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7800000020

第20章 人际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把与人为善理解成对待人的友好和善意的态度,其实在态度上对人友善只是与人为善最表面的反映,真正的与人为善,不仅仅是行动上做出来的,更不是给人看的——为了博得别人对自己的良好印象,或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回报。真正的与人为善是发自真心,从心底里流露的。从心底里流露的与人为善,会为自己缔造一个充实芬芳的内心世界,为他人创造一个和谐宽容的空间,为自己营造一个融洽丰富的人际环境。这样的一个围绕个体的整体环境,会给自己带来最多的快乐,为别人带来更宽松的心情。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几乎所有的善都是相互的,所有的恶也都是相互的。

难以想象一个人在到处挑剔他人,随意指责,对别人冷酷无情的时候,他自己的心里会有一种芬芳的香气,这个时候他本人也一定是恶臭扑鼻的。习惯于授人玫瑰的人,自己手里心里也一定香气扑鼻;习惯制造矛盾的人,自己也必定深受其害。

现代人理解与人为善的另一个缺憾是较为单一,只局限于善意,而忽略了善行。孟子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讲的是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起行善。像孔子那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就更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有了新知识怕别人学习,有了新发现怕别人知道,有了新认识怕别人借鉴,这些学问上的相互隔阂屡见不鲜。可问题是别人从你这里获得不到的东西,总会从其他渠道领悟,而隐瞒不会带来流通,只会导致个人更深的阻塞。

独居奇功,独揽大名也是个人常有的一己之欲,而自古功高而遭主疑,功高而遭人妒,木愈秀而风愈摧,难以想象周围人会强烈支持一个只为自己揽名望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没有意识到与人为善在事业方面的另一个表现。

可以说与人为善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只有真正理解了与人为善,才可能拥有融洽而又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人际环境,才可以让自己因为施惠于人,感到自己的价值而体会到快乐和充实。更可以因为与人为善己亦善而时刻充盈在良好运转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之中,使得自己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将大有裨益。

4.为人当胸怀雅量

【原文】

沅弟左右:

由和州进攻二浦,有山内与江滨二路。似宜让鲍军走江滨之路,彭、刘走山内之路。鲍军纪律坏,江滨运粮较易,虏夫较少,此等大处让人,乃是真谦,乃是真厚。余牍中未说出,望弟酌定,速告春霆与杏、云也。

有盖宽饶、诸葛丰之劲节,必兼有山巨源、谢安石之雅量,于是乎言足以兴,默足以容。否则,峣峣易缺,适足以取祸也。雅量虽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此家书写于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七日

【译文】

沅弟左右:

从和州进攻二浦,有山内与江滨两条路。似乎应该让鲍军走江滨这条路,彭、刘走山内一路比较合适。鲍军纪律极坏,江滨粮运比较容易,抢劫的比较少,这样大的地方让人才是真的谦让,才是真的厚道。我在公文中没有说出来,希望弟弟好好斟酌,决定后马上告诉春霆和杏、云。

有了盖宽饶、诸葛丰的节操,就必然拥有山巨源、谢安石之雅量。因此说话足以振奋,沉默足以含容。否则居位太高容易缺损,恰恰是自取其祸。雅量虽然是天生的,但通过努力学习也可以获得,只要以圣贤之道要求自己就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度量自然就渊深了。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谈论了人际交往中的雅量问题。雅量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很多人把脾气温和与雅量混为一谈,认为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不喜欢与人闹红脸的人是有雅量的人。诚然,在生来就是急脾气的人看来,这些确实非常难得,可如此跟真正的雅量还是相差甚远。

《圣经》说:“宽恕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耀。”

与人交往,一味的谦让、退避并不是真正的胸怀雅量。在小的地方,譬如争吵、争论中谦让只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内趋还是外向,聪明还是迟钝,或者是否善于忖度时机与形势,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为人宽容、度量颇大,具有雅量。真正意义上的雅量之人恐怕还得看一个人长期处世办事的实际行动,在事关大局以及事业、前途与人产生矛盾时是否能够谦让、宽容;或者与人产生芥蒂、矛盾、不和之后,能够不计前嫌、宽宏大度;或者能够坦然、虚心接受一个人的批评和建议,并且对直言之人产生感激之意,而不是心生怨恨。这都体现着一个人的雅量。难怪纪伯伦说:“我从多话的人那里学到了静默,从偏狭的人那里学到了宽容,从残忍的人那里学到了仁爱,但奇怪的是我对于这些老师并不感激。”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高缭的人在齐国宰相晏子手下当了三年的幕僚,他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为人中规中矩。但是有一天,晏子把他叫去说,他被辞退了。晏子身边的人都不明白,这样一个没有什么过失的人怎么就给辞退了呢?晏子说:“这个人在我身边三年了,竟然没有发现我的一点过失,没有批评过我一次,他不是太没有勇气和见地了吗?这样的人我怎么能够继续用他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别人的批评不介意就已经很不容易,而对提出意见之人疏远、敌视的倒是大有人在,齐国宰相晏子这种主动征求别人批评的雅量非常值得借鉴。

相反,宋儒大贤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才德俱佳,唯独在为人处世的度量方面南辕北辙,故《宋元学案》评说:“大程德性宽宏,规模广阔,以光风霁月为怀。小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峭壁孤峰为体,道虽同而道德固自务有殊。”正是小程狭小的气量造成了与苏轼的纷争,并丝毫不让,不胜不休,党同伐异,最终洛蜀分党,酿成政治纷争。

而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则很有容人的雅量。当他知道有人管他叫驴子的时候,他并不生气,反而认为这是一种赞美,高兴地接受了。他以驴子自勉,因为驴子有谦逊、质朴、勤勉和知足的特性,对粗食和轻视都泰然处之。他说:“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这样的特质而动怒的。”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江北瓜州担任地方官的时候,常去只和瓜州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非常要好,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生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西方的《圣经》、纪伯伦与东方的庄子、禅师都可谓参透了“量”的本质。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先生曾说“我平生有种见解,凡人想要成功,第一要量大,才与德尚居其次。”纪伯伦在其名著《沙与沫》中也曾说:“如果别人嘲笑你,你可以怜悯他;但是如果你嘲笑他,你决不可自恕。如果别人伤害你,你可以忘掉它;但是如果你伤害了他,你须永远记住。”东方西方,古代现代实例太多,总而言之,一个人想有所成就,先从量字下手。

5.自省与忏悔

【原文】

沅弟左右:

初四日接廿八日信,初五日又接卅夜信,俱悉一切。

二十日之寄谕(令余入觐者),初二日之复奏,均于初三日交专差带去,想已收到。顷又得初一日寄谕,令回江督本任。余奏明病体不能用心阅文,不能见客多说,既不堪为钦使,又岂可为江督?即日当具疏恭辞。

余回任之说,系小泉疏中微露其意。兹将渠折片并来信抄寄弟,余回信亦抄阅。弟信云“宠荣利禄利害计较甚深”,良为确论。然天下滔滔,当今疆吏中不信倚此等人,更有何人可信可倚?吾近年专以至诚待之,此次亦必以江督让之。

余仍请以散员留营,或先开星使、江督二缺,而暂留协办治军亦可,乞归林泉亦非易事。弟住家年余,值次山、小泉皆系至好,故得优游如意。若地方大吏小有隔阂,则步步皆成荆棘。住京养病,尤易招怨丛谤。余反复筹思,仍以散员留营为中下之策,此外皆下下也。

弟开罪于军机,凡有廷寄,皆不写寄弟处,概由官相转咨,亦殊可诧。若圣意于弟,则未见有薄处,弟唯诚心竭力做去。吾尝言,“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若甫在向用之际,而遽萌前却之见,是贰也。即与他人交际,亦须略省己之不是。弟向来不肯认半个错,望力改之。顺问近好。

——此家书写于1866年12月13日

【译文】

沅弟左右:

四日接到老弟二十八日写的来信,五日又接到弟三十日夜里写的信,一切已经知道。

二十日寄的谕旨,让我入京朝见,二日我的回奏,都在三日交专差带去,想必已经收到。

不久又收到圣谕,令我再回去担任两江总督。我现在因病不能用心阅读文书,不能见客多说话,已经不能再担任钦差大臣了,又怎么能做两江总督呢?所以我准备马上写奏折向圣上推辞。

让我回任的意见,是小泉的奏疏中略微表达出来的。现将他的折片及来信抄寄老弟,我的回信也抄去一阅。老弟说宠辱得失名利官禄,利益损害都算计很深,的确是实在的言论。然而普天之下,当今封疆大吏当中,不信任依赖这种人,还会有什么人可以信任、可以依靠呢?我近年来专门用十分真诚的心对待他,这次也必定以两江总督相让。

同类推荐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热门推荐
  • 残梦幽幽

    残梦幽幽

    回眸相望,几经流年,今夕何夕,几成追忆几成痴。
  • 镰刑之图

    镰刑之图

    天书里,记载着一个上古天界发生的故事,天涯惊讶着,愤怒着,又忍俊不禁着,他从天书里,知道了先祖的罪行,知道了他洪氏一族灭门的原因。洪荒初年,众神皆乱。众神之后西王母召集连同共工在内十二大神整顿百态人间。火神祝融为人间所不明日夜,特于光明宫外设七丛三昧真火,一来可以明于人间,二来有镇邪之效,妖魔鬼怪均不敢靠近昆仑山半步。为使这七丛三昧真火长久不熄,火神祝融特在光明宫顶存置一颗火龙珠。火龙珠本西王母赏赐于祝融所用,法力无边。三昧真火受火龙珠所动,围绕光明宫不断旋转,人间日夜光亮如新。祝融特命其坐骑赤焰兽盘踞于光明顶,守护火龙珠。
  • 新战国纪元

    新战国纪元

    长风要塞的炮火轰鸣,打破了丘林纳帝国长达500年的平静,星月联邦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成长为足以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漫长而惨烈的战争自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诞生伟大奇迹的时代,它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战国
  • 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为什么男孩不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为什么在餐桌上一看到青菜他就皱眉头?为什么他总喜欢骂人打人?怎么样才能让懦弱的男孩变得自信起来?男孩丢三落四应该怎么办?为什么有的男孩不太有感恩之心?怎样保护男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男孩“多动”就一定是坏事吗?怎样给青春期的男孩讲讲“性”那点事儿?性格、心态、习惯、情商、品格、智商、财商、逆商、学习力、自省力……10大方面,100个细节教育出最卓越的小小男子汉。蓝洁编著的《男孩如何成就卓越》让是一本最实用、最生动的男孩培养手册。
  • 百变毒皇

    百变毒皇

    末日地球,埃博拉泛滥成灾、毁灭人类。幸运儿温毅为躲避病毒远遁大海。临死前巧遇黑珠,穿越到异世。地球遗孤在异世怎么用自己的力量知识创造未来?怎么破解开神秘黑珠之谜,且看正文。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如有雷同、纯属抄我。
  • 武极战帝

    武极战帝

    华夏杀手易邪陨落,魂穿异界,继承古今第一体质,以张狂之姿,一路高歌猛进,拳打天骄,脚踏苍穹!
  • 神级一班

    神级一班

    神奇的班级,神秘的学院,你是主角,还是一个穿越者啊。神级学院只有你敢想,没有我们不敢做。
  • 道弃之体

    道弃之体

    大道亲和者?大道鄙弃者?看道弃之体的少年如何冲破大道束缚实现自己抱负。九尾遗托,九州风起云涌,洪荒巨兽,上古凶兽涌出。妖,佛,儒,道,鬼各派纷争九鼎。九州下的九鼎是长生的线索还是战争的导火索?一切尽在九州!一切尽在道弃之体!(觉得还不错,就收藏一下谢谢,拜谢~)
  • 虚拟游戏世界

    虚拟游戏世界

    在虚拟世界里你可以享受到如同主人公一样的超酷感受主人公以虚拟的身份在游戏里进行作战任务,如:按要求进行能源采收、花钱备战、对敌攻击、升级、、、、、、的具体情节描写
  • 阳光下的格子少年

    阳光下的格子少年

    家境遭袭,又遇上高考失利,让她崩溃不已,这时候,谁能带她走出困境?19岁,你是否也渴望有一场说谈就谈的恋爱,说走就走的旅行,相信本文也会让你看的怦然心动,或许,在某个瞬间,你的真爱便来到身边。主人公在独自到异地读书,途中又会经历一些什么事,每个人都有独处的时候,独处的时候,夜是不是特别容易黑,而心也容易悄悄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