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900000019

第19章 盛唐之残(9)

李辅国的败亡、程元振的崛起并没表示宦官专权的结束,相反,这恰恰代表着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干政进入了一个更加恶劣的阶段。而单从这次事变来讲,作为皇帝的代宗李豫,其表现非常糟糕。

自古以来,从帝君制度形成的那一天起,如何统治好国家就是一个严肃的议题,当一个好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封建制度不是民主宪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三权制衡,封建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因此就要求这唯一的统治者必须具有近乎完美的人格、近乎神一般的智商、近乎钢铁一样的意志、近乎大海一样的胸怀。古往今来,在中国,这样的皇帝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便是秦始皇、汉武帝、苻坚、唐太宗、武则天、康熙这样的明主也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憾。

平心而论,李豫是一个标准的好人、老实人,但作为封建帝国的第一首脑,他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甚至连一个皇帝最基本的强硬他都不具备。从李豫登基的前前后后来看,有很多机会,他可扭转帝国的混乱局面。

首先,他在明知李辅国专权的情况下,进京探访父亲时没有带兵,这是非常愚蠢的,搞得他如提线木偶一般任人摆布。

第二,张良娣劝他先下手为强时,他犹豫再三,甚至痛哭流涕。李豫说他怕父皇肃宗伤心,这简直就是浑蛋逻辑。首先肃宗未必就那么希望李辅国继续活下去;其次即便是此举让肃宗伤心,也总比继续让李辅国专权好的多,而至于政变之后,有关张良娣的问题就更不用考虑了。要知道,张良娣再狠也没有武则天的本事,甚至于根本就是一个不足为患的小角色。假如那时,李豫能果断一点,以他太子的身份,扳倒李辅国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第三,登基之后,李豫也不是没有机会逐步削减李辅国的势力,但是他的胆怯战胜了一个皇帝应有的霸气,当李辅国明目张胆地威胁他时,他竟然选择了忍气吞声,甚至还不断地满足李辅国的要求,最终造成了一个宦官独揽大权的尴尬局面。

第四,利用程元振扳倒李辅国,这虽然是一个昏招,但深究起来也无伤大雅。但问题是成功之后,他居然没有趁机改变宦官执掌军权的制度,反而又把禁军的统治权交给了程元振。打掉一个宦官,然后再扶植一个宦官,这几乎就等于什么都没做。

以上这四点不能不说明,作为皇帝,李豫是极度愚蠢的。

宦王之前赴后继

和高力士相比,李辅国是个地地道道的流氓,但是他虽然流氓,却也还坏得磊落。和李辅国相比,程元振则是那种让人厌恨的小人,背后捅刀子是他的强项。

李辅国再浑蛋,人家也是冒过危险受过苦,靠胆大心细、政变起家的,程元振就完全不同了,他是靠出卖别人起家的。

当年出卖皇后张良娣,获得了李辅国的信任,虽然没得到什么太大的好处,但也活得潇洒滋润,最起码不用担心被人收拾,之后出卖李辅国,摇身一变成了帝国最大的宦官。这厮的成功真是让人看着便恶心。

程元振得势后,就如同大马猴当了皇帝,权力成了他炫耀和挥霍的资本。他的家人无论之前是什么角色都摇身一变成了大官。他的父亲被封为司空,母亲也被封为赵国夫人,兄弟姐妹也都或大或小地当上了朝延官员。

程元振这种胡作非为式的折腾,很快也引来了朝廷重臣的不满。但是这些人统统下场悲惨,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一时之间整个帝国的政治系统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这种情形就如同一台电脑中了病毒一般,而这病毒的名字自然就叫“振荡波”。

程元振的“振荡波”祸害巨大,他不光是对抗那些杀毒软件式的大臣,同时对一些异常重要的“核心系统文件”也是毫不留情。比如诬害大将郭子仪,就是程元振对大唐帝国“系统文件”的一次致命进攻。

事实上,以功劳而言,在当时的大唐帝国,几乎没有人可以和郭子仪相比,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前线御敌,经历了生死考验,他对帝国的忠心可昭日月。

郭子仪出身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天宝八年(749年),郭子仪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年(754年),为天德军(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初起,郭子仪即调任朔方节度使(驻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并奉命率军东讨叛军。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由于当时势单力薄,岌岌可危,遂调郭子仪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豫),继续征讨叛军。同年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逼近长安,与叛军十万人相持于长安西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 肃宗回到长安,召郭子仪还京,并派人隆重地迎接于京城以东的灞上,见了郭子仪之后,肃宗李亨感激涕零地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从履历来讲,郭子仪可谓戎马一生,每一次升迁几乎都是因军功累积而获。在郭子仪执掌兵权的时候也从未对朝廷的旨意有过什么违拗。可以说,郭子仪在当时不光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还是一个听话的好臣子。

然而光听话、能打仗是不能保障安全的,在封建社会里运用权柄、沟通关系才是能否获得荣华富贵的关键。由于郭子仪功高位重,很快就引起了程元振的嫉妒,于是他多次在代宗面前诬陷郭子仪。偏偏郭子仪对于官场上的斗争又不在行,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处处受制,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击,最后只好窝在家里任人宰割。

说来也是上天过分,只给了郭子仪打仗的脑袋,可怜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战场上无往不利,结果竟然被一个小小的宦官程元振弄得整天坐卧不安,胆战心惊。两人斗到最后,郭子仪全面落败,他要求代宗解除他的副元帅、节度使等职。代宗本来就是一个糊涂人,此时又被程元振挟持,因此他便傻乎乎地准了郭子仪的奏折,一代神人从此丧失了兵权。

除了郭子仪之外,程元振对待其他朝廷重臣也同样是毫不留情。在平叛安史之乱时,另有一员大将李光弼也是功勋卓著。肃宗驾返长安之后,李光弼在朝廷中渐渐受到重用,等到代宗登基,他的地位已经相当显赫。而这在程元振看来,是绝对不行的,此时的程大宦官恨不得一个人兼任帝国所有官职,于是他便勾结另一个手握兵权的宦官鱼朝恩,在代宗面前联名中伤李光弼。和往常一样,代宗继续着他的迷糊生涯,也没多问就把李光弼贬出了长安,连他的弟弟李光进也受牵连被贬往他乡。

广德元年(763年),代宗皇帝还没在龙椅上坐热屁股,边关就传来了灾难性的消息。吐蕃军队大举向中原进攻,十月,到达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动。

此时代宗慌乱不堪,当年他领兵作战时,有郭子仪在旁边协助,自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如今郭子仪已经成了白丁,朝中除了程元振还是程元振,根本不堪一击。

就这样,百般无奈之下,李豫不得不起用原来的那套抗敌阵容,下诏以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抵抗。

郭子仪领命之后,急忙赶到军营,可是到那里他才发现,可供他驱使的人马少之又少。然而强敌在前,此时再从别的地方调兵已经不可能了,郭子仪只好带领骑兵二十人起程到了咸阳。按照《新唐书》的记载,郭子仪到达咸阳之后,吐蕃的大部队也到达了城外,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氐、羌等各族军队二十多万人,漫山遍野,前后绵延达数十里,已经从司竹园渡过渭河,顺着山脉向东涌来,而郭子仪的部队连人带旗也戳不满城楼。

在这危急时刻,郭子仪只好派中书舍人王延昌回长安请求救兵。按照当时的流程,王延昌回京之后立刻求见执掌兵权的程元振,然而程元振不光不予以召见,居然还控制王延昌在京城的活动。此种作为简直让人纳闷至极,就仿佛吐蕃进攻与他程元振毫无关系,他唯权力是图也就罢了,竟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甚至连自己也不考虑,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个权宦的智商到底有多少了。

由于程元振对郭子仪的信使避而不见,郭子仪自然也等不到救兵,因此根本无法在咸阳建立有效的防线,吐蕃军队很快便长驱直入,兵锋直抵长安。

面对兵临城下的窘境,代宗李豫慌了手脚,他急忙下诏,召集各地军队勤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各地军队竟无人响应。

地方军队的观望态度让李豫深感郁闷,但事实上这只能说是宦官政治所致。从李辅国开始的宦官专政极大地打消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军事官员,御敌在外却不受重视,一举一动都受到宦官的监视。而这不仅仅是权力的制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侮辱。特别是程元振上台之后,专横跋扈,陷害名将忠臣,闹得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地方与中央离心离德,谁也不敢轻易到长安去,生怕遭到程元振的诬陷而没命。

广德元年十月初八,代宗李豫逃离长安,到达华州时,州府官吏早已逃散,没人为代宗一行提供食宿,随从将士饥寒交迫。幸亏碰上观军容使鱼朝恩率领神策军从陕州前来迎驾,这才解了燃眉之急,最后代宗灰溜溜地跟着鱼朝恩去了陕州。

十月初九,吐蕃军队进入长安,大肆抢劫府库里的财物,焚毁宅居,长安城中一片萧条,以至于当地百姓都纷纷跑到山中避难。

面临着京城失守的严重局面,逃亡在外的李豫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的种种过失。而在这次动荡中,程元振的倒行逆施也引起了广大朝臣的义愤,他们一致呼吁要求惩治程元振。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上书曰:“犬戎来侵犯关陇,居然兵不血刃就从容地进入京师,抢劫了皇宫,焚烧了陵寝,士兵没有一个人在拼死作战,这分明是将帅背叛了陛下;陛下亲小人而远君子,天长日久,酿成大祸。而大臣们身居朝廷,却没有一人敢触犯龙颜,使陛下回心转意,这是公卿大臣背叛陛下;陛下才出都城,老百姓便大声鼓噪,争夺府库,互相残杀,这是百姓背叛陛下;从十月初一日颁下诏书征调各路军队以来,已有四十天,但是没有一兵一卒入关赴难,这是地方背叛陛下。内外叛离,陛下认为今天的形势有多么危险?如果陛下认为形势危险,难道还能高枕无忧吗?正所谓良医治病要对症下药,不对症下药是没有好处的。陛下看看今天的病根,是什么原因使陛下落到这种地步呢?假如想让宗庙社稷存在下去,陛下只有将程元振斩首,通告天下,并且让担任内诸司使的宦官全部隶属各州,将神策军交付大臣统领。然后自削尊号,颁发诏书,引咎自责,说:‘如果天下允许朕改过自新,那么,应当立即招募士兵西来救援朝廷;如果天下认为朕有恶不改,那么,朕愿意听从天下人心向归,请访求圣贤登上帝王宝座。’如果陛下那样做了,而军队仍然不来救驾,人们仍不感动,天下仍然不服,那么,我就请求将我满门抄斩以向陛下谢罪。”

柳伉这番话可谓以死相谏,代宗接到这个奏疏之后不禁面红耳赤,心中虽然觉得柳伉措辞过于严厉,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起用程元振确实是个错误,即便是这样,代宗皇帝也没有下决心砍了程元振,只是将程元振削官为民,放归田里。

程元振被罢官之后,一时之间并不甘心。回到老家之后,他依然幻想能有朝一日卷土重来。然而等来等去,朝廷并没有传来什么好消息,一着急,他决定自己潜回京师。

程元振返京虽然也是一个政治事件,但说起来,这段故事却是异常幽默。为了能够掩人耳目,程大宦官冥思苦想,最后他身穿女人衣服,打扮成老妇模样,从老家三原出发,一路风餐露宿,小心翼翼地跑回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后,程元振也不敢公开抛头露面,于是便住在昔日同党、司农卿陈景诠家里,企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然而虽然他处处小心翼翼,但是行踪还是被御史大夫王升发现,并被上告朝廷。代宗一听程元振一个戴罪之身,居然敢私自回京,不禁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将程元振抓了起来,而后流放冷州。

在去往冷州的路上,程元振如丧考妣,结果走到江陵时,冲出一伙不明身份的杀手,刀剑相加,结束了他令人厌恶的一生。

3.活宝宦官鱼朝恩

纵观唐朝历史,安史之乱可谓是不折不扣的转折。从表面看,似乎这一次战乱就将繁盛的唐帝国赶进了深渊。自玄宗离开长安的那一夜起,种种过往都成了美好的记忆,帝国的辉煌不再,大唐的威望不再。

然而,一次战乱真的足以摧垮这个李世民、武则天一手打造的强悍帝国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安禄山结束了一个神话不假,但却并未成为帝国的终结者,真正让唐帝国落入深渊而不能超生的祸根依然是宦官干政。

在唐朝的历史上,几乎每次大的政治变动都会伴随着新权宦的诞生。李隆基的玄武门之变催生了高力士;李亨的灵武登基催生了李辅国;诛杀李辅国,催生了程元振,程元振的倒台呢?

他的后面还站着鱼朝恩。

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并改元至德。在当时掌权的宦官是李辅国,但离皇帝最近的却不是他,而是一个年轻的宦官,他的名字叫鱼朝恩。

在漫长的患难岁月里,鱼朝恩是肃宗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他是解闷的亲随,是办事的左右手。慢慢地,他成了皇帝最宠信的人之一,虽然他很年轻,没有李辅国的老道,也没有程元振的油滑。但是他还年轻,他有足够的时间沿着前辈的道路,走上权力的巅峰。

肃宗回京之后,对满朝文武和身边的宦官论功行赏。鱼朝恩由于陪驾有功,被肃宗指派为李光进的监军,随后又被任为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从此,鱼朝恩掌握了宫廷事务大权,上升为宦官头目之一。

肃宗统治后期,大唐帝国从战乱中缓慢地恢复着元气。考虑郭子仪、李光弼均为元勋重臣,恐难统属,肃宗决定在军队里不置元帅,派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监诸军,承担着总监九节度使兵马的重任。至此鱼朝恩渐渐地走上了帝国的政治前台,成为皇帝在军队中的全权代表。

肃宗去世后,代宗即位,这依然是一个糊涂皇帝,软弱而缺乏真知灼见。在他的管制下,大唐帝国并没有任何起色,反而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军队大举进攻。此时的大唐帝国正好处在宦官程元振的祸害之下,军队毫无抵抗力。代宗命令大将郭子仪咸阳御敌,可郭子仪身边居然只有骑兵二十余人。

面对气势汹汹的吐蕃军队,代宗皇帝弃城而逃,把长安的百姓留在了水深火热之中。正在陕州监军的鱼朝恩接到皇帝出逃的消息之后,在华州迎驾,算是保下了代宗一命。

由于护驾有功,鱼朝恩很快便接替了墙倒众人推的程元振,在战乱中成长为帝国的新任宦首,继而开始了他专横跋扈而又令人发笑的活宝人生……

同类推荐
  • 猎明

    猎明

    大明的锦衣卫与忠勇将士、朝鲜的僧人与青楼义女、日本的忍者与武士,共同激荡在四百多年前的东北亚战场上,万历皇帝、丰臣秀吉、朝鲜王子、努尔哈赤、西洋传教士等各大派别人物陆续登场。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三尺寒锋开天地,一腔热血为谁流?!
  • 奋斗在大唐

    奋斗在大唐

    后世的灵魂,古代的身躯,两个本不相连的个体,却因为命运的奇迹变成了一体。16年后周邵阳长大成人,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奋斗之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重生不晟

    重生不晟

    相亲路上,悲催折戟的青年,重回宁朝,誓要完成不剩的宏远。没有大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奈何,世事如棋,棋不妄动,棋盘自转,下一场被推动的人生。且看他如何在看似繁华,实则天下将乱的世界里,博一片天地,许一生痴心。
  • 穿越时空:雷霆传说

    穿越时空:雷霆传说

    他是纵横江湖、杀人如麻的绝代刺客,穿越时空来到现代,意外的获得了雷霆之威。他厌倦了杀手生涯,只想做回一个普通人,然而事与愿违,层出不穷的麻烦,接踵而来的美女,都让他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俊美面容,雷霆之威,注定了他与平凡的生活绝缘……
  • 武夷却月传

    武夷却月传

    孙怡德,和千千万万的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十年磨一剑”,默默无闻的寒窗苦读却因为“科举助怡,速去武夷。仁义秀聚,越转东楚。征战廿年,幕统河山。天下一家,治臻大化”的谶语应验,带着祖传金丝血珀穿越东楚得武夷山冲佑观张天师所授,习得“武夷却月阵”熟练切换现代与穿越的大脑模式,在到烽火狼烟的战国开始自己的逆袭!
热门推荐
  • 两世星辰

    两世星辰

    现世,他是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特种兵,神秘组织影楼楼主,却在一次与死神组织的对抗中,为救心中所恋而陨落,在自己机缘巧合下得到的怪异珠子的作用下,穿越来到了一个叫做天魂大陆的异世。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更没有召唤师。这里只有魂力以及天赋魂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不甘平凡的他,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异世之旅!
  • 妃常有毒,王爷适渴而止

    妃常有毒,王爷适渴而止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不过是去买了个早餐掉到了下水道,竟然就华丽丽的穿越了?而且还穿成了一只白莲花!搬弄是非,抹眼泪,黑的能说成白的,虽说混的风生水起,可人人恨不得自己死,苏陌表示她也不喜欢白莲花。可为了保命,她必须上斗姨娘,下斗庶姐,直把整个丞相府闹得鸡犬不宁。谁特么的敢欺辱她,一顿拳头,势必打的你满地找牙。谁特么的敢算计她,一枚银针,势必让你小命不保。可是,谁能告诉她这只帅锅到底从哪儿来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我的摇滚甜心

    你是我的摇滚甜心

    这是继上一部续集的小说。。他说“宝茱!我会让你记起我的!”可是她却说“你是谁啊?!”真作假时假亦真。。既然已经全部忘记了,那就开始重新开始吧!海派王子的追爱行动开始了!!!
  • 一日为师,终身为妇

    一日为师,终身为妇

    好吧,她承认,她是被美色所惑。好吧,她承认,她是因私心所至。她就是爱美色,她就是有私心,才会做他的师傅。可是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怎么到她这里,怎么成一日为师,终身为妇了?QQ群:3636915
  • 神偷萌宝倾天下

    神偷萌宝倾天下

    “姑娘你这是作甚?”“作甚?你看不见吗?霸王硬上弓啊!”“姑娘请自重。”“自重个屁啊!我特码命都快没了,还怎么自重?”若干年后,某男看着一个粉嫩嫩的娃儿:“娘子当真无情,把为夫的种子一偷竟是数年之久。”某女抓狂:“滚!这不是你的种。”某娃儿奸笑:“娘亲说我是在二狗蛋哥哥的大牛叔叔的堂表妹家对面的邻居芹心姐姐的外祖母的大宅子旁边的垃圾堆捡回来的。”众人一脸黑线……
  •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你知道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吗?《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一个英雄的职场上位史》将为你解密手无缚鸡之力、相貌丑陋、资质平平的宋江,如何从一个底层小吏,步步为营,摇身变成威震江湖的梁山集团的一把手。书中将巨幅呈现宋江当上老大的杀手锏——鸿鹄之志、扬名立万、手舞足蹈……谨以这些弥经历史考验的职场上位秘诀,献给想当老大的你!
  • 穿越之冷艳神皇

    穿越之冷艳神皇

    無殇,为何你偏偏是神呢?神与魔真的不能相爱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那就让我修炼成神来找你吧!我爱你!所以,你一定是我的!
  • 未来之穿越火线

    未来之穿越火线

    为何一个废材的他却能有着种种艳遇让各种天才嫉妒从而被追杀?且看他如何将天才踩在脚下!精彩的刀战,火拼的枪战,危险的暗战。他们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
  •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透过娃娃的爸爸失业及发生洪涝灾害两个事件,讲述了供给和需求关系及失业问题。从小将这些基础观念深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面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孩子将更有智慧,也更有勇气面对一切变化。
  • 魔王校草拯救计划

    魔王校草拯救计划

    开学典礼,她在台上致辞,他在台下打了同学,一个眼神,他从此记恨上她,好心挽救打架的他,她却被误会成他的女朋友。自此,各种麻烦纷至沓来,青梅厌恶,竹马误解,她的身边什么时候竟全是和他有关系的人?完美天使路西法,过于高贵,过于自信,却在某一天堕入了地狱.....韩筱萝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堕落成魔王的应修寒从地狱里拯救出来......他负手而立,凝视着面前一脸希冀的女生,冷言:宁在地狱称王,不在天堂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