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刘备攻打曹操,因自己有皇帝的衣带诏而名正言顺,更因自己的皇叔身分而理直气壮。无论曹操怎样骂刘备“大耳贼”什么的,还是脱不掉“奸臣”的大帽子,至今已背了几千年。正是由于这块“正统牌子”的影响和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刘备巧妙地将这种“无形资产”有效地转化为了政治斗争的资本,在面对占据天时的曹操和占据地利的孙权的夹缝中,刘备逐渐扭转了局势,建立了与之相抗衡的政权。
现代条件下的商业战场中也是硝烟弥漫,与古代的战争可以说是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说是古代战争在现代条件下的复活。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人们可以想出种种策略、方法来打击对手,赢得别人的支持。现代企业数量众多,每个企业都淹没在整个企业的海洋之中,显得默默无闻。如果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它们不得不另想高招,通过扩大销售渠道,丰富产品的实用价值,增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建立起各种分销渠道,尽管在成绩上取得了不错的地位,但是,其他的企业也很快冲了上来,形成多头并进的局面,领先优势并没有保持多久。许多领导者都面临着困惑,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只好向古人讨教高招。
刘备的这一谋略给现代企业家以较多的启示,使他们意识到在商海竞争中,创立品牌形象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上海海螺集团依靠创名牌、保名牌的战略,取得了事业上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上海海螺集团公司的前身——上海第二衬衫厂是一家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骨干企业,是衬衫行业中惟一的国家一级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里,它曾有过辉煌的过去,首创的“化学领薄膜衬衫”也曾在服装行业中独领风骚,风靡一时。但是改革开放的洪流冲毁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堤坝之后,第二衬衫厂习惯于在指令性计划下安排单一生产,以客户定牌加工,按定单为主,缺乏市场观念和经营意识。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纷纷亮出自己的品牌,如“金利来——男人的世界”、“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雅格尔——中国的皮尔卡丹”,都是利用品牌树立起产品的形象,成功地叩开市场之门。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产品缺乏品牌意识,节节败退,只能成为外国低档产品的加工场。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经营环境的变化改变了“海螺人”的固有观念,增强了市场意识。市场机制的初步形成使他们意识到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失去市场的危机感。为重新振作并打入国际市场,非得有优质高档名牌产品不可。为此他们采取了创名牌战略的具体步骤,首先向他人学习先进工艺,了解国际名牌产品的各种技术资料,经过合理吸收,创造出了自己的品牌“海螺”。他们坚信,产品名牌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导向,而名牌产品的根基是产品质量,质量是名牌的保证,名牌是质量的标志。因此,海螺衬衫一问世就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1989年,“海螺”获金奖,成为全行业中惟一自有品牌获金奖的企业。1990年,海螺商标又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著名商标”称号,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1991年,又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采用国际标准,并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较完整的质量检测实验室,以崭新的手段替代传统的手感目测。在管理上形成了“简洁、有力、迅速有效”及“刚柔并济”的管理风格。与此同时,强化“质量意识”,从生产现场管理到辅料供应,建立牢固的质量壁垒,形成环环相扣的质量体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使“海螺”衬衫名声鹊起,产品从创牌时年产几千件到如今年产三十万件左右,经过全国服装质量测试中心鉴定,“海螺”实物质量全面达到和超过国际名牌先进水平。在他们的荣誉册上,赫然记载着近30项市、部、国家级殊荣。
品牌战略的成功过程,深化了海螺人原先淡漠的市场观念意识,强化了“名牌意识”,增强了企业的自信心。他们从自身的发展和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经验中充分意识到: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强有力的法宝,是消费者识别企业产品的重要标志,更是连接企业和市场并维系企业生存的纽带。对于不同于其他产品的服装等消费品,品牌更是打开市场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些生存智慧难道不是刘备所带给后人的最好启示吗?
9.知恩图报,想到做到
却说刘玄德自得荆州、南郡、襄阳,心中大喜,商议久远之计。忽见一人上厅献策,视之,乃伊籍也。玄德感其旧日之恩,十分相敬,坐而问之。籍曰:“要知荆州久远之计,何不求贤士以问之?”玄德曰:“贤士安在?”籍曰:“荆襄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幼者名谡,字幼常;其最贤者,眉间有白毛,名良,字季常。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公何不求此人而与之谋?”玄德遂命请之。马良至,玄德优礼相待,请问保守荆襄之策。良曰:“荆襄四面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公子刘琦于此养病,招谕旧人以守之,就表奏公子为荆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后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收钱粮,以为根本。此久远之计也。”玄德大喜,遂问:“四郡当先取何郡?”良曰:“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后湘江之东取桂阳;长沙为后。”玄德遂用马良为从事,伊籍副之。请孔明商议送刘琦回襄阳,替云长回荆州。便调兵取零陵,差张飞为先锋,赵云合后,孔明、玄德为中军,人马一万五千;留云长守荆州;糜竺、刘封守江陵。
从刘备草创事业之日起,他便以仁义受称扬于天下。之所以能名利双收,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待人处事方式,而“知恩图报”是其较为显著的方面。
不管怎么说,刘备是以汉室宗亲的“官僚”世家的身份出现的。按道理来讲,应该可以摆出架子,这倒也无妨!然而他深知待人处事之道:既然咱刘氏家族声名显赫,这样有人缘,一定会受到世人的青睐。如果自以为是的话,将会名誉不保,不但不会成就大业,反而会把这大好形势荒废了。可见,摆官架子是要不得的,还不如待人好一些。
因此,在刘备的人生历程中,他大施仁惠,不知慷慨过多少次,感动过多少人。想一想张飞、关羽、赵云三人,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与刘备的亲密关系与他们之间的恩情有很大的联系。然而,刘备的付出并没有白白浪费,换来的是很多人——尤其是仁人贤士的投怀送抱,聚集归附。刘备也会因为这些人的付出,而感动得要报恩。这是人际关系的相互联系,又是互补的过程,是互动的,刘备在这方面较为出色。
刘表在襄阳摆宴,邀请刘备前往,蔡氏欲害刘备,但刘备当时还不知情,只带赵云一人前往。在紧急关头,还多亏人家伊籍告之以实情,指之以明路,这才险中逃脱。为此,刘备许诺要报昔日之恩,虽然这一报恩行动还未真正实施,不过倒把伊先生感动坏了。因此,短短的几句话便把他哄到天上去了。不过,从心里讲,刘备确有报恩之意,这一点倒是事实,刘备由表及里都很完美地体现了报恩之意。
这一次,刘备再需贤人来献良策,伊籍当然还想表现表现,一图刘备能予赏识,二为报恩。而刘备对其所谏之才——马良也“优礼相待”,不能不让人感动。这是伊籍、马良投靠并献计于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备的知恩图报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礼相待。无论是对伊籍,还是对马良都尊敬有加。其实,刘备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这方面都有所体现。这也是其成就大业的一个必要条件。二是以仁取胜。刘备对待于己有帮助之人,是以一种仁慈之心来对待的,这也是其与下级心心相通,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中国有讲人情的传统,不管是谁,都逃不掉这种观念的束缚。在现代商战中,这一点也一样重要,尤其是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作为领导者的企业家应该尽可能地对自己的人才及员工施惠,也就是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许这种施惠暂时得不到回报,但是总有一天,企业会受益。因为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同样道理,如果下属曾经对领导有过恩惠,领导应该铭记在心,并应及时地给予奖励,就是说要回报于他。而如此往复的报恩过程,便建立起了彼此之间的良性循环,这对企业形成一致的集体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刘备的这种“知恩图报”的处事之道直接影响他的事业的发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当今驰名世界的电脑奇才和电脑大王王安,既是一位饮誉全球的科学家,又是一个勤奋开拓的实业家。在今天的旅美华人、华裔中是一位脱颖而出的超级巨富,堪称首屈一指的经济强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实业者之一。
王安取得的成就很多:1982年8月13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刊登的当今在美国400名超级富豪中,他排名第5。两年后,他取得了“华人第一,全美第八”的优势地位。
然而,他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有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其待人处事的方法,就是知恩图报。
王安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这所学校中,他受益匪浅,同时学校也给予他莫大的帮助。当时他对电脑就特别感兴趣,为了能够深入研究,他要求进研究所。而按当时的规定,华裔学生是不可以的。但当时计算机系的领导见王安拼劲十足,头脑聪明,于是就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样,在研究所的实验室中,王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一次到哈佛大学讲演时说:“自己能为这个曾给他帮助的学院、社会和国家做点贡献,是自己的责任所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此后的不久,他便捐助哈佛大学400万美元,这与他知恩图报的品德是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他为了报答波士顿地区对自己的培养,许诺将设资1500万美元在波士顿唐人街建一座工厂,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并耗资600万美元为软件工程和中国学者创立一座王安研究所——王氏学院,自任总裁。他说:“创办这个学院是要为全社会服务,对科学技术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他的付出同样也得到了回报,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
1984年11月27日,在纽约华美协进社举行的晚宴上,该社向他颁发了科技企业“青云奖”。1985年初,王安获美国电子协会颁发的最高成就奖。在1986年7月4日,纽约自由女神100周年纪念仪式上,王安被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
与荣誉相并的是,来自社会各界对王安的支持与鼓励,使其能够继续发展他的事业。
王安的这种“报恩”行为与刘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对一个现代企业的领导阶层人员来说,这一点是必需的,特别是那些有成就的企业家,适当的乐善好施,将有助于取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大众的信任。这对自己事业的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在当今社会,这种“知恩图报”之精神的最高体现便是饮水思源不忘中华之情。
美国著名土木工程界学者,被称为“预应力先生”、“美国预应力的功勋人”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美籍华裔科学家林同炎,是一位誉满国际的结构工程权威。
在中国长大的林同炎,作为炎黄子孙,他十分眷念中国的发展。如今他虽然在海外已有了较高的声望,但他没有忘记中国老师的栽培,没有忘记中国传统文化的哺育。
他关心中国的发展,近10年来,他曾多次回中国大陆访问,热心地为上海城市建设献计献策。他还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并受到中国领导同志的接见和祝贺。
近几年来他每一次回到中国大陆讲学、参观,都要大声疾呼,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有必要引进最新的预应力技术,它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投资。
他还说过:“目前中国在经济建设的时期,急需大量的土木桥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手中有权力的人与知识分子及老百姓之间的桥梁。”他希望在晚年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贡献给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以表达中华子孙的最大心愿。
林同炎这种爱国热情是直接由知恩图报心理特征发展而来,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这些例子还很多,不一而足。
10.仗义援手,责无旁贷
玄德领众出城三十里,接着吕布,并马入城。都到州衙厅上,讲礼毕,坐下。布曰:“某自与王司徒计杀董卓之后,又遭汜之变,飘零关东,诸侯多不能相容。近因曹贼不仁,侵犯徐州,蒙使君力救陶谦,布因袭衮州以分其势;不料反堕奸计,败兵折将。今投使君,共图大事,未审尊意如何?”玄德曰:“陶使君新逝,无人管领徐州,因令备权摄州事。今幸将军至此,合当相让。”遂将牌印送与吕布。吕布却待要接,只见玄德背后关、张二公各有怒色。布乃佯笑曰:“量吕布一勇夫,何能作州牧乎?”玄德又让。陈宫曰:“‘强宾不压主',请使君勿疑。”玄德方止。……次日,吕布来辞玄德曰:“蒙使君不弃,但恐令弟辈不能相容,布当别投他处。”玄德曰:“将军若去,某罪大矣。劣弟冒犯,另日当令赔话。近邑小沛,乃备昔日屯兵之处。将军不嫌浅狭,权且歇马,如何?粮食军需,谨当应付。”吕布谢了玄德,自引军投小沛安身去了。玄德自去埋怨张飞不提。
曹操在定陶大破吕布,吕布损失惨重。此时,袁绍又帮曹操攻打吕布以得冀州,吕布这下方寸大乱,无计可施。陈宫劝吕布说:“听说刘备刚刚统领徐州,看看是不是可以去投奔刘备?”于是陈宫、吕布投奔刘备而去。
吕布是当今世上的英勇之士,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声誉,刘备此时正是蓄积力量的时候,虽然吕布三番五次因小利而撕约毁盟,但可借助它成犄角之势。刘备亲迎吕布进门入座,还假意让徐州给吕布。吕布虽有心吞并徐州,怎奈关羽、张飞怒目而视,吕布只有推托。接着,刘备把吕布让至小沛居住,自据徐州,二者共成犄角之势,给外界以震慑力。
刘备虽然有关羽、张飞辅佐他,但他仍然兵缺将乏。刚刚得到的徐州,凭借的是陶谦对他的感情与信任。领导者在事业成立之初是要注意以诚待人,结交朋友,依人之利。刘备刚刚屯居徐州需要的是蓄精养锐,屯兵再战。这时候吕布因穷途末路来投靠,刘备正好居主动地位,寻机利用吕布为自己效劳。
吕布虽然重利重色,无信无义,但十分英勇,且武艺高超,这样的人才正是刘备所需。刘备当然知道吕布的为人,便又让关羽、张飞时刻不离,紧随左右。既体面地安抚吕布,又借关羽、张飞的言行震慑着吕布。如果这时刘备没收留吕布,而是将他驱逐他处,那么这样一位勇将就必然落入他人手中,成为他人的王牌利箭。
刘备以“义”结交了吕布。刘备、吕布共成犄角之势,再没有人敢轻视刘备。然而吕布真是个无义之徒,与他人攻打徐州,致使徐州被陷。但吕布没有谋害刘备的妻儿老小,这也算是对刘备的报答了。