心情;周围人都很快乐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感染。
生活中常常有怨天尤人的人存在,抱怨上天不公,抱怨他人不义,抱怨时运不济,抱怨运气不佳。这时的他是否曾想过:每天自己所吃的东西,所享用的物品是否与所出之力、所做之事相适应。如果所有享用的一切都来自于他人的供给(即便是父母),或者享用的一切远远超出所创造的东西,这时谁能不红着脸还继续要求呢?来自于他人的创造统统归于自己享用,自己创造的一切却不能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供给,这样如何是人生活的长久之计?莫说他人,连鬼神恐怕都不会应允。
7.能立能达,不怨不尤
【原文】
沅弟左右:
鄂督五福堂有回禄之灾,幸人口无恙,上房无恙,受惊已不小矣。其屋系板壁纸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说打杂人役失火,固不可疑会匪之毒谋,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细。若大惊小怪,胡想乱猜,生出多少枝叶,仇家转得传播以为快。唯有处之泰然,行所无事。申甫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星冈公所谓“有福之人善退财”,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
弟求兄随时训示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尚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弟若欲自警惕,似可学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后痛下针砭,必有大进。立达二字,吾于己未年,曾写于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强。但于能达处,尚欠体验;于不怨尤处,尚难强制。吾信中言皆随时指点,劝弟强制也。赵广汉本汉之贤臣,因星变而劾魏相,后乃身当其灾,可为殷鉴。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
——此家书写于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初三
【译文】
沅弟左右:
鄂督署的五福堂遭了火灾,幸亏人没有事,上房也无事,只是受惊吓不小。那里的房子是木板墙壁加纸糊,本来容易起火。凡属遇到这种事,只能说是打杂的人失火,不要怀疑到是敌匪的毒计,尤其不要怪是仇家的奸细干的。如果大惊小怪,胡思乱猜、添枝增叶,那传播起来非常快。只有处处泰然处之,如若无事,像申甫说的那样,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星冈公说的,有福的人善于退财,真是处于逆境的人自我安慰的好办法。
弟弟要求为兄时常训示,为兄自问近年来,得力于一个“悔”字诀。过去自负,以为自己的本领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每看见别人的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才知道自己没有本领。什么事都看得见别人有几分对的。所以自戊午到现在的九年里,与四十岁以前完全不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是发奋自强,站得住的意思。达,是办事周到,行得通的意思。
我九年以来,痛下决心改掉没有恒心的毛病,看书写字,从不间断。选将练兵,也处处留心,这都是自强自立的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没有一句过头的话,没有一个自夸的词,这都是圆熟能达的工夫。至于说到怨天,本来就不敢;尤人还不可免,也随时强制自己尽量克服。
弟弟如果想自己警惕,似乎可以学为兄丁戊二年的悔悟,然后痛下针贬,定会有大进益。立达二字,我在己未年曾经写在弟弟的手卷上,弟弟也时刻想自立自强,但对于达字还缺乏体验,对于不怨天尤人,还难以强制。我在信中随时指点,劝弟弟强制自己。赵广汉本来是汉的贤臣,因星变而弹劾魏相,后来反受其灾,可以作为殷鉴。心里暗暗存一个悔字,没有什么事不可以挽回的。
【心读】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为人气魄应该能立能达,对命运与他人的态度要不怨不尤。这是人处于不同时期对待人生、调整心态的根本大法。
此时曾国藩刚刚经历过剿捻无功、曾国荃弹劾官文引发出朝廷众多刁难和指责,况且年龄也已经进入暮年,信中充满了悲秋凉叶之感,早年意气风发、立志立功之气荡然无存。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可谓经历了一个“由程朱到申韩到黄老”的转变。此时的曾国藩的思想已经完完全全被道家占据,而曾氏后来之所以成就巨功,靠的就是这种黄老之学。
世上之事,乐极生悲,至悲转喜。在困境之中,只要咬紧牙关,坚忍成事,前方看似绝路,希望实在转角。大丈夫能屈能伸,待到环境时机合适之时,便可东山再起。
关于这个问题,比利时著名剧作家、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梅特林克给了我们一个最容易的答案:理解生活比改变生活重要得多,因为生活一旦被理解,它就会自愿地改变。而亨利·米勒又说:“我们每天都在谈论命运,似乎它是某种惩罚我们的东西。而往往忘记了,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在创造命运。”
古今中外,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人类的命运,并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生活与命运的不同方式与角度的看法。虽然他们的观点不一,但都存在着普遍的认同:为人自立自强,能屈能伸,对人生与他人的态度应心存感激,切不可怨天尤人。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是曾国藩总结一生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在世上,“立”要靠自己,而“达”远非一人所愿,需要人在其中周到变通,方可成事。事情不会因为你高兴或者抱怨而改变,别人也不会因为你的态度而重新选择,无缘无故埋怨天道,天道岂容?把自己想法强加于人身,他人岂可?人的一生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改变社会改变别人,无疑是痴人说梦,而改变自己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只好把情绪和力量都撒在命运身上,结局则是让人让己都愁云满面,不得开心颜。
有人说人活一辈子才发现活的是心情,此话不假。无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精神状态的好坏才是重要的,心态的健康才是关键的。人无论年岁几何,能体会到从年龄和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好感是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到老,从生活和年龄处体会到的多是埋怨鲜有恩情,多有愁苦鲜有安详,多有问责鲜有感激,那么这个人首先应该考量的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生活或命运了。
8.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廿六日接信,畅快之至,以信多而处处详明也。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从此多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余于诗亦有工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诗;用心思索,则无时敢忘之耳。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门生为本省学政,托以两孙,当面拜为门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数年后两孙乃皆入,其长者仍得两榜。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较诸弟更高,今年受黜,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衡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九弟劝我治家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荆七遣去之后,家中亦甚整齐,待率五归家便知。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后当以九弟言书诸绅,而刻刻警省。季弟天性笃厚,诚如四弟所云,乐何如之!求我示读书之法,及进德之道。另纸开示,余不具。国藩手草。
——此家书写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八月二十九日
【译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天,即二十六日接到来信,非常畅快,回信多而所写的事处处详细明白,四弟的七夕诗很好,意见已详细批在诗后面。从此多写诗也很好。但要有志有恒,才有成就。我对于诗也下了工夫,只恨当世没有韩昌黎和苏、黄一辈人,可以引起我口出狂言。但人事应酬太多,所以不常写诗。用心思索,那还是时刻不忘的。
我们这些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进德、指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这两件事都由我做主,得进一尺,便是我自己的一尺;得进一寸,便是我自己的一寸。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积一分钱。德和业都增进,那么家业一天天兴起。至于富贵功名,都由命运决定,一点也不能自主。过去某官员有一个门生,是本省学政,便把两个孙儿托他帮忙,当面拜做门生。后来那两个孙儿在临年考时大病一场,到了科考时又因父母故去而守孝,不能入学。几年后,两人重新入学,大的仍旧得两榜。可见入学迟、早,入学时间都是生前注定。考的方面虽尽其在我,但取的方面听其在天,万万不要产生妄想。六弟天分比诸位弟弟更高些,今年没有考取,不免气愤埋怨。但到了这一步应该自己将自己衡量一番,加强卧薪尝胆的工夫,切不可以因气愤而废弃学习。
九弟劝我治家的方法,很有道理,很高兴很安慰!自从荆七派去以后,家里也还整齐,等率五回来便知道。《书》道:“不是认识事物难,而是认识了去实行更难。”九弟所讲的道理,也是我久已知道的,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着人像神一样。自此以后,当以九弟的批评为座右铭,时刻警惕反省。季弟天性诚笃敦实,正像四弟说的,乐呵呵的!要求我指示读书方法和进德的途径,我另外开列。其余就不多写了,兄国藩手草。
【心读】
这封家书中,曾国藩提出了一个古老而神秘、永不衰竭的主题——人生在世,究竟何处才是人类心灵的归依与灵魂的寄托。以此为切口,说明了什么是人生的变数,什么又是人生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