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这次在军营,环境很好,不可以再有牢骚,要心平气和,以便保养老天赐给自己的福气,嘱咐你了!承蒙你寄回银子二百两,收到了。今年冬天收外面的银子几百两,然而,家用还是不充裕,这使我明白过去我不寄钱回家,不孝的罪过,已是上通到天了。四家大小平安,我近来心情不太好,晚上睡不好,是因为心血积亏,水不养肝的缘故,春天自己会好好调理。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向九弟讲述了对于民事、官员以及地方绅士等不同的人应该使用不同的办法,达到不同的目的。意在告诉家人,要因人制宜、知人善任,懂得匠心用人,万万不可千人一面;要善于用好话和物质奖励别人;并且不是对所有人的不友善之处都要由自己指出,切忌直接斥责,让他们自己领悟省察是更好的方法。
世人多知范蠡三迁而终保其身的故事,不知范蠡依旧是个洞察人情,知人如神,且懂得匠心用人的明察事理的哲人。
范蠡晚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投入大牢。他派刚刚成年的小儿子带了黄金千镒,到楚国去打点。大儿子有意见了,认为父亲看不起他,便大闹情绪,要求派他去。范蠡不依,长子愤而要自杀。范蠡夫人劝道:“小的去未必一定能救活老二,而现在老大却闹得要死要活,倘若真有不测,岂不又添上一口?”范蠡不得已,只好勉强同意。他交给儿子一封致老友庄生的信,严肃地叮嘱道:“到楚国后就把黄金千镒送给庄生,一切都请他去干,千万不要过问!”
大少爷到了楚国,在城郊一个蓬门小户找到庄生,遵照父命将信件和黄金送上。庄生吩咐道:“你立刻回去,千万不能在此停留。即便你兄弟被释,也不要问所以然。”可是这位大少爷不听告诫,自作聪明地另走门路,拿钱去贿赂了一个楚国有权势的贵人,自己留下来听消息。
这位庄生虽然穷居陋巷,但以学问道德闻名,楚国上下都很尊敬他。他并不贪图范蠡的赠金,准备事成后归还。这些情况这位范大少爷哪知道!
庄生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进见楚王,诡称天上有星宿出现,将不利于楚国。楚王素来信赖庄生,问其解禳之法。庄生说唯德政可以除之。楚王于是决定大赦囚犯。赦令未颁,收受范大少爷贿赂的那位贵人先已得讯,便告诉大少爷,说令弟得救了,国王马上要下赦令。大少爷大喜,以为楚王一发赦令,老二就会被释,何必白白地将千金送给庄生呢?
于是,大少爷又去见庄生,说:“听人说楚王将发大赦令,那么我兄弟可以被释放了,故而特来告辞。”庄生情知他的用意是想要回黄金,便将黄金原封不动地让大少爷拿走。大少爷十分得意,以为救了兄弟,又没花掉金子,高高兴兴地携金而出。
庄生痛恨自己为小儿所玩弄,进见楚王道:“日前大王因星变将行赦令,但我听国人传言,说行赦令是为了天下巨富陶朱公(即范蠡)的儿子杀人被囚,陶家向大王左右行贿之故。”楚王大怒,决定先杀了陶家儿子再下赦令。于是,大少爷终于哭哭啼啼带了兄弟的尸体回家。
全家人自然伤心痛哭,范蠡却很镇定,说:“我料定他必然要害死他兄弟才回来的。他并非不爱兄弟,只因为从小随父母漂流,知道财富得之不易,因而舍不得以千金送人。而小儿出生后就在财富中长大,不会珍惜金钱。我事前坚决要派小的去,就是这个原因。派老大去的结果是我早就料到的。”
由此可知,范蠡并非是神仙可以预见将来,只是他懂得根据个人不同的品性而量体裁衣,量才用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相反,用人拘束一格,使人不能显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必然遭致失败的结局。
唐浩明先生在评点曾国藩时候也曾说:
“他一介文弱书生,凭什么以武功名世?那些人,绝大部分是他或识之于风尘,或拔之于微末,或破格委之以重任,用之任之,不猜不疑,让他们大胆地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具。他有时私下里也曾很得意地想过,人世间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才能,识人用人是一切才能中的最大才能,自己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并运用得自如,的确是一桩幸事。”
同样的因人制宜的道理,请同一单位的人做事与在请社会上结交的朋友做事,方法应该是不尽相同的。社会上结交的人,因为没有责任的承担与利害的关系,朝夕相处的感情沟通,萍水相逢者不能委以重任,有好事可与之分享,但有坏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所以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看似缘分投机,实则并无深交之人;同一单位做事的人,虽然彼此之间具有利害与责任的关系,但除非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可以分配任务之外,一般同级之间,甚至是交往不深的上下级之间,办事也略显晦涩夹硬,不会有顺畅流利之感。
妄图想改造或教导一个成年人是非常困难的,大概因为这种所谓符合自身意愿的改造或教导都取之于一种非常生硬、直接的方式,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木已成舟。一位研究心理的人士说:一个男人一生只有一个时候能完全接受和遵循一个女人的教导,那就是在他三岁之前来自于他母亲对他的教导。既然改变是不可能的,那么总要采取另一种曲折的方式才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驯化”。特别是当一个人想用人的时候。答案莫不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与感化。这种润泽、渗透、潜移默化的力量往往是更惊人的。
识人用人是比自我修炼更难的事情,也可以说只有自己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才可谈成功地有技巧地识人用人。这种境界,只能在日积月累的积淀中才能达成。
3.人之高下,视其志趣
【原文】
喜誉恶毁之人,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实足以欺世盗名。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而问焉者。吾辈当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得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选自《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喜欢被人称赞,厌恶被人诋毁的人,就是具有庸俗小人患得患失的思想的人。如果这一关勘不破,那么一切学问、才智,就都只是用来欺世盗名的。当今天下大乱,人人都怀有得过且过的心理,事不关己,则不予过问。我们应当立个标准,自己遵循,并且联合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遵守,千万不要让心中不好的想法,破坏了心中的堤坝。
君子有远大独立的志向,而不会让世人轻易地看出。有藐视帝王、退却三军的勇气,却从不轻易显示。君子如果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从默默地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开始做起。古人在遭遇困难忧虑的时候,正是他的品德修养进步之时,其功表现在胸怀坦荡,其效验表现在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其关键都在于遭受大的磨难挫折的时候,把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乐观的心胸,有坦荡的襟怀,即使对外物有所感受,总不至于伤到内心。
君子立志,应当有把人类和万物作为自己同胞的胸襟度量,应当有修养品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只有这样,才无愧于父母的生养之情,不愧为天地间的完人。他所忧虑的,就是自己不如舜帝、不如周公,以及自己不专修德行、不精通学业。于是,便会忧虑小民的顽固不化,忧虑外敌侵扰国家,忧虑坏人当道而优秀人才被排斥埋没,忧虑自己未能给平民百姓以恩泽,这就是俗话说的悲天悯人,这是君子之忧。至于那一己的成败,一家的温饱,世俗之人理解的荣辱得失、贵贱毁誉等等,君子是顾不上为此忧虑的。
【心读】
曾国藩是识别人物、预见事端的高手。他在接近朋友与选择人才的时候是十分谨慎小心的。因为他深知人受环境的熏陶,受周围人事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又自己无从察觉的。这种力量的可怕是当初信誓旦旦的自己始料未及的,之后的自己无法更改的。
个人的力量比环境的浸润毕竟是螳臂挡车,所以在选择周围的朋友与辅佐的人才之时,一定要倍加小心,结交一些志趣高远、襟怀坦荡的人,相互交流提携。久而久之,登高望远,自己的习惯、特征、志趣、胸怀都会发生向眼界愈高、胸怀愈宽的方向变化。
诸葛亮曾提出观人七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可谓集识别人才计谋之大成。但凡选择人才朋友的时候,可趁此良机观察其人物,辨别其品性。
俗话说朋友是最像你的人,人也很容易受朋友以及身边的人的影响,所以,在识别人才、挑选朋友的时候,应该谨慎行事。
波兰著名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他的影片中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人终身活在自身为自身缔造的激情、生理特质、生物节律的阴影中,并成为这种阴影的终生囚徒,每当挣扎着痛苦着走过一个阶段的阴影,再遭遇不同的人事和经历,仍然会循环往复,永不得休。固然如此,世界上的事情和成绩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挫折和磨难也是人必须承受的,情绪和性格困扰也是人无法避免的,那么就只能锻炼宽大心胸,高远志趣,并结交这样的朋友,聚拢这样的人才,才能避于流俗,不陷入平庸之中,克服人性的缺陷与弱点,做出相应的成绩,营造适合自己的环境。
人生是一条不断前行的路,没有终点,想摆脱自身对自身的控制,就只有借助于高远的目标志趣,这样才可以避免为一时一地的情绪感触迷惑,并与一些具有同样能力与志向的朋友共勉共励。
宋代的周敦颐也曾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篇《爱莲说》不知影响了多少后人盛赞莲花,借莲花以自况,赞美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品格,并暗讽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世俗之辈。不但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并且需要结交和聚拢的人也是这类人物,诚如诗人黄庭坚所说“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日风霁月”之人。
4.比用才更重要的是养才
【原文】
今日所当讲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不必拘定一格,要使人人各得显其所长,去其所短。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起。”《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几千”。即勉强功夫也。今士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用世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进,才亦渐充,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选自《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今天应当讲究的尤其是在用人。人才有潜移默化的方法,有培养之途,也有考察的方法。选用人才要不拘一格,用人要尽量发挥其所长,而抑其短处。人才是锻炼出来的,不要眼光太高,动不动就说没有可用的人才。
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在艰难困苦中努力磨炼出来的。《淮南子》说:“功劳可通过努力来建立,名声可通过努力来获取。”董仲舒说:“努力地做学问,知识就会广博;努力按理行事,道德修养会天天进步。”《中庸》里所说的“别人花一分功夫,你要花上百分,别人花十分功夫,你要花上千分”的话,就是要人多努力付出。现在的人都企盼为世所用,却缺乏拯救社会的才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加以考证,再向那些过来之人学习,苦苦思索以求贯通,并亲身去实践,以验证其效果,不断努力,那么就可以慢慢通达识变,才识就逐渐地培养起来了。才识若是能有益于社会,怎么还会担心世上的人不知道你呢?
【心读】
历来人们提到人才,总是集中在考虑如何发掘人才、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上面,而曾国藩却提出了人才是由陶冶而成的观点,无疑更加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也更符合人才的成长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